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中诗词鉴赏主要考查鉴赏诗词中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的能力。其中形象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在这里主要谈谈对诗词形象进行鉴赏的方法。
一、诗词形象的含义及分类
诗词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和物象。
二、如何鉴赏形象
1. 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因此,我们在鉴赏人物形象时可以运用这两个方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如陆游的《诉衷情》,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 景物形象
鉴赏景物方法:抓景物特点,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提问方法: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景物 特点 情感。
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
诗中景物点染出生机勃勃的早春农村风光,组成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可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流连。
3. 鉴赏物象
(1)抓物象的特点;(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这首诗托物言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卑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提问方法: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
答:物象 特征 情感。
三、诗主情
中国古代诗词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一定的景、物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经过长期的运用,结合景、物的特征,人民的风俗习惯,各种景、物有了自己固定的含义象征、感情寄托,这就形成了意象。因此我们还可以抓意象的特殊内涵来鉴赏形象。
分析意象时要注意两点:(1)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具体的诗篇中,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来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活图景,只有整体把握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2)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词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
一、诗词形象的含义及分类
诗词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和物象。
二、如何鉴赏形象
1. 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因此,我们在鉴赏人物形象时可以运用这两个方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如陆游的《诉衷情》,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 景物形象
鉴赏景物方法:抓景物特点,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提问方法: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景物 特点 情感。
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
诗中景物点染出生机勃勃的早春农村风光,组成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可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流连。
3. 鉴赏物象
(1)抓物象的特点;(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这首诗托物言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卑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提问方法: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
答:物象 特征 情感。
三、诗主情
中国古代诗词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一定的景、物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经过长期的运用,结合景、物的特征,人民的风俗习惯,各种景、物有了自己固定的含义象征、感情寄托,这就形成了意象。因此我们还可以抓意象的特殊内涵来鉴赏形象。
分析意象时要注意两点:(1)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具体的诗篇中,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来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活图景,只有整体把握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2)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词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