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试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以教学案例的形式,探讨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以此探究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内在的“法”与“度”,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德育渗透 “法” “度”
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的书里懂得做人的道理。”要在语文学科中有效渗透德育,就必须把握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度”,探究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之“法”,从而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语文重要的教化作用,生成情智双赢的课堂。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把握好几个“度”
1.“文”“道”不分离
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对学生教育不能只是空洞的说教,而将德育教育融进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渗透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每篇课文背后,作者都将自身的思想内容与他所采用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结合在一起,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文”与“道”的辩证关系,这就要在分析教材中找准“道”,创设情境引发“道”,针对实际强化“道”,自然地也给小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知识,又得到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升华,从而达到文道统一的效果。
2.既不“牵强附会”又不“标准统一”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地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接一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态度的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不能一说重视德育,对学生错误就以点带面,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上纲上线,深挖思想根源,严而无格,这些做法都不是真正的重视德育。
3.既要“关注主体”又要适度“引领”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有集体性“失语”现象。著名学者王福仁先生在谈到当今的语文教育时说:“最大的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造成学生说出来的话,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
在强调了学生的“首席”地位的同时,教师的“平等地位”同样不能缺失。如在《钓鱼的启示》一课教学中,有孩子提出“这条鱼可以不放掉,因为可以先将鲈鱼放在篓中,等到了两个小时之后再拎回家”,老师竟也表扬学生“真会动脑子”。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只是片面理解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片面理解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这种无原则的宽容只会导致学生的价值判断的偏差。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法”的探寻
1.渗入法——滋润心灵细无声
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组组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唤醒”学生,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一课中,老师在带领学生感悟、体会司马迁的“发愤”之后,并没就此罢手,而是告诉学生:学到这里,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用心灵聆听文字后面的声音。随后,让学生默读,展开想象。“不知不觉中,司马迁似乎想到了谁?你似乎想到了谁?”至此,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保尔、海伦、张海迪等不屈不挠的人物形象呈现于学生的脑海,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2.拓展法——既“立言”又“立人”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的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增强德育效果的保证。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语文学科的概念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语文课堂,语文最大的本体价值是它的交际性,语文学科最具拓展性的育人价值,就在于学科综合活动射透出的育人价值。如在学完《莫高窟》一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调查研究,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中获得更多的价值信息,从而更加坚定“护遗决心”,有效地弥补了教学时空的相对局限性,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情感、知识世界,实现了“立言”与“立人”的和谐共生。
3.激趣法——横看成岭侧成峰
如今学生的思想越来越趋于开放、多元、复杂,我们在课堂上的教学和德育教育是否真正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与他们产生共鸣了呢?我认为,渗透德育时,应注意营造良好气氛,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要民主一点,幽默一点,热情一点,客观一点,才能增强德育效果。
在引导学生欣赏阅读《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故事后,我问:“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学生们有赞赏孙悟空的勇敢顽强;也有喜欢猪八戒的憨厚可爱;还有感念唐僧的菩萨心肠。而一位男生标新立异,说喜欢白骨精的“聪明”和“坚持”。
我充分抓住生成,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首先表扬他有自己的想法,随即话锋一转:“思考问题时,要切记不要只站在一人一己的角度,要学会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才更有价值。如果换做你是唐僧师徒,你还喜欢白骨精的‘聪明’和‘坚持’吗?”他听了,陷入了思考。我趁热打铁:“要张扬个性必须要有道德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对他人生命和自由的尊重,害人者必自害。当白骨精‘坚持不懈’地要吃唐僧时,更坚忍不拔的孙悟空出现了,白骨精最终被正义消灭了。”
教育不在于能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激发学生最真、最善、最美的情感和最大的潜能。让学生在经历“叩问”、“体验”、“发现”等过程中获得“思维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发展。
总之,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其实“度”与不“度”,关键看一个教师的“文化”修为;“法”与不“法”,取决于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先“忘记”要教他们什么,“自然”地对事物进行审美和学习,结合学生的实际,巧妙掌握运用“度”与“法”,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2012.2-5.
[2]小学德育论,2010.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德育渗透 “法” “度”
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的书里懂得做人的道理。”要在语文学科中有效渗透德育,就必须把握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度”,探究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之“法”,从而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语文重要的教化作用,生成情智双赢的课堂。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把握好几个“度”
1.“文”“道”不分离
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对学生教育不能只是空洞的说教,而将德育教育融进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渗透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每篇课文背后,作者都将自身的思想内容与他所采用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结合在一起,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文”与“道”的辩证关系,这就要在分析教材中找准“道”,创设情境引发“道”,针对实际强化“道”,自然地也给小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知识,又得到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升华,从而达到文道统一的效果。
2.既不“牵强附会”又不“标准统一”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地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接一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态度的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不能一说重视德育,对学生错误就以点带面,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上纲上线,深挖思想根源,严而无格,这些做法都不是真正的重视德育。
3.既要“关注主体”又要适度“引领”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有集体性“失语”现象。著名学者王福仁先生在谈到当今的语文教育时说:“最大的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造成学生说出来的话,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
在强调了学生的“首席”地位的同时,教师的“平等地位”同样不能缺失。如在《钓鱼的启示》一课教学中,有孩子提出“这条鱼可以不放掉,因为可以先将鲈鱼放在篓中,等到了两个小时之后再拎回家”,老师竟也表扬学生“真会动脑子”。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只是片面理解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片面理解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这种无原则的宽容只会导致学生的价值判断的偏差。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法”的探寻
1.渗入法——滋润心灵细无声
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组组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唤醒”学生,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一课中,老师在带领学生感悟、体会司马迁的“发愤”之后,并没就此罢手,而是告诉学生:学到这里,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用心灵聆听文字后面的声音。随后,让学生默读,展开想象。“不知不觉中,司马迁似乎想到了谁?你似乎想到了谁?”至此,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保尔、海伦、张海迪等不屈不挠的人物形象呈现于学生的脑海,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2.拓展法——既“立言”又“立人”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的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增强德育效果的保证。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语文学科的概念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语文课堂,语文最大的本体价值是它的交际性,语文学科最具拓展性的育人价值,就在于学科综合活动射透出的育人价值。如在学完《莫高窟》一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调查研究,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中获得更多的价值信息,从而更加坚定“护遗决心”,有效地弥补了教学时空的相对局限性,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情感、知识世界,实现了“立言”与“立人”的和谐共生。
3.激趣法——横看成岭侧成峰
如今学生的思想越来越趋于开放、多元、复杂,我们在课堂上的教学和德育教育是否真正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与他们产生共鸣了呢?我认为,渗透德育时,应注意营造良好气氛,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要民主一点,幽默一点,热情一点,客观一点,才能增强德育效果。
在引导学生欣赏阅读《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故事后,我问:“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学生们有赞赏孙悟空的勇敢顽强;也有喜欢猪八戒的憨厚可爱;还有感念唐僧的菩萨心肠。而一位男生标新立异,说喜欢白骨精的“聪明”和“坚持”。
我充分抓住生成,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首先表扬他有自己的想法,随即话锋一转:“思考问题时,要切记不要只站在一人一己的角度,要学会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才更有价值。如果换做你是唐僧师徒,你还喜欢白骨精的‘聪明’和‘坚持’吗?”他听了,陷入了思考。我趁热打铁:“要张扬个性必须要有道德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对他人生命和自由的尊重,害人者必自害。当白骨精‘坚持不懈’地要吃唐僧时,更坚忍不拔的孙悟空出现了,白骨精最终被正义消灭了。”
教育不在于能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激发学生最真、最善、最美的情感和最大的潜能。让学生在经历“叩问”、“体验”、“发现”等过程中获得“思维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发展。
总之,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其实“度”与不“度”,关键看一个教师的“文化”修为;“法”与不“法”,取决于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先“忘记”要教他们什么,“自然”地对事物进行审美和学习,结合学生的实际,巧妙掌握运用“度”与“法”,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2012.2-5.
[2]小学德育论,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