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校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之后,师资紧缺、院校两极分化矛盾更突出
2008年,世界MBA教育走过百年历程,中国MBA教育发展也进入到第17个年头。
中国自1991年开始试办MBA教育以来,招生院校从最初9所扩大到现在127所,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最近两年里,中国MBA教育深层次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如师资和本土案例等问题仍有待突破。但我们也发现一些较为明显的趋势:商学院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生源结构趋于合理,以品牌区隔为主的两极分化有加重的苗头。未来几年,质量认证将成为商学院关注的重点。
MBA认识回归理性
“中国MBA教育已经开始回归理性,进入理性和调整阶段”,这是我们采访商学院时最常听到的一种声音。这种理性回归体现在“生源结构更合理,MBA学员对自己接受再教育的期望值更理性,企业雇佣MBA毕业生时更注重自身需求,商学院更关注培养质量和所肩负的使命,以及社会对MBA的评价更加客观”。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仝允桓教授接受《经理人》专访时说:“MBA已经不具备以前那种稀缺性了,而且EMBA分流了部分高职位的生源。因此,现在MBA的生源结构是比较正常的,MBA本来就不该占据特别高层次的生源,MBA教育只是给他们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能否有更大的作为,还得靠他们自己努力和打拼。”
在谈到企业用人变化时,用友软件兼管人力资源的高级副总裁郭延生告诉《经理人》,过去很多企业的确很看重MBA,甚至非MBA不用,但现在一定是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用友的用人原则不会侧重考虑是不是MBA,但会鼓励员工接受MBA再培训,用友每年都有5个公费名额鼓励优秀员工深造。
由于商学院之间竞争加剧,“顾客就是上帝”的心态导致部分MBA学员给自己定位不够理性,自视过高。针对这种情况,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助理、MBA中心主任张艳梅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谈到,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每年在新生入学前,都会调查他们的期望和需求,然后通过校友或企业界人士的宣传讲座,引导他们调整非理性期望值,最终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另外,部分商学院以MBA创收为目的的思维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更多商学院开始思考自己肩负的使命,商学院在教授实用性的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商业伦理、社会责任等课程,虽然学员对这类课程持不同看法,但商学院向学生传递一种价值观的努力值得肯定。
明后年迎来高峰期
MBA发展的冷热程度,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报名和招生人数的变化,这相当于MBA晴雨表。从最近五年来看,中国MBA经历了一个反复起落的阶段。在2002年报名人数暴涨之后,2003年和2004年报名人数急剧回落。而2005年和2006年基本平稳,没有明显变化。直到2007年,报名人数再次突然上升,增长幅度达到28%。
仝允桓教授分析认为,MBA考生平均工作年限的中位值是5年,也就是说工作5年后读MBA的频率最高。因此这次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03年那批大学毕业生开始报考MBA,而2003年这批毕业生也正是中国高等院校1998年开始连续三年大扩招的首批毕业生。
依据这个判断,预计2009年和2010年的报名人数还会大幅度增长,而且80后考生将占很大的比例。而从招生人数来看,最近两年基本没有变化,招生数量取决于学校的录取名额。但今年招生总数增长24%,这主要是因为新增了31所院校。
两极分化矛盾更加突出
《经理人》“2006年中国最佳MBA排行”中,就曾提出商学院呈现两极分化的观点,这种状况在两年后并未得到改善,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由于招生人数和招生院校逐年扩大,使得学生越来越重视学校的品牌,现在已经不是能不能上的问题,而是上什么学校的问题。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谢赤教授认为,品牌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生源和师资集中流向品牌强势的学校,这将导致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因此,商学院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寻求差异化的突破。
《经理人》在前期调查中就发现,有几所院校的MBA项目已经停办,还有部分院校的MBA项目令人担忧—在使用教材、授课教师等方面,与本科教学差别不大,MBA质量很难保证。
两大瓶颈仍待突破
师资和本土案例一直是中国MBA教育的两大软肋,但这两大问题很难在短期内有明显改善。尤其是院校和招生规模扩大之后,师资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老牌院校情况较好,但是处在第二、第三梯队的商学院面临的挑战则很严峻。“我们自认为管理上做得还不错,特别是服务、就业指导有很大突破,这些短期内比较容易做到。但在师资方面有较大突破就很难了。”谢赤教授坦言。
本土案例缺乏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仝允桓教授透露,清华经管院与大连理工管理学院联合建立一个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具体承办由大连理工负责,国内其他商学院自愿参加,可免费使用共享中心的案例,但前提是,每家商学院每年要贡献至少两个合格的案例。目前可以共享的案例已经有几十个。
按仝允桓教授的设想,如果有100所院校参与,每年200个案例就基本能够解决当年的案例教学问题。他也坦陈,这个模式操作起来还会遇到具体落实的问题,而且各个学校的案例质量也有待统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与麻省理工(MIT)Sloan管理学院合作推出“中国实验室”项目,据张艳梅介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当时在广州选择了3家公司,由教授带领岭南和MIT学员到这几家企业里实习,类似于小型咨询项目,深入企业寻找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形成项目报告提供给实习企业。对于学生而言,这种项目的实战性非常强。
2008年,世界MBA教育走过百年历程,中国MBA教育发展也进入到第17个年头。
中国自1991年开始试办MBA教育以来,招生院校从最初9所扩大到现在127所,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最近两年里,中国MBA教育深层次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如师资和本土案例等问题仍有待突破。但我们也发现一些较为明显的趋势:商学院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生源结构趋于合理,以品牌区隔为主的两极分化有加重的苗头。未来几年,质量认证将成为商学院关注的重点。
MBA认识回归理性
“中国MBA教育已经开始回归理性,进入理性和调整阶段”,这是我们采访商学院时最常听到的一种声音。这种理性回归体现在“生源结构更合理,MBA学员对自己接受再教育的期望值更理性,企业雇佣MBA毕业生时更注重自身需求,商学院更关注培养质量和所肩负的使命,以及社会对MBA的评价更加客观”。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仝允桓教授接受《经理人》专访时说:“MBA已经不具备以前那种稀缺性了,而且EMBA分流了部分高职位的生源。因此,现在MBA的生源结构是比较正常的,MBA本来就不该占据特别高层次的生源,MBA教育只是给他们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能否有更大的作为,还得靠他们自己努力和打拼。”
在谈到企业用人变化时,用友软件兼管人力资源的高级副总裁郭延生告诉《经理人》,过去很多企业的确很看重MBA,甚至非MBA不用,但现在一定是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用友的用人原则不会侧重考虑是不是MBA,但会鼓励员工接受MBA再培训,用友每年都有5个公费名额鼓励优秀员工深造。
由于商学院之间竞争加剧,“顾客就是上帝”的心态导致部分MBA学员给自己定位不够理性,自视过高。针对这种情况,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助理、MBA中心主任张艳梅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谈到,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每年在新生入学前,都会调查他们的期望和需求,然后通过校友或企业界人士的宣传讲座,引导他们调整非理性期望值,最终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另外,部分商学院以MBA创收为目的的思维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更多商学院开始思考自己肩负的使命,商学院在教授实用性的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商业伦理、社会责任等课程,虽然学员对这类课程持不同看法,但商学院向学生传递一种价值观的努力值得肯定。
明后年迎来高峰期
MBA发展的冷热程度,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报名和招生人数的变化,这相当于MBA晴雨表。从最近五年来看,中国MBA经历了一个反复起落的阶段。在2002年报名人数暴涨之后,2003年和2004年报名人数急剧回落。而2005年和2006年基本平稳,没有明显变化。直到2007年,报名人数再次突然上升,增长幅度达到28%。
仝允桓教授分析认为,MBA考生平均工作年限的中位值是5年,也就是说工作5年后读MBA的频率最高。因此这次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03年那批大学毕业生开始报考MBA,而2003年这批毕业生也正是中国高等院校1998年开始连续三年大扩招的首批毕业生。
依据这个判断,预计2009年和2010年的报名人数还会大幅度增长,而且80后考生将占很大的比例。而从招生人数来看,最近两年基本没有变化,招生数量取决于学校的录取名额。但今年招生总数增长24%,这主要是因为新增了31所院校。
两极分化矛盾更加突出
《经理人》“2006年中国最佳MBA排行”中,就曾提出商学院呈现两极分化的观点,这种状况在两年后并未得到改善,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由于招生人数和招生院校逐年扩大,使得学生越来越重视学校的品牌,现在已经不是能不能上的问题,而是上什么学校的问题。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谢赤教授认为,品牌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生源和师资集中流向品牌强势的学校,这将导致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因此,商学院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寻求差异化的突破。
《经理人》在前期调查中就发现,有几所院校的MBA项目已经停办,还有部分院校的MBA项目令人担忧—在使用教材、授课教师等方面,与本科教学差别不大,MBA质量很难保证。
两大瓶颈仍待突破
师资和本土案例一直是中国MBA教育的两大软肋,但这两大问题很难在短期内有明显改善。尤其是院校和招生规模扩大之后,师资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老牌院校情况较好,但是处在第二、第三梯队的商学院面临的挑战则很严峻。“我们自认为管理上做得还不错,特别是服务、就业指导有很大突破,这些短期内比较容易做到。但在师资方面有较大突破就很难了。”谢赤教授坦言。
本土案例缺乏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仝允桓教授透露,清华经管院与大连理工管理学院联合建立一个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具体承办由大连理工负责,国内其他商学院自愿参加,可免费使用共享中心的案例,但前提是,每家商学院每年要贡献至少两个合格的案例。目前可以共享的案例已经有几十个。
按仝允桓教授的设想,如果有100所院校参与,每年200个案例就基本能够解决当年的案例教学问题。他也坦陈,这个模式操作起来还会遇到具体落实的问题,而且各个学校的案例质量也有待统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与麻省理工(MIT)Sloan管理学院合作推出“中国实验室”项目,据张艳梅介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当时在广州选择了3家公司,由教授带领岭南和MIT学员到这几家企业里实习,类似于小型咨询项目,深入企业寻找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形成项目报告提供给实习企业。对于学生而言,这种项目的实战性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