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处理信息能力、交往能力和反思能力,特别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活动中要认真组织,和学生一起制订方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还要有科学的评价手段和评价内容,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关键词:自主 探究 合作 反思
在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综合学习,适应了语文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堂集中授课形式的补充与延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特别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打破了学科围城,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在这里,平时所谓的优生与后进生,一样地有表现的机会,学生是在平等的环境中探究、交流,在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在这里,学生像鸟儿一样都能展翅飞翔。那么怎样组织语文实践性活动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订方案
语文实践活动在组织管理上与课堂教学有所区别,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在听,是在老师的一个接一个问题中,逐步完成知识的接受过程。而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更加接近,学生更乐于参加,主动性更强,因此在活动中每个人都会显得很活跃,但因为其开放程度比较高,学生的吸引力、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研究重点发生偏差,因此每次活动认真制订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要确定目标。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作为组织者教师来说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让学生明白,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目标的确定,最好是由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这样学生感觉到目标是自己订出来的,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比如《夜莺的歌声》(人教版四语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先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二战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从历史背景中去体会,然后同学之间相互讲一讲,读了这些资料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也身处其中,你会怎么做?通过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孩子的勇敢、机智和他的爱国情怀。
其次,是确定步骤,明确分工。目标确定后,还要和学生围绕主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活动的步骤,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差异,组建活动小组,再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方法,以及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制定计划,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需求,又在小组内做到优势互补,活动过程做到有条不紊,提高研究实效。
二、自主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合作,主要内容是自主探究,在这里,真正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乡下人家》一文时,我安排了“走近大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提出:让我们去看看身边的乡下人家的情境与我们书本上有何异同?在收集当地的事件和体会,与书中讲的一样吗?我让学生课后分组去探究,制订研究计划,并且指导了探究途经:可以在书中获取历史资料,可以问别人,当然最好是自已去寻找答案。学生的热情很高,积极参与,在这里,没有“差生”,全是优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又不断地产生新的疑问,在他们的脑袋中又有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像一块块小磁铁,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小组相互交流,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补充,进行加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分辨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师给予适当的协调和指导。
三、注重体验
学生探究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结果,但更关注的是过程,学生亲历了探究过程中的苦与乐,对一个个疑问的解决所带来的欣喜,是别人所不能体会到,特别是对那些语数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大量地翻阅资料,仔细比较,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相互交流,发挥集体作用,互相补充,形成了科学的态度。
四、科学评价
科学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能根据评价要求去规范自己的活动。评价我认为要做好两点。
1.在评价内容上要科学,主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可以分为参与态度、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反思能力等。
2.要进行正面评价。综合实践学习活动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观察、走访、查阅,自主寻求答案,这种答案也具有不唯一性,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应给予鼓励,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改正。
3.开展自评与互评。综合实践活动有学生的个体钻研,更多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成员之间要经常地进行交流,对活动成果也要不断地补充完善,成员之间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权尽量地放给学生自己,更多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展示成果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整理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相互评价,能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实践性学习,不但能够培养探究、合作能力,在交流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实践报告形成过程中,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总之,这种学习形式让学生回到一种自然的学习状态,既是我们的学习途经,也是我们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自主 探究 合作 反思
在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综合学习,适应了语文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堂集中授课形式的补充与延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特别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打破了学科围城,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在这里,平时所谓的优生与后进生,一样地有表现的机会,学生是在平等的环境中探究、交流,在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在这里,学生像鸟儿一样都能展翅飞翔。那么怎样组织语文实践性活动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订方案
语文实践活动在组织管理上与课堂教学有所区别,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在听,是在老师的一个接一个问题中,逐步完成知识的接受过程。而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更加接近,学生更乐于参加,主动性更强,因此在活动中每个人都会显得很活跃,但因为其开放程度比较高,学生的吸引力、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研究重点发生偏差,因此每次活动认真制订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要确定目标。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作为组织者教师来说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让学生明白,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目标的确定,最好是由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这样学生感觉到目标是自己订出来的,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比如《夜莺的歌声》(人教版四语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先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二战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从历史背景中去体会,然后同学之间相互讲一讲,读了这些资料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也身处其中,你会怎么做?通过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孩子的勇敢、机智和他的爱国情怀。
其次,是确定步骤,明确分工。目标确定后,还要和学生围绕主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活动的步骤,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差异,组建活动小组,再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方法,以及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制定计划,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需求,又在小组内做到优势互补,活动过程做到有条不紊,提高研究实效。
二、自主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合作,主要内容是自主探究,在这里,真正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乡下人家》一文时,我安排了“走近大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提出:让我们去看看身边的乡下人家的情境与我们书本上有何异同?在收集当地的事件和体会,与书中讲的一样吗?我让学生课后分组去探究,制订研究计划,并且指导了探究途经:可以在书中获取历史资料,可以问别人,当然最好是自已去寻找答案。学生的热情很高,积极参与,在这里,没有“差生”,全是优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又不断地产生新的疑问,在他们的脑袋中又有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像一块块小磁铁,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小组相互交流,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补充,进行加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分辨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师给予适当的协调和指导。
三、注重体验
学生探究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结果,但更关注的是过程,学生亲历了探究过程中的苦与乐,对一个个疑问的解决所带来的欣喜,是别人所不能体会到,特别是对那些语数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大量地翻阅资料,仔细比较,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相互交流,发挥集体作用,互相补充,形成了科学的态度。
四、科学评价
科学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能根据评价要求去规范自己的活动。评价我认为要做好两点。
1.在评价内容上要科学,主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可以分为参与态度、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反思能力等。
2.要进行正面评价。综合实践学习活动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观察、走访、查阅,自主寻求答案,这种答案也具有不唯一性,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应给予鼓励,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改正。
3.开展自评与互评。综合实践活动有学生的个体钻研,更多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成员之间要经常地进行交流,对活动成果也要不断地补充完善,成员之间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权尽量地放给学生自己,更多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展示成果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整理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相互评价,能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实践性学习,不但能够培养探究、合作能力,在交流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实践报告形成过程中,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总之,这种学习形式让学生回到一种自然的学习状态,既是我们的学习途经,也是我们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