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添加1%、3%、5%、7%的瓜尔豆胶对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测定了面条的蒸煮品质、淀粉糊化度、质构特性以及感官品质。随着瓜尔豆胶添加量的增加,面条的蒸煮得率、淀粉糊化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蒸煮损失率先降低后增加。添加瓜尔豆胶能够使面条的内部形成完全固结的结构,提升面条的品质特性。但是,当瓜尔豆胶的添加量为7%时,瓜尔豆胶的水合作用对面筋和淀粉结构产生负面影响,使面条的品质低于瓜尔豆胶添加量为5%的面条。
研究了预糊化糯米粉的不同添加量(以预糊化糯米粉质量为100%)对不同品质糯米粉在混合实验仪中测定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糊化糯米粉添加量的逐渐增加,2种糯米粉的C2、C3、C4、C5变化趋势相近;C2粉团最低扭矩值逐渐降低,在添加量达到4%后,变化趋缓;C3粉团最大扭矩值逐渐增大,在添加量达到4%后降低;C5-C4的差值在添加量2%时达到最大值,在3%时最低,随后略有增加。
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同时测定川荞1号、西荞1号、米荞1号、迪苦4个不同品种苦荞麦中6种代表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品种之间含量差异进行分析与评价。所测6种成分葫芦巴碱、芦丁、山奈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奈酚、大黄素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5.27%~107.31%。4个品种苦荞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主要为黄酮类成分,其在米荞1号中含量最高,远高于川荞1号和西荞1号(P <0.0
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从5种大孔树脂筛中筛选出D-101大孔树脂对紫玉米穗轴花青素进行纯化,结果表明:D-101的静态吸附率(94.17±1.31)%,解吸率(90.83±1.33)%,为最佳纯化材料。通过动态吸附-解吸试验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上柱体积9 BV、上样流速1.5 m L/min、洗脱剂为体积分数70%乙醇与体积分数0.02%盐酸的混合液(体积比100∶1)、洗脱流速1.5 m L/min、洗脱体积8 BV。在此条件下,获得穗轴花青素纯度为29.76%,相比于原料花青素纯度0.74%,提高了
以玫瑰花、水蒸气蒸馏提取玫瑰精油后的废弃物为对照,以亚临界丁烷萃取后的玫瑰废弃物为原料,用200 g/L柠檬酸溶液进行提取并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通过超滤离心和大孔树脂手段纯化粗提液中花色苷并鉴定其主要成分。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玫瑰精油后废弃物总酚、类黄酮含量、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e3+的还原能力分别为(32.84±1.065) mg GAE/g、(17.57±0.73) mg TE/g、(0.35±0.058)μmol/L、(33.53±0.008 9)
为了探讨光催化反应对秸秆的降解效果,采用TiO
2/UV光催化技术处理玉米秸秆,考察了催化剂质量浓度、催化体系pH、秸秆质量浓度和辐照时间对秸秆降解的影响。在TiO
2质量浓度0.2 g/L、秸秆质量浓度10 g/L、pH 8.0、辐照2 h的最佳光催化条件下,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29.27%和19.84%;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以及热重分析(TG/DTG)表征分析结果表明,TiO
2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玉米须多酚,添加到熟猪油中,研究玉米须多酚抗油脂氧化的量效关系及与增效剂的协同作用,同时研究不同加工处理对玉米须多酚体外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多酚抗油脂氧化能力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在5种含有不同添加量的玉米须多酚熟猪油中,添加油重1.10%玉米须多酚的熟猪油抗氧化能力最强。3种增效剂中,维生素C对玉米须多酚抗氧化的增效作用最佳。随pH的升高,玉米须多酚还原力保存率显著降低,在pH 3.0时稳定性最好;玉米须多酚对热敏感,在4℃低温稳定性最好,玉米须多酚抗氧化稳定性随贮藏温
对某粮仓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仿真试验,将单棵C4.5决策树、随机森林、经过属性约简后的随机森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属性约简后的随机森林提高了计算精度且减少了时间消耗。
选取7种不同的炒米原料进行15个质量指标检测,并将原料进行烘炒加工后检测成品中二氧化硫含量。再对这些质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得分排序,以筛选出最适宜的炒米原料。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炒米原料各质量指标具有一定差异性,因素之间有部分相关,根据累积方差贡献率提取出3个因子,特征根值均大于1,此3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解释率分别为46.999%、26.046%、13.998%。经模型评价计算后得出各炒米原料的综合得分,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黑米1号,红米1号和红米2号。
对漫反射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应用于油茶籽出油率和过氧化值的快速批量检测进行研究。以广东梅州37份油茶籽为研究对象,采用NIR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出油率和过氧化值的定量模型。所建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961 8和0.983 6。外部验证显示,预测值最大相对偏差分别在3%和9%以内,配对样本T检验中P值均大于0.05。表明所建NIR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应用于油茶的质量安全和优质选种的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