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逐步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与转折点。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的文化知识、学习技能,更要在引导学生传承人文内涵,形成良好的人文品行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这方面,政治学科首当其冲、责无旁贷。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积极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于时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人文教育 教学策略
当前,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政治课堂充斥着浓郁的功利化色彩,人文影响渐趋模糊。有道是,从学校出来,我们首先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人,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并积极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措施,拨乱反正。下面,笔者就在政治课堂上的做法与大家分享,望各位专家学者、教师同仁给予指导。
一、以教材为本,积极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
长期以来,在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本应充满人文气息的政治课堂为冷漠的分析、机械的整理、技术化的训练模式所取代,违背了政治学科的教育初衷,削弱了政治课堂的应有魅力。面对新世纪人才观念的嬗变,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需要积极挖掘政治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对学生倾注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人文品行的同步提升。
譬如,笔者在讲授“实现人生的价值”时,从“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谈起,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不但需要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求,更需要音乐、电影、图书等方面的精神生活。接着从爱因斯坦“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该看他索取了什么”的名言说起,联系任长霞、牛玉儒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例,结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及忧国忧民的社会理想,告诫学生:人的价值,更多的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而不是仅仅看自己买了多少套房,多少辆车,有多少存款。最后,笔者呼吁学生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以坚定的信念服务社会,奉献人民,树立高远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文品格。
二、结合时事,积极渗透人文教育
时事与政治学科紧密相连,是政治课堂的重要内容,更是高考的考察要点。我们要在政治课堂上渗透一定的人文教育,就必须结合时事,赋予人文教育时代的活力,这样不但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政治时事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有利于强化人文教育效果。
譬如,笔者在讲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内容时,就2012年俄罗斯伏尔加格勒接连发生的火车站爆炸、电车爆炸事件展开讨论,这两件事情已经被定性为恐怖事件。今日,更是曝出了由俄罗斯恐怖组织扬言要在索契冬奥会期间送给普京、俄罗斯民众、来俄罗斯旅游的人一份“礼物”。对此,我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了各个国家、地区恐怖组织产生的背景、原因、形式等内容,并意味深长地说:“要真正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这条路通过恐怖组织这种形式是一定不会实现的。连世界上最大的恐怖分子本·拉登都无法幸免于难,最终丧命于美军的枪口之下,何况类似于这种这种小规模的激进组织呢?”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根植了“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美好愿望,并激励他们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学习,不懈奋斗。
总之,在课程改革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在政治课堂上有效传承人文内涵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鉴于此,我们应当积极转变观念,从脱离实际、假大空的条文式应试模式中解脱出来,有效开展人文教育,诠释课改精神,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世纪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荣.浅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人文精神[J].教育创新学刊,2013(4).
[2]张志红.怎样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新课程,2012(12).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人文教育 教学策略
当前,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政治课堂充斥着浓郁的功利化色彩,人文影响渐趋模糊。有道是,从学校出来,我们首先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人,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并积极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措施,拨乱反正。下面,笔者就在政治课堂上的做法与大家分享,望各位专家学者、教师同仁给予指导。
一、以教材为本,积极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
长期以来,在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本应充满人文气息的政治课堂为冷漠的分析、机械的整理、技术化的训练模式所取代,违背了政治学科的教育初衷,削弱了政治课堂的应有魅力。面对新世纪人才观念的嬗变,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需要积极挖掘政治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对学生倾注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人文品行的同步提升。
譬如,笔者在讲授“实现人生的价值”时,从“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谈起,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不但需要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求,更需要音乐、电影、图书等方面的精神生活。接着从爱因斯坦“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该看他索取了什么”的名言说起,联系任长霞、牛玉儒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例,结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及忧国忧民的社会理想,告诫学生:人的价值,更多的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而不是仅仅看自己买了多少套房,多少辆车,有多少存款。最后,笔者呼吁学生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以坚定的信念服务社会,奉献人民,树立高远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文品格。
二、结合时事,积极渗透人文教育
时事与政治学科紧密相连,是政治课堂的重要内容,更是高考的考察要点。我们要在政治课堂上渗透一定的人文教育,就必须结合时事,赋予人文教育时代的活力,这样不但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政治时事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有利于强化人文教育效果。
譬如,笔者在讲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内容时,就2012年俄罗斯伏尔加格勒接连发生的火车站爆炸、电车爆炸事件展开讨论,这两件事情已经被定性为恐怖事件。今日,更是曝出了由俄罗斯恐怖组织扬言要在索契冬奥会期间送给普京、俄罗斯民众、来俄罗斯旅游的人一份“礼物”。对此,我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了各个国家、地区恐怖组织产生的背景、原因、形式等内容,并意味深长地说:“要真正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这条路通过恐怖组织这种形式是一定不会实现的。连世界上最大的恐怖分子本·拉登都无法幸免于难,最终丧命于美军的枪口之下,何况类似于这种这种小规模的激进组织呢?”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根植了“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美好愿望,并激励他们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学习,不懈奋斗。
总之,在课程改革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在政治课堂上有效传承人文内涵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鉴于此,我们应当积极转变观念,从脱离实际、假大空的条文式应试模式中解脱出来,有效开展人文教育,诠释课改精神,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世纪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荣.浅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人文精神[J].教育创新学刊,2013(4).
[2]张志红.怎样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新课程,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