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大幅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沈大安老师指出三个关键点: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沈老师把解读文本放在首位,可见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基。
教师拿到文本后无外乎三种做法:一是捧起细细读,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读出文字背后的感受,读出文字背后的思考;二是左手文本,右手教参,大多用别人的理解来代替自己的研读;三是匆匆阅读,思想认识还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就急于绞尽脑汁进行“新颖独特”的设计。三种做法决定了三种效果,如果强硬地把别人的思想强加于自己,再转加于学生,学生必定如这位教师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反之细细研读的结果往往印象深刻,上课时目标会很明确,思路也会更清晰,上起课来也会觉得游刃有余,学生必然也会学有所获。
所以,教师如何解读文本、把握文本尤为重要,抓住要领及文本的亮点进行解读不失为通往高质量、高境界语文课堂的捷径。
其一,抓住文本的思想层面进行解读。
歌德在谈到阅读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文字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隐藏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隐藏了作者最真实的想法,或者还隐藏着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作为教师要想准确解读文本,首先应当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因为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反之用好了这一点,教师会教得轻松。
《搭石》是人教版四上的一篇精读课文,在研读时我们必须解读出作者刘章内心的想法是什么。要知道,好的文字是有感而发的,那作者刘章的感从何来?来到城里定居之后,当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觉地想到家乡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们没有秩序地挤抢公共汽车,便想到了乡亲们走搭石的协调有序和礼让;看到马路上的石头、树杈,人们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便想到乡亲们在雨后主动摆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因为他感受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教师解读到这一层,引领学生了解刘章内心深处的深刻对比,弘扬美德的写作意图也就自然显现了。如此一来,何须教师煞费苦心地讲解?
所以,我们在研读文本时就要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做一个好读者,还原作者的想法,真正使师生受益于“知人论世”这一良方。
其二,抓住文本特有的体裁特征进行解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文章体裁多样,各种体裁的文章,教学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中国的古典诗词,讲究平仄,声韵和谐,对仗工整,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之美。在教学时重在把握意象,了解意境,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那么作为教师解读诗词时就得抓住其特征,解读其深远意境并附文助读,以帮助理解诗歌表达的深厚情感。
《忆江南》是人教版四下的一首词,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的,词的内容自然是回忆江南了,整首词洋溢着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忆恋之情。教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浓郁的江南情节?解读时,教师应该明白只赏析这一首,会略显单薄,如若以这一首词引出一组,即《忆江南》后两首,把一首诗置于作者一组诗中进行品味,品味古诗词的文字优美,品味古诗词丰富的人文内涵,品味主人公游历的各种情景,在反复诵读、讨论与想象中把诗的意境表现出来。如此一来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欣赏到一片广阔的美景。“广读”以“悟情”,是教师解读古诗词的有效策略。
总而言之,教师在解读时若能抓住文章的体裁特点,在处理教材时就会有所侧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会更恰当。
其三,抓住文本的年段教学重点进行解读。
文本解读必然涉及到词句段篇。但是不能说一篇文章所有的词句段都要一一进行解读,进行教学,只能根据年段各自的侧重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庐山的云雾》是苏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精读课文。拿到文本,教师应该考虑到,三年级以学习自然段为主,在自然段的学习中理解词句。自然段的教学又有哪些内容呢?有读懂自然段的意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构成自然段的方法等内容。此时,解读文本的教师应该敏锐地发现:这篇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很有特点,体现出总分的构段方式。那么,就可以在教学目标里,把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作为阅读目标。
《将相和》是人教版六年级的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作为教师,解读到这一层再上课肯定不会出大问题。但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解读时应该综合考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情及本年段的教学侧重点。当细心的解读者纵观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时,会发现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五彩缤纷的文学园地,那么在解读时除了关注栩栩如生的人物,欣赏作品中精彩的语句和片断之外,更应该站在传承文化的高度,站在认识世界各地文化的高度去解读本课及本组课文,在解读课文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语文百花园中的那些古今中外的精彩片断。
抓住文本年段的教学侧重点去解读必定会有别样的收获,思路会更宽,解读会更准确,达到师生双赢。
其四,抓住文本精彩的语言训练点来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就是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在听说读写上下工夫。所以语文教师在研读过程中应牢牢抓住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来解读。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具有较强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值得教师重点解读,从而引导学生品味、运用。
《阳光》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课文,“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我的家。”文中“阳光就跳进我的家”一句很有新意,表达效果强烈,不落俗套,给人强烈新奇的感受。教师如若在对文本解读时关注这个“跳”,那么学生也就有机会感悟这个词的传神,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久而久之,会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如,苏版教材三年级《张衡》一课,里面有一段关于地动仪外形描写的文字,很明显是从整体写到局部,局部又是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教师能在解读时抓住这个点,对照课文插图一点一点读,学生就知道了什么叫顺序,再要求孩子们按顺序仿写,那对她们来说就不是难事了。课文中这样的例文有很多,如《翠鸟》一文中对翠鸟外形的描写,《捞铁牛》这篇课文中写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的一段,就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这些都是很好的语言训练点。用心寻找,不放过文本语言训练亮点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是课堂教学的神之所在,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好决定怎么教,怎么学。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师的成长息息相关,如果教师把对文本的解读当作享受,用单单属于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在文本中慢慢地品,抓住要领,就会发现更多与众不同的东西,才会有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责任编辑
教师拿到文本后无外乎三种做法:一是捧起细细读,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读出文字背后的感受,读出文字背后的思考;二是左手文本,右手教参,大多用别人的理解来代替自己的研读;三是匆匆阅读,思想认识还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就急于绞尽脑汁进行“新颖独特”的设计。三种做法决定了三种效果,如果强硬地把别人的思想强加于自己,再转加于学生,学生必定如这位教师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反之细细研读的结果往往印象深刻,上课时目标会很明确,思路也会更清晰,上起课来也会觉得游刃有余,学生必然也会学有所获。
所以,教师如何解读文本、把握文本尤为重要,抓住要领及文本的亮点进行解读不失为通往高质量、高境界语文课堂的捷径。
其一,抓住文本的思想层面进行解读。
歌德在谈到阅读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文字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隐藏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隐藏了作者最真实的想法,或者还隐藏着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作为教师要想准确解读文本,首先应当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因为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反之用好了这一点,教师会教得轻松。
《搭石》是人教版四上的一篇精读课文,在研读时我们必须解读出作者刘章内心的想法是什么。要知道,好的文字是有感而发的,那作者刘章的感从何来?来到城里定居之后,当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觉地想到家乡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们没有秩序地挤抢公共汽车,便想到了乡亲们走搭石的协调有序和礼让;看到马路上的石头、树杈,人们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便想到乡亲们在雨后主动摆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因为他感受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教师解读到这一层,引领学生了解刘章内心深处的深刻对比,弘扬美德的写作意图也就自然显现了。如此一来,何须教师煞费苦心地讲解?
所以,我们在研读文本时就要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做一个好读者,还原作者的想法,真正使师生受益于“知人论世”这一良方。
其二,抓住文本特有的体裁特征进行解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文章体裁多样,各种体裁的文章,教学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中国的古典诗词,讲究平仄,声韵和谐,对仗工整,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之美。在教学时重在把握意象,了解意境,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那么作为教师解读诗词时就得抓住其特征,解读其深远意境并附文助读,以帮助理解诗歌表达的深厚情感。
《忆江南》是人教版四下的一首词,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的,词的内容自然是回忆江南了,整首词洋溢着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忆恋之情。教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浓郁的江南情节?解读时,教师应该明白只赏析这一首,会略显单薄,如若以这一首词引出一组,即《忆江南》后两首,把一首诗置于作者一组诗中进行品味,品味古诗词的文字优美,品味古诗词丰富的人文内涵,品味主人公游历的各种情景,在反复诵读、讨论与想象中把诗的意境表现出来。如此一来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欣赏到一片广阔的美景。“广读”以“悟情”,是教师解读古诗词的有效策略。
总而言之,教师在解读时若能抓住文章的体裁特点,在处理教材时就会有所侧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会更恰当。
其三,抓住文本的年段教学重点进行解读。
文本解读必然涉及到词句段篇。但是不能说一篇文章所有的词句段都要一一进行解读,进行教学,只能根据年段各自的侧重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庐山的云雾》是苏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精读课文。拿到文本,教师应该考虑到,三年级以学习自然段为主,在自然段的学习中理解词句。自然段的教学又有哪些内容呢?有读懂自然段的意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构成自然段的方法等内容。此时,解读文本的教师应该敏锐地发现:这篇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很有特点,体现出总分的构段方式。那么,就可以在教学目标里,把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作为阅读目标。
《将相和》是人教版六年级的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作为教师,解读到这一层再上课肯定不会出大问题。但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解读时应该综合考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情及本年段的教学侧重点。当细心的解读者纵观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时,会发现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五彩缤纷的文学园地,那么在解读时除了关注栩栩如生的人物,欣赏作品中精彩的语句和片断之外,更应该站在传承文化的高度,站在认识世界各地文化的高度去解读本课及本组课文,在解读课文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语文百花园中的那些古今中外的精彩片断。
抓住文本年段的教学侧重点去解读必定会有别样的收获,思路会更宽,解读会更准确,达到师生双赢。
其四,抓住文本精彩的语言训练点来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就是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在听说读写上下工夫。所以语文教师在研读过程中应牢牢抓住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来解读。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具有较强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值得教师重点解读,从而引导学生品味、运用。
《阳光》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课文,“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我的家。”文中“阳光就跳进我的家”一句很有新意,表达效果强烈,不落俗套,给人强烈新奇的感受。教师如若在对文本解读时关注这个“跳”,那么学生也就有机会感悟这个词的传神,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久而久之,会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如,苏版教材三年级《张衡》一课,里面有一段关于地动仪外形描写的文字,很明显是从整体写到局部,局部又是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教师能在解读时抓住这个点,对照课文插图一点一点读,学生就知道了什么叫顺序,再要求孩子们按顺序仿写,那对她们来说就不是难事了。课文中这样的例文有很多,如《翠鸟》一文中对翠鸟外形的描写,《捞铁牛》这篇课文中写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的一段,就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这些都是很好的语言训练点。用心寻找,不放过文本语言训练亮点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是课堂教学的神之所在,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好决定怎么教,怎么学。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师的成长息息相关,如果教师把对文本的解读当作享受,用单单属于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在文本中慢慢地品,抓住要领,就会发现更多与众不同的东西,才会有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