天人与“成神”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大学东亚系和人类学系双聘教授普鸣(Michael J.Puett)著有《成神:早期中国的宇宙论、祭祀与自我神化》(To Become a God:Cosmology, Sacrifice and Self-Divination in Early China )一书。“成神”一语引人入胜,似在暗指某种跨越人神界线的“东方式”信仰和实践。在惯常理解下,西方传统中人神相分,“成神”似不可思议:阿基里斯确知其非神而必死的命运后,只好以里拉琴自我放逐;权盛如奥古斯都者,在自我神化的描摹中,也不得不保持克制谨慎;《创世记》中,蛇诱惑夏娃食智慧之果时,许诺她将“如神一般”,但这只是虚妄。对比之下,中国古贤多追求“天人合一”,不少还相信人可成神。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文明与“西方”的截然对立?所谓“天人合一”是中国早期文明的根本气质吗?表面上看,“成神”一语应和了中西文明对比的既有定见,但普鸣的实际看法却与此大相径庭。
  普鸣明确指出,我们不应如韦伯那样,以为儒教的此世论意味着“中国宗教”缺少孕育资本主义所需的人神张力,我们也不应如葛兰言之类的文化本质主义者那样,以为中国上古思想中存在着西方一向缺乏的“天人合一精神”,或如文化演进主义者那样,将“天人合一”视为中国思想演化的路径—但它注定不能通向彻底的“理性化”。无论是韦伯对新教伦理和儒教的对比抑或其他,都出于文明对立的立场,而将中国文明想象成圣俗、人神不分的。在普鸣看来,这些以对立代替比较的做法,设下了诸多认识陷阱。
  普鸣将其犀利攻击止于学理的论争。不过,本书的字里行间,不免散发着隐忧:暂不论中国文明中天人究竟“合一”与否,文明对立先行的立场,总意味着对古代文明的修饰。这种修饰作为一种现代话语,渗入了我们的生活,规定着当下的文明格局。
  虽然本书的攻击大多直指西方的汉学研究,但亦应引发国内学人的省思。韦伯主义、文化本质主义及演进主义云云,作为“对比术”与“东方学”,同存在于西方与东方—“国学”研究或许即是作为一种现代意象而得到扩张的。而“天人合一”这一说法,早已如神话般萦绕在我们耳旁,与我们的文明焦虑共鸣。长久以来,我们既需理解自己进入现代的坎坷与身处现代的迷茫,还需树立我“国族”优越于西方的品质。“天人合一”这个意象,似乎是在满足我们对古今文明的双重需要中得以凸显的,而与历史本身有别。


  那么,普鸣将如何克服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文明对比立场呢?
  他给出的办法是,无成见地从独立文本出发,提炼其中的宇宙观“主张”(claims),并尝试恢复不同主张在历史中产生的效力。用这种办法,他考察了商周以至西汉时期天人关系的流变。
  普鸣认为,晚商至西周时期的宇宙观存在着人间领域与神圣领域之间的相对分离与潜在对抗,这构成了青铜时代天人关系的主调。商人尝试以祭祀安抚与人潜在对抗的“天”。他们将故去的祖先“制作成神”,以使祭祀对象得以由祖先神逐级上升,最终及于“帝”。周人虽发展出了基于道德的宇宙秩序,但因袭了天人相分并相抗这一前提—上天的“命”需要通过修德与祭祀才可获得并维持。殷周之宇宙观差异只是程度上的,而不是本質上的。类似的天人张力同见于赫西俄德《神谱》,但《神谱》更重自治而非调和。
  中国初入战国时代时,上述主调产生了一些回音。《论语》《墨子》《国语·楚语》继续主张以祭祀调和相分的天人,但各自有所发展。《管子·内业》代表了一类新的尝试。该文本暂还坚持天、人的分别,但认为人可通过修身而非祭祀获得神力,以控制万物,知晓吉凶。该流派反对以祭祀掌握治权者,与传统宇宙观形成了对抗关系,是自我神化主张之雏形。普鸣认为,在相近时期,类似的天人关系转型同样存在于希腊。
  稍晚时候的《孟子》与《庄子》内篇仍在以某种方式延续天人之相抗:《孟子》期望人类通过实践天道来为世界构建秩序,但承认上天有时会加以阻拦,这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天人张力;《庄子》内篇认为,人为秩序与自然秩序之间存在对立,只有摆脱前者,人才能顺于天,消除与自然的对抗。
  至战国晚期,形势变得更加复杂。旧传统的余音仍在。荀子和《 周易·系辞传》均推崇以祭祀与占卜安抚上天,但前者偏重于建立政治秩序,后者偏重于理解宇宙。
  同期,由自我神化主张发展而来的“关联式宇宙观”开始兴盛。《太一生水》、《老子》、马王堆出土的《十六经·成法》、《管子·心术》等文本皆认为万物由单一源头依次生成,通过这种起源论消除了天人的二分:人可沿生成之链回溯,获得原初力量,以知晓、控制万物。普鸣指出,这种宇宙观可被视为超越人神对抗关系的一种普遍尝试,而非中国所独有。
  “神升派”(the ascension of the spirit)宇宙观是自我神化流派中更极端的分支。马王堆帛书《十问》篇、《庄子》外篇、《楚辞·远游》等文本都持有这种宇宙观。其宇宙论意味稍弱,但更强调形式与精神的二分—形质终会消散,但精神永不朽烂。得道之人可以通过修身以超越形质,升至上天。普鸣认为,在尝试将神性从政治共同体剥离上,“神升派”与柏拉图的《斐多篇》不无相似之处。
  秦统一后,中国迈入了帝制时代。面对几种相互竞争的宇宙观,秦、汉宫廷整合出了新型的天人关系—神权统治,这种意识形态在秦皇汉武时最盛。一方面,皇帝大量设立雍畤,频繁巡游,驯服四方神灵,借神力掌握天下。另一方面,通过方士的技艺,活着的皇帝本人被赋予了神性与上天的力量,以此控制世界。在不少既有叙述中,神化君主(皇帝)是东方的特殊产物。普鸣却再次通过比较指出,在帝国初兴阶段,多数文明都出现过神化君主的尝试。
  秦汉宫廷的这种尝试引发了激烈争论。汉初,陆贾和《淮南子》分别以传统宇宙观与“神升派”的主张,反对神权统治,倡导复古或自治的政制。汉武帝之自我神化登峰造极,同样招致激烈批评。颇富“托古”色彩的董仲舒认为,虽然统治者可通过祭祀沟通上天,并建立合理的政治秩序,但天人终究有别。武帝虽独尊儒术,但在宇宙观上并未妥协。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总结,企图僭越上天乃是朝代衰亡之象,以曲笔批判武帝的神权统治。成帝时,匡衡与张谭猛烈攻击君主的自我神化,在争论中占据了上风,刘向则仍在维护武帝的祭祀系统。王莽得势后,礼制的复古改革终于被彻底推行:天与人相对分离又相互依存,但青铜时代传统中天人对抗的色彩被减弱了。人应顺应于天,设定宇宙的中心,通过这一中心与天沟通并施行统治;天则准许或拒绝人的行为。   《成神》一书对早期中国天人关系的诠释,在颇多方面超出了学界习见。例如,古文字学家早已注意到卜辞中鬼神的作祟,但并未如普鸣那样,从天人关系的角度考虑该现象。又如,《论语》、《庄子》内篇、《周易·系辞传》等作品在惯常理解中,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但普鸣却在这些作品中观察到了天人的相对分离。
  更重要的是,通过规避惯常的判断,普鸣呈现了不同语境下“天”与“人”如何被界定,二者的边界在何处,人是如何与天打交道的。他梳理了天人关系纵向流动的起伏,及不同“学派”横向分布与互动的情景。
  由此,我们可将早期中国天人关系的几条脉络总结为:(一)青铜时代宇宙观的天人“相倾”,统治者致力于通过祭祀神灵来安抚上天,调和天人矛盾;(二)公元前四世纪,相反的主张开始出现:活人有神化的潜能,天人界限逐渐模糊;(三)进入帝制时代,朝廷整合多种宇宙观,对皇帝进行神化,以进行神权统治。这三条线索前后出现,此消彼长,不断分化。
  这表明,早期中国并非铁板一块;彼时,不同的宇宙观与天人关系主张相继盛行,而被不少学者视为中国文明内核的“天人合一”“关联式宇宙观”等,仅是几种宇宙观之一。


  普鸣已然脱离“天人合一神话”之窠臼。不过,我们仍有必要检视,他的方法有无阙漏,这种方法能否带来一种足够健康的姿态。
  在方法上,普鸣主张,先对单一文本进行无预设的解释,通晓其宇宙观主张,以此为基础,串联起不同文本中的主张,恢复它们的历史背景,从而构建一定时段内天人关系的演变历程。
  我以为,这种方法虽可规避文明对立与流派划定的成见,但尚有一些缺陷:
  第一,若仅从单一文本出发,将从中提炼出的主张作为定论看待,则细小误读产生的影响会被放大。例如,普鸣将何尊铭文第二句译作“He once again received King Wu’s abundant blessings fromHeaven”,并由此判断,武王直接从天上赐福于活人。此处,普鸣借鉴了唐兰的释文:“复(禀)珷(武)王豊(禮),福自天”,但改“禮”为“豐”(该字从玉,是“礼”无疑),并调整了句读,以求将“福”理解为赐福而非祭名。这恐怕难以成立。并且,学界早已认定旧释“福”实应作“祼”,故此句所言无疑是举行礼仪之事。这一错释影响不小,事涉西周先王能否直接影响人间事物运行。此例表明,独立地对单一文本进行无预设的解释,难度很高,有严苛的语文学要求。
  第二,从文本中提炼出连贯的“主张”,意味着预设单个文本中的意义体系具有连续性。这似乎也不符合文本的现实。例如,在颜回死时,孔子几声哀号“天丧予,天丧予”,又怎能体现出天命之不测与天人之对抗呢?孟子政治主张受挫后,离开齐国时说的丧气话,又怎能被理解为圣人之悲剧呢?普鸣以“天—人”的图式运算,掩盖了古人丰富的人生史与情感。而当论者失去对文本之内在韵律的把握时,“文本—主张”这一对概念的有效性便会降低。
  第三,从独立文本中提炼出“主张”后,普鸣赋予这些“主张”以背景,来重建天人关系的历史。但不少“主张”的背景仍略显匮乏。若考察普鸣赋予诸宇宙观主张的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不少往往只是先前已存在的某种主张。于是,在阅读《成神》的相当一部分篇章时,我们可能会产生这种感觉:本应叙述宇宙观与人们整体生活状态的历史,退化为精神容器内不同思执的碰撞。在这里,宇宙观似乎仅是言语、计谋与手段,这驱逐了文明、社会中内在的神圣性。
  质言之,文本是由具体的人在一定“情势”下写就的,而“情势”并不是被后附加在“主张”上的。宇宙观“主张”是在不同程度上本于内在的神圣性以生发的,而并非冰冷的说辞。在提取“主张”前,论者便应考虑到与文本相关的诸多“情势”,真切地体会这些“主张”。
  文本的面向便是一种应被考虑的“情势”。不同面向的文本所体现的宇宙观“主张”,其内在性程度是不同的。例如,虽然哲学文本可以清晰地言明某种宇宙观,但其内在性或许不如祭祀记录文本,因为后者更符合一条原则:当被调查者在某种情形下,感到不得不去做某事时,才构成确实的相关性。故而,在选取文本时,应对文本的类别有一定的自觉。例如,普鸣选取的战国文本大多是哲学文本。但在当时,中山王器铭文与某些西周长铭有可比之处;侯马盟书直接见证了盟誓祭祀;墓葬出土日书、纬书精彩地描绘了当时的祭祀传统与宇宙观—这些材料普鸣均未涉及。
  文本可观看性的不同也意味着其内在性的差异。例如,甲骨文乃是占卜行为之“忠实”记录,较可能非用于观看传播;青铜器长铭却是被“书写”的,并可被用于“对扬”传颂。或许正因如此,我们在晚商甲骨文中可感受到某种“诚实”,在西周金文中则更能体会到“修辞”意味。由此观之,两种文本中“主张”的内在性孰强孰弱,值得思考。
  我们还可注意文本制作者视角之异。例如,普鸣对秦汉官方祭祀系统与宇宙观的复原,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史记》的记述。由司马迁观之,在神权统治主张中,传导神力者乃是方士。然而,由“官方”观之,天子或许本是给定的神,方士仅是辅助手段。文本有的出于自述,有的出自旁人之手,相互间的修辭和观念差异构成了不同的“视角”,其间张力应被仔细考量。
  文本出土于何地,或文本作者出身何处,亦极为重要。战国时期,虽然各国间人员的流动异常频繁,但诸子之学仍可分区为论。儒、墨出于鲁地,稷下之学盛于齐地,庄子生于宋地,老子生于楚地,普鸣所言“神升派”亦多在楚地。西汉时,关中—六国的对峙仍在延续,这可能造就了汉初几任皇帝在自我神化尝试上的退缩,以及官方宇宙观与反对者的持续交锋。即使返回青铜时代,以人形青铜器为崇拜核心的三星堆文明,与主要使用动物纹饮食青铜器的商文明,其文化传统与宇宙观明显有所不同。不同文化圈的不同气质与底色,孕育了不同的主张。宇宙观的历史不仅是言辞上的争夺,还可是不同文化圈的交互与渗透。由此可见,将中国视为浑然之一体,亦是《成神》的不足之一。这一方面是西方汉学界的陈见,一方面也与普鸣精神容器式的处理方式有关。
其他文献
提要:古代及晚期古代,来自地中海世界的罗马-拜占庭钱币大量流入印度次大陆,对该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通过梳理上述时期印度次大陆的政权格局与流通货币,并对罗马一拜占庭钱币在该地的流通时段、窖藏方式,以及在相应时段所体现的“货币”和“非货币”作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同一时期东地中海与西印度洋-波斯湾及阿拉伯海区域的远程贸易网络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印度次大陆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迁,
2014年6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安慧里中心小学召开。研讨会以“陪伴生命成长”为主题,由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主办,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学区及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承办。朝阳区教委德育科科长乔春江,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副院长、朝阳区心理指导中心主任陆学清等领导参会,北京德育研究中心白玉萍,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刘视湘秘书长,北京教育学院伍芳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张玫玫教授以
“中国有8亿多网民,付费用户增速之快,出人意料。”据报道,2018年,我国互联网相关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用户付费模式的崛起。有专家认为,我国互联网文化产业已经从“内容免费 广告推广”模式进化为“内容付费 广告推广”模式,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  从音乐到影视,从综艺到文学……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网络上的好作品付费。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某视频网站的会员服务收入高达29亿元,
2018年11月14日,一段11分49秒的视频在新浪微博上炸开了锅,该视频曝光了10多家五星级酒店保洁员打扫房间的过程:用擦完马桶的浴巾擦杯子、用洗发液浸泡杯具……一夜之间,喜来登、华尔道夫、王府半岛、宝格丽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酒店“人设”全部崩塌。而发布这颗重磅“炸弹”的人就是“花总”吴东——一位在互联网时代手握金箍棒的“游侠”。多年以酒店为家的花总,只是想看看他用的杯子是否干净。因鉴表爱好获封“
摘要:青椒是我国主要的大宗蔬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低温贮藏是青椒采后常见的贮藏方法,但青椒是一种冷敏性果蔬,对低温比较敏感,温度低于7"C就会发生冷伤害,这将降低青椒的保存性和抗病性影响其商品价值,因此有关青椒采后贮藏与冷害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青椒在采后贮藏保鲜与冷害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进一步提出该领域技术的研究前景与展望。  关键词:青椒;冷藏;冷害;发展现状;展望  1概述  青椒(
几乎是一走出校门,傅莹就成为外交部的一员。如今,60岁的她已是主管亚洲地区、边界与海洋事务和翻译室的外交部副部长。自1978年至今,傅莹超过一半的人生都是在外交部度过的。“外交”成为她人生中最突出的主题,将她的生命装点得丰富多彩。  给邓小平当翻译  初入外交部,傅莹主要担任翻译工作。1988年1月20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了来访的48岁的挪威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夫人。时任外交
关键词:平城京;恭仁京;长冈京;都城迁移  和铜三年(710),元明天皇由藤原京迁都平城京,由此开启奈良时代(710—794)的序幕。关于日本古代都城的研究,既往中日学者或从诸都城内部空间构造、1唐日都城形制对比、2唐日律令编纂与都城建设的关联性3等角度展开论述,而少有对都城空间演变及迁移过程的具体解读。本文以《日本书纪》《续日本纪》《大日本古文书》《宁乐遗文》等文献史料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日本古代
提 要:洪武九年,荆墩门自隆阜戴氏宗族中派分出来。至第三代,该门叔清、叔明二人通过人口繁衍、家业发展、家风家声建设以及家族文化建设等活动,基本上完成了家族组织的建构,降至明末,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相当可观的商业家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以及生活实态等,真实地呈现了一个徽州商业家族的发展图景,一定程度上为考察徽州地域乃至各地汉人家族的发展面相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案例,并且从中还可归纳出一些家族发展的共性
读书受益,本有很多种,有的书给人以启发,有的书叙述事情的原委,有的书示人以可用的材料,有的书则直接告诉我们:书不可以这样写。吴天墀先生的书,属于第一种,不分专业,皆开卷有益。其言传亦然,不论何人,有缘即有所悟。  先生后来得名,似乎多靠那本《西夏史稿》。其实先生的学术视野一向广阔,西夏史仅是他在特殊环境下的“业余写作”,不过小试牛刀而已。盖先生虽从少年时就关注西藏,又曾身往西康,西夏史却非其所素习
摘要:科学的出现一度被认为是希腊文明优于中华文明的佐证,笔者从生产力、生产工具和文化观念角度理解两大文明价值观的差异,创造使用“广场自由”这一概念概括希腊文明,就促进科学发展之目的给当代中国以启示。  关键词:广场自由;文明;比较;古希腊;中华    公元前700至公元前200年的500年间,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在相对独立的范围内逐步确立,各自沿着独特的文化轨迹发展。时至今日,科学的出现一度被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