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小学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校立足本校实际,真正落实“灵动德育”的德育观念,努力挖掘德育资源,开发和实施了“火龙文化”特色课程,使学生受到“火龙文化”教育和熏陶,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笔者认为,在小学德育中开发和实施“火龙文化”课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因地制宜,开发“火龙文化”特色课程;因材施教,實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学科融合,拓展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渠道。
【关键词】火龙文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学科融合
教育部长陈宝生曾说:“优秀传统文化里面,包含中国人怎样看待世界、怎样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如果不能把这些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们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的偏离。”因此,在实施小学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校立足本校实际,真正落实“灵动德育”的德育观念,开发和实施了“火龙文化”特色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那么,在小学德育中如何开发和实施“火龙文化”课程呢?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因地制宜,开发“火龙文化”特色课程
第一,明确“火龙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挖掘本土“火龙文化”资源。文化的传承和繁荣,要从小学教育抓起,从“接地气”的地域文化开展做起。挖掘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用传统文化凝聚广大师生的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重振民族精神,重树文化信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舞火龙运动是中华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价值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象征着吉祥喜庆、欢乐幸福的舞火龙运动已经成为本地域喜庆佳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舞火龙文化在清湖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清湖村每年都有舞火龙的传统中秋习俗。2017年,清湖村火龙还“舞”上了央视,吸引了全国亿万观众。挖掘舞火龙的历史文化精髓,弘扬其中蕴含的地域文明、民族精神和道德伦理,让孩子在了解本地域文化的同时,更加热爱这片热土。
第二,打造“火龙文化”宣传阵地,创建“火龙文化”传承基地。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挖掘身边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实物的“火龙”,是“火龙文化”的象征。学校曾邀请清湖村舞火龙非遗传承人黄鉴豪师傅制作一条集展示与演示于一身的“火龙”,还专门设一面“火龙文化”宣传墙,把“火龙”实物展现于墙上,同时配以图文并茂的“火龙文化”宣传资料,直观地让全校师生认识、了解了“火龙文化”。我校地处均禾街清湖村,这里的“舞火龙”民俗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传承十分有地域特色的“火龙文化”,是我校师生的责任与义务。如去年9月,经各方支持,我校举办了“白云区舞火龙传承基地”的揭牌仪式。传承基地的落成,正式种下了“火龙文化”扎根清湖小学的“种子”。紧接着,我校卢新蕾校长开始带领老师们全力打造“火龙文化”课程,编印了《清湖小学“火龙文化”课程》,为推进火龙传统文化进校园做了大量工作。
二、因材施教,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
第一,以综合实践课堂为主阵地,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的基础地位。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也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作为清湖小学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推进火龙传统文化基地的建设,让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心中;有责任以舞火龙传承基地的创建为契机,让学校厚植传统文化的土壤,帮助学生不断积淀人文底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把“火龙文化”引进了课堂。因为学生年龄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必须要因材施教。我校以综合实践课堂为主阵地,从三年级开始,每周有两节课开展“火龙文化”特色课程。我们除了根据年级分别有明确的实施时间、地点外,还把活动课程内容具体化:把收集火龙传说故事、采访当地舞火龙和扎火龙的居民、学习画火龙、制作火龙手抄报、演唱“火龙文化”歌曲。我校以舞火龙、扎火龙作为开展“小学综合实践学科德育特色活动课程---‘火龙文化’的传承”课程的重点,同时把学编火龙儿歌或顺口溜以及捏火龙、做火龙灯笼作为难点,并根据对象的不同有所侧重。比如,三年级的同学主要负责收集火龙传说故事、说唱“火龙文化”和画火龙;而四年级的同学除了收集火龙传说故事、说唱“火龙文化”和画火龙外,还要制作火龙手抄报、写学习心得和做火龙灯笼;五年级的同学除了要负责三、四年级的内容外,还要捏火龙、舞火龙和写“火龙文化”征文;六年级则还要额外负责学编火龙儿歌或顺口溜和用毛笔书写“火龙文化”。
第二,立足综合实践课堂,灵活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我校按年级的不同在固定的时间里设置了不同的活动课程内容,并根据课型特点指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去探究。在主题确定课中,我们常常采取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在方法指导课上,我们常常采用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在成果展示课上,我们常常采取总结归纳法和展示交流法。这样,学生在参与主题确定课、方法指导课和成果展示课中,亲身经历了“搜一搜”“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听一听”“读一读”“议一议”“做一做”“写一写”“唱一唱”“演一演”“舞一舞”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感悟了“火龙文化”的神奇和魅力,自觉成为了“火龙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三、学科融合,拓展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的渠道
为了更好地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我校特别注重学科融合教育。除了以综合实践课堂为主阵地外,我们还与语文科、信息技术科、音乐科、美术科老师密切联系,团结协作,在这些科目的课堂里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学生在信息老师的指导下,能通过上网和查阅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能演唱“火龙文化”歌曲、说唱“火龙文化”快板和表演“火龙文化”舞蹈;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能画火龙、制作火龙手抄报、做火龙灯笼、捏火龙;在语文老师和综合老师的指导下,能介绍“火龙文化”、撰写心得体会和相关征文、用毛笔书写“火龙文化”等。另外,学生还能选择多种表现形式来展示汇报活动成果,比如作品展、总结报告会、“火龙文化”知识比赛、作品评比等,充分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本土“火龙文化”的基础上,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综上所述,我校“火龙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不是为了追求一种时尚,因为它没有停留在图解的层面,而是立足课堂开展实践,充分保障了内化的条件,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打造精品“火龙文化”特色课程。
【关键词】火龙文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学科融合
教育部长陈宝生曾说:“优秀传统文化里面,包含中国人怎样看待世界、怎样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如果不能把这些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们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的偏离。”因此,在实施小学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校立足本校实际,真正落实“灵动德育”的德育观念,开发和实施了“火龙文化”特色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那么,在小学德育中如何开发和实施“火龙文化”课程呢?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因地制宜,开发“火龙文化”特色课程
第一,明确“火龙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挖掘本土“火龙文化”资源。文化的传承和繁荣,要从小学教育抓起,从“接地气”的地域文化开展做起。挖掘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用传统文化凝聚广大师生的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重振民族精神,重树文化信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舞火龙运动是中华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价值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象征着吉祥喜庆、欢乐幸福的舞火龙运动已经成为本地域喜庆佳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舞火龙文化在清湖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清湖村每年都有舞火龙的传统中秋习俗。2017年,清湖村火龙还“舞”上了央视,吸引了全国亿万观众。挖掘舞火龙的历史文化精髓,弘扬其中蕴含的地域文明、民族精神和道德伦理,让孩子在了解本地域文化的同时,更加热爱这片热土。
第二,打造“火龙文化”宣传阵地,创建“火龙文化”传承基地。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挖掘身边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实物的“火龙”,是“火龙文化”的象征。学校曾邀请清湖村舞火龙非遗传承人黄鉴豪师傅制作一条集展示与演示于一身的“火龙”,还专门设一面“火龙文化”宣传墙,把“火龙”实物展现于墙上,同时配以图文并茂的“火龙文化”宣传资料,直观地让全校师生认识、了解了“火龙文化”。我校地处均禾街清湖村,这里的“舞火龙”民俗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传承十分有地域特色的“火龙文化”,是我校师生的责任与义务。如去年9月,经各方支持,我校举办了“白云区舞火龙传承基地”的揭牌仪式。传承基地的落成,正式种下了“火龙文化”扎根清湖小学的“种子”。紧接着,我校卢新蕾校长开始带领老师们全力打造“火龙文化”课程,编印了《清湖小学“火龙文化”课程》,为推进火龙传统文化进校园做了大量工作。
二、因材施教,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
第一,以综合实践课堂为主阵地,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的基础地位。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也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作为清湖小学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推进火龙传统文化基地的建设,让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心中;有责任以舞火龙传承基地的创建为契机,让学校厚植传统文化的土壤,帮助学生不断积淀人文底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把“火龙文化”引进了课堂。因为学生年龄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必须要因材施教。我校以综合实践课堂为主阵地,从三年级开始,每周有两节课开展“火龙文化”特色课程。我们除了根据年级分别有明确的实施时间、地点外,还把活动课程内容具体化:把收集火龙传说故事、采访当地舞火龙和扎火龙的居民、学习画火龙、制作火龙手抄报、演唱“火龙文化”歌曲。我校以舞火龙、扎火龙作为开展“小学综合实践学科德育特色活动课程---‘火龙文化’的传承”课程的重点,同时把学编火龙儿歌或顺口溜以及捏火龙、做火龙灯笼作为难点,并根据对象的不同有所侧重。比如,三年级的同学主要负责收集火龙传说故事、说唱“火龙文化”和画火龙;而四年级的同学除了收集火龙传说故事、说唱“火龙文化”和画火龙外,还要制作火龙手抄报、写学习心得和做火龙灯笼;五年级的同学除了要负责三、四年级的内容外,还要捏火龙、舞火龙和写“火龙文化”征文;六年级则还要额外负责学编火龙儿歌或顺口溜和用毛笔书写“火龙文化”。
第二,立足综合实践课堂,灵活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我校按年级的不同在固定的时间里设置了不同的活动课程内容,并根据课型特点指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去探究。在主题确定课中,我们常常采取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在方法指导课上,我们常常采用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在成果展示课上,我们常常采取总结归纳法和展示交流法。这样,学生在参与主题确定课、方法指导课和成果展示课中,亲身经历了“搜一搜”“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听一听”“读一读”“议一议”“做一做”“写一写”“唱一唱”“演一演”“舞一舞”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感悟了“火龙文化”的神奇和魅力,自觉成为了“火龙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三、学科融合,拓展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的渠道
为了更好地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我校特别注重学科融合教育。除了以综合实践课堂为主阵地外,我们还与语文科、信息技术科、音乐科、美术科老师密切联系,团结协作,在这些科目的课堂里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学生在信息老师的指导下,能通过上网和查阅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能演唱“火龙文化”歌曲、说唱“火龙文化”快板和表演“火龙文化”舞蹈;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能画火龙、制作火龙手抄报、做火龙灯笼、捏火龙;在语文老师和综合老师的指导下,能介绍“火龙文化”、撰写心得体会和相关征文、用毛笔书写“火龙文化”等。另外,学生还能选择多种表现形式来展示汇报活动成果,比如作品展、总结报告会、“火龙文化”知识比赛、作品评比等,充分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本土“火龙文化”的基础上,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综上所述,我校“火龙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不是为了追求一种时尚,因为它没有停留在图解的层面,而是立足课堂开展实践,充分保障了内化的条件,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打造精品“火龙文化”特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