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网络传播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正逐步进入一个碎片化的“微时代”。微电影作为一种视听形态被提出来,是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和人们新的欣赏习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影视艺术形态。本文将主要圍绕微电影的美学特征展开,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微电影作品进行分析,来进一步探求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微电影;新媒体;主题;叙事;视听语言
一、微电影通俗化的主题设置
(一)爱情亲情主题
以爱情为主题的微电影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受众,它放眼于普通大众生活中,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爱情经历,传达出一种会引起共鸣的情感。微电影对于爱情的表达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如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哎》讲述了一对年轻的北漂恋人,对爱情与理想的规划,为了实现彼此的理想分别五年,最后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而相聚。
(二)青春梦想主题
《老男孩》的成功之处就是抓住了大众情感的软肋,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要有追求梦想的勇气与恒心。《老男孩》以沉重怀旧的青春梦想为主题,自2010年底上线以来引起巨大的轰动,其原因可想而知,缅怀青春,珍惜青春,梦想永不止步,这是大众心底最真诚的呼声,这必然产生情感共鸣。
(三)公益教育主题
公益教育主题是通过社会公益活动的表现,去关注一些社会热点,从而引起受众启发与思考,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心,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如关注留守儿童生活的微电影《交易》,讲述了小女孩为了给母亲治病而去捡废品的故事,由于缺钱,小女孩站到人贩子面前:“叔叔,你把我买了吧,我还差一千八给我妈妈治病。”这呼吁人们要关注弱势群体。
(四)社会现实主题
社会现实主题微电影最显著的特点是紧扣时代步伐,几乎同步推出与带有评价当时社会观点的作品,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在电影《无极》上映之后最快速度出现的网络作品,对当今热门电影进行戏虐。这类微电影表现的文化内涵不够深刻,只是注重它的时效特点,有正面一面,也有负面一面。
二、微电影后现代化的叙事特征
(一)碎片化的叙事
在叙事节奏和结构上,微电影以简洁及快速的节奏直入主题,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快速推进剧情发展,让受众处在高潮的情绪中,带给受众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故事讲述之中,导演经常利用闪回、跳跃性的剪辑打乱时空,带给受众新的视觉感官。就像《老男孩》开篇中,将男主角身处的三种环境运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交叉拼贴,让受众自行组接,拼凑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平面化的叙事模式
微电影对于主题的表现避免晦涩,在题材选择上也会避免过于宏大的题材,相反的是导演们会选取贴近大众生活的题材,尽最大的努力去调动受众的兴趣,受众在叙事中可以直接轻松的把握影片主题。如《爱》系列微电影《一见钟情》就是讲一对合租男女的情感纠葛,这是一种明了的爱情主题。
(三)“个体化”的小叙事
在后现代网络文化背景下,大众更多的是想表达自己的欲望与情感,而微电影便成为了个体影像表达的最好途径。近年来多元化的创作群体的涌现,使得微电影在题材、主题、叙事策略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个性化特征,通过一些细节性小叙事来达到以情感人效果。
三、微电影视听语言特征
(一)微电影的镜头语言
1.中小景别的运用
巴拉兹曾说过:“一部优秀影片可以通过它的特写来揭示我们生活中最隐蔽的细节,优秀的特写都是富有抒情味的,它们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我们的眼睛。”比如在很多微电影中特写镜头的运用可以作为叙事蒙太奇,刻画人物、表达情感,加强影片代入感。在《老男孩》中便运用了大量近景与特写镜头,丰富展现了人物细腻情感变化,让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2.蒙太奇与长焦镜头的运用
在微电影中长镜头与景深镜头的运用可以强化影片写实主义风格;相反在影片中蒙太奇的运用则可以更形象的表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在微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隐喻、交叉、复现、对比等蒙太奇手法能够提升作品的表现力与艺术美。微电影大多使用长焦镜头压缩景深,给受众留有很强的想象空间。
3.色彩和光影的运用
在镜头语言中,色彩和光影是最富有情感表现力的元素,可以深化主题、渲染人物情绪、暗示人物命运等作用。与传统电影不同,微电影的投资较少,制作简单,在色彩与光影的要求上并不复杂,以简约的影调为主。随着影视后期制作的完善,在原有视频基础上可以运用软件进行后期调色,达到导演想要的预期效果。
4.多种视觉元素的综合运用
在当今新媒体网络时代,微电影的制作可以包含许多的如动画、影视特效、时尚文字等网络元素,在艺术表达方式上更加丰富多彩,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大量的数字化视觉元素的增加,可以增强画面的可看性,提升微电影的艺术魅力。如中国首部3D微电影《秘密空间》,可见微电影中多种视觉元素的综合运用确实可以营造一场视觉盛宴。
(二)微电影的声音设计
1.人声效果的运用
微电影的故事一般都是简洁明了,晦涩难理解的故事并不适合这个快餐文化时代,因此其对白也都直接清晰。在朴素的对白中我们能感受到最质朴的情感诉求和生活感悟。同样,独白在微电影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以第一人称为主的讲述方式,它能很迅速的拉近影片与受众的距离,主观性很强,具有很强烈的代入感。
2.音乐效果的运用
音乐作为一种叙事元素,能够诱发欣赏者想象,为影片起到了升华作用,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影片最后的原创音乐《老男孩》这样唱到:“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伴随着黑场字幕的音乐成为影片的延伸,点明小人物青春与梦想的主题,让受众沉浸在忧伤的气氛中久久不能平复。
四、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影视艺术也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人们的欣赏习惯的转变孕育出了一种新的影视形式——微电影。微电影不仅仅突破了传统电影的播放模式,更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要大力促进微电影精品化、品牌化、产业化,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东南传播,2011(12).
[2]范玉明.微电影艺术特征探析[J].大舞台,2012(02).
[3]王成宇.微電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研究[J].长城,2012(04).
【关键词】:微电影;新媒体;主题;叙事;视听语言
一、微电影通俗化的主题设置
(一)爱情亲情主题
以爱情为主题的微电影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受众,它放眼于普通大众生活中,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爱情经历,传达出一种会引起共鸣的情感。微电影对于爱情的表达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如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哎》讲述了一对年轻的北漂恋人,对爱情与理想的规划,为了实现彼此的理想分别五年,最后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而相聚。
(二)青春梦想主题
《老男孩》的成功之处就是抓住了大众情感的软肋,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要有追求梦想的勇气与恒心。《老男孩》以沉重怀旧的青春梦想为主题,自2010年底上线以来引起巨大的轰动,其原因可想而知,缅怀青春,珍惜青春,梦想永不止步,这是大众心底最真诚的呼声,这必然产生情感共鸣。
(三)公益教育主题
公益教育主题是通过社会公益活动的表现,去关注一些社会热点,从而引起受众启发与思考,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心,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如关注留守儿童生活的微电影《交易》,讲述了小女孩为了给母亲治病而去捡废品的故事,由于缺钱,小女孩站到人贩子面前:“叔叔,你把我买了吧,我还差一千八给我妈妈治病。”这呼吁人们要关注弱势群体。
(四)社会现实主题
社会现实主题微电影最显著的特点是紧扣时代步伐,几乎同步推出与带有评价当时社会观点的作品,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在电影《无极》上映之后最快速度出现的网络作品,对当今热门电影进行戏虐。这类微电影表现的文化内涵不够深刻,只是注重它的时效特点,有正面一面,也有负面一面。
二、微电影后现代化的叙事特征
(一)碎片化的叙事
在叙事节奏和结构上,微电影以简洁及快速的节奏直入主题,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快速推进剧情发展,让受众处在高潮的情绪中,带给受众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故事讲述之中,导演经常利用闪回、跳跃性的剪辑打乱时空,带给受众新的视觉感官。就像《老男孩》开篇中,将男主角身处的三种环境运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交叉拼贴,让受众自行组接,拼凑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平面化的叙事模式
微电影对于主题的表现避免晦涩,在题材选择上也会避免过于宏大的题材,相反的是导演们会选取贴近大众生活的题材,尽最大的努力去调动受众的兴趣,受众在叙事中可以直接轻松的把握影片主题。如《爱》系列微电影《一见钟情》就是讲一对合租男女的情感纠葛,这是一种明了的爱情主题。
(三)“个体化”的小叙事
在后现代网络文化背景下,大众更多的是想表达自己的欲望与情感,而微电影便成为了个体影像表达的最好途径。近年来多元化的创作群体的涌现,使得微电影在题材、主题、叙事策略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个性化特征,通过一些细节性小叙事来达到以情感人效果。
三、微电影视听语言特征
(一)微电影的镜头语言
1.中小景别的运用
巴拉兹曾说过:“一部优秀影片可以通过它的特写来揭示我们生活中最隐蔽的细节,优秀的特写都是富有抒情味的,它们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我们的眼睛。”比如在很多微电影中特写镜头的运用可以作为叙事蒙太奇,刻画人物、表达情感,加强影片代入感。在《老男孩》中便运用了大量近景与特写镜头,丰富展现了人物细腻情感变化,让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2.蒙太奇与长焦镜头的运用
在微电影中长镜头与景深镜头的运用可以强化影片写实主义风格;相反在影片中蒙太奇的运用则可以更形象的表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在微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隐喻、交叉、复现、对比等蒙太奇手法能够提升作品的表现力与艺术美。微电影大多使用长焦镜头压缩景深,给受众留有很强的想象空间。
3.色彩和光影的运用
在镜头语言中,色彩和光影是最富有情感表现力的元素,可以深化主题、渲染人物情绪、暗示人物命运等作用。与传统电影不同,微电影的投资较少,制作简单,在色彩与光影的要求上并不复杂,以简约的影调为主。随着影视后期制作的完善,在原有视频基础上可以运用软件进行后期调色,达到导演想要的预期效果。
4.多种视觉元素的综合运用
在当今新媒体网络时代,微电影的制作可以包含许多的如动画、影视特效、时尚文字等网络元素,在艺术表达方式上更加丰富多彩,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大量的数字化视觉元素的增加,可以增强画面的可看性,提升微电影的艺术魅力。如中国首部3D微电影《秘密空间》,可见微电影中多种视觉元素的综合运用确实可以营造一场视觉盛宴。
(二)微电影的声音设计
1.人声效果的运用
微电影的故事一般都是简洁明了,晦涩难理解的故事并不适合这个快餐文化时代,因此其对白也都直接清晰。在朴素的对白中我们能感受到最质朴的情感诉求和生活感悟。同样,独白在微电影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以第一人称为主的讲述方式,它能很迅速的拉近影片与受众的距离,主观性很强,具有很强烈的代入感。
2.音乐效果的运用
音乐作为一种叙事元素,能够诱发欣赏者想象,为影片起到了升华作用,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影片最后的原创音乐《老男孩》这样唱到:“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伴随着黑场字幕的音乐成为影片的延伸,点明小人物青春与梦想的主题,让受众沉浸在忧伤的气氛中久久不能平复。
四、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影视艺术也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人们的欣赏习惯的转变孕育出了一种新的影视形式——微电影。微电影不仅仅突破了传统电影的播放模式,更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要大力促进微电影精品化、品牌化、产业化,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东南传播,2011(12).
[2]范玉明.微电影艺术特征探析[J].大舞台,2012(02).
[3]王成宇.微電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研究[J].长城,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