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有这样一所学校,它是2013年棚户区改造新建的学校,它由四校撤并组建而成,经过两年的发展,如今,它是教学科研强校,它是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名校,它就是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小学。从新校到名校,它经历了怎样的重组阵痛,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本刊记者走进龙泉小学,专访龙泉小学校长李西刚。
一剂妙药解三校撤并之疾
李西刚校长至今还记得2009年第一次走进北京门头沟工人子弟学校的情景:破破烂烂的教室,缺少活力的学生,暮气沉沉的课堂,缺乏研究的教师队伍。
走马上任,他开始了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利用自己长期从事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与研究的优势,他将互动反馈技术与电子交互白板引入课堂教学,引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激发了老师执教热情与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学校逐渐步入良性发展。
然而,很快,新的难题又摆在了李校长面前。
2011年与2013年,原龙门小学和原河南街小学相继撤并,学校也由原校址迁入门头沟区耿王路西的新建学校,正式更名为门头沟区龙泉小学。加上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合并,现有的龙泉小学是四校撤并,生源复杂,老师的融合度不够,这些不单是李校长面临的问题,也是许多合并重组学校的痼疾,考验着一个校长的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
诸多问题当中,最困扰李校长的是合并之后,学校一下子有了108位老师,编制严重超标。为此,学校在全区小学中率先进行了干部与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区招聘了两名副校长和一名教學主任,不出任何差错地实现了42名教职工的转岗分流。现在岗教职工67名,其中,北京市特级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13人,校级骨干教师8人。
如何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成为团结奋进的龙泉人?李校长没少花心思,也没少做工作。
2013年教师节,李校长将全校教师组织在一起开了一个联欢会。多才多艺,能唱能跳的李校长还精于烹饪,这一天恰好是来自贵州的王媛老师的生日,他亲自做了一碗手擀面为王老师庆贺生日,大家一起包饺子,唱歌。心贴心的交流增进了老师们之间的了解,加深了他们的感情,大家的心靠拢了,踏实了,也更有干劲了。
为了帮助新来的老师尽快掌握互动反馈技术,李校长让有技术基础的老师与新老师结成对子,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手把手教他们怎样做课件。李校长还亲自参与设计模板,督促鼓励老师们应用新技术提高课堂质量。
从教30余年,深谙教育原理的李校长知道,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让孩子掌握知识是平台是抓手,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维方法、自主与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
李校长认为,互动反馈技术的难点不在于技术本身,在于怎样通过课程设计让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发展,有挑战性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老师们也尝到了甜头。李校长给我们讲了一个课堂小故事。有一节语文课节选《儒林外史》中的一小段:写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读完课文,你认为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出乎老师预料的是几名同学认为严监生是个节约的人和简朴的人,离老师的吝啬之人相聚甚远。教师立即设计了互动反馈技术的反馈问题(按点):1.简朴之人;2.吝啬之人;3.节约之人。通过互动反馈技术,老师发现班里只有几个孩子选吝啬之人,大部分孩子选的都是节约或简朴。把握了孩子们的认知,老师及时出示准备好的补充资料让学生阅读。通过阅读严监生有良田万顷,牛羊成群,可是任粮食霉烂在粮仓也舍不得吃,病入膏肓还舍不得花一文钱看病等资料,再次反馈时,孩子们都选择了:2.吝啬之人。而他们也真正理解了吝啬的含义。
记者随机问了两个学生关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感受。他们的答案是这样的:
“我喜欢这样上课,好玩,有趣,我们能动。”
“以前班里老是一两个同学回答问题,用了“按按按”(专用答题器)以后,我们班四十多个同学可以同时回答问题,而且谁对谁错老师马上就知道了。”
互动反馈技术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法棒点化激活了整个课堂。孩子们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思维跟着老师的节奏,在快乐中消化掉整个课堂内容,学习变得轻松多了。
教学相长,良好的课堂也激发了老师使用互动反馈技术的信心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热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迅速上升。
现在,龙泉小学每年都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大赛,全国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大赛(暨交互白板大赛),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NOC),全国教育技术年会教学课例大赛等。从第四届到第八届全国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大赛本校教师参赛人数和获奖率均居全国第一。到目前,教师在全国教学案例评比中共获得特等奖4个,一等奖56个,二等奖78个,三等奖62个。
李校长还给我们讲了一件让他很动容的事:“在长沙,参加全国教育技术年会,上海教科院的评委问:哪位是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小学陈广芬老师,请站起来。陈老师和我的年纪差不多大,50多岁,能把技术用得这么好,与课堂内容结合得这么深入,这么完美,我建议大家集体为陈老师鼓掌。一时间掌声四起……”
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劲儿足了,学校的荣誉多了,大家的心更近了,互动反馈技术如一剂妙药,无痕地治愈了撤并痼疾,融合汇聚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龙泉小学。
走出去引进来:视野、思维与智慧
随着学校互动反馈技术与电子交互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层运用,并在全国比赛中屡获大奖,许多学校慕名而来,要求学习互动反馈技术。
每一次求教,每一位老师,李校长做好安排,让本校老师与来学习老师结成对子,手把手地教,深入课堂实践应用,再点评,使他们能够快速掌握互动反馈技术的奥妙。同时,李校长还鼓励本校的老师走出去,深入边远地区,给当地的老师开展互动技术讲座与培训。李校长说,每一次出去,老师们都有提高。走出去让他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学习吸取他人的长处,不断自我提高。 2014年底,李校长率教育观察团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进入当地的学校深入了解美国的小学教育。
在听课过程中李校长发现,美国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在课堂上打闹,随意行走。事实上,美国孩子的课堂习惯非常好,他们思维活跃,小组活动参与度高,虽然上课较为自由,但孩子们决不影响别人,而且思维始终跟着老师。让李校长印象深刻的还有他们半圆弧形的课桌,老师们将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孩子安排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讨论。作为教育者,李校长赞叹地说,在美国课堂,老师们尊重孩子们的差异性,认为孩子只是特点不同而没有好坏之分,不存在所谓的学困生,课堂吸收率高,非常有活力。
在美国,李校长还发现,美国教育更注重开发孩子的右脑,而中国教育历来偏重于左脑的发展。走出去的教育考察让李校长和团员们受益颇多,回国之后,他们多次开会探讨比较中美的教育差别,并做了总结和延伸:我们自己的优势不能丢,同时我们还要学习美国教育的长处。
在交谈过程中,记者觉得,李校长始终是以一个学者、一个教育家的严谨态度对待小学教育,不断反思、理解、吸收、接受来自各方的优点,一路扬弃、超越和融合,为龙泉小学注入更强的精神力量与理论支持。
琅琅书声最动听
琅的本义是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琅琅叠在一起形容金石撞击的声音,也形容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因为这两种声音都同样清脆浏亮、美妙动听。
每天早晨八点钟,龙泉小学便充满了孩子们诵读《论语》的稚嫩声音。说起让孩子们诵读《论语》的契机,李校长说他感谢黑龙江嘉荫的陈志平老师。陈老师在自己儿子与侄子成长过程中,坚持让孩子们诵读经典。李校长说虽然只见过两个孩子一次,但是印象特别深刻,他们不但举止大方,外表阳光而且出口成章,是当地抗战纪念馆和恐龙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教育重在实践!李校长很快咨询了门头沟文化馆的相关专家,与全体老师开会讨论,最终决定从《论语》诵读开始。
最初的时候,诵读进展缓慢,熟稔现代文阅读规律的孩子把握不到文言文诵读的节奏与脉搏。然而几周之后,孩子们背诵的速度越来越快,劲头也越来越足。现在低年级的孩子两天就能背诵一页,高年级的许多孩子可以已经将《论语》背诵得滚瓜烂熟。
小草总是在夜里长高的,真正的进步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老师们发现,孩子们朗读课文的声音更顿挫有致,记单词记公式也快了许多,记忆力与理解能力都有很好的发展。而最让李校长高兴的是,一次《论语》诵读比赛,家长给孩子颁奖的时候,他注意到,孩子鞠躬特别深,姿势很庄重,正是因为他们对经典有了理解与感悟吧。李校长说:“这才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精髓,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
教育的本质首先是要教做人,做一个谦谦君子,于国,于家,于自己都有莫大助益,经典阅读最大的价值即在此。李校长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还将精选更多传统文化经典,让孩子们逐步诵读,让琅琅书声滋养他们的心灵,滋养他们的未来!
做老师真幸福
在采访的过程中,龙泉小学带给记者的感觉很奇妙,它安静地依偎着身后的群山;山峦叠翠,仿佛给它戴上了绿色的花冠;崭新的校园,处处流溢着宁静平和的气息;孩子们的读书声欢笑声又让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采访告一段落,校办公室主任王老师陪着我们在校园里走走看看。教室里,学生与老师在安心上课,走廊里的宣传板上贴着孩子们摘抄默写的古诗和《论语》。记者按捺不住好奇,问王老师,听说学校有40多个学生社团,是真的吗?王老师笑着说,以前有40多个,去年经过整理,现在有35个。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在各个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但是一所小学,601个孩子,19个教学班,却拥有35个活动社团,是不是太多了,孩子能上得过来吗?是不是在搞形式主义?带着心里的疑问,记者走访了一个个社团,用眼睛,用心录下了一段段社团剪影。
为三个孩子守一间教室 在龙泉小学教学楼的三楼,有一个资源教室,教室的布置很简单,一个白色的大圆桌,一个矮小的沙发,地垫,汉字卡片,孩子们用红蓝两色粗绳穿的图案,这是我的全部印象。
主管教室的何老师安静慈和,她告诉记者,她只有三个学生,其中两个患有自闭症,一个患有听力障碍。这些孩子由于无法顺畅地与外界沟通交流,他们的脾气一般都比较暴躁,缺乏耐心,注意力不能集中,她需要做的,就是静静陪着他们做各种工作,安抚他们,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尝试让他们建立与世界的关系。为了特殊孩子能够在正常集体,接受正常教育,何老师默默地做着他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在教室黑板的右下方,有一串笔迹: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上写着,何老师,你好。
环保酵素打开环保之门 在三楼,还有一间大教室,引起了记者特别的兴趣,教室里放着几十个条形盆,里面种着花草与蔬菜,靠墙的白色塑料大桶里,装着褐色液体。
这是什么?记者问王老师。环保酵素呀,王老师笑着说。
不一会儿,王老师请来了专门负责环保酵素兴趣组的董雪老师,董老师爱说爱笑,非常热心。她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偶然看到了一个关于环保酵素的介绍,回家试了试,还不错,这才把想法带到了学校,没想到孩子们非常喜欢,原本教英語的她义无反顾挑起了这个社团。环保酵素是将红糖、果皮与水按1:3:10的比例发酵三个月而成,可以做洗手液,稀释以后还可以用来浇花。如今,学校餐厅用的洗涤灵和洗手间用的洗手液都换成了环保酵素。自从社团成立后,全校的孩子们都把果皮,塑料瓶主动送到社团里,并热心地观察果皮不断发酵的过程,老师也趁机给孩子们讲了相关的生物、化学知识。
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环保酵素,孩子们学到了远远超出课本的生动知识,并建立了环保的理念。
王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建社团,并没有一定的规划,而是一而二,二而三,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 让记者惊叹的艺术串珠 推开门,记者就被满屋子精美的串珠作品吸引住了,精美的盘子、可爱的花篮、各种小动物、大葫芦、挂在墙上的福字、中国结、学校校徽与校训,全是孩子们用一个一个珠子穿起来的。穿珠子不但增强孩子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与毅力。孩子们做好的艺术串珠还作为礼物漂洋过海送给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小学的孩子们呢!
除此之外,学校的特色项目还有琵琶、太平鼓、扬琴、羽毛球、篮球、足球、摔跤等等。
很多人说,做老师很幸福,老师工作轻松,还有寒暑假。但是懂得教育的人都明白,用心做教育,用心为孩子,为了每一堂课,孩子们都能快乐、满意并学有所得,老师们付出了很多很多。特别是龙泉小学,有近60%的孩子来自外地来京务工家庭。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每天早出晚归,根本照顾不到孩子的学习,更没有金钱和精力去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与爱好。
为了让孩子全面均衡发展,李校长与领导班子想办法、拓路子,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30多个社团背后,是一片殷殷爱才之心。
下楼的时候,看到墙上挂着孩子们敲太平鼓的照片。王老师说:“孩子们学太平鼓有半年,已经敲得有模有样了。这些孩子,给他们教什么他们都能做好!”语气中是欣喜是赞叹。从教二十多年的王老师也说:“做老师真幸福,可以听见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他们身体中充盈着丰沛的生命力与惊人的创造力,他们的欢笑、智慧也让我们青春焕发。”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孩子,你让他拥有一种爱好,他可能会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也许这就是龙泉小学拥有丰富的社团活动的原因。
我有一个龙泉梦
参观了学校之后,我们再次落座小会议,谈起了龙泉小学的未来。李校长告诉记者,他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继续深化互动技术的深层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把握“互联网 时代”的特点,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媒体、资源之间的互动会更加深入多维。李校长还吸收了美国翻转课堂的经验并将它本土化,做课堂小翻转,让孩子先自主探究,小组互助,然后再通过互动反馈技术深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拓展思维。
在教学改革的路上,李校长一路高歌,不断奋进。利用每年白板大賽与互动反馈技术应用比赛,他结识了全国许多名师高手,并将他们请到学校,让本校的老师与名师同课异构,同台竞技,通过相同的课程,不同的授课思路,取长补短,吸收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建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强校。
李校长还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培养有素养的龙泉人。在教育过程中,素养的培养是最难的,因为它是抽象的,难于具体规划与操作,容易沦为口号和形式。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李校长将龙泉素养归结为四个方面:公民素养,学习素养,健康素养和有特色的信息素养。再按维度以三字经的形式分解到每节课程中去,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语文到数学再到各个学科,形成一个完整的素养培育体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李校长始终以敏锐的思维,审慎的态度走在教育改革与理论创新的前沿,将理论与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开辟了有特色的龙泉小学发展之路。
从门头沟教育“洼地”到全国信息应用“高地”,谈起这个过程,李校长脸上始终挂着轻松的微笑,但是这背后所付出的辛劳,远不是我们所能够了解的。
走进教育领域的人,往往会为教育奉献一生。教育不可抗拒的魅力在哪里?或者就是因为教育者的内心都装着一个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拥有完整而幸福的人生。
李校长还将为他的龙泉梦一直努力下去……
人物简介:
李西刚:北京门头沟区龙泉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北京小学电化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学校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门头沟区优秀人才。他致力于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先后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互动技术应用等全国重点课题的研究。设计制作的教学课件和指导的实验课例多次在全国和市级评比取得优异成绩。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国家级专业刊物上。他带领龙泉小学走向全国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强校和名校。
一剂妙药解三校撤并之疾
李西刚校长至今还记得2009年第一次走进北京门头沟工人子弟学校的情景:破破烂烂的教室,缺少活力的学生,暮气沉沉的课堂,缺乏研究的教师队伍。
走马上任,他开始了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利用自己长期从事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与研究的优势,他将互动反馈技术与电子交互白板引入课堂教学,引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激发了老师执教热情与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学校逐渐步入良性发展。
然而,很快,新的难题又摆在了李校长面前。
2011年与2013年,原龙门小学和原河南街小学相继撤并,学校也由原校址迁入门头沟区耿王路西的新建学校,正式更名为门头沟区龙泉小学。加上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合并,现有的龙泉小学是四校撤并,生源复杂,老师的融合度不够,这些不单是李校长面临的问题,也是许多合并重组学校的痼疾,考验着一个校长的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
诸多问题当中,最困扰李校长的是合并之后,学校一下子有了108位老师,编制严重超标。为此,学校在全区小学中率先进行了干部与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区招聘了两名副校长和一名教學主任,不出任何差错地实现了42名教职工的转岗分流。现在岗教职工67名,其中,北京市特级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13人,校级骨干教师8人。
如何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成为团结奋进的龙泉人?李校长没少花心思,也没少做工作。
2013年教师节,李校长将全校教师组织在一起开了一个联欢会。多才多艺,能唱能跳的李校长还精于烹饪,这一天恰好是来自贵州的王媛老师的生日,他亲自做了一碗手擀面为王老师庆贺生日,大家一起包饺子,唱歌。心贴心的交流增进了老师们之间的了解,加深了他们的感情,大家的心靠拢了,踏实了,也更有干劲了。
为了帮助新来的老师尽快掌握互动反馈技术,李校长让有技术基础的老师与新老师结成对子,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手把手教他们怎样做课件。李校长还亲自参与设计模板,督促鼓励老师们应用新技术提高课堂质量。
从教30余年,深谙教育原理的李校长知道,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让孩子掌握知识是平台是抓手,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维方法、自主与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
李校长认为,互动反馈技术的难点不在于技术本身,在于怎样通过课程设计让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发展,有挑战性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老师们也尝到了甜头。李校长给我们讲了一个课堂小故事。有一节语文课节选《儒林外史》中的一小段:写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读完课文,你认为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出乎老师预料的是几名同学认为严监生是个节约的人和简朴的人,离老师的吝啬之人相聚甚远。教师立即设计了互动反馈技术的反馈问题(按点):1.简朴之人;2.吝啬之人;3.节约之人。通过互动反馈技术,老师发现班里只有几个孩子选吝啬之人,大部分孩子选的都是节约或简朴。把握了孩子们的认知,老师及时出示准备好的补充资料让学生阅读。通过阅读严监生有良田万顷,牛羊成群,可是任粮食霉烂在粮仓也舍不得吃,病入膏肓还舍不得花一文钱看病等资料,再次反馈时,孩子们都选择了:2.吝啬之人。而他们也真正理解了吝啬的含义。
记者随机问了两个学生关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感受。他们的答案是这样的:
“我喜欢这样上课,好玩,有趣,我们能动。”
“以前班里老是一两个同学回答问题,用了“按按按”(专用答题器)以后,我们班四十多个同学可以同时回答问题,而且谁对谁错老师马上就知道了。”
互动反馈技术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法棒点化激活了整个课堂。孩子们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思维跟着老师的节奏,在快乐中消化掉整个课堂内容,学习变得轻松多了。
教学相长,良好的课堂也激发了老师使用互动反馈技术的信心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热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迅速上升。
现在,龙泉小学每年都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大赛,全国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大赛(暨交互白板大赛),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NOC),全国教育技术年会教学课例大赛等。从第四届到第八届全国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大赛本校教师参赛人数和获奖率均居全国第一。到目前,教师在全国教学案例评比中共获得特等奖4个,一等奖56个,二等奖78个,三等奖62个。
李校长还给我们讲了一件让他很动容的事:“在长沙,参加全国教育技术年会,上海教科院的评委问:哪位是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小学陈广芬老师,请站起来。陈老师和我的年纪差不多大,50多岁,能把技术用得这么好,与课堂内容结合得这么深入,这么完美,我建议大家集体为陈老师鼓掌。一时间掌声四起……”
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劲儿足了,学校的荣誉多了,大家的心更近了,互动反馈技术如一剂妙药,无痕地治愈了撤并痼疾,融合汇聚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龙泉小学。
走出去引进来:视野、思维与智慧
随着学校互动反馈技术与电子交互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层运用,并在全国比赛中屡获大奖,许多学校慕名而来,要求学习互动反馈技术。
每一次求教,每一位老师,李校长做好安排,让本校老师与来学习老师结成对子,手把手地教,深入课堂实践应用,再点评,使他们能够快速掌握互动反馈技术的奥妙。同时,李校长还鼓励本校的老师走出去,深入边远地区,给当地的老师开展互动技术讲座与培训。李校长说,每一次出去,老师们都有提高。走出去让他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学习吸取他人的长处,不断自我提高。 2014年底,李校长率教育观察团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进入当地的学校深入了解美国的小学教育。
在听课过程中李校长发现,美国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在课堂上打闹,随意行走。事实上,美国孩子的课堂习惯非常好,他们思维活跃,小组活动参与度高,虽然上课较为自由,但孩子们决不影响别人,而且思维始终跟着老师。让李校长印象深刻的还有他们半圆弧形的课桌,老师们将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孩子安排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讨论。作为教育者,李校长赞叹地说,在美国课堂,老师们尊重孩子们的差异性,认为孩子只是特点不同而没有好坏之分,不存在所谓的学困生,课堂吸收率高,非常有活力。
在美国,李校长还发现,美国教育更注重开发孩子的右脑,而中国教育历来偏重于左脑的发展。走出去的教育考察让李校长和团员们受益颇多,回国之后,他们多次开会探讨比较中美的教育差别,并做了总结和延伸:我们自己的优势不能丢,同时我们还要学习美国教育的长处。
在交谈过程中,记者觉得,李校长始终是以一个学者、一个教育家的严谨态度对待小学教育,不断反思、理解、吸收、接受来自各方的优点,一路扬弃、超越和融合,为龙泉小学注入更强的精神力量与理论支持。
琅琅书声最动听
琅的本义是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琅琅叠在一起形容金石撞击的声音,也形容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因为这两种声音都同样清脆浏亮、美妙动听。
每天早晨八点钟,龙泉小学便充满了孩子们诵读《论语》的稚嫩声音。说起让孩子们诵读《论语》的契机,李校长说他感谢黑龙江嘉荫的陈志平老师。陈老师在自己儿子与侄子成长过程中,坚持让孩子们诵读经典。李校长说虽然只见过两个孩子一次,但是印象特别深刻,他们不但举止大方,外表阳光而且出口成章,是当地抗战纪念馆和恐龙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教育重在实践!李校长很快咨询了门头沟文化馆的相关专家,与全体老师开会讨论,最终决定从《论语》诵读开始。
最初的时候,诵读进展缓慢,熟稔现代文阅读规律的孩子把握不到文言文诵读的节奏与脉搏。然而几周之后,孩子们背诵的速度越来越快,劲头也越来越足。现在低年级的孩子两天就能背诵一页,高年级的许多孩子可以已经将《论语》背诵得滚瓜烂熟。
小草总是在夜里长高的,真正的进步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老师们发现,孩子们朗读课文的声音更顿挫有致,记单词记公式也快了许多,记忆力与理解能力都有很好的发展。而最让李校长高兴的是,一次《论语》诵读比赛,家长给孩子颁奖的时候,他注意到,孩子鞠躬特别深,姿势很庄重,正是因为他们对经典有了理解与感悟吧。李校长说:“这才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精髓,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
教育的本质首先是要教做人,做一个谦谦君子,于国,于家,于自己都有莫大助益,经典阅读最大的价值即在此。李校长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还将精选更多传统文化经典,让孩子们逐步诵读,让琅琅书声滋养他们的心灵,滋养他们的未来!
做老师真幸福
在采访的过程中,龙泉小学带给记者的感觉很奇妙,它安静地依偎着身后的群山;山峦叠翠,仿佛给它戴上了绿色的花冠;崭新的校园,处处流溢着宁静平和的气息;孩子们的读书声欢笑声又让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采访告一段落,校办公室主任王老师陪着我们在校园里走走看看。教室里,学生与老师在安心上课,走廊里的宣传板上贴着孩子们摘抄默写的古诗和《论语》。记者按捺不住好奇,问王老师,听说学校有40多个学生社团,是真的吗?王老师笑着说,以前有40多个,去年经过整理,现在有35个。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在各个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但是一所小学,601个孩子,19个教学班,却拥有35个活动社团,是不是太多了,孩子能上得过来吗?是不是在搞形式主义?带着心里的疑问,记者走访了一个个社团,用眼睛,用心录下了一段段社团剪影。
为三个孩子守一间教室 在龙泉小学教学楼的三楼,有一个资源教室,教室的布置很简单,一个白色的大圆桌,一个矮小的沙发,地垫,汉字卡片,孩子们用红蓝两色粗绳穿的图案,这是我的全部印象。
主管教室的何老师安静慈和,她告诉记者,她只有三个学生,其中两个患有自闭症,一个患有听力障碍。这些孩子由于无法顺畅地与外界沟通交流,他们的脾气一般都比较暴躁,缺乏耐心,注意力不能集中,她需要做的,就是静静陪着他们做各种工作,安抚他们,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尝试让他们建立与世界的关系。为了特殊孩子能够在正常集体,接受正常教育,何老师默默地做着他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在教室黑板的右下方,有一串笔迹: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上写着,何老师,你好。
环保酵素打开环保之门 在三楼,还有一间大教室,引起了记者特别的兴趣,教室里放着几十个条形盆,里面种着花草与蔬菜,靠墙的白色塑料大桶里,装着褐色液体。
这是什么?记者问王老师。环保酵素呀,王老师笑着说。
不一会儿,王老师请来了专门负责环保酵素兴趣组的董雪老师,董老师爱说爱笑,非常热心。她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偶然看到了一个关于环保酵素的介绍,回家试了试,还不错,这才把想法带到了学校,没想到孩子们非常喜欢,原本教英語的她义无反顾挑起了这个社团。环保酵素是将红糖、果皮与水按1:3:10的比例发酵三个月而成,可以做洗手液,稀释以后还可以用来浇花。如今,学校餐厅用的洗涤灵和洗手间用的洗手液都换成了环保酵素。自从社团成立后,全校的孩子们都把果皮,塑料瓶主动送到社团里,并热心地观察果皮不断发酵的过程,老师也趁机给孩子们讲了相关的生物、化学知识。
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环保酵素,孩子们学到了远远超出课本的生动知识,并建立了环保的理念。
王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建社团,并没有一定的规划,而是一而二,二而三,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 让记者惊叹的艺术串珠 推开门,记者就被满屋子精美的串珠作品吸引住了,精美的盘子、可爱的花篮、各种小动物、大葫芦、挂在墙上的福字、中国结、学校校徽与校训,全是孩子们用一个一个珠子穿起来的。穿珠子不但增强孩子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与毅力。孩子们做好的艺术串珠还作为礼物漂洋过海送给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小学的孩子们呢!
除此之外,学校的特色项目还有琵琶、太平鼓、扬琴、羽毛球、篮球、足球、摔跤等等。
很多人说,做老师很幸福,老师工作轻松,还有寒暑假。但是懂得教育的人都明白,用心做教育,用心为孩子,为了每一堂课,孩子们都能快乐、满意并学有所得,老师们付出了很多很多。特别是龙泉小学,有近60%的孩子来自外地来京务工家庭。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每天早出晚归,根本照顾不到孩子的学习,更没有金钱和精力去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与爱好。
为了让孩子全面均衡发展,李校长与领导班子想办法、拓路子,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30多个社团背后,是一片殷殷爱才之心。
下楼的时候,看到墙上挂着孩子们敲太平鼓的照片。王老师说:“孩子们学太平鼓有半年,已经敲得有模有样了。这些孩子,给他们教什么他们都能做好!”语气中是欣喜是赞叹。从教二十多年的王老师也说:“做老师真幸福,可以听见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他们身体中充盈着丰沛的生命力与惊人的创造力,他们的欢笑、智慧也让我们青春焕发。”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孩子,你让他拥有一种爱好,他可能会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也许这就是龙泉小学拥有丰富的社团活动的原因。
我有一个龙泉梦
参观了学校之后,我们再次落座小会议,谈起了龙泉小学的未来。李校长告诉记者,他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继续深化互动技术的深层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把握“互联网 时代”的特点,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媒体、资源之间的互动会更加深入多维。李校长还吸收了美国翻转课堂的经验并将它本土化,做课堂小翻转,让孩子先自主探究,小组互助,然后再通过互动反馈技术深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拓展思维。
在教学改革的路上,李校长一路高歌,不断奋进。利用每年白板大賽与互动反馈技术应用比赛,他结识了全国许多名师高手,并将他们请到学校,让本校的老师与名师同课异构,同台竞技,通过相同的课程,不同的授课思路,取长补短,吸收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建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强校。
李校长还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培养有素养的龙泉人。在教育过程中,素养的培养是最难的,因为它是抽象的,难于具体规划与操作,容易沦为口号和形式。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李校长将龙泉素养归结为四个方面:公民素养,学习素养,健康素养和有特色的信息素养。再按维度以三字经的形式分解到每节课程中去,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语文到数学再到各个学科,形成一个完整的素养培育体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李校长始终以敏锐的思维,审慎的态度走在教育改革与理论创新的前沿,将理论与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开辟了有特色的龙泉小学发展之路。
从门头沟教育“洼地”到全国信息应用“高地”,谈起这个过程,李校长脸上始终挂着轻松的微笑,但是这背后所付出的辛劳,远不是我们所能够了解的。
走进教育领域的人,往往会为教育奉献一生。教育不可抗拒的魅力在哪里?或者就是因为教育者的内心都装着一个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拥有完整而幸福的人生。
李校长还将为他的龙泉梦一直努力下去……
人物简介:
李西刚:北京门头沟区龙泉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北京小学电化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学校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门头沟区优秀人才。他致力于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先后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互动技术应用等全国重点课题的研究。设计制作的教学课件和指导的实验课例多次在全国和市级评比取得优异成绩。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国家级专业刊物上。他带领龙泉小学走向全国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强校和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