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基于低年级学生思维直观片面性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思维的后续发展作好铺垫。
一、从意会到言传,破除思维定势,形成清晰思路,培养敏捷思维
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这块内容是他们的学习难点。尤其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识字量较少的一年级学生而言,要经历会看题—表述题—正确解题这样一个过程,很不容易。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思维快速发展的一个过程,而“说理”教学,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图上画了14个南瓜。文字信息为:送给幼儿园9个,还剩下多少个?对于这样的图文结合题,学生首先关注的是文字信息,而当他们意识到条件不足无法解决问题时,才会从图画中寻求相关信息。那么,当图画中的信息找到之后,这部分信息和问题又该以怎样的顺序呈现比较合理呢?相信大家,对于说题意也是十分重视的,指导好这类图文结合的应用题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学习纯文字的应用题,或者用图画辅助纯文字应用题的解题过程,都是有潜在的帮助的。
能完整正确地将题目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能否正确理解题意,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了。再如这道图文结合题:鸽舍里还有30只鸽子,飞走了6只,求一共有多少只鸽子?我问学生:“飞走了6只,30-6对不对?”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对!”“你确定?”这时有学生说了:“不对,是求一共有多少只?不应该用减法!”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许多学生常常看到鸟儿飞走了,食物吃掉了就用减法。
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数学问题,然后从问题入手来解题。如求“一共有多少”的问题,学生列式几加几,我问为什么要用加法,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手势(两只手分开,然后合在一起),并说求“一共有多少”就是把所有的部分都合在一起的意思。还有学生说:“求一共有多少,就是求总数,我们只要把部分数相加,就能得到总数。”“鸽舍里的鸽子,飞走的鸽子,都是鸽子的一部分,部分数加部分数等于总数。”这样大家都会说,并且说得有理,看到一类问题能表达、能概括,才算真正理解了。
二、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思维框死,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听过《分数的意义》,课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先用教材主题图导入,由教师简单介绍了一下这幅图。因为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因此复习了相关知识,出示了两个分别表示1/4和1/6的图,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图用分数怎么表示,再说说1/4和1/6的含义。接着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单位1”的教学。教师指着12个圆,让学生分一分,然后用一个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然后又指着14个三角形,用同样的方法,平均分成7份后,用一个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接下来的环节是分数单位的教学,是利用教材给出的“做一做”的习题展开的。
我有自己的一些思考: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肯定能动手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可以是折一折,也可以是画一画或剪一剪,创造出一个几分之一,然后再来说说自己创造的这个几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思考:你发现大家刚才创造的这些几分之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都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后,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那我们能不能用另外的形式来表示这个几分之一呢?相信肯定有一些同学能创造出一些物体当中的几分之一,然后,我们选择部分学生的创造进行展示,先展示一个物体中的几分之一,然后再展示一些物体中的几分之一,让学生说说这些创造的异同,由此引出“单位1”的教学。接下来分数单位的教学,则可以利用学生刚才创造出的一些物体中的几分之一生成。而不是像笔者刚才提到的那堂课,所有的例子都是由老师来给出,并且缺乏一定的启发性。
反思这堂高年级的课,再来反思自己长期从事的低段教学,越来越觉得学生的思路有多宽广,创造力就有多大。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框死了学生的思维,那么我们将会把多少创造型人才扼杀在摇篮里?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思维更具逻辑性
一年级《数学课堂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题目:男孩跳绳跳了98下,女孩跳得比他少得多,问:“女孩跳了几下?”有三个选项可供选择:82下,8下,45下。同学们迅速找到了答案——8下。我问为什么选8下,同学们说:“少得多嘛,说明与98的差距很大,82只少了一点点,8比98少很多,所以当然是8下了。”我说:“分析得很有道理。有没有谁有不同的想法?”这时有一个学生问了:“老师,她们俩的跳绳时间是不是一样的?”我说:“当然,如果跳绳的时间不一样,那就没有可比性了。我们假设这是一分钟跳绳的结果好了。”那个学生说:“那这个女孩子肯定不会跳绳,她只跳了8个,我们班体育课跳绳比赛的时候,最差的那个同学一分钟还跳了50多个呢!”这时,别的学生举手了,有同学说:“我觉得应该是45下,45比98也是少得多。”“45下比8下更合适。”此时,同学们已经将题目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了,这样,解这道题目就不再是机械操作,而是融入了逻辑推理了。
虽然我们力求思维要开阔,但不是说思维可以天马行空,如果思维脱离了生活的轨道,就不符合逻辑。
总之,我们要抓住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点拨、拓展,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作好铺垫。
一、从意会到言传,破除思维定势,形成清晰思路,培养敏捷思维
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这块内容是他们的学习难点。尤其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识字量较少的一年级学生而言,要经历会看题—表述题—正确解题这样一个过程,很不容易。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思维快速发展的一个过程,而“说理”教学,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图上画了14个南瓜。文字信息为:送给幼儿园9个,还剩下多少个?对于这样的图文结合题,学生首先关注的是文字信息,而当他们意识到条件不足无法解决问题时,才会从图画中寻求相关信息。那么,当图画中的信息找到之后,这部分信息和问题又该以怎样的顺序呈现比较合理呢?相信大家,对于说题意也是十分重视的,指导好这类图文结合的应用题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学习纯文字的应用题,或者用图画辅助纯文字应用题的解题过程,都是有潜在的帮助的。
能完整正确地将题目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能否正确理解题意,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了。再如这道图文结合题:鸽舍里还有30只鸽子,飞走了6只,求一共有多少只鸽子?我问学生:“飞走了6只,30-6对不对?”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对!”“你确定?”这时有学生说了:“不对,是求一共有多少只?不应该用减法!”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许多学生常常看到鸟儿飞走了,食物吃掉了就用减法。
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数学问题,然后从问题入手来解题。如求“一共有多少”的问题,学生列式几加几,我问为什么要用加法,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手势(两只手分开,然后合在一起),并说求“一共有多少”就是把所有的部分都合在一起的意思。还有学生说:“求一共有多少,就是求总数,我们只要把部分数相加,就能得到总数。”“鸽舍里的鸽子,飞走的鸽子,都是鸽子的一部分,部分数加部分数等于总数。”这样大家都会说,并且说得有理,看到一类问题能表达、能概括,才算真正理解了。
二、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思维框死,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听过《分数的意义》,课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先用教材主题图导入,由教师简单介绍了一下这幅图。因为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因此复习了相关知识,出示了两个分别表示1/4和1/6的图,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图用分数怎么表示,再说说1/4和1/6的含义。接着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单位1”的教学。教师指着12个圆,让学生分一分,然后用一个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然后又指着14个三角形,用同样的方法,平均分成7份后,用一个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接下来的环节是分数单位的教学,是利用教材给出的“做一做”的习题展开的。
我有自己的一些思考: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肯定能动手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可以是折一折,也可以是画一画或剪一剪,创造出一个几分之一,然后再来说说自己创造的这个几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思考:你发现大家刚才创造的这些几分之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都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后,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那我们能不能用另外的形式来表示这个几分之一呢?相信肯定有一些同学能创造出一些物体当中的几分之一,然后,我们选择部分学生的创造进行展示,先展示一个物体中的几分之一,然后再展示一些物体中的几分之一,让学生说说这些创造的异同,由此引出“单位1”的教学。接下来分数单位的教学,则可以利用学生刚才创造出的一些物体中的几分之一生成。而不是像笔者刚才提到的那堂课,所有的例子都是由老师来给出,并且缺乏一定的启发性。
反思这堂高年级的课,再来反思自己长期从事的低段教学,越来越觉得学生的思路有多宽广,创造力就有多大。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框死了学生的思维,那么我们将会把多少创造型人才扼杀在摇篮里?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思维更具逻辑性
一年级《数学课堂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题目:男孩跳绳跳了98下,女孩跳得比他少得多,问:“女孩跳了几下?”有三个选项可供选择:82下,8下,45下。同学们迅速找到了答案——8下。我问为什么选8下,同学们说:“少得多嘛,说明与98的差距很大,82只少了一点点,8比98少很多,所以当然是8下了。”我说:“分析得很有道理。有没有谁有不同的想法?”这时有一个学生问了:“老师,她们俩的跳绳时间是不是一样的?”我说:“当然,如果跳绳的时间不一样,那就没有可比性了。我们假设这是一分钟跳绳的结果好了。”那个学生说:“那这个女孩子肯定不会跳绳,她只跳了8个,我们班体育课跳绳比赛的时候,最差的那个同学一分钟还跳了50多个呢!”这时,别的学生举手了,有同学说:“我觉得应该是45下,45比98也是少得多。”“45下比8下更合适。”此时,同学们已经将题目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了,这样,解这道题目就不再是机械操作,而是融入了逻辑推理了。
虽然我们力求思维要开阔,但不是说思维可以天马行空,如果思维脱离了生活的轨道,就不符合逻辑。
总之,我们要抓住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点拨、拓展,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作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