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运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理解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实验;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31-01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总结得出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物理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物理实验也是在教学中实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从其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可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三种类型。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这几种形式加以合理的利用,就会受到良好的作用。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忽视实验教学,大多"以说代做",这样学生对于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都凭想象,很模糊,缺少直观的效果,因此教学的结果也可想而知。这就是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最后造成了学生缺少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就曾经对中、美两国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中国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如今,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在中小学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的建设上花大力气。仪器设备的充足供应,为了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自觉地加大实验教学力度,为培养具有有较强动手能力、较高科学素养的学生而努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仅完成教材中指定的实验,还应该研究更多的新实验,为学生在有疑惑、容易混淆的概念多做实验进行辨别,做更多直观的演示和深入细致的讲解,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例如,我经常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清晰明确地掌握 "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就进行这样的演示:利用两个乒乓球,在它们之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两个乒乓球就相当于两个分子,当两只球出于平衡状态,引力等于斥力;球距增大时,引力大于斥力;球距缩小时,引力小于斥力。这样的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而且能直观地感受"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有效利用演示实验
物理教材中的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理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得出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等等。学生受到自身经验和观察能力的限制,对于教材中的概念不可能一听就懂,对于概念的理解也往往一知半解。而实验就成了他们发现和掌握这些客观规律的重要途径。演示实验具有直观真实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形成概念、提升认知、得出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猜测和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对于探究的兴趣以及科学的态度,树立科学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演示实验。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情景。很多物理实验并不是深奥难懂,而是往往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只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注意,对生活中的现象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如对于压强的实验:鸡蛋握在手中,用力握也难以破碎,但是手拿鸡蛋在万变轻轻一敲就破开了。认真思考不难想出:鸡蛋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不易破碎;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所以很容易打碎。由此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进入实验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这样既增强了学习动机,又能印象深刻。由于大多学生初次接触实验,对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了解甚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并给与指点,交给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的实验方法,以及认真仔细观察,尊重事实,作好记录、进行思考总结的习惯。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主导地位,首先进行示范操作,减少学生实验的盲目性。其次指导学生操作,发现问题,既是纠正。还应注意到每个人的活动情况,每个人轮流进行实验,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试验中,使大家的大家的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实验完毕后,教导学生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等等。
4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
在教材不少篇章的后面都有一个"小实验"的内容部分,很多教师以为这部分是课外知识,不受重视,很少提及。然而我认为,这些小实验应该被重视起来,并且积极地倡导同学在课余时间或假期来进行制作。这些小实验往往贴近生活、容易取材、充满趣味,对于学生来说也很容易操作。这些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对于课堂知识的补充,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对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很有帮助。如学生在学习了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帮助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加深印象。
总而言之,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明确了实验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实验方式,调动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创新精神,才能使我们的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葛德成.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月刊
[2]邢建芳.谈中学物理实验常用方法.宁夏教育
关键词:物理实验;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31-01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总结得出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物理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物理实验也是在教学中实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从其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可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三种类型。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这几种形式加以合理的利用,就会受到良好的作用。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忽视实验教学,大多"以说代做",这样学生对于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都凭想象,很模糊,缺少直观的效果,因此教学的结果也可想而知。这就是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最后造成了学生缺少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就曾经对中、美两国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中国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如今,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在中小学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的建设上花大力气。仪器设备的充足供应,为了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自觉地加大实验教学力度,为培养具有有较强动手能力、较高科学素养的学生而努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仅完成教材中指定的实验,还应该研究更多的新实验,为学生在有疑惑、容易混淆的概念多做实验进行辨别,做更多直观的演示和深入细致的讲解,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例如,我经常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清晰明确地掌握 "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就进行这样的演示:利用两个乒乓球,在它们之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两个乒乓球就相当于两个分子,当两只球出于平衡状态,引力等于斥力;球距增大时,引力大于斥力;球距缩小时,引力小于斥力。这样的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而且能直观地感受"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有效利用演示实验
物理教材中的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理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得出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等等。学生受到自身经验和观察能力的限制,对于教材中的概念不可能一听就懂,对于概念的理解也往往一知半解。而实验就成了他们发现和掌握这些客观规律的重要途径。演示实验具有直观真实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形成概念、提升认知、得出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猜测和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对于探究的兴趣以及科学的态度,树立科学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演示实验。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情景。很多物理实验并不是深奥难懂,而是往往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只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注意,对生活中的现象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如对于压强的实验:鸡蛋握在手中,用力握也难以破碎,但是手拿鸡蛋在万变轻轻一敲就破开了。认真思考不难想出:鸡蛋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不易破碎;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所以很容易打碎。由此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进入实验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这样既增强了学习动机,又能印象深刻。由于大多学生初次接触实验,对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了解甚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并给与指点,交给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的实验方法,以及认真仔细观察,尊重事实,作好记录、进行思考总结的习惯。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主导地位,首先进行示范操作,减少学生实验的盲目性。其次指导学生操作,发现问题,既是纠正。还应注意到每个人的活动情况,每个人轮流进行实验,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试验中,使大家的大家的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实验完毕后,教导学生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等等。
4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
在教材不少篇章的后面都有一个"小实验"的内容部分,很多教师以为这部分是课外知识,不受重视,很少提及。然而我认为,这些小实验应该被重视起来,并且积极地倡导同学在课余时间或假期来进行制作。这些小实验往往贴近生活、容易取材、充满趣味,对于学生来说也很容易操作。这些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对于课堂知识的补充,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对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很有帮助。如学生在学习了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帮助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加深印象。
总而言之,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明确了实验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实验方式,调动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创新精神,才能使我们的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葛德成.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月刊
[2]邢建芳.谈中学物理实验常用方法.宁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