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新课改一直在推行,但其根本并未改变,语文的终极目标仍然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材在变,教师在变,学生在变,但宗旨不变。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失根” 表明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语文教学存在两个方面问题,问题一是自主性和教学指导性失衡。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天马行空的胡言乱语还受表扬并评之为有创意。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表面上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指导思想,但细想之后,不难发现这其实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根本,也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职责与作用。
问题二是合作学习与自主感悟失衡。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产物,也一度成为新课改语文课的标志,甚至有些老师认为现在的语文课若是没有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似乎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了。但是,学习毕竟是个体的事情,任何的外界因素都要靠学生自己接受并领悟所得,感悟有时比碰撞更为重要。
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实践的主渠道仍在课堂上,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静思,无拘无束地对话,认认真真地作文。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通过感知、理解、感悟、积累、表达等一系列语文心理操练,全面提高语文修养。
笔者个人认为,语文有效教学还要注重对新课改的理解和领悟上,这的确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但“寻根”却也迫在眉睫。何为“根”,一句话: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要加强文学教育,一方面,要加强语言文字教学,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字”;另一方面,文学作品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语文“寻根”教学的措施
1.教师在教学目标定位上要树立“根”的正确认识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这样引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接受程度?这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什么帮助?我上的是不是一堂有“语文味”的课?语文教学不能停留于表面的生动,更要注重文本内在的魅力。形式要服从于教学内容的需要。翻开语文课本,就如打开了贯通上下古今的时间隧道。心灵在精神的世界中“上穷碧落下黄泉”,穿越现实的局限。感受他人的感受,体验自己的体验。
由此可见,一切的语文活动都要让学生在审美的世界里体验人生、感受自我。可以说,识字是文化的滋养,阅读是精神的交流,写作是情感的宣泄。
2.品味文学之“根”
所谓文学之“根”,也就是经典文学作品。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所称道的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曾在我们这个民族无处不在,我们是可以从文字经典窥见识得曾经的传统源远流长的“根”。读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这样的文章,人们对好差优劣自会评判,那样旷日持久的争论似可不必。语文书、语文课已经将最好的文章呈现给学生。好的文字,不管是文言还是白话,哪怕没有教师讲解,学生自会发现其魅力,感知其瑰美,亦会发现任何好的文字都离不开传统的滋养。由此自会滋生出对传统由衷的敬意,从而去了解熟悉、热爱它。
3.从过程与方法上探讨出语文教学的“根”
当我们抛弃课本和大纲而去寻求更新颖的教学内容时,当我们把课外补充知识大量带入课堂时,我们可能就把本应掌握的知识丢掉了。作为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方式,上网或查找资料未免不可,但这应是建立在充分掌握了“本” 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开始上课就进行资料“轰炸”,更不是教师越俎代庖,这些都应是学生自己去寻求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否则就只能是缘木求鱼了。
初中语文教学要维持自己学科的本色,在重视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同时,千万不能把语言文字的知识与能力培养这一前提给忽视了。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本”的回归,要寻回语文教学的“朗读”之根,找到语文教学的“文字”之根,寻到语文教学的“文化”之根。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语文教学存在两个方面问题,问题一是自主性和教学指导性失衡。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天马行空的胡言乱语还受表扬并评之为有创意。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表面上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指导思想,但细想之后,不难发现这其实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根本,也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职责与作用。
问题二是合作学习与自主感悟失衡。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产物,也一度成为新课改语文课的标志,甚至有些老师认为现在的语文课若是没有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似乎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了。但是,学习毕竟是个体的事情,任何的外界因素都要靠学生自己接受并领悟所得,感悟有时比碰撞更为重要。
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实践的主渠道仍在课堂上,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静思,无拘无束地对话,认认真真地作文。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通过感知、理解、感悟、积累、表达等一系列语文心理操练,全面提高语文修养。
笔者个人认为,语文有效教学还要注重对新课改的理解和领悟上,这的确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但“寻根”却也迫在眉睫。何为“根”,一句话: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要加强文学教育,一方面,要加强语言文字教学,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字”;另一方面,文学作品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语文“寻根”教学的措施
1.教师在教学目标定位上要树立“根”的正确认识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这样引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接受程度?这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什么帮助?我上的是不是一堂有“语文味”的课?语文教学不能停留于表面的生动,更要注重文本内在的魅力。形式要服从于教学内容的需要。翻开语文课本,就如打开了贯通上下古今的时间隧道。心灵在精神的世界中“上穷碧落下黄泉”,穿越现实的局限。感受他人的感受,体验自己的体验。
由此可见,一切的语文活动都要让学生在审美的世界里体验人生、感受自我。可以说,识字是文化的滋养,阅读是精神的交流,写作是情感的宣泄。
2.品味文学之“根”
所谓文学之“根”,也就是经典文学作品。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所称道的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曾在我们这个民族无处不在,我们是可以从文字经典窥见识得曾经的传统源远流长的“根”。读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这样的文章,人们对好差优劣自会评判,那样旷日持久的争论似可不必。语文书、语文课已经将最好的文章呈现给学生。好的文字,不管是文言还是白话,哪怕没有教师讲解,学生自会发现其魅力,感知其瑰美,亦会发现任何好的文字都离不开传统的滋养。由此自会滋生出对传统由衷的敬意,从而去了解熟悉、热爱它。
3.从过程与方法上探讨出语文教学的“根”
当我们抛弃课本和大纲而去寻求更新颖的教学内容时,当我们把课外补充知识大量带入课堂时,我们可能就把本应掌握的知识丢掉了。作为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方式,上网或查找资料未免不可,但这应是建立在充分掌握了“本” 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开始上课就进行资料“轰炸”,更不是教师越俎代庖,这些都应是学生自己去寻求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否则就只能是缘木求鱼了。
初中语文教学要维持自己学科的本色,在重视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同时,千万不能把语言文字的知识与能力培养这一前提给忽视了。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本”的回归,要寻回语文教学的“朗读”之根,找到语文教学的“文字”之根,寻到语文教学的“文化”之根。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