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相邻教育阶段的衔接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而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段衔接问题一直是教育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幼小 衔接
一、幼小教学的比较
1、幼小教学方式不同
幼儿园和小学的办学(园)目标决定着各自的教学方式。幼儿园是保育和教育并重的机构,偏重于“教养”,因此,活动、游戏、动手实践几乎是幼儿园教学方式的概括,幼儿在游戏中综合学习,在活动中综合认识,在动手实践中综合巩固,生动形象,随意性强。小学低段年级语文课堂中尽管也会穿插以游戏为主的活动,但是这样的活动是为学习服务的,不是纯粹的活动活动。孩子要遵守统一的规则,要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教材文本,进行系统、分科而严格的文化知识学习,形成体系的学科知识,还要接受考核和评价,遇到问题要自己做决定,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教育”。另外教室里有成套桌椅,儿童除了面对教师就是前排儿童的脊背,如若教师传统一些,那么听课只是学生唯一的选择,不能自由选择学习方式。
2、幼小课堂要求不同
从师生关系来说,幼儿园老师是“白天的妈妈”,可以依赖;小学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是体现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具有规定性和强制性,孩子需要努力才能获得老师的认可。从同伴关系来说,幼儿园伙伴间游戏,常常是有人充当指挥有人服从,或各玩各的;小学的班级要求共同负责共同尽义务,需要为自己负责,也要为别人负责,需要树立集体责任感。从学习环境来说,幼儿园到处是玩具,活动室、卧室和教室连在一起,就像家里一樣;小学课堂教学是经过缜密安排的,老师会留作业,要孩子独立、按时完成。
3、幼小教学目标不同
幼儿园的语言课的教学目标则是在创设情景的前提下,借助游戏和图画等直观的场景,来了解故事、学说故事、编说故事,达成听、说的目标。课堂强调生活常规、充分想象和游戏规则等,不带有强制性,更没有规定性的学业任务。
小学语文则以课堂集体授课为主要形式,借助课件和插图,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地球爷爷不仅是有手的,而且是具有很大很大力气的手,这手就是地心引力。课堂还强调学习纪律,带有强制性,更有规定性的学业任务和课堂作业,需要思考、需要提问、需要答疑,需要朗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内容、会写汉字,达成听、说、读、写的综合目标。
二、语文教学中的幼小衔接策略
1、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
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多格算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平常在家中一家三口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同时,家长精心地为幼儿选购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培养幼儿热爱阅读,对看图说话家长督促大班幼儿大胆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对短文则督促小学低年级幼儿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长期培养,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让幼儿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还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作业时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2、要重视学生的实际状况
1)学生已有的经验需要重视。
设定学生的知识起点为“零”,这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符的。但是,不少教师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更不知把学生的这种差别当作是一种课程资源,仍然以本为本地讲解学习。
2)重视学生学前期感觉统合不协调对学习的影响。
那些我们看起来没有任何相似的内容,在一些学生看起来却是很难区别的,如“n-1”“g-k”;那些相似部件的学习内容,学生更是很难区别,如“ (惹)— (而)”“左—右”“你—他”。因此,实验要采取措施,预防纠正这些错误,想方设法抑制此症的发展。
3)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记忆力很强,老师领着读一读拼音、课文,学生就会背了,你若按课文内容顺序检查拼音、汉字,学生的成绩很好,但你若换一方式检查就不行了。因为他们记忆的不是单独的拼音、汉字的形,他们所记的是记忆的线索,是整个汉字和课文页面的模糊形象,而把记忆的对象遗忘了。
4)关注抽象的学习内容。
抽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从拼读教学看,虽然不少学生学前已学习了声母、韵母、整体认识音节,但拼读音节不熟练,认读字母困难;从认读汉字情况看,出现了量词、方位词、代词以及表示心理活动、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错误率高的现象;从阅读情况看,教师没有注意帮助学生通过读把概念化的词语还原成丰富的图像,致使语言与图像(思想)脱节。
3、要遵守语文教学规律。
课标要求重视学生本身的学习规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学科本位、重视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严密性。这样使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语文本身的一些规律不值得了解和遵守了。在汉字教学中,不了解汉字必须与学生的认知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出现了字脱离词、词脱离句、脱离语言,没有把识字与语文教育同时进行的现象;不了解汉字的构形系统与语言的语音系统、语义系统的不大一致,不了解个体字符的积累需要有序,而依存的语言环境却无序的矛盾,没能发挥教材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各自的优势;在阅读教学中,出现了只让学生一味地读书感悟的“囫囵吞枣”现象,这种所谓的感悟学习,使识字认字效率不高,无法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幼小 衔接
一、幼小教学的比较
1、幼小教学方式不同
幼儿园和小学的办学(园)目标决定着各自的教学方式。幼儿园是保育和教育并重的机构,偏重于“教养”,因此,活动、游戏、动手实践几乎是幼儿园教学方式的概括,幼儿在游戏中综合学习,在活动中综合认识,在动手实践中综合巩固,生动形象,随意性强。小学低段年级语文课堂中尽管也会穿插以游戏为主的活动,但是这样的活动是为学习服务的,不是纯粹的活动活动。孩子要遵守统一的规则,要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教材文本,进行系统、分科而严格的文化知识学习,形成体系的学科知识,还要接受考核和评价,遇到问题要自己做决定,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教育”。另外教室里有成套桌椅,儿童除了面对教师就是前排儿童的脊背,如若教师传统一些,那么听课只是学生唯一的选择,不能自由选择学习方式。
2、幼小课堂要求不同
从师生关系来说,幼儿园老师是“白天的妈妈”,可以依赖;小学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是体现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具有规定性和强制性,孩子需要努力才能获得老师的认可。从同伴关系来说,幼儿园伙伴间游戏,常常是有人充当指挥有人服从,或各玩各的;小学的班级要求共同负责共同尽义务,需要为自己负责,也要为别人负责,需要树立集体责任感。从学习环境来说,幼儿园到处是玩具,活动室、卧室和教室连在一起,就像家里一樣;小学课堂教学是经过缜密安排的,老师会留作业,要孩子独立、按时完成。
3、幼小教学目标不同
幼儿园的语言课的教学目标则是在创设情景的前提下,借助游戏和图画等直观的场景,来了解故事、学说故事、编说故事,达成听、说的目标。课堂强调生活常规、充分想象和游戏规则等,不带有强制性,更没有规定性的学业任务。
小学语文则以课堂集体授课为主要形式,借助课件和插图,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地球爷爷不仅是有手的,而且是具有很大很大力气的手,这手就是地心引力。课堂还强调学习纪律,带有强制性,更有规定性的学业任务和课堂作业,需要思考、需要提问、需要答疑,需要朗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内容、会写汉字,达成听、说、读、写的综合目标。
二、语文教学中的幼小衔接策略
1、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
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多格算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平常在家中一家三口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同时,家长精心地为幼儿选购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培养幼儿热爱阅读,对看图说话家长督促大班幼儿大胆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对短文则督促小学低年级幼儿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长期培养,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让幼儿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还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作业时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2、要重视学生的实际状况
1)学生已有的经验需要重视。
设定学生的知识起点为“零”,这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符的。但是,不少教师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更不知把学生的这种差别当作是一种课程资源,仍然以本为本地讲解学习。
2)重视学生学前期感觉统合不协调对学习的影响。
那些我们看起来没有任何相似的内容,在一些学生看起来却是很难区别的,如“n-1”“g-k”;那些相似部件的学习内容,学生更是很难区别,如“ (惹)— (而)”“左—右”“你—他”。因此,实验要采取措施,预防纠正这些错误,想方设法抑制此症的发展。
3)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记忆力很强,老师领着读一读拼音、课文,学生就会背了,你若按课文内容顺序检查拼音、汉字,学生的成绩很好,但你若换一方式检查就不行了。因为他们记忆的不是单独的拼音、汉字的形,他们所记的是记忆的线索,是整个汉字和课文页面的模糊形象,而把记忆的对象遗忘了。
4)关注抽象的学习内容。
抽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从拼读教学看,虽然不少学生学前已学习了声母、韵母、整体认识音节,但拼读音节不熟练,认读字母困难;从认读汉字情况看,出现了量词、方位词、代词以及表示心理活动、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错误率高的现象;从阅读情况看,教师没有注意帮助学生通过读把概念化的词语还原成丰富的图像,致使语言与图像(思想)脱节。
3、要遵守语文教学规律。
课标要求重视学生本身的学习规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学科本位、重视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严密性。这样使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语文本身的一些规律不值得了解和遵守了。在汉字教学中,不了解汉字必须与学生的认知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出现了字脱离词、词脱离句、脱离语言,没有把识字与语文教育同时进行的现象;不了解汉字的构形系统与语言的语音系统、语义系统的不大一致,不了解个体字符的积累需要有序,而依存的语言环境却无序的矛盾,没能发挥教材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各自的优势;在阅读教学中,出现了只让学生一味地读书感悟的“囫囵吞枣”现象,这种所谓的感悟学习,使识字认字效率不高,无法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