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手术视频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与思考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相关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发展,促进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其中3D手术视频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是前景开阔的新技术之一。3D手术视频系统与传统的显微镜系统相比,通过将术者的目光从显微镜目镜转移至高清3D显示屏,具有优异的可视化和立体视觉,其可行性与安全性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得到证实。3D手术视频系统辅助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术者的颈椎,还有助于手术方法的教学和培训。但目前3D手术视频系统存在图像延迟、依赖术者学习曲线和设备费用高昂等不足。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升级,3D手术视频系统会越来越普及,成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新工具。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简易的负压引流装置用于骶尾部藏毛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1和病例2分别为17岁男性和19岁女性,均经体检确诊藏毛窦,在腰椎麻醉下行骶尾部藏毛窦切除术;病例3为23岁男性,因骶尾部藏毛窦感染并脓肿形成就诊,急诊行骶尾部脓肿切开引流,抗感染治疗后于腰椎麻醉下行病变组织扩大切除。3例患者均术后切口部位外敷无菌敷料,以无菌纱布包裹无菌鼻胃管(或吸痰管)头端置于切口敷料表面,外以无菌透明敷贴粘贴牢
目的筛选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CRT)疗效预测的分子标记物,分析调节放化疗抗性的下游核心信号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一组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的芯片数据(GSE35452),其中,反应良好组(TRG 0/1级)24例,反应不良组(TRG 2/3级)22例。运用GCBI平台,分析两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物筛选。进一步运用GO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显著性的功能分析,并对差异基因所参与的信号通路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单层内界膜(ILM)翻转覆盖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合并黄斑裂孔(M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RRD合并MH患者29例2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6例16只眼,女性13例13只眼。患眼均为周边裂孔累及黄斑区的RRD,同时存在MH,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目前研究热点,其用于治疗Ⅰ区ROP可取得明确疗效。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VEGF药物包括贝伐单抗、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等。但近年多项研究证实相较于传统激光光凝治疗,抗VEGF药物治疗ROP复发率升高,复发时间更迟,应延长随访期及可能需要重复注射药物。目前由于缺乏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多种抗VEGF药物治疗ROP的复发率、复发时间窗、危险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内界膜移植手术对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6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3例13只眼,女性17例17只眼;平均年龄(57.3±6.9)岁。巨大黄斑裂孔15例15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12例12只眼,继发性外伤性黄斑裂孔3例3只眼。采用Snellen视力表检测
目的观察联合3D手术视频系统和手术中OCT (iOCT)辅助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接受PPV治疗的高度近视MF患者19例1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12例;均为单眼。平均年龄(54.47±11.38)岁;平均眼轴长度(30.40±2.30)mm;平均logMAR B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