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食品营养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专业的一门考查课,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改革食品营养学课程,对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专业人才非常重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兴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随着人们的营养与保健意识加强,食品和健康的关系尤为重要,不但引起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也是普通大众关注焦点。食品营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边缘科学,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在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很強的科学性、应用性和社会性。为此培养优秀专业营养人才,改善与提高人们营养、健康水平是社会发展必然。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专业考查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达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此,课程组对《食品营养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探索。
一、梳理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
按照教学大纲和保证课程连贯性要求,食品营养学安排在专业基础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之后,《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三门课程内容均涉及六大营养素内容,如果每课程都分别详细讲授会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增加教师备课负担。为此,我们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研讨,加强课程间的融合、交叉、衔接,减少重复。对涉及重复交叉内容,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如《食品生物化学》可以侧重讲授六大营养素的结构,《食品化学》讲授其化学性质及在食品中应用,《食品营养学》讲授其生理功能、食物来源、需要量和缺乏与过量导致的相关疾病等方面。这样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对内容进行传授,使知识点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营造了全新的学习氛围。
二、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多采用传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却忽视了教学方法中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教师和学生间成为纯粹的传授与被接受的关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强调教为学服务。在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PBL等教学方式。如讲解营养素时候,可以设置“抗氧化的维生素有哪些?”“出现营养性贫血和哪些营养素相关呢”“出现口角炎只与维生素B2有关吗?”“为什么说营养性肥胖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呢”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还尝试PBL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推举1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分工,课下通过教材、文献和互联网等媒介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相关知识,然后相互交流,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教学效果更加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如在课件上插入蛋白质缺乏时,“阜阳奶粉事件”视频、图片;矿物质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大骨节病、克山病图片;维生素缺乏时,干眼病、坏血病、地图舌图片;这样的多媒体中图形并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提高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学习印象。
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质量明显改善,学生满意度大大提高。
三、改革考核制度,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考试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环节,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检查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对食品营养学学习兴趣,加大学生学习投入力度,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减少期末考试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对考试模式采取全程评价,由传统模式期末考试卷面成绩(70%)、实验课成绩(10%)、平时成绩(15%)和考勤(5%)改为课堂表现出勤占考核成绩的10%、阶段性学习测验占考核成绩的25%、教学实践占考核成绩的10%、其他形式(PBL教学中表现)占总成绩25%、终结性考核占考核成绩的30%。课堂表现以课堂发言、讨论占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阶段性学习测验,考核学生对阶段所学内容中应知应会的食品营养学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情况;PBL教学法考核学生查阅文献、整理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结性考核主要以主观题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总体认知和应用,课本中则无现成答案可寻,需临场总结、归纳。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允许考生携带相关书籍和纸质资料,但不得使用电子设备、不得与其他同学协商。这种综合考核方式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通过对食品营养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方法、考核的改革与探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能够成为优秀专业营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宁,张平安,赵秋艳,乔明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南农业,2012,(8):38-39.
[2]李星科,张华.《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2):181-183.
[3]刘崑.PBL教学方法在功能性食品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4):103-104.
[4]王晓波,梁小红,刘冬英.《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4):734-736.
[5]王金兰,傅国华.高校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1):112-114.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辽教发[2013]114号,(43);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建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教发[2014]101号,项目编号:ZG201421。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随着人们的营养与保健意识加强,食品和健康的关系尤为重要,不但引起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也是普通大众关注焦点。食品营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边缘科学,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在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很強的科学性、应用性和社会性。为此培养优秀专业营养人才,改善与提高人们营养、健康水平是社会发展必然。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专业考查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达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此,课程组对《食品营养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探索。
一、梳理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
按照教学大纲和保证课程连贯性要求,食品营养学安排在专业基础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之后,《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三门课程内容均涉及六大营养素内容,如果每课程都分别详细讲授会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增加教师备课负担。为此,我们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研讨,加强课程间的融合、交叉、衔接,减少重复。对涉及重复交叉内容,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如《食品生物化学》可以侧重讲授六大营养素的结构,《食品化学》讲授其化学性质及在食品中应用,《食品营养学》讲授其生理功能、食物来源、需要量和缺乏与过量导致的相关疾病等方面。这样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对内容进行传授,使知识点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营造了全新的学习氛围。
二、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多采用传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却忽视了教学方法中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教师和学生间成为纯粹的传授与被接受的关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强调教为学服务。在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PBL等教学方式。如讲解营养素时候,可以设置“抗氧化的维生素有哪些?”“出现营养性贫血和哪些营养素相关呢”“出现口角炎只与维生素B2有关吗?”“为什么说营养性肥胖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呢”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还尝试PBL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推举1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分工,课下通过教材、文献和互联网等媒介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相关知识,然后相互交流,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教学效果更加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如在课件上插入蛋白质缺乏时,“阜阳奶粉事件”视频、图片;矿物质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大骨节病、克山病图片;维生素缺乏时,干眼病、坏血病、地图舌图片;这样的多媒体中图形并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提高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学习印象。
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质量明显改善,学生满意度大大提高。
三、改革考核制度,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考试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环节,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检查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对食品营养学学习兴趣,加大学生学习投入力度,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减少期末考试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对考试模式采取全程评价,由传统模式期末考试卷面成绩(70%)、实验课成绩(10%)、平时成绩(15%)和考勤(5%)改为课堂表现出勤占考核成绩的10%、阶段性学习测验占考核成绩的25%、教学实践占考核成绩的10%、其他形式(PBL教学中表现)占总成绩25%、终结性考核占考核成绩的30%。课堂表现以课堂发言、讨论占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阶段性学习测验,考核学生对阶段所学内容中应知应会的食品营养学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情况;PBL教学法考核学生查阅文献、整理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结性考核主要以主观题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总体认知和应用,课本中则无现成答案可寻,需临场总结、归纳。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允许考生携带相关书籍和纸质资料,但不得使用电子设备、不得与其他同学协商。这种综合考核方式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通过对食品营养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方法、考核的改革与探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能够成为优秀专业营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宁,张平安,赵秋艳,乔明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南农业,2012,(8):38-39.
[2]李星科,张华.《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2):181-183.
[3]刘崑.PBL教学方法在功能性食品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4):103-104.
[4]王晓波,梁小红,刘冬英.《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4):734-736.
[5]王金兰,傅国华.高校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1):112-114.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辽教发[2013]114号,(43);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建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教发[2014]101号,项目编号:ZG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