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生活中,“美”用的最多,美容、美发、美甲……“美”几乎成标签了,那里都可挂上它。“美”不是融入生活了?且慢,朱光潜先生曾说:“我认为任何自然状态的东西,包括未经认识与体会的艺术在内,都还没有美学意义的美”①。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美”的意义认识非常模糊,有人趁此机会,无论什么东西都用“美”来包装,从而以售其奸,不知多少人深受其害,单就“美容”伤人面容例子就多次发生。到底什么是美学意义的美呢?美的定义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②。即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作为艺术的一种特性,美是属于意识形态的,只有这个意义的美才是美学意义的美”③。同时,意识可以通过实践去影响客观存在,改变世界。这可以说是朱光潜一生学术研究凝结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他晚年很感谢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尤其是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美学,否定了他以前的唯心主义美学观点,从而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来了。因此,他1983年3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大学讲学,宣称自己虽非共产党人但却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其思想观念转变的里程牌是他颠覆了唯心主义的美学意义的认识,认为美“不只是一种认识形式,而且还是劳动创造的产品”④。由此,马克思主义的“美的规律”,在美的定义中得到准确诠释,这可以说他把马克思主义美学之花接上中国传统文化之木。但只有被实践、被广泛应用的时候才显示出伟大意义。我坚信“美学和其他科学一样,终有一天要走上正轨,这是人心所向,历史大势所趋”⑤。当今,最重要的是让美学意义上的美融入现实生活中,也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美的规律”去努力美化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现就我个人为例,谈谈在现实生活中融入美的做法与体会以求教于读者指正。
首先,读书是人人不可缺少的最现实的生活方式,也是审美和创造美的最好形式。我深深体会到:是读书给了我生活的乐趣,是读书指导我改革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是读书改变了我人生的命运。我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是教数学,同时也当了三十多年班主任,为了搞好教学和教育工作,我读了《中国古代教育文选》、《陶行知教育文选》、《陶行知教育论集锦》等书,长期订阅《教育研究》、《安徽教育》、《行知研究》和《新华文摘》、《散文》等刊物。我把这些书刊当作客观世界,把我自身当作主观世界,针对教学或思想上问题,选择有关篇章精读。如在《新华文摘》看到一篇文章说读朱光潜的书,不仅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也提高了表达能力。为此,我到图书馆借了《美学拾穗集》和《谈美》来读,这不仅激起读书兴趣,且引入我跨入美学之门,接受了美学启蒙,又拓宽了知识面,要读的书愈来愈多,抓紧工作,挤出时间读书。在八十年代曾提倡搞第二职业,我的第二职业就是读书,从客观世界汲取许多美学的营养品,从而美化了主观世界,提高了审美意识与能力,虽然经济上有时拮据,但我不跟别人攀比吃、穿、用,生活虽简朴些,有读书乐趣,也很值得。
我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客体,同时,也把教学当作一种艺术生产。对客体认识经过两个阶段:第一是一般感觉阶段,就是感觉客观世界的反映;第二是美感阶段,就是意识形态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都是在观察学生各方面表现,针对不同的客体进行谈心活动,有目的“因材施教”。这时主体的意识形态通过实践影响客体,从而美化客观世界,既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主观世界也在美育中升华,这样形成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融为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教学相长”就概括了这一艺术创造过程。由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美育创造了值得崇拜的学生,那就是培养了全面发展(或和谐)的人。概括这一活动过程,我撰写了《用美来塑造“现代人”》发表在辽宁师大《教育科学》上,当时寄来了80元稿费,再加学校奖励同等稿费,相当于1个月的工资。事实说明了美学意义上的美若融入现实生活与工作中,不仅有审美价值(主要的),有时也产生经济价值,这更促进了我对美学研究兴趣。
从八十年代起,我开始担任学校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岗位转换了,职责也重了。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时,我所服务的对象教师又成了我的客观世界。我必须深入课堂听课,先是一般感觉阶段,再过渡到美感阶段。课后,根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意识形态),提出意见或建议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即意识形态(美),通过实践去影响客观世界,在与教师讨论和研究中达到共识,从而形成了客观和主观统一的美。同时,启发在教育上有所体会、有所感悟的教师总结经验,写出教学论文在校刊《桐中教研》上刊登,这不仅激起教师教学研究的兴趣,也促进我抓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把这一做法撰写《学校科研要为素质教育服务》,在《中国教育报》开展“科研兴校”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又针对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注入式”灌输教法,既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又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我又撰写了《学陶的关键是转变教育教育观念》、《没有创造的教育是病态教育》等系列论文在《行知研究》上刊登,不仅获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发的“荣誉证书”,又获得安徽省教委、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奖励及“荣誉证书”。这都是教学研究之美结出的硕果。
其次,人在现实生活中要敬畏生命,坚持锻炼身体,达到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健康的身体是生命之源泉,也只有坚强的生命力的人可抵抗各种疾病,渡过各种难关,应付各种挫折和打击。因此,健康的身体既是幸福也是财富。我走上工作岗位后,仍把在学生时代锻炼身体的方法与习惯带来,主要是跑步、打球、参加体力劳动等。尽管如此,但在八十年代初我患上了关节炎,手、足的小关节肿胀疼痛,经省级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生说今后可能残废!我先服西药,没有效果,且愈来愈严重,有时痛的不能举手在黑板上写字、洗脸、洗澡都很困难,这时我思想上紧张起来。有人开玩笑说,天天锻炼还患关节炎,可见锻炼与不锻炼都一样。对此我很尴尬,有苦难言,无法辩驳。但我坚持锻炼不放松;同时,我从书本上找有关资料看人家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尤其朱光潜在《我学美学的一点经验教训》中说:“从锻炼健康的身体中来锻炼健康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工作所必须遵循的一条辩证唯物主义准则”⑥。这对我有刻骨铭心的影响,从意识上提高了主体对锻炼身体认识,身体同精神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不仅持之以恒的锻炼身体,同时也先后买些中药,如国公药酒、祖师麻药膏、山海棠片等自己治疗。这时我把病态的“我”当作客体,坚持长期锻炼,服药(当作劳动或艺术生产过程)。十几年后奇迹发生了,我的身体康复了,仅左手中指关节有点畸形。这不也是经过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客观与主观统一的美吗!有不少患者问我如何治好了顽证(类风湿关节炎)?我的体会是持之以恒的锻炼身体,也就持之以恒的刺激血液循环,药力才易于达到末端关节深层部位,发挥了药的效力;精神愉快也许增强抵抗力,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 最后,我退休了,面对现实生活,人老了,也渐渐衰了,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但在主观上重在振作精神,心态要好,要把养生当做一种艺术追求。因此,应看到有利条件,经济上宽裕了,各种负担少了,休闲时间多了。要珍惜时间,对老人来说,时间比黄金宝贵,真是寸金买不到寸光阴。必须科学安排时间,至少抽3小时读书学习,且写日记,其目的是让脑动起来;安排1小时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洗碗、抹灰等;最重要是安排时间锻炼身体,散步是最好地运动形式。散步安全,有百利而无一弊;散步完全由个人操控,没有竞赛性质,无需过分;散步的频率可疾、可徐、可停,根据内心需要协调;散步可以与观光结合起来,可看野外风景,可呼吸新鲜空气,可闻鸟语花香,可看市场交易热闹场面,等等。每天至少走6公里,分二次或三次进行,只有不停运动,使脑、心脏和肢体得到锻炼,才能延缓衰老。同时还要有规律的生活,按时起居,多饮茶水,饮食要节制,也是健康与长寿秘诀。由此要认识到健康不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生命的需要。有了健康就有了时间,就有个人自由;有了健康就拥有希望;有了健康才能去读书、看报,才能去交朋结友去谈心,去旅游。正因为有了健康,我上合肥老年大学6年了,学习古典文学,每周半天时间,既是去听课,也接触许多老年朋友,互通信息,也很开心。我在老师指导下,自觉预习,自选作业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在学习《论语》后,我撰写《观<论语>的审美内涵》,学习《红楼梦》后,也撰写《贾宝玉是人世间的“美玉”》都在刊物上发表。上老年大学我有这样体会:作为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最后阶段,其特点是非学历、非功利教育,没有追名逐利的羁绊,没有时间空间限制,完全按照个人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其学习主要指向自我。完善自我,为自己塑造理想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以此创造了客观与主观统一于自身的老年美,至死也无憾了。
综上所述,美是属于意识形态的。审美必须经过两次感觉阶段,且紧联着的;创造美必须经过辛勤的劳动或艺术生产过程。因此,美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利器。
注释:
①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82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
②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80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
③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80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
④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71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
⑤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235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
⑥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529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
现就我个人为例,谈谈在现实生活中融入美的做法与体会以求教于读者指正。
首先,读书是人人不可缺少的最现实的生活方式,也是审美和创造美的最好形式。我深深体会到:是读书给了我生活的乐趣,是读书指导我改革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是读书改变了我人生的命运。我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是教数学,同时也当了三十多年班主任,为了搞好教学和教育工作,我读了《中国古代教育文选》、《陶行知教育文选》、《陶行知教育论集锦》等书,长期订阅《教育研究》、《安徽教育》、《行知研究》和《新华文摘》、《散文》等刊物。我把这些书刊当作客观世界,把我自身当作主观世界,针对教学或思想上问题,选择有关篇章精读。如在《新华文摘》看到一篇文章说读朱光潜的书,不仅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也提高了表达能力。为此,我到图书馆借了《美学拾穗集》和《谈美》来读,这不仅激起读书兴趣,且引入我跨入美学之门,接受了美学启蒙,又拓宽了知识面,要读的书愈来愈多,抓紧工作,挤出时间读书。在八十年代曾提倡搞第二职业,我的第二职业就是读书,从客观世界汲取许多美学的营养品,从而美化了主观世界,提高了审美意识与能力,虽然经济上有时拮据,但我不跟别人攀比吃、穿、用,生活虽简朴些,有读书乐趣,也很值得。
我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客体,同时,也把教学当作一种艺术生产。对客体认识经过两个阶段:第一是一般感觉阶段,就是感觉客观世界的反映;第二是美感阶段,就是意识形态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都是在观察学生各方面表现,针对不同的客体进行谈心活动,有目的“因材施教”。这时主体的意识形态通过实践影响客体,从而美化客观世界,既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主观世界也在美育中升华,这样形成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融为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教学相长”就概括了这一艺术创造过程。由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美育创造了值得崇拜的学生,那就是培养了全面发展(或和谐)的人。概括这一活动过程,我撰写了《用美来塑造“现代人”》发表在辽宁师大《教育科学》上,当时寄来了80元稿费,再加学校奖励同等稿费,相当于1个月的工资。事实说明了美学意义上的美若融入现实生活与工作中,不仅有审美价值(主要的),有时也产生经济价值,这更促进了我对美学研究兴趣。
从八十年代起,我开始担任学校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岗位转换了,职责也重了。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时,我所服务的对象教师又成了我的客观世界。我必须深入课堂听课,先是一般感觉阶段,再过渡到美感阶段。课后,根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意识形态),提出意见或建议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即意识形态(美),通过实践去影响客观世界,在与教师讨论和研究中达到共识,从而形成了客观和主观统一的美。同时,启发在教育上有所体会、有所感悟的教师总结经验,写出教学论文在校刊《桐中教研》上刊登,这不仅激起教师教学研究的兴趣,也促进我抓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把这一做法撰写《学校科研要为素质教育服务》,在《中国教育报》开展“科研兴校”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又针对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注入式”灌输教法,既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又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我又撰写了《学陶的关键是转变教育教育观念》、《没有创造的教育是病态教育》等系列论文在《行知研究》上刊登,不仅获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发的“荣誉证书”,又获得安徽省教委、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奖励及“荣誉证书”。这都是教学研究之美结出的硕果。
其次,人在现实生活中要敬畏生命,坚持锻炼身体,达到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健康的身体是生命之源泉,也只有坚强的生命力的人可抵抗各种疾病,渡过各种难关,应付各种挫折和打击。因此,健康的身体既是幸福也是财富。我走上工作岗位后,仍把在学生时代锻炼身体的方法与习惯带来,主要是跑步、打球、参加体力劳动等。尽管如此,但在八十年代初我患上了关节炎,手、足的小关节肿胀疼痛,经省级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生说今后可能残废!我先服西药,没有效果,且愈来愈严重,有时痛的不能举手在黑板上写字、洗脸、洗澡都很困难,这时我思想上紧张起来。有人开玩笑说,天天锻炼还患关节炎,可见锻炼与不锻炼都一样。对此我很尴尬,有苦难言,无法辩驳。但我坚持锻炼不放松;同时,我从书本上找有关资料看人家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尤其朱光潜在《我学美学的一点经验教训》中说:“从锻炼健康的身体中来锻炼健康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工作所必须遵循的一条辩证唯物主义准则”⑥。这对我有刻骨铭心的影响,从意识上提高了主体对锻炼身体认识,身体同精神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不仅持之以恒的锻炼身体,同时也先后买些中药,如国公药酒、祖师麻药膏、山海棠片等自己治疗。这时我把病态的“我”当作客体,坚持长期锻炼,服药(当作劳动或艺术生产过程)。十几年后奇迹发生了,我的身体康复了,仅左手中指关节有点畸形。这不也是经过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客观与主观统一的美吗!有不少患者问我如何治好了顽证(类风湿关节炎)?我的体会是持之以恒的锻炼身体,也就持之以恒的刺激血液循环,药力才易于达到末端关节深层部位,发挥了药的效力;精神愉快也许增强抵抗力,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 最后,我退休了,面对现实生活,人老了,也渐渐衰了,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但在主观上重在振作精神,心态要好,要把养生当做一种艺术追求。因此,应看到有利条件,经济上宽裕了,各种负担少了,休闲时间多了。要珍惜时间,对老人来说,时间比黄金宝贵,真是寸金买不到寸光阴。必须科学安排时间,至少抽3小时读书学习,且写日记,其目的是让脑动起来;安排1小时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洗碗、抹灰等;最重要是安排时间锻炼身体,散步是最好地运动形式。散步安全,有百利而无一弊;散步完全由个人操控,没有竞赛性质,无需过分;散步的频率可疾、可徐、可停,根据内心需要协调;散步可以与观光结合起来,可看野外风景,可呼吸新鲜空气,可闻鸟语花香,可看市场交易热闹场面,等等。每天至少走6公里,分二次或三次进行,只有不停运动,使脑、心脏和肢体得到锻炼,才能延缓衰老。同时还要有规律的生活,按时起居,多饮茶水,饮食要节制,也是健康与长寿秘诀。由此要认识到健康不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生命的需要。有了健康就有了时间,就有个人自由;有了健康就拥有希望;有了健康才能去读书、看报,才能去交朋结友去谈心,去旅游。正因为有了健康,我上合肥老年大学6年了,学习古典文学,每周半天时间,既是去听课,也接触许多老年朋友,互通信息,也很开心。我在老师指导下,自觉预习,自选作业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在学习《论语》后,我撰写《观<论语>的审美内涵》,学习《红楼梦》后,也撰写《贾宝玉是人世间的“美玉”》都在刊物上发表。上老年大学我有这样体会:作为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最后阶段,其特点是非学历、非功利教育,没有追名逐利的羁绊,没有时间空间限制,完全按照个人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其学习主要指向自我。完善自我,为自己塑造理想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以此创造了客观与主观统一于自身的老年美,至死也无憾了。
综上所述,美是属于意识形态的。审美必须经过两次感觉阶段,且紧联着的;创造美必须经过辛勤的劳动或艺术生产过程。因此,美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利器。
注释:
①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82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
②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80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
③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80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
④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71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
⑤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235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
⑥引《朱光潜全集》第5卷第529页,安徽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