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控制中学生上体育课的情绪问题。文章首先从中学生上体育课中的情绪种类分析,影响情绪的外因和内因,积极型与消极型两类的情绪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从消极型转变为积极型的情绪,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控制学生的情绪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了几点应注意的问题,即:教师上课时应善于观察学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集中学生精力,提高兴奋性和兴趣性,使全体学习情绪高涨提高学习效果,希望对体育教师如何控制中学生上体育课的情绪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体育课的情绪 控制 教学应用
中圖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把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关键的是提高每一堂课的体育教学效果,而学生的上课情绪又直接影响到每堂课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学生的情绪变化分析,提出如何控制学生的上课情绪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情绪可分为增力(积极)型与减力(消极)型两类。在学习过程中,增力型情绪一般表现为:积极主动,精神饱满,兴奋适宜,注意力高度集中,能自觉进行练习。减力型情绪表现为:态度冷漠,兴奋性低,对学习无兴趣,注意力分散,被动地进行练习。由于情绪的异变特点以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两种类型的情绪经常在短期内会相互转换。由上可知增力型情绪有利于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减力型则有碍于课堂教学,但在课堂里学生的情绪是可以转换的。
一、学生情绪变化的因素
(一)外因
1.教师上课的精神状态,仪表以及教学水平对学生情绪变化产生影响。教师上课的精神饱满,教态良好等对学生的情绪会产生增力型情绪,教师水平提高,讲解简练,清楚易懂,并具有风趣性;示范规范化,动作且优美,大方;教法组织严密,合理;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情绪也会向增力型转换。反之,则会出现减力型情绪,表现学生不愿练习,练习拖拉随便必然会影响课堂的效果。
2.场地器材对学生情绪影响有一定的作用。上课练习器械好,数量充足,保护器材完好,场地的安排合理则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跃跃欲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上课教学内容也会对学生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普遍喜欢上球类课,比较讨厌上长跑耐力的内容。
4.天气及其它因素对学生上课情绪的影响。天气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过于炎热,寒冷或风沙太大都会刺激学生的情绪,不利于上课。场外人员的活动会对学生情绪产生影响。如同一场的几个班上课,其它班级游戏活动及喧哗等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上课情绪。
(二)内因
1.学生本身对体育的认识,学习目的性的认识及学习体育的动机,对上课学生的情绪会产生影响。
2.个性特征对情绪体验的程度及表现不一样。如,胆汁质型,易兴奋,情绪易激动;而抑郁质型,迟钝,含蓄,情绪比较平稳,沉闷。
3.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及精神状态也是影响学生情绪变化的原因。身体素质好,精神状态良好的学生,大脑皮质的兴奋点高,从事练习时,情绪易往增力方向转化,反之则大脑皮质的兴奋点不高,甚至产生抑制,练习时就会无精打采,提不起劲。
4.学生本身对体育运动的掌握水平也对情绪有影响。一般地对所练习运动项目掌握水平高的则易兴奋,情绪高涨。反之则较低落。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教学中应相应地针对影响因素,教师在上课时随时注意并采取措施从而控制学生情绪向增力型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二、解决措施
(一)教师应端正思想和教风,树立为祖国体育事业做贡献的精神,认真学习,钻研业务,提高知识水平和体育技能。
(二)体育教学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作为体育教师应当首先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并激励学生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当学生对体育课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他能够产生广泛的兴趣,好奇心,这是自觉学习和控制情绪极为有利的条件。教育学生无论在任何艰苦的场合或体力出现明显降低时,要始终控制自己的行动,千方百计挖掘自己的内部潜力,达到胜利的顶点,才能享受苦后的乐趣。
(三)教师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场地器材应准备妥当,上课应表现出精力充沛,仪表端正,提高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尽力做好每个示范动作,达到正确、优美,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也跃跃欲试。
(四)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保护,特别是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技能,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在教材的安排上要注意合理组织、繁简、难易互相穿插排列,不能使难度较大的项目集中或连续进行。教材的内容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的练习都能学会。要注意新旧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避免相脱节,以减少学习上不必要的困难和容易产生动作上的错误。
(六)教学要有区别对待。整个班级的个体素质及个性有差异,教学要有区别,这就要了解学生,引导教学。要善于运用以鼓励为主的教法,对学生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加以肯定,不应经常责怪学生。
综上所述,教师上课时应善于观察学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集中学生精力,提高兴奋性和兴趣性,使整体学习情绪高涨,上体育课过于呆板与单调是不能上好课的。只有活跃学生情绪,组织有力,教法正确与合理才能达到提高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体育课的情绪 控制 教学应用
中圖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把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关键的是提高每一堂课的体育教学效果,而学生的上课情绪又直接影响到每堂课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学生的情绪变化分析,提出如何控制学生的上课情绪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情绪可分为增力(积极)型与减力(消极)型两类。在学习过程中,增力型情绪一般表现为:积极主动,精神饱满,兴奋适宜,注意力高度集中,能自觉进行练习。减力型情绪表现为:态度冷漠,兴奋性低,对学习无兴趣,注意力分散,被动地进行练习。由于情绪的异变特点以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两种类型的情绪经常在短期内会相互转换。由上可知增力型情绪有利于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减力型则有碍于课堂教学,但在课堂里学生的情绪是可以转换的。
一、学生情绪变化的因素
(一)外因
1.教师上课的精神状态,仪表以及教学水平对学生情绪变化产生影响。教师上课的精神饱满,教态良好等对学生的情绪会产生增力型情绪,教师水平提高,讲解简练,清楚易懂,并具有风趣性;示范规范化,动作且优美,大方;教法组织严密,合理;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情绪也会向增力型转换。反之,则会出现减力型情绪,表现学生不愿练习,练习拖拉随便必然会影响课堂的效果。
2.场地器材对学生情绪影响有一定的作用。上课练习器械好,数量充足,保护器材完好,场地的安排合理则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跃跃欲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上课教学内容也会对学生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普遍喜欢上球类课,比较讨厌上长跑耐力的内容。
4.天气及其它因素对学生上课情绪的影响。天气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过于炎热,寒冷或风沙太大都会刺激学生的情绪,不利于上课。场外人员的活动会对学生情绪产生影响。如同一场的几个班上课,其它班级游戏活动及喧哗等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上课情绪。
(二)内因
1.学生本身对体育的认识,学习目的性的认识及学习体育的动机,对上课学生的情绪会产生影响。
2.个性特征对情绪体验的程度及表现不一样。如,胆汁质型,易兴奋,情绪易激动;而抑郁质型,迟钝,含蓄,情绪比较平稳,沉闷。
3.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及精神状态也是影响学生情绪变化的原因。身体素质好,精神状态良好的学生,大脑皮质的兴奋点高,从事练习时,情绪易往增力方向转化,反之则大脑皮质的兴奋点不高,甚至产生抑制,练习时就会无精打采,提不起劲。
4.学生本身对体育运动的掌握水平也对情绪有影响。一般地对所练习运动项目掌握水平高的则易兴奋,情绪高涨。反之则较低落。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教学中应相应地针对影响因素,教师在上课时随时注意并采取措施从而控制学生情绪向增力型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二、解决措施
(一)教师应端正思想和教风,树立为祖国体育事业做贡献的精神,认真学习,钻研业务,提高知识水平和体育技能。
(二)体育教学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作为体育教师应当首先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并激励学生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当学生对体育课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他能够产生广泛的兴趣,好奇心,这是自觉学习和控制情绪极为有利的条件。教育学生无论在任何艰苦的场合或体力出现明显降低时,要始终控制自己的行动,千方百计挖掘自己的内部潜力,达到胜利的顶点,才能享受苦后的乐趣。
(三)教师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场地器材应准备妥当,上课应表现出精力充沛,仪表端正,提高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尽力做好每个示范动作,达到正确、优美,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也跃跃欲试。
(四)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保护,特别是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技能,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在教材的安排上要注意合理组织、繁简、难易互相穿插排列,不能使难度较大的项目集中或连续进行。教材的内容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的练习都能学会。要注意新旧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避免相脱节,以减少学习上不必要的困难和容易产生动作上的错误。
(六)教学要有区别对待。整个班级的个体素质及个性有差异,教学要有区别,这就要了解学生,引导教学。要善于运用以鼓励为主的教法,对学生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加以肯定,不应经常责怪学生。
综上所述,教师上课时应善于观察学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集中学生精力,提高兴奋性和兴趣性,使整体学习情绪高涨,上体育课过于呆板与单调是不能上好课的。只有活跃学生情绪,组织有力,教法正确与合理才能达到提高课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