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天真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来源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u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儿童的“天真理论”
  儿童有着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心理学家称之为“天真理论”。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和爸爸散步时,小天突然蹲在地上,拿着一根树枝不停地拨弄着,他大声叫道:“它还会动,它是有生命的!”爸爸问:“你说的是什么?”小天说:“这虫子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我以为它死了,但是用树枝拨弄,它就动了,说明还有生命,会动的就是有生命的。”爸爸说:“会动的就是有生命的吗?”小天说:“是的,小狗会跑,它是有生命的;小猫会跑,它是有生命的;小虫会动,说明它没有死,也是有生命的。”“那天上的云也在动,云有生命吗?”爸爸让小天看云。“那是风吹着云动,云自己不会动!云没有生命。”一架飞机飞过天空,爸爸问:“飞机在动,那飞机有生命吗?”小天笑了,说:“飞机是机器,不是人,只有人和动物才有生命呀。”爸爸说:“哦,那树有生命吗?”“树不会动,没有生命。”小天说。“树不是在动吗?”爸爸说。“风吹着树才动,不是自己动,要自己会动才是有生命的。”小天又自言自语,“不过,有的树死了,有的树活着,那活着的树应该也是有生命的吧?但是,它不会自己动呀。”爸爸拍拍小天的脑袋说:“你真会动脑筋!”
   “天真理论”是与科学理论、成熟理论相对而言的,是儿童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现象的非正式、非科学的理解和解释。之所以称其为“天真理论”,一是因为儿童的理论是建立在自己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这与高度概括、抽象的科学理论有相当的距离;二是天真理论也具有理论的特性,比如,也具有理论的解释和预测功能。解释功能是指儿童根据朴素理论解释某一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如案例中,小天拨弄小虫后说它是有生命的,因为它还会动;云不会自己动,所以云是没有生命的。儿童按照自己的经验形成相应的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象,可见儿童的理论不是零散的知识,也不是随机的、混乱的,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预测功能是指儿童能根据自己的“天真理论”预测将要或可能发生的事情。孩子根据自己的“天真理论”进行的预测与日常生活中的随意猜测不同。前者强调有根据,如果预测是错误的,就意味着必须对自己的理论作出解释,甚至改变理论;后者通常是随意的。如上述案例中,小天认为树是没有生命的,因为它不像动物会“自己动”,但随后他又觉得,树有“活的”和“死的”之分,所以他觉得“树是没有生命的”这个推测有问题。随着认知冲突的解决,他会修正自己的理论,从而对“树是否有生命”,什么是“生命”作出进一步合理的解释和预测。
  美国心理学家威尔曼认为,儿童具备理论通常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能认识到该领域有它的特殊认知对象,进行本体区分。所谓不同本体的区分是指儿童能否辨别不同类别的认知对象。第二,能运用该领域的特殊因果关系对其领域的现象作推理或解释。比如上例,小天作出“小虫会动,即是有生命的”因果判断。第三,这些解释具有一致性,如案例中,小天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会动的就是有生命的”天真理论,他用这个理论去解释为什么猫和狗是有生命的,也同样运用这个理论去解释会爬的虫是有生命的,云、飞机不会动,因而是没有生命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在一些知识领域已经具有自己的“天真理论”,他们正是凭借自己对生活中某一特定事物的经验而产生的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为自己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理论来解释生活中各种现象。
  儿童天真理论的功能可以较为明显地反映到儿童的行为上。如果儿童对某一现象的判断处于随机水平,表明儿童在这一方面尚未建立理论。如果儿童总是作出某一方面的预判,如总是对或总是错,表明儿童在这一方面具有了理论。当然,儿童拥有“天真理论”有较大的个别差异,在解释和预测上也是不一样的。
  “天真理论”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儿童的这种非正式的或前科学的理论,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世界事物的工具或知识框架,对儿童认知态度的形成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儿童“天真理论”的形成是其好奇心的使然,是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的基础。儿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关注在成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现象,愿意去看看、摸摸,并非常专注于探究这些情境,这些活动对主要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儿童来说特别重要,对事物的直观认知和对事物间因果关系的发现为儿童积累了思维的原材料。同时,因为环境中的事物有些是抽象且不易为儿童了解的,所以他们会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加以合理的解释,这种自发的学习是建立在儿童天性基础之上的,是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的基础。以此形成的“天真理论”增加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心,降低儿童认知上的不确定性,提高儿童认识周围环境的兴趣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其次,兒童“天真理论”的形成也是孩子与外部世界积极互动、独立思考的结果,极大地锻炼了儿童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时,成人习惯于把自己认为科学的、正确的答案灌输给孩子,但当孩子缺乏必要的认知经验和认知兴趣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可能会机械地记住成人给的答案,但其经历的只是一个机械记忆的低阶思维。我们应该看到,孩子独立分析、思考的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当儿童通过自己已有的理论预测和解释正确时,会增强他们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其认知的兴趣,并把这项新的经验整合到自己的理论框架中去。当儿童的预测和解释错误时,会触发他对此现象产生新的预测和解释,并通过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理解而逐步接近正确解释,儿童的思维品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极大的促进。
  再次,儿童的“天真理论”是儿童科学概念形成的必经之路。比如案例中,小天的“会动的就是有生命的”理论,虽然不是科学的概念,但其中包含了合理的成分,在此基础上,孩子会逐步思考“会动”是否是界定生命的绝对标准,在反复修正自己的理论过程中,逐步接近并形成科学概念,而这个过程才使得儿童理解并巩固所形成的科学概念。
  “天真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首先,应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创造条件,让孩子有充分接触和探究周围环境的机会,积累经验。特别是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时,如果有可能,成人应尽量创造条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看看、摸摸、问问、想想,获得发现。儿童喜欢享受真实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有助于孩子的理解。
  其次,应尊重、保护和鼓励孩子的奇思妙想,让其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成人应认识到,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他们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而成人往往低估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水平。同时,儿童对他们的“理论”又缺乏意识,如果成人不给予接纳和保护,就可能扼杀儿童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成人应该了解儿童,倾听儿童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用欣喜的态度对待儿童的发现,才会发自内心地欣赏儿童的智慧;避免嘲笑、斥责儿童或回避儿童的问题,用“你的想法很有趣”“你为什么这么想呢”“那如果是这样,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等方式进行回馈,能鼓励儿童表达和反思自己的想法,学习思考,解决问题。
  再次,应以儿童的“天真理论”为基础和切入点,引导儿童学习思考,建构科学概念。儿童是积极建构知识的主体。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儿童原有的“日常概念”既然是错误的就必须被否定,代之以正确的科学概念,成人应直接向孩子讲解正确的知识和答案。但是这样做,一是有可能导致儿童认为“真理”只存在于成人的头脑中,二是儿童有可能并不理解答案,没有真正内化那些知识。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儿童的科学概念是以前科学概念为先导,儿童前科学的朴素认知是后继科学知识掌握的基础。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自发概念”与正式的“科学概念”间呈现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既然“自发概念”是儿童觉得有意义、可理解的概念,那么就应对儿童的“自发概念”保持一种开放接纳的态度,以儿童的“自发概念”为切入点,积极唤醒、激发和引导发展。成人应指出儿童认识上的矛盾,并与其对话讨论,提供材料,支持探究,尽量让自然结果的反馈、让客观事实调整儿童的认识。这不仅可以使儿童在心理上更安全,而且可以使他们逐渐形成尊重事实、相信通过探究能够解决问题的意识。比如,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树的生长来认识树是有生命的,通过观察孵小鸡、种子发芽的过程来认识鸡蛋和种子是有生命的,从而调整自己对“会动的就是有生命”的理论。成人要善于利用儿童的“天真理论”引导儿童学会反思,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想成为优秀的父母。因此,育儿焦虑普遍存在且不断变化,0~3岁孩子的父母多为其饮食、睡眠、健康等而焦虑,3~6岁孩子的父母往往为其行为学习习惯、能力、性格、未来发展前景等而焦虑。  许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常因焦虑而降低育儿胜任感,感受到自身有效解决育儿问题的能力不足,育儿满足感降低,从而导致父母为了提升自我而走向自我压抑。同时,这也容易弓发父母对孩子的高期待、
白天活动的动物,大致和人类一样,眼睛里看到的东西都是彩色的。以前,人们曾经认为动物是不能识别颜色的,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发现真相似乎并不像人们原来想象的那样。  据说在巴西热带雨林里居住的猴子,对橙色和绿色的差别特别敏感。因为猴子以水果为主要食物,这两种颜色可以帮助它们识别果子能不能吃。與此类似,马对绿色和黄色也有特殊的反应,因为一个代表着水嫩的绿草,另一个代表着干枯的黄草。  另外,
大海中有一座很小很小的岛,小得就跟天空中的星星一样。小岛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  小岛从风那儿听来不少事情,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东西叫“海洋”,海洋中最大的东西叫“鲸”。所以,小岛给自己取了个响当当的外号——鲸岛。  鲸岛站在海洋中,哪里也去不了,他觉得日子太无聊了。所以,他整天拉着忙进忙出的海浪,让它陪自己聊聊天。  “我能做点什么?”鲸岛问。碧绿的海浪像停不住脚的远征士兵,急急忙忙往前冲,只高声留下
小蛤蟆最近很不开心,因为大家都嘲笑她又黑又丑,所以她想去美容。  这天,小蛤蟆来到狐狸美容院,狐狸小姐热情地接待了她,还一口答应,会把她变得美美的。一会儿,小蛤蟆从美容院出来了,她变得白里透红,漂亮极了!小蛤蟆高兴得合不拢嘴。  小蛤蟆在外面溜达了半天,肚子有点饿了,她看到不远处有只虫子,想悄悄走近吃掉它,可还没等她靠近,虫子就飞走了。一連几次都是这样。小蛤蟆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回家了。  一进家
妈妈:晨晨,一边玩去,妈妈在给爸爸熨衣服,小心烫着你。  过了一会儿,晨晨又回来了。  晨晨:妈妈,你把爸爸的衣服烧完了没有?  記录人:晨晨妈妈
Jo妈:资深教育记者  妈妈的高效陪伴  我们经常抱怨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可是,我们到底有多久没能彻底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出去闻闻花香、捡捡树叶了呢?我们总是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上,但是否也需要评估一下,每天,我们给孩子的有效陪伴时间是多少呢?  日本有一位妈妈叫吉田穗波,她生了五个娃还上了哈佛,考上博士,发表著作。她的励志与高效深深打动了很多人。工作、家庭、自由时间就像三根丝线,可
小姑娘去森林里采蘑菇!哇,有各种各样的蘑菇噢,请小朋友帮助小姑娘,把采下来的蘑菇按右边篮子的图标放进篮子,在篮子的旁边写上数字。再数数,一共采了几个蘑菇,把数字写在小姑娘身边的篮子里。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哦!
阮阮:为什么你掉了4颗牙,我还1颗牙都没掉?   安安:因为我的牙先退休了!  記录人:浙江湖州 徐燕凤老师
被子  被子可机洗就没有了汗渍、污渍的烦恼,而被芯填充物要选择抗菌防螨纤维,从源头上阻止螨虫细菌的滋生,给孩子  个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  居家服  选择时,首先考虑孩子的舒适感,面料要亲肤透气;其次要有弹性,方便穿脱。天气转凉,可再加一件背心,保暖的同时,不妨碍孩子手脚的活动。  床单  秋冬季,孩子更需要高质量的睡眠,选床单从选面料开始。普通的斜纹布触感偏硬冷,純棉针织布触感温暖柔软,天然彩
王子昕:妈妈,桌子到底有没有腿?   妈妈:当然有腿了,不然它怎么站得起来呢?   王子昕:那它为什么不走呢?  记录人:浙江湖州 施薇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