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应该占据怎样的位置?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们。
1956年我国学习苏联经验,在全国实行语言和文学分科教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予以文学教育地位最高的一次实践。1963年5月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提出“要加强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基本训练”。从此“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思路。直到1986年,语文教学大纲才提出了文学教学的要求,之后的几个大纲逐渐提得更为明确。但仍然比较简略、模糊,语焉不详,难以操作。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界展开大讨论,人们在忧思中认识到文学教育的价值,许多人主张中学必须进行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又被视为拯救中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低效率运转的一帖良药。
但是上述做法,都没有看到语言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生命体。正如朱绍禹先生所说:“文学教育如果离开语言训练,不满足语言教育的普遍性要求,不管文字和词句,都不能达到文学鉴赏的目的。事实上,伴随着文学鉴赏而进行的语言教育,其效果会更加显著。”{1}。真正的文学教育是包含语言学习于其中的。笔者认为实现这一理念的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切己体验。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其创作就是用语言传达作家对人生的新鲜、独特感觉的过程。学习文学或者说鉴赏文学,则是逆流而上,穿越语言,感受形象,领悟作家独特人生体验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在我们品鉴文学作品时,透过文字仿佛能够看到人物的面容,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仿佛能够触摸到一花一草的鲜嫩,嗅到弥漫于空气中的恐怖、崇高、冷漠等种种味道,进而领悟作者的独特审美体验和内蕴旨趣。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而且语言与体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如: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徐志摩
作者用最简洁的一句话,一个比喻,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温柔如水、高洁如荷、含蓄优雅的美丽女子的形象,我们仿佛看见了这位女子光洁如玉的面容,颔首斜睨的姿态,水一般明澈的眼神。这位女子如此传神的风韵是“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无限”感觉。诗末“珍重声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偶遇女子的诗人内心的悸动,为美丽而震惊的“蜜甜”和擦肩而过的“忧愁”。这种种微妙的感触来源何处?这离不开语言的组织。为什么作家能够如此自如地操控语言传递出细腻如斯的种种情致?这是需要结合对文学作品感悟来思考的问题。感觉是文学的魂,语言是文学的家。面对作品,感觉是我们进入文学殿堂的一条途径。■
{1}朱绍禹.文学教育值得重视,语文学习,1998年10期.
1956年我国学习苏联经验,在全国实行语言和文学分科教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予以文学教育地位最高的一次实践。1963年5月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提出“要加强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基本训练”。从此“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思路。直到1986年,语文教学大纲才提出了文学教学的要求,之后的几个大纲逐渐提得更为明确。但仍然比较简略、模糊,语焉不详,难以操作。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界展开大讨论,人们在忧思中认识到文学教育的价值,许多人主张中学必须进行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又被视为拯救中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低效率运转的一帖良药。
但是上述做法,都没有看到语言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生命体。正如朱绍禹先生所说:“文学教育如果离开语言训练,不满足语言教育的普遍性要求,不管文字和词句,都不能达到文学鉴赏的目的。事实上,伴随着文学鉴赏而进行的语言教育,其效果会更加显著。”{1}。真正的文学教育是包含语言学习于其中的。笔者认为实现这一理念的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切己体验。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其创作就是用语言传达作家对人生的新鲜、独特感觉的过程。学习文学或者说鉴赏文学,则是逆流而上,穿越语言,感受形象,领悟作家独特人生体验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在我们品鉴文学作品时,透过文字仿佛能够看到人物的面容,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仿佛能够触摸到一花一草的鲜嫩,嗅到弥漫于空气中的恐怖、崇高、冷漠等种种味道,进而领悟作者的独特审美体验和内蕴旨趣。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而且语言与体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如: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徐志摩
作者用最简洁的一句话,一个比喻,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温柔如水、高洁如荷、含蓄优雅的美丽女子的形象,我们仿佛看见了这位女子光洁如玉的面容,颔首斜睨的姿态,水一般明澈的眼神。这位女子如此传神的风韵是“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无限”感觉。诗末“珍重声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偶遇女子的诗人内心的悸动,为美丽而震惊的“蜜甜”和擦肩而过的“忧愁”。这种种微妙的感触来源何处?这离不开语言的组织。为什么作家能够如此自如地操控语言传递出细腻如斯的种种情致?这是需要结合对文学作品感悟来思考的问题。感觉是文学的魂,语言是文学的家。面对作品,感觉是我们进入文学殿堂的一条途径。■
{1}朱绍禹.文学教育值得重视,语文学习,199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