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养成教育有利于小学生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以身作则”、“创设育人情景”及“形成家校合力”这三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更好地针对小学生实施养成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以身作则;育人情景;家校合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正处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他们实施养成教育,有利于其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并逐渐形成习惯。以下,笔者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更好地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发表一些认识与见解。
一、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行为习惯的良好榜样。
相较于成年人来讲,小学阶段学生各个方面的可塑性较强,且更善于模仿。教师作为小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更是学生经常效仿的对象。鉴于此,笔者认为以自己的行为举动做出良好的榜样示范,这将有利于学生从模仿教师的日常举止做起,逐渐将其升华为自身的规范行为。
如,“自觉保护校园卫生环境”是小学阶段学生在校期间应当遵循的准则之一,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对校园范围内出现的垃圾通常持有视而不见的态度。在同他们私下进行交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老师也都是那么做的,并不会随手捡起校园内的垃圾。學生的这一认识给予了笔者重要的启示:连老师都不会捡起垃圾,又如何要求学生自觉保护校园的卫生环境呢?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决定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自那以后,笔者在校园中不管是见到班级内出现的纸屑,还是操场上随风刮过来的物品包装袋,都会停下脚步弯腰将它们捡起来然后再放到垃圾箱。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自觉保护校园卫生的行列之中来。令人欣慰的是,学生这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而是有效扩展到了现实社会生活这一大环境中,真正形成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习惯。
二、创设育人情景,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品行。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观察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暗示及影响,并由此产生特定的活动。如,当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学习时,某些出现懈怠心理的学生会自觉调整自身的行为举动,并重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再如,当发现其他人座位周边的环境保持高度整洁时,一些学生同样会不自觉地限制自身乱扔垃圾的不良举动……教育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情景迁移”。
因此,笔者带领学生在班级墙上张贴了一些励志的话语,包括“我努力,我进取,我成功!”“争分夺秒,把握当下。”“唯有坚持方能成就胜利!”“智慧源于勤奋,博学源于积累。”“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毁掉人生。”……这些励志语言都是由学生自己创作的,凝聚着他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与看法。将其张贴在班级的墙上,便可时时刻刻营造一个督促学生、鞭策学生的良好作用。学生的反映便可充分证明这一点。像有的学生说“有一次我不想学习,但是无意中看到了墙上‘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语录,这使我联想到别人都在学习,如果我在玩耍的话,那么浪费的不仅是时间,而且同其他人之间的差距也会扩大。想到这儿,我便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还有的学生说“我做事比较慢,总是把握不好时间,每当看到墙上张贴的‘争分夺秒,把握当下’的语录我就能及时加快速度,慢慢地,我便具有了明确的时间观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精心创设的育人情景,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品行,并促使他们的行为举动朝着教师所预期的养成教育目标更好地完善与发展。
三、家校形成合力,推动养成教育的更好落实。
家庭是学生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影响至深的角色。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及时与学生家长形成良好的沟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家校合力。这将有利于推动养成教育目标的更快、更好落实。
在对上述理念形成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笔者将其灵活运用到了自身的教育实践之中。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提倡学生待人处事要有礼貌,交际语言要做到文明有礼。因此,笔者就要求学生家长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同样按照此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当发现他们的所作所为符合标准时应当给予其积极的肯定与激励,但若是孩子的行为举动并不符合上述标准,则要对其提出恰当的批评与改进性意见。在家长的监督与帮助下,班上的学生有效防止了坏习惯的滋生与蔓延,在同他人进行沟通时大多能具备规范的行为举止与语言。
有效的养成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和谐成长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并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示范榜样,此外,更要不断探索实施养成教育的良好方法。如此,才能在推动养成教育目标更好落实与实现的同时,为学生的茁长发展奠定幸福的根基。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以身作则;育人情景;家校合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正处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他们实施养成教育,有利于其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并逐渐形成习惯。以下,笔者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更好地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发表一些认识与见解。
一、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行为习惯的良好榜样。
相较于成年人来讲,小学阶段学生各个方面的可塑性较强,且更善于模仿。教师作为小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更是学生经常效仿的对象。鉴于此,笔者认为以自己的行为举动做出良好的榜样示范,这将有利于学生从模仿教师的日常举止做起,逐渐将其升华为自身的规范行为。
如,“自觉保护校园卫生环境”是小学阶段学生在校期间应当遵循的准则之一,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对校园范围内出现的垃圾通常持有视而不见的态度。在同他们私下进行交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老师也都是那么做的,并不会随手捡起校园内的垃圾。學生的这一认识给予了笔者重要的启示:连老师都不会捡起垃圾,又如何要求学生自觉保护校园的卫生环境呢?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决定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自那以后,笔者在校园中不管是见到班级内出现的纸屑,还是操场上随风刮过来的物品包装袋,都会停下脚步弯腰将它们捡起来然后再放到垃圾箱。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自觉保护校园卫生的行列之中来。令人欣慰的是,学生这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而是有效扩展到了现实社会生活这一大环境中,真正形成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习惯。
二、创设育人情景,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品行。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观察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暗示及影响,并由此产生特定的活动。如,当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学习时,某些出现懈怠心理的学生会自觉调整自身的行为举动,并重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再如,当发现其他人座位周边的环境保持高度整洁时,一些学生同样会不自觉地限制自身乱扔垃圾的不良举动……教育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情景迁移”。
因此,笔者带领学生在班级墙上张贴了一些励志的话语,包括“我努力,我进取,我成功!”“争分夺秒,把握当下。”“唯有坚持方能成就胜利!”“智慧源于勤奋,博学源于积累。”“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毁掉人生。”……这些励志语言都是由学生自己创作的,凝聚着他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与看法。将其张贴在班级的墙上,便可时时刻刻营造一个督促学生、鞭策学生的良好作用。学生的反映便可充分证明这一点。像有的学生说“有一次我不想学习,但是无意中看到了墙上‘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语录,这使我联想到别人都在学习,如果我在玩耍的话,那么浪费的不仅是时间,而且同其他人之间的差距也会扩大。想到这儿,我便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还有的学生说“我做事比较慢,总是把握不好时间,每当看到墙上张贴的‘争分夺秒,把握当下’的语录我就能及时加快速度,慢慢地,我便具有了明确的时间观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精心创设的育人情景,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品行,并促使他们的行为举动朝着教师所预期的养成教育目标更好地完善与发展。
三、家校形成合力,推动养成教育的更好落实。
家庭是学生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影响至深的角色。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及时与学生家长形成良好的沟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家校合力。这将有利于推动养成教育目标的更快、更好落实。
在对上述理念形成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笔者将其灵活运用到了自身的教育实践之中。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提倡学生待人处事要有礼貌,交际语言要做到文明有礼。因此,笔者就要求学生家长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同样按照此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当发现他们的所作所为符合标准时应当给予其积极的肯定与激励,但若是孩子的行为举动并不符合上述标准,则要对其提出恰当的批评与改进性意见。在家长的监督与帮助下,班上的学生有效防止了坏习惯的滋生与蔓延,在同他人进行沟通时大多能具备规范的行为举止与语言。
有效的养成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和谐成长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并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示范榜样,此外,更要不断探索实施养成教育的良好方法。如此,才能在推动养成教育目标更好落实与实现的同时,为学生的茁长发展奠定幸福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