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一个重要考点,其中记叙类散文倍受命题者青睐。如2010年北京卷《海棠花》、2010年上海秋季卷《天目山》、2010年江苏卷《溜 索》等,在设置考题时则会涉及到自然环境的描写。但学生在理解此类内容的时候往往把握不准,造成答题失分,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备考工作中要让学生多接触此类型的文章,掌握答题规律,提高答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近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来探讨一下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渲染氛围
人物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就能把人写活,而事情的发生也是在一定背景下才更为生动,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感情。作家往往用生动准确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特定氛围,为叙事抒情服务。
如2009年全国卷《彩色的荒漠》中有一段关于胡杨的描写
“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地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雕。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
这是作者在前往塔中油田路上,看到生长在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树。夏去秋来,河水已失去了夏日的汹涌变得平静细瘦。我们可以想象,此时胡杨,因缺少了水的滋养,再加上风沙的肆虐,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作者展现给我们的则是,“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铸”“树的残干依然挺立” “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作者为什要这样刻画胡杨树,为什么要突出胡杨不屈的形象。目的就是要烘托一种于困难环境中不畏惧不退缩,积极、乐观、顽强的精神。
二、铺垫情节
铺垫是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法,它的好处是使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其中用描写自然环境为后文情节做铺垫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因为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如2009全国卷《彩色的荒漠》
“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
这是作者坐在车上驶向油田时看到的戈壁景象,“无遮无拦的穹隆”“开阔的戈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戈壁滩的空旷、单调、恶劣,在寥寥无几的笔墨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我们的石油工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为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天然气。作者借描绘这段自然环写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做对比,更为下文对石油工人的高尚精神歌颂做铺垫
再如2010江苏卷《溜索》
在“我”得知要过怒江溜索时,心已捏紧,而下马来到岸边亲眼目睹后,“我”是倒抽气、腿肚抖。“我”看到的是: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
这一段景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突出了怒江峡谷气势的险峻、骇人。就是这样震慑人心的怒江溜索在驼队汉子们面前已是家常便饭,处之泰然。所以开篇的环境描写极力突出怒江溜索的艰险,是为下文驼队汉子溜索的从容无畏做铺垫的。
三、凸显人物性格
景与情往往有着难以割舍的密切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经常把人的情感融注于自然景物之中,从而营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借此委婉含蓄的展现人物性格或预示人物命运。
如2008年浙江卷《乌米》,文中两处写到乌米的居住环境:
“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
“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
作者两次写乌米居住的环境,一次是远观,半坍塌的土屋,周围则是原始、自然的草草树树,第二次近看,看的是居住在乌米脚下山坡上的人民生活。马具声、人们的喧闹声,而乌米居住的山顶则是一片宁静,结合两次环境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主人公乌米生活的艰辛与孤独,暗示她失去丈夫与儿子后凄凉不幸的人生。
四、深化作品主题
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2010年上海秋季卷《天目山》
本文多次写到雾,在登山观景过程中多出穿插了对大雾的描写,大雾遮掩了天目山的远山近树,母亲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大雾“洇湿了母亲的头发”,这几处是实写山中大雾。文章结尾部分写到:“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山林寂静,水气迷茫。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此处大雾就别有一层的深意了:象征磨灭、淡化革命先烈精神的历史因素。掩卷深思,原来作者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先烈的怀念祭奠与崇敬之情,更想说的是半个世纪之后,由于种种历史的、现实的因素我们已经淡忘了先烈的理想追求。所以对雾的描写自然而然的深化了文章主题。
在平时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注意这方面的内容,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并通过一定的文学作品练习感悟,那么学生在答题时就有一定的章法可循。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北校区)
一、渲染氛围
人物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就能把人写活,而事情的发生也是在一定背景下才更为生动,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感情。作家往往用生动准确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特定氛围,为叙事抒情服务。
如2009年全国卷《彩色的荒漠》中有一段关于胡杨的描写
“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地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雕。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
这是作者在前往塔中油田路上,看到生长在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树。夏去秋来,河水已失去了夏日的汹涌变得平静细瘦。我们可以想象,此时胡杨,因缺少了水的滋养,再加上风沙的肆虐,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作者展现给我们的则是,“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铸”“树的残干依然挺立” “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作者为什要这样刻画胡杨树,为什么要突出胡杨不屈的形象。目的就是要烘托一种于困难环境中不畏惧不退缩,积极、乐观、顽强的精神。
二、铺垫情节
铺垫是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法,它的好处是使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其中用描写自然环境为后文情节做铺垫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因为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如2009全国卷《彩色的荒漠》
“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
这是作者坐在车上驶向油田时看到的戈壁景象,“无遮无拦的穹隆”“开阔的戈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戈壁滩的空旷、单调、恶劣,在寥寥无几的笔墨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我们的石油工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为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天然气。作者借描绘这段自然环写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做对比,更为下文对石油工人的高尚精神歌颂做铺垫
再如2010江苏卷《溜索》
在“我”得知要过怒江溜索时,心已捏紧,而下马来到岸边亲眼目睹后,“我”是倒抽气、腿肚抖。“我”看到的是: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
这一段景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突出了怒江峡谷气势的险峻、骇人。就是这样震慑人心的怒江溜索在驼队汉子们面前已是家常便饭,处之泰然。所以开篇的环境描写极力突出怒江溜索的艰险,是为下文驼队汉子溜索的从容无畏做铺垫的。
三、凸显人物性格
景与情往往有着难以割舍的密切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经常把人的情感融注于自然景物之中,从而营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借此委婉含蓄的展现人物性格或预示人物命运。
如2008年浙江卷《乌米》,文中两处写到乌米的居住环境:
“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
“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
作者两次写乌米居住的环境,一次是远观,半坍塌的土屋,周围则是原始、自然的草草树树,第二次近看,看的是居住在乌米脚下山坡上的人民生活。马具声、人们的喧闹声,而乌米居住的山顶则是一片宁静,结合两次环境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主人公乌米生活的艰辛与孤独,暗示她失去丈夫与儿子后凄凉不幸的人生。
四、深化作品主题
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2010年上海秋季卷《天目山》
本文多次写到雾,在登山观景过程中多出穿插了对大雾的描写,大雾遮掩了天目山的远山近树,母亲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大雾“洇湿了母亲的头发”,这几处是实写山中大雾。文章结尾部分写到:“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山林寂静,水气迷茫。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此处大雾就别有一层的深意了:象征磨灭、淡化革命先烈精神的历史因素。掩卷深思,原来作者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先烈的怀念祭奠与崇敬之情,更想说的是半个世纪之后,由于种种历史的、现实的因素我们已经淡忘了先烈的理想追求。所以对雾的描写自然而然的深化了文章主题。
在平时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注意这方面的内容,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并通过一定的文学作品练习感悟,那么学生在答题时就有一定的章法可循。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