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聚焦课堂的教学内容、聚焦课堂的教学方式、聚焦课堂的教学效果,这是二期课改新形势下对教育的新要求。提高课堂效率的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案教学; 认识; 实例; 反思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仍摆脱不了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模式,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指出:“反思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中的失落。”课程改革主张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要求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理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理念指出:传统的“指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一切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而“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对此作了反拨和颠覆,这个教育理念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坚守对话态度和人文情怀。这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形式不再是为了建立教师的权威,不再把学生当成听话的工具。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而且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转变刻不容缓,只有改革,才能让语文教学重焕生机与活力,才能让学生真实地成长。
一、对学案教学模式的认识
所谓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老师既定的学习方案指导下,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地说,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其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提供给学生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性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总之,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语文学案式教学”与传统语文课模式相比区别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与学案式教学有着质的区别:前者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前者主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的境界是“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追求的目标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二者在课堂角色、教育观念、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截然不同。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案教学模式示例
“学案式”教学,其核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学案”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将“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认为其特点应该是“多边互动、师生有效指导、自主创新学习。”
下面我以《边城》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试一试,看谁字音读得准。
喁喁 黑黝黝 焖菜 碧溪 傩送 涎皮 甬道 莞尔 蒿艾 角隅 胡诌 茨滩 碾坊 茶峒
活动二:比一比,看谁节奏划得明,课文读得好。
朗读第四部分高潮与尾声段落——翠翠与傩送的见面;引导学生模拟朗读,读出语气。意在涵咏文章,揣摩细微
活动三:寻一寻,看谁美点找得多。
1、分析风景美:学生找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内容;学生诵读,描述找出的内容。
2、勾画关系。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回答在本文中“青年男子”“妙龄女子”分别指谁?围绕在他们身边还有那些人?划出人物关系图。
活动四:体会人情美,人性美。(小组讨论)
1、写了什么
(1)指出小说“写了什么”?
明确:以“爱”为中心,围绕一个“爱”字展开一件件故事。
(2)课文中体现了哪些“爱”?
明确:祖孙之爱;男女之爱;兄弟之爱。
(3)这些“爱”中所突出的是:翠翠与天保兄弟的爱情。
2、怎样写的
(1)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划分情节脉络。
明确: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2)“薄薄的凄凉”——隐约的内心波动,无法勃发。
“胡思乱想”——摆脱不掉的情思,莫名其妙。
“忽然哭了”——无处言说,人情质朴。
心里沉重——入情渐深
本课亮点是采用“学案”教学,教学中,我感到“学案”比教案更优越,更受学生欢迎,原因在于: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明确要求。学生上课不是只带着两耳去听课,而是带着问题进课堂,有目的、有计划地去交流和解决问题。学习的内容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自己“发现”、“探究”出来的,意在促进学生从过去的“动耳听、动眼看”的被动听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既“动眼看、动耳听”,也“动手做、动脑思”,逐步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流表达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师而言,不再意味着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而言,上课不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课堂不再是单纯追求掌握课本知识的地方,而是成了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的操练场,教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学案”给教学注入了生命活力,教师把教案融入了“学案”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了的内容、方法和过程,同时还肯定了教师的引领作用,渗透了教的思想和方法。因此,不难看出,“学案”具有两重性: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是“教与学”合一的方案。这种方案既克服了教师单方面教的缺陷,也避免了学生单方面学的不足,将教与学融为一体,取得了教与学的双赢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案教学; 认识; 实例; 反思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仍摆脱不了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模式,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指出:“反思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中的失落。”课程改革主张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要求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理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理念指出:传统的“指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一切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而“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对此作了反拨和颠覆,这个教育理念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坚守对话态度和人文情怀。这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形式不再是为了建立教师的权威,不再把学生当成听话的工具。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而且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转变刻不容缓,只有改革,才能让语文教学重焕生机与活力,才能让学生真实地成长。
一、对学案教学模式的认识
所谓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老师既定的学习方案指导下,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地说,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其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提供给学生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性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总之,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语文学案式教学”与传统语文课模式相比区别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与学案式教学有着质的区别:前者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前者主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的境界是“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追求的目标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二者在课堂角色、教育观念、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截然不同。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案教学模式示例
“学案式”教学,其核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学案”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将“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认为其特点应该是“多边互动、师生有效指导、自主创新学习。”
下面我以《边城》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试一试,看谁字音读得准。
喁喁 黑黝黝 焖菜 碧溪 傩送 涎皮 甬道 莞尔 蒿艾 角隅 胡诌 茨滩 碾坊 茶峒
活动二:比一比,看谁节奏划得明,课文读得好。
朗读第四部分高潮与尾声段落——翠翠与傩送的见面;引导学生模拟朗读,读出语气。意在涵咏文章,揣摩细微
活动三:寻一寻,看谁美点找得多。
1、分析风景美:学生找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内容;学生诵读,描述找出的内容。
2、勾画关系。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回答在本文中“青年男子”“妙龄女子”分别指谁?围绕在他们身边还有那些人?划出人物关系图。
活动四:体会人情美,人性美。(小组讨论)
1、写了什么
(1)指出小说“写了什么”?
明确:以“爱”为中心,围绕一个“爱”字展开一件件故事。
(2)课文中体现了哪些“爱”?
明确:祖孙之爱;男女之爱;兄弟之爱。
(3)这些“爱”中所突出的是:翠翠与天保兄弟的爱情。
2、怎样写的
(1)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划分情节脉络。
明确: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2)“薄薄的凄凉”——隐约的内心波动,无法勃发。
“胡思乱想”——摆脱不掉的情思,莫名其妙。
“忽然哭了”——无处言说,人情质朴。
心里沉重——入情渐深
本课亮点是采用“学案”教学,教学中,我感到“学案”比教案更优越,更受学生欢迎,原因在于: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明确要求。学生上课不是只带着两耳去听课,而是带着问题进课堂,有目的、有计划地去交流和解决问题。学习的内容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自己“发现”、“探究”出来的,意在促进学生从过去的“动耳听、动眼看”的被动听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既“动眼看、动耳听”,也“动手做、动脑思”,逐步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流表达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师而言,不再意味着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而言,上课不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课堂不再是单纯追求掌握课本知识的地方,而是成了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的操练场,教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学案”给教学注入了生命活力,教师把教案融入了“学案”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了的内容、方法和过程,同时还肯定了教师的引领作用,渗透了教的思想和方法。因此,不难看出,“学案”具有两重性: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是“教与学”合一的方案。这种方案既克服了教师单方面教的缺陷,也避免了学生单方面学的不足,将教与学融为一体,取得了教与学的双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