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德育教育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当下教育界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品德与社会是小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角度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品质进行塑造,让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品德;思维品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357
社会的发展进步往往伴随着很多过去缺陷的暴露,校园暴力等未成年恶性事件的出现意味着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重视。尤其是在小学这种思想观点尚不完善,对于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辨识能力缺乏的年纪,塑造良好的三观品德和学习思维,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生发展的主要渠道,对于小学生的正确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将通过分析当下小学品德教学内容,
一、小学品德课程概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个人品德修养和国家社会简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让学生了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从个人层面来看,小学品德课程,教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告知学生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引导学生的正确发展;从国家层面来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授学生国家、民族与社会的概念,从小树立正确的政治倾向,培养家国情怀,建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二者相辅相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于学生进行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品德教学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语文、数学、外语这样的主课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更加的重要,对于思想品德与社会这样的科目,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尚不成熟的阶段,如果不能顺利的形成一个完善的良好的思想体系,那么对于其将是一生的缺陷。
不仅如此,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实践类科目,需要学生将所学习的内容外化为行动。而在当下的课堂中,更多的是进行理论的学习,没有实际的行动和社会实践,这样的对于学生的思维模式和个人品格培养显然是不利的。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中对于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案
所谓的思维品质就是学生的思考方式和个人品德,而如果要对于该部分的内容进行培养,首先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接受,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觀点。如此,就需要老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让学生回家询问家中的长辈有关于我国过去发展的历史和自身相关的故事,并以此举办相应的故事分享大会。或者通过学生自己发现周围的好人好事,通过话剧的形式进行故事演绎,从而让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中了解品德教育,并积极努力的践行。
(二)尊重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学习过程并非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的兴趣点都是不同的。老师如果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身的特点,那么效果是事倍功半的。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例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询问学生的家务情况、家国观点等了解学生的个人特性。并从学生的个人特性中出发,如家务劳动相对较多的,对于家庭观点一般较深,则可以让这类学生分享家庭故事和家庭交流心得;对于国家了解较多的,一般国家意识比较浓厚,可以让这类学生分享他所知道的有关于我们国家发展的事情。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发掘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并通过接收他人的分享完善自身的不足。
(三)开展社会实践探究,学以致用
最后,小学品德与社会最为一门要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学科,需要时刻从社会实践中出发。单纯的课本的知识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并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和个人品质。故而,需要老师带领下进行社会实践,格物致知。例如:可以在周末老师带领下到养老院进行义务劳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志愿者服务,如陪老爷爷老奶奶聊天看书、给老人表演才艺、打扫楼道卫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整理内务等。让学生在社会中了解尊老敬老和社会责任,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的培养是学生一生最为重要的基础,需要认真的正视和对待。要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首先需要老师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入手,不能进行简单的填鸭式教育,而应当采取合适的,能够积极主动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其次,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授课,通过发掘学生的特点并予以鼓励,支持学生完善自身的品格并发扬自身的优点。最后,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并内化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培养优秀的个人品质并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涛,《思品课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方法探究》,《飞:素质教育版》,2014年。
[2] 丁雷明,《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深思品质》,《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年。
关键词:小学品德;思维品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357
社会的发展进步往往伴随着很多过去缺陷的暴露,校园暴力等未成年恶性事件的出现意味着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重视。尤其是在小学这种思想观点尚不完善,对于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辨识能力缺乏的年纪,塑造良好的三观品德和学习思维,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生发展的主要渠道,对于小学生的正确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将通过分析当下小学品德教学内容,
一、小学品德课程概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个人品德修养和国家社会简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让学生了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从个人层面来看,小学品德课程,教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告知学生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引导学生的正确发展;从国家层面来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授学生国家、民族与社会的概念,从小树立正确的政治倾向,培养家国情怀,建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二者相辅相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于学生进行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品德教学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语文、数学、外语这样的主课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更加的重要,对于思想品德与社会这样的科目,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尚不成熟的阶段,如果不能顺利的形成一个完善的良好的思想体系,那么对于其将是一生的缺陷。
不仅如此,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实践类科目,需要学生将所学习的内容外化为行动。而在当下的课堂中,更多的是进行理论的学习,没有实际的行动和社会实践,这样的对于学生的思维模式和个人品格培养显然是不利的。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中对于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案
所谓的思维品质就是学生的思考方式和个人品德,而如果要对于该部分的内容进行培养,首先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接受,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觀点。如此,就需要老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让学生回家询问家中的长辈有关于我国过去发展的历史和自身相关的故事,并以此举办相应的故事分享大会。或者通过学生自己发现周围的好人好事,通过话剧的形式进行故事演绎,从而让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中了解品德教育,并积极努力的践行。
(二)尊重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学习过程并非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的兴趣点都是不同的。老师如果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身的特点,那么效果是事倍功半的。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例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询问学生的家务情况、家国观点等了解学生的个人特性。并从学生的个人特性中出发,如家务劳动相对较多的,对于家庭观点一般较深,则可以让这类学生分享家庭故事和家庭交流心得;对于国家了解较多的,一般国家意识比较浓厚,可以让这类学生分享他所知道的有关于我们国家发展的事情。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发掘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并通过接收他人的分享完善自身的不足。
(三)开展社会实践探究,学以致用
最后,小学品德与社会最为一门要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学科,需要时刻从社会实践中出发。单纯的课本的知识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并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和个人品质。故而,需要老师带领下进行社会实践,格物致知。例如:可以在周末老师带领下到养老院进行义务劳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志愿者服务,如陪老爷爷老奶奶聊天看书、给老人表演才艺、打扫楼道卫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整理内务等。让学生在社会中了解尊老敬老和社会责任,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的培养是学生一生最为重要的基础,需要认真的正视和对待。要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首先需要老师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入手,不能进行简单的填鸭式教育,而应当采取合适的,能够积极主动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其次,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授课,通过发掘学生的特点并予以鼓励,支持学生完善自身的品格并发扬自身的优点。最后,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并内化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培养优秀的个人品质并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涛,《思品课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方法探究》,《飞:素质教育版》,2014年。
[2] 丁雷明,《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深思品质》,《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