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母亲很要强,大字不识一个,却含辛茹苦,硬要供出几个大学生来。我和两个在城里工作的弟弟能有今天,全是父母不管村里人的笑话,任劳任怨供我们读书的结果。
母亲一共生了8个孩子,五儿三女。大姐、三姐去世早,二姐常年卧病在床。兄弟中,有三个在外面工作,其中离家最近的五弟在县城当老师,因为要翻一座山,开车回去最快也要两小时。三弟住在另外一个村子。这样,平时家里就只有母親和大哥。大哥一个人忙里忙外,既要务农,又要照顾母亲。
母亲第一次患脑梗康复后,我告诉母亲,这种病要按时吃药,多活动,多锻炼。躺在炕上没事的话,可以转一转核桃,舒络筋骨;屋外行动不方便,可以在屋内,甚至在炕上多走走;为了练习语言功能,可以大声叫我们几个孩子的名字。母亲把我的话铭记在心,一一照办。一次回家,我意外发现母亲的褥子底下有一对磨得光滑发亮的核桃。
天气晴朗时,母亲总是拄着两根不太端正的木棍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累了就躺在躺椅上休息一会儿。农忙时,她还会帮大哥照看晒着的花椒;掰回来的苞谷她用布绳绑成串,晾干后堆在地上,一个人一天挼一小堆。大哥跟她说,每天活动一下筋骨即可,母亲却没用几天便把一大堆苞谷挼完了。吃药她也很自觉,如果大哥要外出,就提前把水壶放在炕边,母亲自己弄药吃。几种药,母亲从来没有吃乱过。
后来,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最明显的表现是母亲说话,我能完整听清楚的越来越少。母亲见到这种情形,便没了说家常话的兴趣,常常默不作声。有一年过年回家,母亲想让我睡在她身边,却说不清,只一个劲儿用手拍炕。大哥说,娘是想让我睡在她身边。我上炕时,母亲由衷地笑了。等我睡下,母亲还帮我扽了扽被角。
每次我们从母亲那儿离开时,母亲总是让大哥把家里养的鸡杀两只,让我们带上。走的时候要让我们带的东西,像辣椒面啊,花椒啊,嫩苞谷啊,煮鸡蛋啊,母亲都要一样一样过目,才算心里踏实。我劝母亲:“兰州啥都不缺,留着你们吃。”母亲总是说:“自家种的不花钱。兰州是啥都有,但啥都要花钱哩。”
母亲这一生,和众多的农村妇女一样,相夫教子,简朴持家,平平淡淡。由于生育的子女多,吃苦多,享福少。记得生产队那会儿,家里孩子多、劳力少,每年父母所挣的工分都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等村子里的麦子收割完毕,母亲常领上我们去地里捡麦穗,一天能捡一背篼。背回家,用棒槌砸,所得粮食多则七八斤,少则四五斤,攒起来,贴补家用。冬天去山里拾柴,母亲每次都要在柴里夹一根不大不小的椽。我们家最早修的三间小房,就是用母亲背回来的椽修的。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识大局,明事理。她从没有跟村里人红过脸、吵过架,还常常教育我们,说吃亏是福,要与人为善,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不占别人的便宜。她还时不时地对我们说:“靠山山倒,靠水水流。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我高中毕业考大学第一次没有考上,准备出门去打工,是母亲坚持让我复读,说:“你努努力,好好念,说不定就考上了。”我们兄弟三个都是高中毕业后复读,才考上了大学,有了工作。
我很感激我的母亲。母亲虽然是一介村妇,没什么文化,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从小她就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以礼待人,懂大道,拘小节,为人善良,懂得感恩。
母亲一共生了8个孩子,五儿三女。大姐、三姐去世早,二姐常年卧病在床。兄弟中,有三个在外面工作,其中离家最近的五弟在县城当老师,因为要翻一座山,开车回去最快也要两小时。三弟住在另外一个村子。这样,平时家里就只有母親和大哥。大哥一个人忙里忙外,既要务农,又要照顾母亲。
母亲第一次患脑梗康复后,我告诉母亲,这种病要按时吃药,多活动,多锻炼。躺在炕上没事的话,可以转一转核桃,舒络筋骨;屋外行动不方便,可以在屋内,甚至在炕上多走走;为了练习语言功能,可以大声叫我们几个孩子的名字。母亲把我的话铭记在心,一一照办。一次回家,我意外发现母亲的褥子底下有一对磨得光滑发亮的核桃。
天气晴朗时,母亲总是拄着两根不太端正的木棍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累了就躺在躺椅上休息一会儿。农忙时,她还会帮大哥照看晒着的花椒;掰回来的苞谷她用布绳绑成串,晾干后堆在地上,一个人一天挼一小堆。大哥跟她说,每天活动一下筋骨即可,母亲却没用几天便把一大堆苞谷挼完了。吃药她也很自觉,如果大哥要外出,就提前把水壶放在炕边,母亲自己弄药吃。几种药,母亲从来没有吃乱过。
后来,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最明显的表现是母亲说话,我能完整听清楚的越来越少。母亲见到这种情形,便没了说家常话的兴趣,常常默不作声。有一年过年回家,母亲想让我睡在她身边,却说不清,只一个劲儿用手拍炕。大哥说,娘是想让我睡在她身边。我上炕时,母亲由衷地笑了。等我睡下,母亲还帮我扽了扽被角。
每次我们从母亲那儿离开时,母亲总是让大哥把家里养的鸡杀两只,让我们带上。走的时候要让我们带的东西,像辣椒面啊,花椒啊,嫩苞谷啊,煮鸡蛋啊,母亲都要一样一样过目,才算心里踏实。我劝母亲:“兰州啥都不缺,留着你们吃。”母亲总是说:“自家种的不花钱。兰州是啥都有,但啥都要花钱哩。”
母亲这一生,和众多的农村妇女一样,相夫教子,简朴持家,平平淡淡。由于生育的子女多,吃苦多,享福少。记得生产队那会儿,家里孩子多、劳力少,每年父母所挣的工分都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等村子里的麦子收割完毕,母亲常领上我们去地里捡麦穗,一天能捡一背篼。背回家,用棒槌砸,所得粮食多则七八斤,少则四五斤,攒起来,贴补家用。冬天去山里拾柴,母亲每次都要在柴里夹一根不大不小的椽。我们家最早修的三间小房,就是用母亲背回来的椽修的。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识大局,明事理。她从没有跟村里人红过脸、吵过架,还常常教育我们,说吃亏是福,要与人为善,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不占别人的便宜。她还时不时地对我们说:“靠山山倒,靠水水流。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我高中毕业考大学第一次没有考上,准备出门去打工,是母亲坚持让我复读,说:“你努努力,好好念,说不定就考上了。”我们兄弟三个都是高中毕业后复读,才考上了大学,有了工作。
我很感激我的母亲。母亲虽然是一介村妇,没什么文化,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从小她就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以礼待人,懂大道,拘小节,为人善良,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