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思考与尝试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改的大背景下,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如何接通文言文与时代的源头活水,架设文言文与学生生活的立交桥,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浓厚兴趣与欲望下积累、整理、思考、探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为了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根据学生的需求,从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指导,活动化文言文课堂的共性、注意点、形式、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探索。
  
  理论篇:活动化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提出
  
  一、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文言文学习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能够阅读古人留下的文章,从而吸取营养,古为今用。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初级阶段。大纲表述,它的任务也就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的文言文”。经过积累、整理、思考、探究,使学生能自主地、自由地吸纳文言文宝贵的语言资料,感悟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性情、陶冶情操、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才能。
  
  二、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是否真的实现了我们美好的教学目标了呢?事实上,我在各语文网站的“论坛”上,经常看到中学生不喜欢文言文的帖子,理由是时代久远、学了也没用、枯燥乏味之类。课堂上,调皮的学生与课桌“亲吻”、做小动作、小声聊天;老实的学生硬撑着迷离的眼皮,装做听进去的样子,与老师无力地应和着,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这种现状表明文言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由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引起的反思
  
  反思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偏颇,把文言文课完全上成了分析课。不顾文言文自身的特点,忽略了文言知识的落实,完全视作现代文来对待。我曾听说一位老师教《促织》,共用三教时,第一教时先简介有关的文学常识,接着让学生根据注释自读自译课文;第二、三教时,详细分析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结果,学生连“得佳者笼养之”和“笼归,举家庆贺”里的两个“笼”字的不同用法都说不清。这种教法,完全等同于现代文教学,对提高阅读能力极为不利。
  2、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原则,没有目标,不讲教法,不分主次以至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形成规律性认知,无法达到知识迁移,同样不能提高阅读能力。而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教学又尤为普遍。很多的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字斟句酌地讲,学生一字不落地记,语文课本字里行间充满了他们诚实的笔记。一篇课文结束后,不管你教师是怎样的唇焦口燥,学生收到的仅仅是精讲的结果。
  目前,现代文教学改革和作文教学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只有文言文教学领域相对沉寂,还在延用几十年不变的老方法。只有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改革,接通文言文与时代的源头活水、架设文言文与学生生活的立交桥、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平台,文言文教学中才能重现魅力;也只有尊重规律,让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吸纳文言文宝贵的语言资源,感悟古人非凡的才思,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取得进步,文言文教学才能释放鲜活的生命力。
  文言文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
  
  四、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提出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大会上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教育思路的创新成为重要内容,而培养富有创造精神的学生正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最高目标。就语文学科而言,最响亮的口号是:“学好语文,陶冶灵性,张扬个性,塑造人格,立志创造”,并提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
  说到底,我们的文言文课堂还得牢牢抓住“以学生为本”这根绳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需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实践。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这一点却经常被忽略,课堂教学大多是以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记为主。教学设计中并没有体现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有专家说,不要把语文课上得太像语文课。这句话闪烁着语文教学思辨之光,耐人寻味。一堂太像语文课的语文课往往把课界定死了,没了个性也就失了灵性。语文教学要“活”,要让学生提起兴趣;语文教学又要讲究“实”,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得。只活不实,易流于表面花俏;只实不活,又会显得呆板枯燥。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常侧重于字词的理解,以至于忽略了对文章思路、内涵及语言的品味,因而古文教学往往被异化为古汉语知识教学。这样教学的结果是一个唇焦口燥呼不得,一个没精打采地合上瞌睡的眼。
  古人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说法,现在却更有一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欲”的新说法,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把需点燃的火把。”火把的火种来自兴趣,兴趣的火种又来自活动。倘若文言文教学能在教学和设计中抛开传统的束缚,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相信文言文教学一定会打破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
  怎样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文言文课堂能够活起来,目前看来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活动化”教学法。只有致力于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活起来、动起来,才能有效地汲取思想营养和人文精神,进而才能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底子。
  


  
  实践篇:活动化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文言文教学的总体思路
  
  活动化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万变不离其宗,文言文教学既然归属语文教学的范畴,那么它也应该遵从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依然要考虑以下方面: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新课程理念认为,在教育这个系统中,学生是一切教育因素的根本,处于核心地位,其它要素都围绕这一核心要素而存在。教师的着眼点要放在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发展人的能力上。因此无论是哪种课程都应尊重这一基本的教学理念。这当然也包括文言文教学。
  2、开放性与确定性的关系。新课程强调课程要由“专制”走向“民主”,由“统一”走向“个性”,强调尊重学生思维,倡导答案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实际上是为了鼓励学生开启思维,大胆的进行科学的想象。那么我们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就应力避教师讲、学生生记这种单一的、不变的知识灌输式教学,否则,别说不能在这样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连在其它学科领域以及现代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中培养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会被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抹杀殆尽。
  3、思考与交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交流氛围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调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是形成无拘无束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趣的直接因素。合理、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交流表现为师生心灵上、感情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进师生形成互相感知、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和互相吸引的互动关系。当然,要形成这样的关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对问题有足够的思索,让他们能用心体悟文本,读出作者的感情,读出自己的见解。
  4、朗读与讨论的关系。朗读可以调动人的口、眼、心、耳等器官,使阅读者进入到文字所创造的情境中,与文本及作者产生心灵上的碰撞,朗读之与讨论,更是源与水、本与木的关系,必不可少。
  5、教学预设与课堂调控的关系。对课堂教学的思路与环节作必要的预设是不可少的。但教学是互动、多变的,课堂上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偶然,教学者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既定方针实施教学进程,而要善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控,这应是一个好教师的必备素养。
  6、文本内与文本外的关系。语文学科包罗万象,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天文、地理、阴阳、算术、历法、卜卦、宗教、哲学、建筑……无所不包,无不涵盖。语文开放性的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备开放意识。师生要在互动中走进作品世界,享受“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所带来的精神愉悦。高明的教师,应把文本视作一座矿藏,不但挖掘出文本内的宝石,还要跳出文本,纵横比较,挖掘出与文本有关的文本外的矿石。
  7、启发与探究的关系。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的教学“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是照亮学生思维、点燃学生兴趣的一盏明灯,探究则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这两者中,启发是探究的辅助,只有学生在探索中遇到困难时,我们教师才给以相应的启发。
  8、文本基调与教学方式的关系。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好的课堂,应是教师的感情、学生的感情的高度融合,课堂是一个情感涌动的大磁场。不同基调的文本要求我们教师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
  
  二、活动化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共性
  
  在文言文教学基本目标及总体思路的指导下,让文言文教学得法、有效,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反复诵读。要改文言文教学中读得少,讲得多的通病,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作品,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熟悉和记忆,增强文言语感,以利于体悟人物心理,把握文章脉络,汲取文章精髓。同时诵读也是对学生提出的最明确、最易于完成的指令,无论是哪种程度的学生,都有能力实现全员参与活动的可能。
  2、遵循认知规律:诵读——记忆——揣摩、分析、理解。只有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才会使我们的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3、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诵读、自主分析、自我推理、自我归纳中完成对文言作品内涵的深入探讨以及学生对文言知识和阅读文言作品能力的自我构建。
  
  三、活动化文言文课堂教学开展的几种形式
  
  1、合作讨论型。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一堂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讨论课,可以使师生通过交往,重建起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师生通过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2、擂台竞争赛。男女生对垒、左右对垒、小组对垒。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垒竞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始终保持高涨饱满的学习情绪。
  3、个人积分比。教师可以制订一张学生平时学习动态表,根据表现定时打分,期末总结评比。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4、1+1互助组。可以变固定的座位为灵活机动的座位,文言文水平较好的同学与程度较差的同学同桌,互助学习。这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大大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双方的学习成绩。
  5、多型答题制。抢答有助于学生积极性最大程度的提高;轮答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变教师指定答题为学生指定答题,这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答题热情。总之现代语文课堂已经不再提倡教师问学生答案的简单模式了,而改变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外向型提问模式。要变教师一唱学生一和的假热闹为学生自主思考的真探究。只有学生具备了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进而会解决问题,这才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创造型人才。
  
  四、活动化文言文课堂教学开展的几种途径
  
  在实际操作上,活动化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开展可以有很多途径,如课本剧、情境对话、各色朗诵、连句成段、寻找成语、特殊句形会诊等等。
  1、课本剧。语文课本剧深受学生青睐,我想那是因为它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吸引了他们稚嫩向上的心,他们在其中可以大显身手,而这无疑是对他们的发展有利的。
  2、情境对话。情景对话其实就是小型的课本剧,但操作上与课本剧相比则更具灵活性与随意性,无须花太多的时间排演。而且,就课文片段马上展开情境对话,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不用等到课后的排演才能得到体现。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缺陷,比如:因没有很好的排演,效果往往不如课本剧好,存在的问题较多。
  3、各色朗读。范读、个别朗读、齐读、分组读、男女声读、分角色朗读等。有选择的交错的使用多种朗读方法,其作用对于文言文教学不再赘言。
  4、连句成段。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活化连句成段的方法。比如,在朗读课文时,可以轮流让学生一句一句的读,然后连成段落,一起朗读。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减轻压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又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上的活动中来。在背诵上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作用相同。
  5、寻找成语。在古文蕴含了许多的成语、典故。让学生寻找文本中蕴藏的成语,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成语掌握的情况,又可以让学生增进对成语及文本的理解。
  6、特殊句型会诊。古文中的特殊句型对于学生来说是困难较大的,开展特殊句型会诊,可以让学生系统的掌握文言知识。同时,基于自己“医生”的身份,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提高。
  7、文言笔记。文言知识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文言笔记,既可以让学生变被动的单纯性的听记为主动的综合性的学习。通过文言笔记的整理,学生又很好的建立起古文的知识体系,相应地形成一套系统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活动化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有很多途径,比如:因地制宜,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方言;在现代文中寻找文言文的痕迹等等。以上所举几例无非是沧海一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新途径。
  
  实例篇:教案展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的教学可以很好的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尽量在课堂上多开展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三步:首先,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归纳整理文中的文言现象,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特殊句式。这项工作虽死,可很实。其后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又可以进行一次小小的比赛。在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要点后,趁热打铁,搬上学生在课下分组排练的课本剧进行公演比赛,之后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共同讨论评说。同学中无论编剧、导演、演员、评论员个个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气氛空前活跃,同学们在读、编、排、演、评这一连贯的过程中,深深体味了文言文语言的简洁生动,故事情节的妙趣横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最后,又继续启发学生用一二三四要点概括的方法来总结全文。如果有条件的话,课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小电影。在整体教学中,大胆创新,善于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影视等,“活”“实”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极具个性,学生自然会变厌学为乐学。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对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活动化的如何开展让我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我对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开展的探索与实践也刚刚起步。但我坚信:活动化的文言文课堂的建立一定会打破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不被学生欣赏,为教师头疼的非正常局面。到那时,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一定会迎接到属于它自己的春天。
  
  参考资料:
  1、《学会教学》 肖峰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版
  2、《课堂教学:勿忘以学生为本》 宏方煜 《语文报》 2005年第49期
  3、《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文言文教学平台》 石卉芸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8月刊
  
  (作者单位:311300浙江省临安市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一、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既健康,又有文化。人的健康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对人很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家对身体健康也很重视,有点头痛脑热,又是打针,又是吃药。但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从报纸上和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不健康的人群数量正在增长,精神障碍疾病大量发生,这是忽
期刊
一个成功的武术家无不练过武术套路,一个成功的武术教练无不教徒弟武术套路。习练者练好了基本套路,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后,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最后悟出新招,自成一家。学生作文与武者练武之道一样,也得从基本功、基本套路练起。教师要认真地教,学生要认真地学,学了要反复练习,直到各种套路熟记于心。  旧时先生教学生对课,先从“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教起。正是有这些简单的招式
期刊
【摘要】阅读活动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的过渡,是经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和改造原文的句子、段落,从而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是作者和读者两个心灵的情感交换。通过解读能力的结构,我们把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对集中性与全局整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创新 语言实践  阅读是人理解世界、他人和自我的主要途径;而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从语文心理角度说,阅读活动
期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求教师,不但要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适应课改的发展形势。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深化研究性学习,构建三维式课堂。  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几点体会。    1、“抛香诱鱼,满池开花”,实行课堂的开放性,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    我以为,教书有如垂钓之事。垂钓者面临满目静水,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21 世纪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课改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热情、诱发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培养激发诱发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去,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力,学科教学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教师的
期刊
语文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习的过程不是孤立的,在学习中,各个方面互相渗透、互为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起引导作用。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的引导作用正确、完全实现,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不意味否定学生的主动性,离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失去了它的主要内涵,失去了它的对象和目的。
期刊
新形势需要新策略,新课程呈现新特点。作为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在新时期、新理念下,也毫不例外地对自身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阅读教学的现状,结合本人的点滴体会,我粗浅地谈一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哪几种关系:    一、要处理好教学和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是基础、是关键,教学是辅助、是手段。离开多种形式、活泼有效地阅读行为,再精彩、深刻地教学方式也不会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忽视了阅读的教学课程
期刊
中学生作文创新,绝不等同于科学上的创造,不是要求中学生写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内容,而是要求他们写真情、说实话、有个性,避免假大空、胡编乱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语言运用上也不是要求他们另造新句新词,而是要求他们作文中的语句通畅、清新、朴实,有个性、有文采、有表现力。近年来,特别是现行考试制度下,语文教学愈来愈走向“科学主义”,忽视语文本身的多元性、丰富性、复杂性及浓烈的主观主义色彩与个人独创
期刊
近几年来,我就围绕如何提高语文活动课的质量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发现在活动课程中运用交往原则对学生的“学力的形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从理论认识、实践探索、功能作用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交往原则在活动课中运用的理论认识    活动课的本质就是“在做中学,在实践中认识”,这里的“做”和“实践”是指具体的教与学的活动。在活动课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普遍处于自身与他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我们每位教师面临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有重要作用。    1、要让学生养成用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学习离不开工具书。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我从一年级学完拼音以后就开始锻炼一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