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试卷命制的学科本位缺失
当前的教育教学中,考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但对于考试,社会舆论意见纷纷,莫衷一是,其中又以语文学科为争论之焦点。关于语文考试,人们针对的主要是目前的考试形式和试卷试题,而尤其是对后者的质疑。综合各方说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试卷材料内涵的缺失
有些试卷选材过于随意,枯燥、乏味、僵化,没能承载语文学科本身的内在特性。从试卷材料的语言表达上看,缺乏语言运用的典范性,或者语言表达不够简练,或者语言类型不够丰富,或者选文语言不够雅致,甚至题干表述有毛病。从试卷材料的人文思想上看,缺乏适合学生阅读的深厚意蕴,或者浅薄得淡如开水,或者偏离了学生的阅读范畴,或者背离了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试卷材料的现代意味来看,则缺乏与时俱进的新风气,犹如固守在一个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的密室,“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语言、思想、时代三者共同支起语文试卷的内涵品质,缺失任意一角,都不能展现美丽的风采。
(二)解剖式命题的误区
有些语文试题没能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而是用一把手术刀将文章进行肢解,试题设置过于具细,过于概念化、模式化,即使文章作者本人也不知如何解答。媒体曾报道,作家王蒙数次做中学语文标准化试卷,成绩最好的一次也只有60分。还有一些作家甚至说写文章的意图与命题者的想法完全不一致,2010年6月某报就报道著名作家熊召政和张晓风不认同高考、中考选用自己文章编写试题的答案。没有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没有研究语文教学的特点、没有从语文的特性考虑命题,这必然会违背作者的初衷、偏离鉴赏的方向。此外,“解剖式命题”所导致答案的唯一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影响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三)试题设置的无序化
有些试卷命题缺乏整体的规划,或者没有涵盖阶段学习的知识点,或者同一知识点重复考查;有些试题不具有考查的典型性,有些还会有科学性错误;有些试题没有体现教学的内容,有些则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还有难度、梯度的不合理设置。这些让试卷显出无序的状态,即使在一些局部的大题上,如现代文阅读,也没有体现试题设置源于阅读规律的理念,有些阅读题的设置没有从引导学生完成作品欣赏的角度考虑,设题的颠三倒四致使考生思维的杂乱无章。
试卷命制的这三方面问题,终致社会上产生一种误解:语文试卷无法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继而又产生另一种说法:语文教学与语文考试相互割离,缺乏互通。果真如此,那我们的语文考试不是显得极为荒诞?以下笔者尝试从语文学科本位出发,从“选材原则”和“拟题标准”两方面来探讨试卷命制的问题。
二、语文学科本位下的选材原则
命制一份试卷,就好比写一篇文章,既要有语言方面的要求,又要有思想方面的指引,还需要时代跃动的脉搏。语言、思想、时代“三位”合一,让试卷呈现和谐的整体风貌,透露高贵的典雅气质,引发一种生命的律动。以此为标准选材而命制的试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从而给学生以语文学习的范本,使之感悟汉语之美,达到为“立言”而“立人”的语文教育任务。
(一)语文性
这里的“语文性”,我们可以先从“语言文字”角度来理解。语文教材的选文要考虑语言文字的典范性,语文试卷中的选材也同样应深思熟虑,尽量为学生起到语言表达的示范。即使是一些语言运用类型的试题,在选材时也要精益求精。比如下面的这道语言连贯题: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这一材料从文段用语看,精练典雅;从材料修辞看,生动传神;从文段叙述看,节奏成韵;而叙述的内容与语言形式和谐统一,透出一种令人仰慕的君子风度。学生读此文字,会切实感受汉语的韵味,惊叹母语的魅力。
通常所说的“语文性”,又不单单指“语言文字”。在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自觉培养起对如何遣词造句、如何正确表达、如何谋篇布局进行关注的意识。命题材料体现“语文性”的特点,也是对平时语文教学的一种指引和延续。朱光潜在《谈文学》中说:“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朱先生所强调的就是这样一种“语文”的特性。基于此,选择充分体现“语文性”的优质命题材料,并从“语文学科本位”进行题目拟定,既能体现指导教师正确的语文教学,也能有效考查学生真实的语文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试卷,这样典范的语言材料还应兼顾各种语体,除了文学性语言材料,也要有实用类语言材料,并体现相关语言类型的特点,如说明性语言材料要体现准确性特点,议论性语言材料要体现严密性特点。有些典范试题,单一道考查学生词语辨析能力题目的四个选项,就包含有记叙、描写、议论和说明等不同文体的语言形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把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放在最根本的位置。我们选择的命题材料,应该能够很好地承载这一特殊的“语文”使命:示范祖国语言文字、强化学生语文意识、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二)思想性
语文教学旨在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必不能忽视与之相关的人文思想;而只有重视人文思想,语文才会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将人文思想渗透在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人文与语文相互融合,并凸显“语文”学科本位。这样的教学思想,即使是在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教师设置的语文测试题中,也应坚持贯彻。身为大学著名教授的语文教育专家钱理群对此有深刻的体悟,钱先生说,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即使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语言的气韵,内在的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精神”。
大凡高质量的试题,都会处处散发人文思想的光芒。2010年杭州市高中招生语文试卷,所选试题材料大都来自生活、关乎人生,如散文阅读《父亲是一条鱼》,以家庭生活中的亲情为主题,切合学生生活,散发出的“深沉父爱”弥漫学生的心灵空间。试卷大板块的阅读选材如此,一些小题的选材也不能忽视思想性的渗透。2009年某市试卷的句子仿写题就是这方面的“样本”: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______,______,______。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
很多“句子仿写”试题材料都会陷入形式较为优美而话题过于抽象、学生仿句空洞的泥淖。上面这道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极易忽略的“母爱”,生生有切身体验,人人有深刻感悟,同时体现考查能力的综合性,并不失句子形式的“容颜”:人文思想的渗透蕴于语言文字、句式运用的训练中。
(三)时代性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人”是社会的人,只有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体现生命的真正意义。有命题专家说,鲜活的试题材料,有让人“活在当下”的感觉。综观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有其自身的标志性事件,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等。试卷命制的选材要扣住时代的脉搏,关注时代的焦点,彰显时代的观念,渗透时代的教育。试卷命制体现时代特征,考生直面现实问题,并尝试用知识探讨社会生活的若干方面,这也是语文教学意义、价值的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语言文字是在现实运用之中历久弥新的。不扎根于现实的土壤,语言文字就会丧失生命力。语文学科这个特点,决定了语文更须与时俱进。语文试卷命制所要追寻的,是“语文的传统规律”与“现实运用科学”结合的考查路径。例如2010年杭州市高中招生试题第9题,要求学生概括一篇关于“杭州对新开工建筑工地围墙进行文化美化”的新闻。该题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关心品质生活,凸显了时代意义,同时又扎实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在语文学科逐步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语文性是试卷命制中应该首要考虑的;为达到“立言”以“立人”的语文教学目的,人文思想性通过试题材料的渗透是必要的;而时代性的体现,则利于把学生塑造成一代合格的现代公民。
三、语文学科本位下的拟题标准
素材的选择关乎试卷的内涵,题目的拟作决定试题的品位。试卷的选材要立足语文学科本位,试题的拟制则要体现语文学科特性。
(一)科学性
在语文学科领域内,科学性是必要的元素。某出版社出版八年级课本选有科普文《落日的幻觉》,文章起头就说:“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吟咏描绘。”果真如此吗?殊不知该课本附录、收录的十首古诗写落日的就有三首。这是缺乏文学修养导致的科学性常识错误。在试卷命制中,我们往往会发现类似的例子。还有些命题者因对试题材料的偏解、曲解、误解而贻笑大方。比如某地中考卷选用了王安石的《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后面的题目要求学生理解诗人的心情。然而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却与作者的真实心情风牛马不相及。其实,该诗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日游钟山时的寂寞、不平之气。命题者的无知让人无可奈何,而该题在如此重要的考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无法挽回。
当然,语文学科也是文学的学科,不能用僵硬泛滥、冷漠无情的“科学主义”观点来看待。比如同为课文的《夏感》,作者梁衡在结尾说:“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若用科学主义的思想方法,这也是幼稚可笑的,因为文学史上写夏的诗歌也不少;不过,联系“联产承包责任制带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时代背景、作者身为党的喉舌的记者身份以及流在血液里的中国传统文人情绪来考虑,就是如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文学问题了。所以,在试卷命制特别是文学作品阅读的试题拟作中,要极力警惕命题者自身缺失文学素养的所谓“科学”解读。我们既要考虑作品本身的多义特征,也要推崇文本的合理理解。
对科学性的关注也不能忽视一些小题目、小细节:考错别字要注意“两可”现象,如“莫名其妙”也可写做“莫明其妙”;考文言词汇要反复斟酌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等等。此外,题干编制不能产生歧义,题目指向与构建的答案要保持一致。
语文教学的“大厦”没有科学性这个“支点”,定会倾塌;试卷命制有科学性作支撑,才能充分体现语文的学科本位,以起到有效检测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典型性
试卷题目设置的典型性依存于语文的学科特点。借助于试卷题目,要能科学有效地检测相应阶段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这才叫典型。
语文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试题的设置要典型。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积累的知识必须能够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意义,或者是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或者是为其充实精神的空间,或者是为其指明生活的方向,等等。有些教师教学《范进中举》,投影出示二十几个词语要求学生掌握读音及词义。然而,由于其中大多是地方方言以及现已弃用的词语,要求学生词语积累的良好愿望与其实际效用相去甚远。这种现象在检测试卷中也有反映,比如:“《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创作的 小品。”答案是“游记”。不知所云的试题,确实让人忍俊不禁。因此,在试卷命制中,考查学生的词语运用要选择那些常见常用的,考查学生的文学知识要选择那些能为其今后阅读提供指向的,考查学生的标点符号要选择那些多用而典型的,考查学生的古诗积累要选择那些具有生命活力的经典名句,等等。
考查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试题设置也要典型。文学作品和实用作品从文本类型、思维方式以及相对应的语文能力上都有较大的差别: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创造性思维,对应“审美”的语文能力;实用类文本侧重实用性思维,对应“应用”的语文能力。它们之间不同的阅读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法:阅读文学类文本,应引导学生进行感受体验,把握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地、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阅读实用类文本,培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和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处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反映在试卷中,如果文学作品阅读试题过于注重筛选,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与实用作品的阅读考查又有何异呢?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或注释独立理解的能力,其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积累大量词汇,形成文言语感。因此,文言文阅读的词汇考查,要选择那些多见的文言词汇,以有助于学生今后的文言阅读;文言句子的翻译,要选择那些具有文言文常见句式特点的句子,以利于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古诗鉴赏的考查要基于古诗语言凝练、营造意境、运用手法、表达情绪等特点来设题考查。
典型性还表现在要根据考查对象来确定考查内容、调整试题难度;试卷题目要能体现教学内容,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些招生试题,要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或命题细则来命制。
(三)整体性
试卷命制的整体性,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内容。广义方面包括试卷的整体风格、知识广度、难度情况、题目梯度等等。试卷的整体风格能表现出命题者的学养,就像书画能彰显艺术家的风骨。比如试卷的用语是否自始至终精练恰当,选用的材料是否都能让人获益匪浅,出题的角度是否能够切中肯綮。曾有某地命题组围绕某一主题(如“读书”“地域文化”等)命制中考试卷,若能起到检测学生学业水平的作用,也不失为较好的方式。至于试卷涉及的知识分布,众所周知,与有效检测学生的积累、理解和运用情况有很大关联。在相应阶段学生所学范围内,试题分布越广,有效性越强。试卷的难度控制较为棘手,但从基础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看,试卷命制理应体现出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规定的试题难度分布,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之间的比例每年都维持在7∶2∶1,应该说,这样的比例是让人认可的。试卷题目梯度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要有大致从易到难的意识。
整体性的狭义方面,主要针对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部分,这些部分分量较重,自成整体,应该受到特别关注。拿文学作品阅读来说,题数较多,分值较大,怎样才能使题目设置给人整体感呢?这首先要从文学作品阅读的规律考虑。文学关乎人的心灵,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从理解出发,走向个体的体验、感悟,并最终达到鉴赏、评判的高度。正因为是文学作品阅读,所以设题不能仅仅立足于筛选;正因为是文学作品阅读,所以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因为是文学作品阅读,要养成学生批判、怀疑的学习习惯。试看某地中考文学阅读部分的试题设置:
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3.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
4. 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四道题目都是基于理解的考查,但各题又有不同的指向。第2题着意“赏析”,既然要求有“赏”,就离不开学生的心理体验;第3题分析写作方法,自然带有学生的主观倾向;第4题则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从阅读序列来看,四个题目从理解、体验走向怀疑、评判,有序伸展,自成整体。四个题目的有序排列,引导学生按阅读规律对作品从“表层”到“内在”完成阅读任务。
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命题的角度上,这同样要依据其文体特点。就比如上面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第1题着意整体阅读,考查概括能力;第2题从语言方面,考查学生的语言品析能力;第3题从写法角度,考查学生分析写作特色能力;第4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完成自我感悟。四道试题,四个角度,体现了考查的面,也同样指引学生完成对作品从整体表层阅读,到语言细处体味,再到主题深度探究的阅读任务。
(四)导向性
考试试卷要能体现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对语文教学起一定的导向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考合一”。
从大的方面来讲,语文试卷所考查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各块能力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则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比如词语使用、句式运用、修辞仿用、语病修改等,指引语文基本知识教学的主要方向;试卷考查的概括、理解、分析、鉴赏等能力,是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培养的能力点;理解文言词汇、句意、文意等,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能文从字顺地记叙事件、表达感悟,是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下面再举几个例子具体说明这种“导向性”。
在上文“整体性”部分所列文学阅读考查的四道题中,前三题关于要点概括、语句理解、写法分析等,都是从“作者意义”角度设题考查的;而最后一题要求学生评判观点、表达感悟,则是从“读者意义”角度设题考查的。这样设题体现了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特点,也指引了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方向。
试卷作文题的命制对作文教学的导向意义也很重要。某地中考以“从那一刻开始”为作文题,虽然落点较小,聚焦生活细节,利于学生选材,但过于宽泛,缺少限制,容易宿构。在目前的考试体制之下,这样的试题如果长此以往,极易套作泛滥,以致把学校的作文教学推向无边的黑暗,学生的写作热情会丧失殆尽,写作能力将万劫不复。相反,某地中考以“被自己感动”为题,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增强自信、抒发真情,用“被自己”限制“感动”,不易套作又有写作空间,能对写作教学起到较好导向作用。
评价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重点不在于检测学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应当立足于检测学生能否凭借注释读通读懂古诗文,领会作品大致内容。因此,采用选择题(正误判断为主)的形式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是一种相对而言更为理想的命题方式。这样的命题思想,对文言文教学应该也会有引导作用。
(五)规范性
语文试卷题干的叙述,本来就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它本身就对学生起语文学习的示范作用。为此,规范性的意义就显得较为突出。试卷命制的规范性,具体包括用语简洁、指向明确、表意准确等方面。有些试卷的题干表述有多处语病,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一些试卷题目表达指向不清、表意混淆,学生无法捉摸甚至南辕北辙,实与考试初衷相去甚远。因与命题者自身语文素养相关,兹不一一赘述。
当前的教育教学中,考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但对于考试,社会舆论意见纷纷,莫衷一是,其中又以语文学科为争论之焦点。关于语文考试,人们针对的主要是目前的考试形式和试卷试题,而尤其是对后者的质疑。综合各方说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试卷材料内涵的缺失
有些试卷选材过于随意,枯燥、乏味、僵化,没能承载语文学科本身的内在特性。从试卷材料的语言表达上看,缺乏语言运用的典范性,或者语言表达不够简练,或者语言类型不够丰富,或者选文语言不够雅致,甚至题干表述有毛病。从试卷材料的人文思想上看,缺乏适合学生阅读的深厚意蕴,或者浅薄得淡如开水,或者偏离了学生的阅读范畴,或者背离了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试卷材料的现代意味来看,则缺乏与时俱进的新风气,犹如固守在一个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的密室,“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语言、思想、时代三者共同支起语文试卷的内涵品质,缺失任意一角,都不能展现美丽的风采。
(二)解剖式命题的误区
有些语文试题没能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而是用一把手术刀将文章进行肢解,试题设置过于具细,过于概念化、模式化,即使文章作者本人也不知如何解答。媒体曾报道,作家王蒙数次做中学语文标准化试卷,成绩最好的一次也只有60分。还有一些作家甚至说写文章的意图与命题者的想法完全不一致,2010年6月某报就报道著名作家熊召政和张晓风不认同高考、中考选用自己文章编写试题的答案。没有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没有研究语文教学的特点、没有从语文的特性考虑命题,这必然会违背作者的初衷、偏离鉴赏的方向。此外,“解剖式命题”所导致答案的唯一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影响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三)试题设置的无序化
有些试卷命题缺乏整体的规划,或者没有涵盖阶段学习的知识点,或者同一知识点重复考查;有些试题不具有考查的典型性,有些还会有科学性错误;有些试题没有体现教学的内容,有些则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还有难度、梯度的不合理设置。这些让试卷显出无序的状态,即使在一些局部的大题上,如现代文阅读,也没有体现试题设置源于阅读规律的理念,有些阅读题的设置没有从引导学生完成作品欣赏的角度考虑,设题的颠三倒四致使考生思维的杂乱无章。
试卷命制的这三方面问题,终致社会上产生一种误解:语文试卷无法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继而又产生另一种说法:语文教学与语文考试相互割离,缺乏互通。果真如此,那我们的语文考试不是显得极为荒诞?以下笔者尝试从语文学科本位出发,从“选材原则”和“拟题标准”两方面来探讨试卷命制的问题。
二、语文学科本位下的选材原则
命制一份试卷,就好比写一篇文章,既要有语言方面的要求,又要有思想方面的指引,还需要时代跃动的脉搏。语言、思想、时代“三位”合一,让试卷呈现和谐的整体风貌,透露高贵的典雅气质,引发一种生命的律动。以此为标准选材而命制的试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从而给学生以语文学习的范本,使之感悟汉语之美,达到为“立言”而“立人”的语文教育任务。
(一)语文性
这里的“语文性”,我们可以先从“语言文字”角度来理解。语文教材的选文要考虑语言文字的典范性,语文试卷中的选材也同样应深思熟虑,尽量为学生起到语言表达的示范。即使是一些语言运用类型的试题,在选材时也要精益求精。比如下面的这道语言连贯题: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这一材料从文段用语看,精练典雅;从材料修辞看,生动传神;从文段叙述看,节奏成韵;而叙述的内容与语言形式和谐统一,透出一种令人仰慕的君子风度。学生读此文字,会切实感受汉语的韵味,惊叹母语的魅力。
通常所说的“语文性”,又不单单指“语言文字”。在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自觉培养起对如何遣词造句、如何正确表达、如何谋篇布局进行关注的意识。命题材料体现“语文性”的特点,也是对平时语文教学的一种指引和延续。朱光潜在《谈文学》中说:“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朱先生所强调的就是这样一种“语文”的特性。基于此,选择充分体现“语文性”的优质命题材料,并从“语文学科本位”进行题目拟定,既能体现指导教师正确的语文教学,也能有效考查学生真实的语文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试卷,这样典范的语言材料还应兼顾各种语体,除了文学性语言材料,也要有实用类语言材料,并体现相关语言类型的特点,如说明性语言材料要体现准确性特点,议论性语言材料要体现严密性特点。有些典范试题,单一道考查学生词语辨析能力题目的四个选项,就包含有记叙、描写、议论和说明等不同文体的语言形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把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放在最根本的位置。我们选择的命题材料,应该能够很好地承载这一特殊的“语文”使命:示范祖国语言文字、强化学生语文意识、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二)思想性
语文教学旨在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必不能忽视与之相关的人文思想;而只有重视人文思想,语文才会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将人文思想渗透在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人文与语文相互融合,并凸显“语文”学科本位。这样的教学思想,即使是在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教师设置的语文测试题中,也应坚持贯彻。身为大学著名教授的语文教育专家钱理群对此有深刻的体悟,钱先生说,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即使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语言的气韵,内在的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精神”。
大凡高质量的试题,都会处处散发人文思想的光芒。2010年杭州市高中招生语文试卷,所选试题材料大都来自生活、关乎人生,如散文阅读《父亲是一条鱼》,以家庭生活中的亲情为主题,切合学生生活,散发出的“深沉父爱”弥漫学生的心灵空间。试卷大板块的阅读选材如此,一些小题的选材也不能忽视思想性的渗透。2009年某市试卷的句子仿写题就是这方面的“样本”: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______,______,______。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
很多“句子仿写”试题材料都会陷入形式较为优美而话题过于抽象、学生仿句空洞的泥淖。上面这道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极易忽略的“母爱”,生生有切身体验,人人有深刻感悟,同时体现考查能力的综合性,并不失句子形式的“容颜”:人文思想的渗透蕴于语言文字、句式运用的训练中。
(三)时代性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人”是社会的人,只有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体现生命的真正意义。有命题专家说,鲜活的试题材料,有让人“活在当下”的感觉。综观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有其自身的标志性事件,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等。试卷命制的选材要扣住时代的脉搏,关注时代的焦点,彰显时代的观念,渗透时代的教育。试卷命制体现时代特征,考生直面现实问题,并尝试用知识探讨社会生活的若干方面,这也是语文教学意义、价值的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语言文字是在现实运用之中历久弥新的。不扎根于现实的土壤,语言文字就会丧失生命力。语文学科这个特点,决定了语文更须与时俱进。语文试卷命制所要追寻的,是“语文的传统规律”与“现实运用科学”结合的考查路径。例如2010年杭州市高中招生试题第9题,要求学生概括一篇关于“杭州对新开工建筑工地围墙进行文化美化”的新闻。该题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关心品质生活,凸显了时代意义,同时又扎实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在语文学科逐步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语文性是试卷命制中应该首要考虑的;为达到“立言”以“立人”的语文教学目的,人文思想性通过试题材料的渗透是必要的;而时代性的体现,则利于把学生塑造成一代合格的现代公民。
三、语文学科本位下的拟题标准
素材的选择关乎试卷的内涵,题目的拟作决定试题的品位。试卷的选材要立足语文学科本位,试题的拟制则要体现语文学科特性。
(一)科学性
在语文学科领域内,科学性是必要的元素。某出版社出版八年级课本选有科普文《落日的幻觉》,文章起头就说:“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吟咏描绘。”果真如此吗?殊不知该课本附录、收录的十首古诗写落日的就有三首。这是缺乏文学修养导致的科学性常识错误。在试卷命制中,我们往往会发现类似的例子。还有些命题者因对试题材料的偏解、曲解、误解而贻笑大方。比如某地中考卷选用了王安石的《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后面的题目要求学生理解诗人的心情。然而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却与作者的真实心情风牛马不相及。其实,该诗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日游钟山时的寂寞、不平之气。命题者的无知让人无可奈何,而该题在如此重要的考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无法挽回。
当然,语文学科也是文学的学科,不能用僵硬泛滥、冷漠无情的“科学主义”观点来看待。比如同为课文的《夏感》,作者梁衡在结尾说:“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若用科学主义的思想方法,这也是幼稚可笑的,因为文学史上写夏的诗歌也不少;不过,联系“联产承包责任制带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时代背景、作者身为党的喉舌的记者身份以及流在血液里的中国传统文人情绪来考虑,就是如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文学问题了。所以,在试卷命制特别是文学作品阅读的试题拟作中,要极力警惕命题者自身缺失文学素养的所谓“科学”解读。我们既要考虑作品本身的多义特征,也要推崇文本的合理理解。
对科学性的关注也不能忽视一些小题目、小细节:考错别字要注意“两可”现象,如“莫名其妙”也可写做“莫明其妙”;考文言词汇要反复斟酌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等等。此外,题干编制不能产生歧义,题目指向与构建的答案要保持一致。
语文教学的“大厦”没有科学性这个“支点”,定会倾塌;试卷命制有科学性作支撑,才能充分体现语文的学科本位,以起到有效检测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典型性
试卷题目设置的典型性依存于语文的学科特点。借助于试卷题目,要能科学有效地检测相应阶段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这才叫典型。
语文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试题的设置要典型。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积累的知识必须能够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意义,或者是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或者是为其充实精神的空间,或者是为其指明生活的方向,等等。有些教师教学《范进中举》,投影出示二十几个词语要求学生掌握读音及词义。然而,由于其中大多是地方方言以及现已弃用的词语,要求学生词语积累的良好愿望与其实际效用相去甚远。这种现象在检测试卷中也有反映,比如:“《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创作的 小品。”答案是“游记”。不知所云的试题,确实让人忍俊不禁。因此,在试卷命制中,考查学生的词语运用要选择那些常见常用的,考查学生的文学知识要选择那些能为其今后阅读提供指向的,考查学生的标点符号要选择那些多用而典型的,考查学生的古诗积累要选择那些具有生命活力的经典名句,等等。
考查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试题设置也要典型。文学作品和实用作品从文本类型、思维方式以及相对应的语文能力上都有较大的差别: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创造性思维,对应“审美”的语文能力;实用类文本侧重实用性思维,对应“应用”的语文能力。它们之间不同的阅读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法:阅读文学类文本,应引导学生进行感受体验,把握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地、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阅读实用类文本,培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和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处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反映在试卷中,如果文学作品阅读试题过于注重筛选,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与实用作品的阅读考查又有何异呢?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或注释独立理解的能力,其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积累大量词汇,形成文言语感。因此,文言文阅读的词汇考查,要选择那些多见的文言词汇,以有助于学生今后的文言阅读;文言句子的翻译,要选择那些具有文言文常见句式特点的句子,以利于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古诗鉴赏的考查要基于古诗语言凝练、营造意境、运用手法、表达情绪等特点来设题考查。
典型性还表现在要根据考查对象来确定考查内容、调整试题难度;试卷题目要能体现教学内容,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些招生试题,要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或命题细则来命制。
(三)整体性
试卷命制的整体性,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内容。广义方面包括试卷的整体风格、知识广度、难度情况、题目梯度等等。试卷的整体风格能表现出命题者的学养,就像书画能彰显艺术家的风骨。比如试卷的用语是否自始至终精练恰当,选用的材料是否都能让人获益匪浅,出题的角度是否能够切中肯綮。曾有某地命题组围绕某一主题(如“读书”“地域文化”等)命制中考试卷,若能起到检测学生学业水平的作用,也不失为较好的方式。至于试卷涉及的知识分布,众所周知,与有效检测学生的积累、理解和运用情况有很大关联。在相应阶段学生所学范围内,试题分布越广,有效性越强。试卷的难度控制较为棘手,但从基础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看,试卷命制理应体现出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规定的试题难度分布,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之间的比例每年都维持在7∶2∶1,应该说,这样的比例是让人认可的。试卷题目梯度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要有大致从易到难的意识。
整体性的狭义方面,主要针对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部分,这些部分分量较重,自成整体,应该受到特别关注。拿文学作品阅读来说,题数较多,分值较大,怎样才能使题目设置给人整体感呢?这首先要从文学作品阅读的规律考虑。文学关乎人的心灵,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从理解出发,走向个体的体验、感悟,并最终达到鉴赏、评判的高度。正因为是文学作品阅读,所以设题不能仅仅立足于筛选;正因为是文学作品阅读,所以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因为是文学作品阅读,要养成学生批判、怀疑的学习习惯。试看某地中考文学阅读部分的试题设置:
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3.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
4. 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四道题目都是基于理解的考查,但各题又有不同的指向。第2题着意“赏析”,既然要求有“赏”,就离不开学生的心理体验;第3题分析写作方法,自然带有学生的主观倾向;第4题则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从阅读序列来看,四个题目从理解、体验走向怀疑、评判,有序伸展,自成整体。四个题目的有序排列,引导学生按阅读规律对作品从“表层”到“内在”完成阅读任务。
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命题的角度上,这同样要依据其文体特点。就比如上面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第1题着意整体阅读,考查概括能力;第2题从语言方面,考查学生的语言品析能力;第3题从写法角度,考查学生分析写作特色能力;第4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完成自我感悟。四道试题,四个角度,体现了考查的面,也同样指引学生完成对作品从整体表层阅读,到语言细处体味,再到主题深度探究的阅读任务。
(四)导向性
考试试卷要能体现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对语文教学起一定的导向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考合一”。
从大的方面来讲,语文试卷所考查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各块能力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则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比如词语使用、句式运用、修辞仿用、语病修改等,指引语文基本知识教学的主要方向;试卷考查的概括、理解、分析、鉴赏等能力,是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培养的能力点;理解文言词汇、句意、文意等,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能文从字顺地记叙事件、表达感悟,是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下面再举几个例子具体说明这种“导向性”。
在上文“整体性”部分所列文学阅读考查的四道题中,前三题关于要点概括、语句理解、写法分析等,都是从“作者意义”角度设题考查的;而最后一题要求学生评判观点、表达感悟,则是从“读者意义”角度设题考查的。这样设题体现了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特点,也指引了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方向。
试卷作文题的命制对作文教学的导向意义也很重要。某地中考以“从那一刻开始”为作文题,虽然落点较小,聚焦生活细节,利于学生选材,但过于宽泛,缺少限制,容易宿构。在目前的考试体制之下,这样的试题如果长此以往,极易套作泛滥,以致把学校的作文教学推向无边的黑暗,学生的写作热情会丧失殆尽,写作能力将万劫不复。相反,某地中考以“被自己感动”为题,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增强自信、抒发真情,用“被自己”限制“感动”,不易套作又有写作空间,能对写作教学起到较好导向作用。
评价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重点不在于检测学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应当立足于检测学生能否凭借注释读通读懂古诗文,领会作品大致内容。因此,采用选择题(正误判断为主)的形式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是一种相对而言更为理想的命题方式。这样的命题思想,对文言文教学应该也会有引导作用。
(五)规范性
语文试卷题干的叙述,本来就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它本身就对学生起语文学习的示范作用。为此,规范性的意义就显得较为突出。试卷命制的规范性,具体包括用语简洁、指向明确、表意准确等方面。有些试卷的题干表述有多处语病,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一些试卷题目表达指向不清、表意混淆,学生无法捉摸甚至南辕北辙,实与考试初衷相去甚远。因与命题者自身语文素养相关,兹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