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初春的早晨还很冷,李大爷每日还是坚持进行晨练,绕小区的外墙跑几圈。当他跑到离小区大门不远的地方,发现有一穿西装的小伙子坐在一棵树旁,背靠大树,头歪在一边,“嘿,干啥哪?”老人家喊了两声,没有回应,老人觉的不对,上前推了一把,小伙子顺势倒地。随后老人家呼叫120和报了警,急救车和警察迅速到达,急救人员开始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将病人送往医院。警察从病人手机的电话号码中找到家人。从家人口中得知:小伙子单身在城里工作,平素喜欢喝酒,前一天晚上在离小区不远的地方和几个朋友喝酒,然后自行走路回家,估计坐在路边上睡着啦,早春天还冷,冻死啦。
专家点评:
由于酒精可造成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且减少判断力,导致反应迟缓。尤其是在寒冷的环境中,易造成低体温。低体温可使机体出现高凝血症、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造成患者的意外死亡。有统计表明,在某些乡村地区,90%以上低温引起的死亡与血中酒精浓度升高有关。因此,处理醉酒时,无论在院外,还是在急诊科,保温是必要的措施。“一条毛毯,意味着一条生命。”
五分钟入血,半衰期6小时
酒精进入胃內约五分之一由胃吸收,其他在小肠吸收。饮酒后五分钟酒精即可进入血液中。90%之酒精在肝脏中代谢成乙醛→醋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转变成热量或储存为脂肪。一般人每小时可代谢15ml的酒精,约10%以原型从肺、肾排出。酒精在人体内氧化和排泄速度缓慢,被吸收后积聚在血液和各组织中(脑组织中的酒精浓度是血液酒精浓度的10倍)。一般来说,酒精在体内的降解半衰期大于6小时。
酒精具有脂溶性,可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神经细胞膜上的某些酶,影响细胞功能,故酒精中毒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小剂量可阻断突触后膜苯二氮卓-γ-氨基丁酸受体,解除γ-氨基丁酸(GABA)对脑的抑制,产生兴奋效应。随着剂量增加,可依次抑制小脑、网状结构和延脑中枢,引起共济失调、昏睡、昏迷及呼吸和循环衰竭。
醉酒可直接致死
醉酒有三种形式:普通醉酒、病理性醉酒、复杂醉酒。
普通醉酒:又称单纯醉酒或一般性醉酒,就是饮酒后出现的急性酒中毒状态。醉酒的发展决定于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达到0.05%时,出现微醉,感到心情舒畅、妙语趣谈、诗兴发作,但这时眼和手指的协调动作受到影响;如果继续饮酒,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升至0.1%以上时,表现为举止轻浮、情绪不稳、激惹易怒、不听劝阻、感觉迟钝、步态蹒跚,这是急性酒精中毒的典型表现;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升到0.2%以上时,平时被抑制的欲望和潜藏的积怨都发泄出来,表现为出言不逊、借题发挥、行为粗暴、滋事肇祸;如果继续饮酒,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达到0.3%以上时,表现为说话含糊不请、呕吐狼籍、烂醉如泥;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升至0.4%以上时,则出现全身麻痹、进入昏迷状态;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升至0.5%以上时,可直接致死。当然并不是每个醉酒者发展过程都会如此界限分明地一步一步进行,症状的强度如何,还取决于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
病理性醉酒:特征是小量饮酒引起严重的精神失常。主要发生于对酒精的耐受性很低的人,往往在少量饮酒后突然出现谵妄或朦胧状态,表现为极度兴奋、错觉幻觉和被害妄想、攻击性行为、紧张恐惧、痉挛发作。一般发作持续数小时或一整天,常以深睡结束发作,醒后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
复杂醉酒:复杂醉酒通常是脑器质性损害,如颅脑损伤、脑炎、癫痫等,或严重脑功能障碍、智力障碍、人格改变等,对酒精的耐受性大大下降,见于大量饮酒后产生的严重酒中毒状态。其复杂性在于除一般的醉态外,意识障碍明显,表现为兴奋躁动、暴力行为,甚至杀人毁物,持续时间往往仅有数小时,事后对发作经过完全丧失记忆,或仅有零星记忆。
醉酒后低体温是致死主因
全身性冷伤亦称凉僵,属冻结性冷伤,是身体长时间暴露于低温寒冷环境引起的体内热量大量丧失,全身新陈代谢机能降低,正常中心体温无法维持。由于体温过低,最后意识丧失、昏迷,发生冻僵,重者冻亡。严重低温(体温低于30℃ )可以引起脑血流及氧需求显著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压下降。由于脑功能明显受抑,低温患者可出现类似临床死亡的表现。但是,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因低温造成的冻结性冷伤,即完全“冻僵”而死亡的并不多见;由于其体温散失较快,往往是先于完全“冻僵”之前,就出现心律失常而死亡。
低体温死亡率很高,临床表现像脑卒中或代谢紊乱。随着体温下降,病人从疲劳、衰弱、共济失调、情感淡漠及嗜睡,进入急性精神错乱状态。当体温下降到小于32.2℃时,就进一步发展为木僵,昏迷、幻觉、攻击行为、拒绝援助等也可见到。低体温病人的手、脚和腹部摸上去是冷的,但令人注意的却是没有寒战;呼吸浅而慢,常见脉搏缓慢,血压降低伴以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面部可能浮肿并呈桃红色。在略少于50%的低体温病人中,早期的心电图可出现特征性的J波,这是一个在左心导联QRS波群后出现的一个小小正向波。较常见的是心电图显示出由于细微迅速肌肉震颤所引起的基线振动,往往被误认为是电干扰或是病人的主动动作所引起。这种细微的肌肉震颤通常不明显,但对低体温的老年人来说,从生理角度上看,很可能就相当于寒战。震颤、共济失调、病理反射及反射抑制、昏迷、癫痫发作以及肌张力明显加强等神经学方面的体征都可能发生。如果不制止体温下降, 病人往往在体温24.9℃及23.9℃之间时,由于心搏停止或心室纤维颤动而死亡。即使病人能继续生存下来,缺氧对全身新陈代谢的影响及组织坏死是免不了的。低体温可使很多并发症延迟发生(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胰腺炎、肺水肿、肺炎、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衰竭和肢体坏疽)。
细心观察,注意保温
对轻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他再继续饮酒;其次可找些梨子、马蹄、西瓜之类的水果给他解酒;也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如用筷子等)引起呕吐反射,将酒等胃内容物尽快呕吐出来(对于已出现昏睡的患者不适宜用此方法)。然后要安排患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观察呼吸和脉搏的情况,如无特别,一觉醒来即可自行康复。有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烦躁的现象,则应马上送医院救治。
严重的急性酒精中毒会出现烦躁、昏睡、脱水、抽搐、休克、呼吸微弱等症状,应该从速送医院急救。
如果患者出现低体温,应该把体温缓慢地提高到正常水平(每小时提高≤0.6℃)。较迅速地复温往往可引起不可逆性低血压。在温暖的房间里,利用毛毯或其他较高级的绝热物质可以达到保温之目的。要治疗成功,必须对病人进行细心监护以及对常见并发症有预见能力。
专家点评:
由于酒精可造成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且减少判断力,导致反应迟缓。尤其是在寒冷的环境中,易造成低体温。低体温可使机体出现高凝血症、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造成患者的意外死亡。有统计表明,在某些乡村地区,90%以上低温引起的死亡与血中酒精浓度升高有关。因此,处理醉酒时,无论在院外,还是在急诊科,保温是必要的措施。“一条毛毯,意味着一条生命。”
五分钟入血,半衰期6小时
酒精进入胃內约五分之一由胃吸收,其他在小肠吸收。饮酒后五分钟酒精即可进入血液中。90%之酒精在肝脏中代谢成乙醛→醋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转变成热量或储存为脂肪。一般人每小时可代谢15ml的酒精,约10%以原型从肺、肾排出。酒精在人体内氧化和排泄速度缓慢,被吸收后积聚在血液和各组织中(脑组织中的酒精浓度是血液酒精浓度的10倍)。一般来说,酒精在体内的降解半衰期大于6小时。
酒精具有脂溶性,可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神经细胞膜上的某些酶,影响细胞功能,故酒精中毒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小剂量可阻断突触后膜苯二氮卓-γ-氨基丁酸受体,解除γ-氨基丁酸(GABA)对脑的抑制,产生兴奋效应。随着剂量增加,可依次抑制小脑、网状结构和延脑中枢,引起共济失调、昏睡、昏迷及呼吸和循环衰竭。
醉酒可直接致死
醉酒有三种形式:普通醉酒、病理性醉酒、复杂醉酒。
普通醉酒:又称单纯醉酒或一般性醉酒,就是饮酒后出现的急性酒中毒状态。醉酒的发展决定于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达到0.05%时,出现微醉,感到心情舒畅、妙语趣谈、诗兴发作,但这时眼和手指的协调动作受到影响;如果继续饮酒,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升至0.1%以上时,表现为举止轻浮、情绪不稳、激惹易怒、不听劝阻、感觉迟钝、步态蹒跚,这是急性酒精中毒的典型表现;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升到0.2%以上时,平时被抑制的欲望和潜藏的积怨都发泄出来,表现为出言不逊、借题发挥、行为粗暴、滋事肇祸;如果继续饮酒,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达到0.3%以上时,表现为说话含糊不请、呕吐狼籍、烂醉如泥;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升至0.4%以上时,则出现全身麻痹、进入昏迷状态;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升至0.5%以上时,可直接致死。当然并不是每个醉酒者发展过程都会如此界限分明地一步一步进行,症状的强度如何,还取决于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
病理性醉酒:特征是小量饮酒引起严重的精神失常。主要发生于对酒精的耐受性很低的人,往往在少量饮酒后突然出现谵妄或朦胧状态,表现为极度兴奋、错觉幻觉和被害妄想、攻击性行为、紧张恐惧、痉挛发作。一般发作持续数小时或一整天,常以深睡结束发作,醒后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
复杂醉酒:复杂醉酒通常是脑器质性损害,如颅脑损伤、脑炎、癫痫等,或严重脑功能障碍、智力障碍、人格改变等,对酒精的耐受性大大下降,见于大量饮酒后产生的严重酒中毒状态。其复杂性在于除一般的醉态外,意识障碍明显,表现为兴奋躁动、暴力行为,甚至杀人毁物,持续时间往往仅有数小时,事后对发作经过完全丧失记忆,或仅有零星记忆。
醉酒后低体温是致死主因
全身性冷伤亦称凉僵,属冻结性冷伤,是身体长时间暴露于低温寒冷环境引起的体内热量大量丧失,全身新陈代谢机能降低,正常中心体温无法维持。由于体温过低,最后意识丧失、昏迷,发生冻僵,重者冻亡。严重低温(体温低于30℃ )可以引起脑血流及氧需求显著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压下降。由于脑功能明显受抑,低温患者可出现类似临床死亡的表现。但是,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因低温造成的冻结性冷伤,即完全“冻僵”而死亡的并不多见;由于其体温散失较快,往往是先于完全“冻僵”之前,就出现心律失常而死亡。
低体温死亡率很高,临床表现像脑卒中或代谢紊乱。随着体温下降,病人从疲劳、衰弱、共济失调、情感淡漠及嗜睡,进入急性精神错乱状态。当体温下降到小于32.2℃时,就进一步发展为木僵,昏迷、幻觉、攻击行为、拒绝援助等也可见到。低体温病人的手、脚和腹部摸上去是冷的,但令人注意的却是没有寒战;呼吸浅而慢,常见脉搏缓慢,血压降低伴以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面部可能浮肿并呈桃红色。在略少于50%的低体温病人中,早期的心电图可出现特征性的J波,这是一个在左心导联QRS波群后出现的一个小小正向波。较常见的是心电图显示出由于细微迅速肌肉震颤所引起的基线振动,往往被误认为是电干扰或是病人的主动动作所引起。这种细微的肌肉震颤通常不明显,但对低体温的老年人来说,从生理角度上看,很可能就相当于寒战。震颤、共济失调、病理反射及反射抑制、昏迷、癫痫发作以及肌张力明显加强等神经学方面的体征都可能发生。如果不制止体温下降, 病人往往在体温24.9℃及23.9℃之间时,由于心搏停止或心室纤维颤动而死亡。即使病人能继续生存下来,缺氧对全身新陈代谢的影响及组织坏死是免不了的。低体温可使很多并发症延迟发生(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胰腺炎、肺水肿、肺炎、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衰竭和肢体坏疽)。
细心观察,注意保温
对轻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他再继续饮酒;其次可找些梨子、马蹄、西瓜之类的水果给他解酒;也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如用筷子等)引起呕吐反射,将酒等胃内容物尽快呕吐出来(对于已出现昏睡的患者不适宜用此方法)。然后要安排患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观察呼吸和脉搏的情况,如无特别,一觉醒来即可自行康复。有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烦躁的现象,则应马上送医院救治。
严重的急性酒精中毒会出现烦躁、昏睡、脱水、抽搐、休克、呼吸微弱等症状,应该从速送医院急救。
如果患者出现低体温,应该把体温缓慢地提高到正常水平(每小时提高≤0.6℃)。较迅速地复温往往可引起不可逆性低血压。在温暖的房间里,利用毛毯或其他较高级的绝热物质可以达到保温之目的。要治疗成功,必须对病人进行细心监护以及对常见并发症有预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