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新课标课堂教学阅读策略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要注重阅读品味
  语文学习本质上是创造性的学习,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是把今天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语文教师抓住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契机,根据学生的情感倾向、认知水平、学习心态、信息反馈、个别差异,教师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让学生自己体会文章的思想美,艺术美,情感美,语言美,让学生有选择地模仿语句和文章的写法,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语文。现代语文教学的阅读应重视“品味”,强调背诵。在“品味”中,让语言自觉不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感和语用能力。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学到语文的真正本领——写作,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三个转化”,即认知过程的转化,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情感过程的转化,引导学生由不爱学到乐学;能力过程的转化,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形成技能技巧,由不会用到会用。
  语文课求“活”,要靠深厚的人文内蕴去吸引和感染学生,要用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人文教育的浓郁气氛。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和时代的良心,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不仅有助于开发自己的右脑,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阅读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语文教师拥有一批高品位的好书美文并不难。好书美文既能启迪智慧,更滋补精神。教师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这会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
  二、要注重抓住文本切入点阅读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如何,还可在处理教材上见功夫。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对文本阅读可从以下“五点”进行切入:
  (一)抓住文本内容。
  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一部《红楼梦》,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天文地理知识的,有琴棋书画的,有诗词曲赋的,还包含着医药学的、建筑学的、美学、哲学的,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先交流对文本内容把握情况。如莫怀戚《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讲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在散读这一流程后,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有的学生在交流中,谈到了一家人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温馨的气氛,谈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又如教学《我的第一本书》,在学生自读文本尽情触摸文本后,教师问:你了解到哪些内容?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我了解到了社会黑暗;有的说:我了解到了友情的珍贵;有的说:我了解到了父爱;有的说:我知道了父亲心灵手巧,等等。
  (二)抓住文本语言。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强调人文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探究。语言探究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上,而是让学生探讨内容是用什么语言表达的,为什么用这种语言表达。如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这样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内心的喜悦之情。我相信长期这样坚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的提高《我的第一本书》末句“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可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等。还有《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末句“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作如何理解?它的答案也是多样的: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等。
  (三)抓住文本主旨。
  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主题可有多种解读:①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②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③只要执著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④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
  (四)抓住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之速,难道不可能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就没有一点出于公正的动机?又如鲁迅散文《风筝》,文中的鲁迅是个爱护弟弟的严兄,又是一个严于自省的、做事一丝不苟、知错必改的人,同时小时候在管教弟弟时行为又是十分粗暴的人。   (五)补充文本“空白”。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
  三、要关注学生兴趣激活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一)注重教学时的语言美。
  语言美除普遍使用谦语,敬语外,还应在教育学生时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说话的语气。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如果你的口气强硬,他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跟你对着干,那就达不到教育和提醒的效果,也可能导致学生讨厌老师,讨厌这门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注意用诚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样,课外也应该注意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
  (二)教学语言应具有趣味性。
  要想把课教活,就要求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因为形象的比喻,风趣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绘都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愉快,动情,着迷。如可运用一些幽默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教师讲课时语言表达要准确,中肯,规范,合乎语法,既不能废话连篇,模棱两可,也不能拐弯抹角,不着边际。语文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
  四、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首先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让学生回味春天,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等等。其次是重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社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好看,那请想想“我”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可能是什么?问题一出来,答案可谓层出不穷,有的说是热衷自由,有的说是追求刺激,有的说是赏夜景,有的说是看热闹……我对这些答案给了肯定、给了鼓励、也给了引导,最后明确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语文素质,还需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比如在新课导入时,其一,利用导语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其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散文的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艺术享受中学习,更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其三,注意师生关系的和谐,注意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就是在课堂是有不和谐的因素时,教师应注意处理的方法,不要破坏了原有的学习气氛。如个别学生做小动作,讲话,可采取注目式提醒,边讲课边走近学生以引起注意,或走到学生身边等方法。这样,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和心智发展的和谐。
  五、要关注学生写作积累
  学生阅读文章一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二是习得写作经验。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时教师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借鉴作家的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这一点人教版语文教材作了很多安排,但我认为还很不够,教师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设计,当然这些训练一定要落到实处,可让学生当堂展示,也可作为课外训练,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自评、互评、点评结合。
  在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遵循阅读的自然规律,并认清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倡导学生、文本、教师的对话情景,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平等的交流者,互动的合作者,教学的创新者,在无所作为中有所作为。
  总之,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关注学生的发展。阅读教学承载语文教学的诸多因素,因而充满活力与希望,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期待。在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人类的活动范围已从地表扩大到太空和深海。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地理教学活动,教师除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外,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
期刊
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活动课是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以充分而有特色的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和个性特长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现实需要的种种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按照特定的活动项目及特定的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辅助性课程。约占总课时数的6%~8%,其作用是:激发兴趣,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一、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
期刊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它的特点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所以,《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学会用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并将“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单独列出了具体阐述。对每一位数学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期刊
为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开展一些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尤为重要。这里,就本人在最近指导学生开展的一项科技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自从教学《科学》以来,一些学生常向我提出一些他们不解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涉及到科学方面的知识。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发生在身边的不科学现象。如我们学校的厕所每天清扫
期刊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当前改革的热点和亮点。“研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自学,鼓励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它改变了以往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我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2011年3月,我刚接七年二班数学课,对学生不是很熟悉,从上学期期末成绩来看,班级数学平均55分,成绩偏低。3号上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电话铃响了,从号码显示可知是王银鹤同学的妈妈,刚接通就听见电话里说:“王老师你好,我家孩子数学一窍不通,别的科目都很好”。我头脑中急速地旋转着,这是学困生。有两类学生最不好教,第一是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第二是学习成绩太差的学生。想到这我说:“孩子平时学习习惯怎样
期刊
农村小学教学设施差,学生接触英语机会少,致使英语课堂缺少活力,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因此,研究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一问题就显得颇为重要,那么如何调动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语言和情景总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有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会印象深刻,学得才有趣。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不行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采取灵活多样
期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想跳出以应试为核心的怪圈,还语文阅读教学以真正的语文味,就必须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灵活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隐”与“显”,确保教师既不在学习活动中越俎代庖,又不在教学实践中不作为。具体方法有三点:解读课文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基础;导向疑问是推进课堂思维走上深入的关键;引进相反的声音是拓展思维、建立多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  一、解读课文  文本解读之初,教师
期刊
摘 要: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能最大化一直是困扰我们小学体育教师的重大问题。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我这里所说的教学游戏化指的是教师利用游戏的手段来开展教学的活动,旨在寓教于乐,它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玩”为主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达到人人参与,全体发展,主动探索为目的的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