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来北往的上亿旅客、24小时运转的商超,每天都在产生大量垃圾。“这里每天平均产生约40吨,高峰期达到80吨。”北京西站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卫生管理处处长徐均国告诉记者。
北京西站地区是个独立管理区域,地处丰台区、海淀区和西城区交界处,由三区各划出一部分组成。这片区域地面面积仅0.77平方公里,另有0.13平方公里的两层地下空间。如今,在这片区域内,每年集散旅客2.3亿人次,其中铁路旅客超过1.1亿人次。为支撑其运转,这一区域地上地下活跃着1000多家商户和企事业单位。
2017年,在161家中央在京机关和驻京部队、118家市级机关等非居民社区,北京市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冯向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片区域是强制生活垃圾分类的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中“最复杂”的区域。“这片区域既有餐饮饭店,也有商场超市,还有机关事业单位,单位既多又杂,是个大型综合体。”冯向鹏是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城管委”)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处长。
2017年以来,这片“最复杂”的区域却成为北京市垃圾分类全程精细化管理的典型代表之一,依托“规范分类、源头登记、分户计量、全程跟踪、有偿服务”等做法,逐渐形成了“西站地区模式”。
“西站小火车”来了
北京西站地区生活垃圾分户计量的称量工具是一个地磅。
2016年国庆节前夕,北京西站地区新的垃圾处理中心投入使用。这座二层小楼的地板下加装了地磅,为“西站地区模式”的实行提供了技术基础。
北京西站是北京西站地区垃圾处理中心的最大“客户”,过往列车平均每天产生超过25吨生活垃圾,约占整个地区的70%。
北京西站在垃圾处理中心的“户头”名为“西站小火车”。垃圾处理中心给生活垃圾产生单位各配了一张电磁卡,电磁卡有公交卡大小,每张都注明单位名称,平时就挂在刷卡机旁。
环卫工人从火车和候车区域收集完垃圾后,用几节密闭车厢拖挂在一起,不间断地运送到垃圾处理中心。这些2米多长、1米多宽、1米多高的密闭车厢驶入垃圾处理中心后,挨个驶过地磅,工作人员取下“西站小火车”的那张电磁卡刷卡称重,系统自动减去车厢皮重后,垃圾净重就被计入“户头”。随后,4名工人把垃圾倒入地坑,设备自动把垃圾压进停在一层的密闭环卫车内。
2018年7月24日,仅下午两个小时内,“西站小火车”就往垃圾处理中心运送了至少23车垃圾,每节车厢的垃圾净重不一,重的接近600公斤,轻的不足200公斤。
其他“客户”运送垃圾的工具则多种多样,比如“公交食堂”(公交集团户头名称)用桶运送了202公斤垃圾,“世纪凯丰”直接用手提来了10公斤。工具不同,称重系统自动减去的皮重也会不同。
餐厨垃圾“桶换桶”
“环卫中心共签署了57份生活垃圾转运合同。”北京西站地区环卫中心五级职员高长桥告诉记者。
这些合同覆盖的“客户”远多于57家,比如“南广场商户”“警民街”等“户头”代表的是一个区域。“我们一般跟牵头物业单位签合同,也有些零散小户委托我們处理。”高长桥说。
处理中心经手的垃圾主要有两类,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他们也对餐厨垃圾进行了计量。
不过,跟生活垃圾地磅称重不同,餐厨垃圾的计量则大都依靠体积估量。比如,某家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是小半桶,通过桶上标注的标准刻线,测算出桶内垃圾的重量。
垃圾处理中心一层靠墙的一侧,并排摆放了13只120升的餐厨垃圾桶,编号为1至13。
垃圾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个编号的桶装哪几家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是固定的,便于责任追溯。同一编号的垃圾桶各两只。每天环卫集团运两次,下午一次,晚上一次,垃圾多时加一次,运走装满了的旧桶,换上同一编号的新桶。”
这种运输方式,有个专业的说法叫作“桶换桶”,能防止餐厨垃圾转运或者倒装桶时泄漏到地面上,最大限度保持垃圾桶周围干净整洁。
从2017年年中开始,北京西站地区对餐厨垃圾进行计量,至今已有一年多。
能像水电那样按量收费吗
2014年1月1日,北京市上调非居民垃圾处理费。非居民生活垃圾收费从1999年开始实行的每吨25元,上升至每吨300元,而非居民餐厨垃圾收费标准定为每吨100元或者每桶(120升)11元。
2018年7月2日,垃圾处理费用又有变动迹象,而且这次变动将不限于非居民。国家发展改革委当天表示,对非居民用户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并实行分类垃圾与混合垃圾差别化收费等政策,提高混合垃圾收费标准;对具备条件的居民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等。
陈立雯博士从事垃圾分类十几年,是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发起人。她告诉记者,计量收费和差别收费的措施一旦落实,垃圾扔多扔少都一样、分类不分类都一样的“大锅饭”状况将发生改变。
不过,就目前而言,即便像北京西站地区垃圾处理中心这样具备了计量硬件条件,服务的也是非居民用户,仍很难像水费电费那样严格按照标准收垃圾处理费。
高长桥说,当前的垃圾处理费,是以“适当”为标准收取。“这个适当的意思是家家都征收,但是低于规定的收费标准。”他解释道。
此外,西站地区的垃圾处理费用,是按年提前支付。“不管是地磅称出来的准确重量,还是餐厨垃圾以容积测算出来的大体重量,都是每年我们跟对方签订合同时的数量依据。这有助于更准确地核算出一年产生多少垃圾,按照这个总量跟对方敲定下一年的处理费用。”高长桥说,“一旦对方质疑垃圾量,我们就能拿出历史参考数据,防止扯皮。”
北京西站地区环卫中心业务三科负责人常江告诉记者,之前他们尝试过按月和按季度征收,但是人力成本太高。各个单位交垃圾费用需要每月报账,内部程序繁琐。最后,应交费单位的要求仍是按年征收。 垃圾“精细化管理”怎么办
跟相邻的丰台区和海淀区相比,北京西站地区的垃圾处理收费比较高。
“我们把各种费用都算在里面,他们没有计算这么全面。另外,各区的城市管理委员会还会给予一定补贴,我们北京西站地区虽是独立管理区域,但自己没有财政,也就没有垃圾处理补贴。”徐均国说。
“我们收费比周边高,有些小型商户就拒绝把垃圾送到我们这里。”徐均国说,离海淀近的商户就可能会愿意送到海淀,离丰台近的就愿意送到丰台。
高长桥说,这会对监管和北京西站地区推行的计量收费产生影响。
2017年4月,北京市城管委专门发布工作方案,加强餐厨垃圾管理。
北京西站地区,每天产生餐厨垃圾15吨左右,如果用中型餐厨车运输,需要5车左右。“我们随后出了工作方案,召集了地区138家餐饮单位开会,把22家有餐厨垃圾收集运输资质的企业推荐给他们。”徐均国说。
最终,这些餐饮单位中,麦当劳、肯德基等20家单位表示,他们的餐厨垃圾都是总部统一回收,还有一小部分表示,他们的餐厨垃圾要就近送到海淀区、丰台区处理。最终剩余的餐饮单位通过北京西站地区环卫中心收集运输餐厨垃圾。
“个别餐饮单位说餐厨垃圾送到海淀和丰台了,是真送过去了吗?有的说总部回收,是真的由总部回收了吗?”徐均国说,“2017年主要是规范了餐厨垃圾的收集和运输。2018年,我们要逐步核实,要求商户提供终端处理合同。那20家表示总部统一回收的餐饮单位,我们也要去总部核实。”
事实上,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后,按照北京市城管委的部署,各个区开始建立并上报“餐饮单位餐厨垃圾管理基础台账”,台账主要写明3个内容:餐饮单位情况、委托收运单位情况、处理去向,涵盖了产生、收集和转运、处理四个环节。截至2017年9月,全市4.4万家餐饮单位基本实现了规范管理。
冯向鹏说:“现在全市餐饮单位每天处理餐厨垃圾都要有记录,一式三份,注明餐饮单位、收运单位、处理单位,三方各留一份,简称三联单。还有四联单,就是增加区级管理部门内容。如此一来,餐厨垃圾从产生到收集运输到处理,整个去向一目了然。”
求解超负荷运转
不过,不论是生活垃圾还是餐厨垃圾的处理成本,目前都是入不敷出,需要依靠政府补贴的状态。
2004年,北京西站地区核准的生活垃圾数量指标是每年1万吨,这一指标沿用至今。财政补贴按照指標内的实际量拨付,超过部分没有补贴,需要北京西站地区垃圾处理中心自行解决。2012年加开高铁动车组后,北京西站地区的客流量大增。如今,北京西站平时到发列车由初期的90对增加到180对,运输高峰期间能超过210对。生活垃圾数量也随之大增。
2015年,这一区域的生活垃圾就已超过核定指标,达到了11000吨,2017年为14590多吨。2018年上半年已经达到7894吨,预计全年超过14600吨。
根据之前的测算,北京市处理一吨生活垃圾的总费用在500元左右。“超出核定指标的生活垃圾目前只有每吨300元处理费和114元运输费的垃圾收费收入,北京西站地区没有自己的财政,也就拿不出财政补贴。”高长桥说,“我们还欠着别人的费用。”
同样,餐厨垃圾收费也遇到困难。2017年下半年,这部分收费总额有几十万元。“有些小店承受不起按标准收费。企业盈利的时候交费爽快,亏本的时候不愿交费。如果按照标准百分之百征收,难度比较大。”徐均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