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嘴,长颈,纯白的羽毛,基部却呈胭脂色,两个翅膀的下侧和圆形尾羽的一部分却闪耀着朱红色的光辉,飞起来轻盈、淡雅而高贵……这就是美丽的朱鹮。
由于朱鹩的性格温顺,我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它又是与传说中的仙鹤最相像的鸟,所以被称为“仙鹤之鸟”。
因其特有的羽色和秀雅的体态以及起落时翩翩起舞的轻盈舞姿,为历代诗人所歌咏。早有“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的优美诗句流传。
从几近灭绝到重新发现,再到精心保护培育,我们相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不会成为遗失的美好。
认识朱鹮
在网上查找朱鹮的资料,你会对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它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末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
它们对生存环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只喜欢在具有高大树木可供栖息和筑巢,附近有水田,沼泽可供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的幽静的环境中生活。晚上在大树上过夜,白天则到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的稻田,泥地或土地上,以及清洁的溪流等环境中去觅食。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每年3月到5月是朱鹮的繁殖季节,它们选择高大的栗树、白杨树或松树,在粗大的树枝间,用树枝,草棍搭成一个简陋的巢。朱鹮的巢平平的,中间稍下凹,像一个平盘子。雌鸟一般产2-4枚淡绿色的卵。经30天左右的孵化,小朱鹮破壳而出。60天后,雏鸟的羽翼丰满起来,但还远没发育成熟,它们的羽毛比成熟朱鹮的颜色稍深,呈灰色。直到3年之后,小朱鹮才完全发育成熟,并开始生儿育女。
朱鹩在19世纪以前曾广泛分布于苏联、中国、日本和朝鲜。中国古代称朱鹎为朱鹭,《汉乐府·朱鹭》中曾写道:“朱鹭,鱼以鸟。鹭何食,食茄。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谏者。”可见当时朱鹮是很常见的水鹮。但在近100年间,朱鹮的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域急剧缩小。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早在1960年就已将朱鹮列入国际保护鸟的名单。
寻找“国宝”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冬水田数量的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森林减少和人为干扰等原因,使得朱鹩对变化了的环境难以适应,其数量急剧减少。上世纪20年代人们认为日本的朱鹮已不存在,但后来又发现少量残存于佐渡和能登半岛的个体。1952年日本将朱鹮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60年在东京召开的第1 2次国际鸟类保护会议上被定为“国际保护鸟”;1968年韩国政府也将朱鹮定为“198号天然纪念物”。1960年代末苏联境内朱鹮绝迹,20世纪70~80年代在朝鲜半岛消失。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拯救濒危的朱鹮做了大量工作,但未能取得预期效果,遂于1981年初将野外残存的5只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最后一只也于2003年10月死亡。
在我国,朱鹩曾经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上海、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20世纪初期,我国朱鹩的数量也开始急剧下降。最后一个标本是1964年在甘肃康县采到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朱鹮分布的报道,认为朱鹮已经在我国野外绝灭。
197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织考察队,在全国范围内对朱鹮及其可能存在的地区开展专项调查。在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考察队行程5万多公里,踏遍了黑龙江、陕西,甘肃等16个省的260多个朱鹩历史分布点,最后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从而宣告在中国重新发现朱鹮野生种群,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朱鹮野生种群。
此后对朱鹮的保护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1989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朱鹮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目前,朱鹮已近2000只。
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目前,世界上仅有陕西洋县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着近400只野生朱鹮,其他所有的人工种群都来自原来重新发现的7只个体的后代。虽然朱鹦的濒危局面有所缓解,但不足以维持一个物种稳定繁衍的种群数量。无庸置疑,朱鹩的稀有程度和由此判别的物种价值是最高的。
中国科学家们正在用心、用情、用爱进行科研。然而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朱鹮的现状还不能使人掉以轻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博士后丁长青通过课题研究和实地考察,认为目前有几个问题应引起重视:首先,现在的野生种群大多为1981年发现的7只个体的后代,其遗传多样性是有限的,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是不可避免的。其次,目前的野生朱鹮仅为一个种群,活动范围有限,加之数量很少,其承受和抵御突发事件(如天气、污染和瘟疫等)的能力十分有限。一旦灾害发生,将有可能对朱鹮野生种群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朱鹮目前远未摆脱濒临灭绝的威胁,保护工作不能放松和懈怠。此外,由于食性、活动范围,栖息地选择及疾病等研究还不够深入,笼养个体鸟的释放应非常慎重。应在深入研究、获得科学依据后再行实施,否则将是盲目地冒风险,容易给朱鹦野生种群造成灭顶之灾。随着朱鹎野生种群不断扩大,其活动区和繁殖区也将扩大,还有必要再组织一次大范围的调查。同时还要加强对附近各县老百姓的宣传教育。这样,才有望找到新的繁殖地,甚至新的种群。
国际上已把保护鸟类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生态保护水平、社会文化和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1981年我国重新发现朱鹮以来,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1983年在陕西洋县建立了洋县朱鹩保护观察站(1986年改名为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
对自然界朱鹮种群进行保护。
相关链接
●汉中朱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陕西省汉水之滨的汉中地区,跨越洋县和城固县,其主体在洋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3754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濒危珍禽及其生境。1988年中国政府林业部与日本政府环境厅订立了《中日共同保护研究及其栖息地》合作项目,200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2005年7月经国务院办批准成立陕西汉中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评选出了自己的“国乌”,我国的几十个省也先后评选出了代表本省生态类型特点的“省鸟”。2003年3月18日由陕西省林业厅,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起组织的陕西省“省乌”评选活动中,朱鹮以绝对优势当选陕西省“省鸟”。
由于朱鹩的性格温顺,我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它又是与传说中的仙鹤最相像的鸟,所以被称为“仙鹤之鸟”。
因其特有的羽色和秀雅的体态以及起落时翩翩起舞的轻盈舞姿,为历代诗人所歌咏。早有“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的优美诗句流传。
从几近灭绝到重新发现,再到精心保护培育,我们相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不会成为遗失的美好。
认识朱鹮
在网上查找朱鹮的资料,你会对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它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末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
它们对生存环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只喜欢在具有高大树木可供栖息和筑巢,附近有水田,沼泽可供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的幽静的环境中生活。晚上在大树上过夜,白天则到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的稻田,泥地或土地上,以及清洁的溪流等环境中去觅食。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每年3月到5月是朱鹮的繁殖季节,它们选择高大的栗树、白杨树或松树,在粗大的树枝间,用树枝,草棍搭成一个简陋的巢。朱鹮的巢平平的,中间稍下凹,像一个平盘子。雌鸟一般产2-4枚淡绿色的卵。经30天左右的孵化,小朱鹮破壳而出。60天后,雏鸟的羽翼丰满起来,但还远没发育成熟,它们的羽毛比成熟朱鹮的颜色稍深,呈灰色。直到3年之后,小朱鹮才完全发育成熟,并开始生儿育女。
朱鹩在19世纪以前曾广泛分布于苏联、中国、日本和朝鲜。中国古代称朱鹎为朱鹭,《汉乐府·朱鹭》中曾写道:“朱鹭,鱼以鸟。鹭何食,食茄。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谏者。”可见当时朱鹮是很常见的水鹮。但在近100年间,朱鹮的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域急剧缩小。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早在1960年就已将朱鹮列入国际保护鸟的名单。
寻找“国宝”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冬水田数量的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森林减少和人为干扰等原因,使得朱鹩对变化了的环境难以适应,其数量急剧减少。上世纪20年代人们认为日本的朱鹮已不存在,但后来又发现少量残存于佐渡和能登半岛的个体。1952年日本将朱鹮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60年在东京召开的第1 2次国际鸟类保护会议上被定为“国际保护鸟”;1968年韩国政府也将朱鹮定为“198号天然纪念物”。1960年代末苏联境内朱鹮绝迹,20世纪70~80年代在朝鲜半岛消失。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拯救濒危的朱鹮做了大量工作,但未能取得预期效果,遂于1981年初将野外残存的5只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最后一只也于2003年10月死亡。
在我国,朱鹩曾经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上海、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20世纪初期,我国朱鹩的数量也开始急剧下降。最后一个标本是1964年在甘肃康县采到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朱鹮分布的报道,认为朱鹮已经在我国野外绝灭。
197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织考察队,在全国范围内对朱鹮及其可能存在的地区开展专项调查。在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考察队行程5万多公里,踏遍了黑龙江、陕西,甘肃等16个省的260多个朱鹩历史分布点,最后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从而宣告在中国重新发现朱鹮野生种群,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朱鹮野生种群。
此后对朱鹮的保护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1989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朱鹮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目前,朱鹮已近2000只。
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目前,世界上仅有陕西洋县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着近400只野生朱鹮,其他所有的人工种群都来自原来重新发现的7只个体的后代。虽然朱鹦的濒危局面有所缓解,但不足以维持一个物种稳定繁衍的种群数量。无庸置疑,朱鹩的稀有程度和由此判别的物种价值是最高的。
中国科学家们正在用心、用情、用爱进行科研。然而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朱鹮的现状还不能使人掉以轻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博士后丁长青通过课题研究和实地考察,认为目前有几个问题应引起重视:首先,现在的野生种群大多为1981年发现的7只个体的后代,其遗传多样性是有限的,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是不可避免的。其次,目前的野生朱鹮仅为一个种群,活动范围有限,加之数量很少,其承受和抵御突发事件(如天气、污染和瘟疫等)的能力十分有限。一旦灾害发生,将有可能对朱鹮野生种群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朱鹮目前远未摆脱濒临灭绝的威胁,保护工作不能放松和懈怠。此外,由于食性、活动范围,栖息地选择及疾病等研究还不够深入,笼养个体鸟的释放应非常慎重。应在深入研究、获得科学依据后再行实施,否则将是盲目地冒风险,容易给朱鹦野生种群造成灭顶之灾。随着朱鹎野生种群不断扩大,其活动区和繁殖区也将扩大,还有必要再组织一次大范围的调查。同时还要加强对附近各县老百姓的宣传教育。这样,才有望找到新的繁殖地,甚至新的种群。
国际上已把保护鸟类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生态保护水平、社会文化和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1981年我国重新发现朱鹮以来,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1983年在陕西洋县建立了洋县朱鹩保护观察站(1986年改名为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
对自然界朱鹮种群进行保护。
相关链接
●汉中朱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陕西省汉水之滨的汉中地区,跨越洋县和城固县,其主体在洋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3754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濒危珍禽及其生境。1988年中国政府林业部与日本政府环境厅订立了《中日共同保护研究及其栖息地》合作项目,200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2005年7月经国务院办批准成立陕西汉中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评选出了自己的“国乌”,我国的几十个省也先后评选出了代表本省生态类型特点的“省鸟”。2003年3月18日由陕西省林业厅,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起组织的陕西省“省乌”评选活动中,朱鹮以绝对优势当选陕西省“省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