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学中的“哑巴英语”一直困扰着教师。英语口试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针对解决此问题进行尝试,通过对英语口试中凸显出的考试方式、语言环境和语言输入三个方面探讨了“哑巴英语”的现象。同时,分别从交际情境的创设、人际交往氛围的营造、听力训练的加强以及社会文化知识的充实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英语口试;交际情境;人际交往;语言输入;哑巴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52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培养中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口试的要求:“学生可以两人一组,根据教师给定的情景(可用文字或图片提示)或话题,当场进行讨论或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于是,笔者在教研组其他同事的大力协助下,同时借鉴自己在学历提升过程中参加的几次口语考试的经验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实际,在八年级尝试性地进行了一次口语测试,从而深切感受到英语口试给传统的英语教学所带来的挑战与启示。
一、凸显出的问题
本次口试作为首次实践,我们在组织过程及试题设计等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先是把一个班分为四个大组,每组有两位教师负责,并分两个考点测试(每个考点一大组,四组分两次做完);然后又以两人为小组轮流上场,先分别与教师交流,之后两位同学互相交流。从测试过程看,学生基本能够应付,但也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1. 自信心不足
相当一部分学生口試时显得过于紧张。有的学生满脸通红、手足无措,导致把一些平时说得很熟练的句子都说错,而本来可以通过说话者的体态语言来辅助传递的信息也无法得以实现;有些学生听问题时注意力没有高度集中,使得在回答时,结结巴巴,经常出现冷场,甚至在教师的鼓励和激励之下仍无法响应的现象。
2. 知识水平有限
有些学生听不懂教师所提的问题,要么无以应答,要么答非所问;由于拥有的词汇有限,部分学生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甚至要借助母语甚至本地方言才能勉强表达。而知识面的狭窄则导致了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的问题的产生。
3. 语音、语调问题
在口试中,学生失分较多的是语音、语调。语音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是音标读不准,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音,如[e]和[ei],还有[i]和[i:],[l]和[r]等发音比较接近的音。语调的主要问题则体现在语调没有变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发音不够清楚,使人听起来不像念英文,说的东西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听得懂。
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1. 现行考试方式的弊端
一直以来,考试总是指导中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怎样考往往影响怎样教和怎样学。目前的语法为纲的教学仍然统治着不少英语课堂,数不清的语法规律,做不完的语法练习,教师和学生都把精力花在笔头练习上。因为考试往往一锤定音,看书面成绩。对于一些本来可以少讲甚至可以不讲的语法项目也不敢放手,结果增加了师生负担,导致学生只会被动“输入”,不会“输出”。如果改进考试方法,增加英语口试,多考查语言运用能力,那教师的关注点就会增多,学生的口语交際素质就会逐步提高。
2. 缺乏和谐的语言环境
语言交际是与活生生的人相互接触、交流信息。我们知道,交际能力是通过不断的交际实践获得的。学生是交际活动的直接参加者,是主角,教师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开展交际。在英语教学中,有些学生怕说错,不敢开口。作为教师,我们要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口语交流时出现的失误。表扬、鼓励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而批评、指责则会造成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不足。
3. 缺乏经常性的严格训练和足量语言的输入
听说技能的好坏是中学生英语学习好坏的评判标准。听说技能不可忽视,需要花大力气、花时间、费功夫慢慢提高。但有些中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血来潮时就念个“没完没了”,缺乏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这样学习英语口语的方式应当改正。
三、亟待树立的观念及应对的策略
口试涉及了听力与口语,实际上是一种英语的“口语交际”。而“口语交际”重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它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下进行。情境不同,所遇的对象不同,我们讲话的语气、语调、音量以及体态语言动作皆不一样。因此,“口语交际”是一种情境语言,是一种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活动。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交际目的,要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听者和说者的地位要随着交际的需要不断转换。他们既是听者,同时也是说者。说者要根据听者的情绪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和语言材料,听者又得根据说者的表述,及时做出应答。此时,双方的信息渠道是通畅的,双方的表达是相互促进的。由此可见,它也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圆形语言实践活动。互动和具体情境是英语交际的两个核心要素,抓住了此二者,应对口试的教学策略就能高屋建瓴地应运而生。
1. 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因为,言语的动力来自具体的情境,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否则,就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例如,围绕“Shopping”这一话题,我们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文具商城,学生把自己的文具贴上价格标码,然后进行一场实际的互卖互买的交际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2. 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因为,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人的交往也就是各种关系的交往。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可以促使学生除去胆怯,想说、敢说并勇于交往,否则就会压抑学生的表达欲望。例如,展示话题“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以后,有的学生往往会想:我长大做什么,这是我个人的秘密,我不想告诉大家。这时候,我们不妨把志趣相投的人组合在一起,搞个“私人聊天室”,或者搞个“实话实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会打开思路,自如地倾诉、表达和应对,甚至感到交流的快乐。 3. 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上接第52页)因为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学习者由于听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口头交际能力差异很大。那些听得多、理解得多、范围又广的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就强,而那些听得少,理解不透彻的学习者,在表达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或者不知如何说,口头交际能力就无从谈起。
4. 充实社会文化知识,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提高口头交际能力。英语学习者在与英语本族人进行实际交往中,很容易将自己的母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交际,从而引起误会,导致交流出现障碍甚至失败。比如,中国人常问:“你今年多大?(How old are you?)”“你每月挣多少钱?(How much do you earn each month?)”“你结婚了吗(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等問题。英语本族人听到这些问话会很不高兴,觉得对方不懂礼貌,干预他的私事,他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而这种由于母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而说出不得体的英语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经常给予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也只有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英语国家的一些社会文化知识后,他们才会慢慢摆脱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坚持进行口语测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英语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献:
[1] 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 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3] 胡春洞,王才仁.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外语[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242000)
关键词:英语口试;交际情境;人际交往;语言输入;哑巴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52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培养中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口试的要求:“学生可以两人一组,根据教师给定的情景(可用文字或图片提示)或话题,当场进行讨论或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于是,笔者在教研组其他同事的大力协助下,同时借鉴自己在学历提升过程中参加的几次口语考试的经验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实际,在八年级尝试性地进行了一次口语测试,从而深切感受到英语口试给传统的英语教学所带来的挑战与启示。
一、凸显出的问题
本次口试作为首次实践,我们在组织过程及试题设计等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先是把一个班分为四个大组,每组有两位教师负责,并分两个考点测试(每个考点一大组,四组分两次做完);然后又以两人为小组轮流上场,先分别与教师交流,之后两位同学互相交流。从测试过程看,学生基本能够应付,但也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1. 自信心不足
相当一部分学生口試时显得过于紧张。有的学生满脸通红、手足无措,导致把一些平时说得很熟练的句子都说错,而本来可以通过说话者的体态语言来辅助传递的信息也无法得以实现;有些学生听问题时注意力没有高度集中,使得在回答时,结结巴巴,经常出现冷场,甚至在教师的鼓励和激励之下仍无法响应的现象。
2. 知识水平有限
有些学生听不懂教师所提的问题,要么无以应答,要么答非所问;由于拥有的词汇有限,部分学生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甚至要借助母语甚至本地方言才能勉强表达。而知识面的狭窄则导致了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的问题的产生。
3. 语音、语调问题
在口试中,学生失分较多的是语音、语调。语音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是音标读不准,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音,如[e]和[ei],还有[i]和[i:],[l]和[r]等发音比较接近的音。语调的主要问题则体现在语调没有变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发音不够清楚,使人听起来不像念英文,说的东西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听得懂。
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1. 现行考试方式的弊端
一直以来,考试总是指导中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怎样考往往影响怎样教和怎样学。目前的语法为纲的教学仍然统治着不少英语课堂,数不清的语法规律,做不完的语法练习,教师和学生都把精力花在笔头练习上。因为考试往往一锤定音,看书面成绩。对于一些本来可以少讲甚至可以不讲的语法项目也不敢放手,结果增加了师生负担,导致学生只会被动“输入”,不会“输出”。如果改进考试方法,增加英语口试,多考查语言运用能力,那教师的关注点就会增多,学生的口语交際素质就会逐步提高。
2. 缺乏和谐的语言环境
语言交际是与活生生的人相互接触、交流信息。我们知道,交际能力是通过不断的交际实践获得的。学生是交际活动的直接参加者,是主角,教师的作用是辅助性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开展交际。在英语教学中,有些学生怕说错,不敢开口。作为教师,我们要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口语交流时出现的失误。表扬、鼓励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而批评、指责则会造成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不足。
3. 缺乏经常性的严格训练和足量语言的输入
听说技能的好坏是中学生英语学习好坏的评判标准。听说技能不可忽视,需要花大力气、花时间、费功夫慢慢提高。但有些中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血来潮时就念个“没完没了”,缺乏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这样学习英语口语的方式应当改正。
三、亟待树立的观念及应对的策略
口试涉及了听力与口语,实际上是一种英语的“口语交际”。而“口语交际”重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它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下进行。情境不同,所遇的对象不同,我们讲话的语气、语调、音量以及体态语言动作皆不一样。因此,“口语交际”是一种情境语言,是一种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活动。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交际目的,要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听者和说者的地位要随着交际的需要不断转换。他们既是听者,同时也是说者。说者要根据听者的情绪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和语言材料,听者又得根据说者的表述,及时做出应答。此时,双方的信息渠道是通畅的,双方的表达是相互促进的。由此可见,它也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圆形语言实践活动。互动和具体情境是英语交际的两个核心要素,抓住了此二者,应对口试的教学策略就能高屋建瓴地应运而生。
1. 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因为,言语的动力来自具体的情境,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否则,就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例如,围绕“Shopping”这一话题,我们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文具商城,学生把自己的文具贴上价格标码,然后进行一场实际的互卖互买的交际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2. 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因为,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人的交往也就是各种关系的交往。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可以促使学生除去胆怯,想说、敢说并勇于交往,否则就会压抑学生的表达欲望。例如,展示话题“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以后,有的学生往往会想:我长大做什么,这是我个人的秘密,我不想告诉大家。这时候,我们不妨把志趣相投的人组合在一起,搞个“私人聊天室”,或者搞个“实话实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会打开思路,自如地倾诉、表达和应对,甚至感到交流的快乐。 3. 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上接第52页)因为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学习者由于听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口头交际能力差异很大。那些听得多、理解得多、范围又广的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就强,而那些听得少,理解不透彻的学习者,在表达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或者不知如何说,口头交际能力就无从谈起。
4. 充实社会文化知识,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提高口头交际能力。英语学习者在与英语本族人进行实际交往中,很容易将自己的母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交际,从而引起误会,导致交流出现障碍甚至失败。比如,中国人常问:“你今年多大?(How old are you?)”“你每月挣多少钱?(How much do you earn each month?)”“你结婚了吗(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等問题。英语本族人听到这些问话会很不高兴,觉得对方不懂礼貌,干预他的私事,他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而这种由于母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而说出不得体的英语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经常给予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也只有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英语国家的一些社会文化知识后,他们才会慢慢摆脱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坚持进行口语测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英语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献:
[1] 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 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3] 胡春洞,王才仁.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外语[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2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