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新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课堂教学标准,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氛围的构建策略、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改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教学实践;策略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取得较高的教学效率,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维持学生想要继续学下去的源源动力,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课堂氛围决定了学生在课上的听课状态,因此,构建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
一、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更注重的是课堂上传播知识的数量,而忽视了课堂氛围的营造,因此,学生在沉闷、严肃的教学过程中,难以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样无论是对教学的知识吸收,还是个性、情感的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氛围作为影响教学质量重要因素,逐渐被教育工作者重视起来,并对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课堂效果非常重要,其主要表现为:
1.能够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在新课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预热”完成知识和情感上的过渡,而在预热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课堂氛围的营造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感融合中迅速进入角色,并根据角色的情感变化来体验学习过程,从而提高知识消化吸收的效果。
2.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情感教育。环境对于人的情感培养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体会教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知识的魅力等多种情感,并在情感体验中健全人格。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教学能力。课堂氛围的营造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课堂管理经验,而新的教学需求必然会推动教师不断强化自我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1.坚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所谓良好的课堂氛围,其核心就在于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主观臆断来构建课堂环节的形式显然是将学生排除在教学实践之外,而这只能让学生在不断“被边缘化”的过程中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紧紧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将学生作为影响课堂氛围构建的关键因素,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出,创建符合其成长,利于其思维启发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并通过预习任务安排、课堂问题引导、课后实践探索等环节,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背景资料收集、问题解答和实践探索中来,而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构建了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更强化了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2.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他们不再是课堂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了教学实践的指导者,而小学生由于思维发展尚不成熟,不仅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从整体环境的构建和教学方法指导等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控制。例如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课文后,教师围绕着“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安排了写作练习,而为了指导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为学生做出几点提示:根据文本内容,深入思考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联系;结合自身的体验,细致刻画环境变化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又让学生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写作看法,从而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迸发出新的写作灵感。
3.探索创新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课堂氛围构建的必要途径,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氛围沉闷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即在教学进度的压力下,只能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保证课堂氛围能够在方法的支持下产生新的活力。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例如在《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一组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戏剧等影视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欣赏中领会文章的情感。当然除了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教学、情景教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切实选择符合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目标的方法。
4.强调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组织实践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增进彼此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主题竞赛等方式组织课堂活动,例如为调动学生背诵成语的积极性,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并通过成语接龙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每组学生都能够在竞争与合作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为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利用读书会的方式,让学生交流读书经验,并在阅读中体会文字的魅力、表达自我的乐趣以及思想碰撞的愉悦。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氛围的营造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践中,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合理评价多媒体的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慎用多媒体课件,避免盲目依赖多媒体而忽视学生情感教育的情况,而是应该根据教学的真实需要来适当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文关怀。
2.注重课堂纪律的控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些教师陷入了矫枉过正的误区,在教学中为了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忽视了对学生的管理,出现了课堂“放羊”的松散状态,而这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培養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是非常不利的。
3.教学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切实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教学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法。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氛围构建时,必须树立起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为学生打造轻松、语文气息浓郁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真正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王素静.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学周刊,2015,26:162.
[2]马静.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才智,2015,20:24.
[3]花艳.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7:19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教学实践;策略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取得较高的教学效率,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维持学生想要继续学下去的源源动力,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课堂氛围决定了学生在课上的听课状态,因此,构建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
一、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更注重的是课堂上传播知识的数量,而忽视了课堂氛围的营造,因此,学生在沉闷、严肃的教学过程中,难以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样无论是对教学的知识吸收,还是个性、情感的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氛围作为影响教学质量重要因素,逐渐被教育工作者重视起来,并对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课堂效果非常重要,其主要表现为:
1.能够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在新课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预热”完成知识和情感上的过渡,而在预热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课堂氛围的营造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感融合中迅速进入角色,并根据角色的情感变化来体验学习过程,从而提高知识消化吸收的效果。
2.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情感教育。环境对于人的情感培养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体会教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知识的魅力等多种情感,并在情感体验中健全人格。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教学能力。课堂氛围的营造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课堂管理经验,而新的教学需求必然会推动教师不断强化自我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1.坚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所谓良好的课堂氛围,其核心就在于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主观臆断来构建课堂环节的形式显然是将学生排除在教学实践之外,而这只能让学生在不断“被边缘化”的过程中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紧紧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将学生作为影响课堂氛围构建的关键因素,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出,创建符合其成长,利于其思维启发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并通过预习任务安排、课堂问题引导、课后实践探索等环节,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背景资料收集、问题解答和实践探索中来,而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构建了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更强化了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2.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他们不再是课堂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了教学实践的指导者,而小学生由于思维发展尚不成熟,不仅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从整体环境的构建和教学方法指导等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控制。例如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课文后,教师围绕着“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安排了写作练习,而为了指导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为学生做出几点提示:根据文本内容,深入思考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联系;结合自身的体验,细致刻画环境变化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又让学生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写作看法,从而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迸发出新的写作灵感。
3.探索创新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课堂氛围构建的必要途径,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氛围沉闷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即在教学进度的压力下,只能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保证课堂氛围能够在方法的支持下产生新的活力。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例如在《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一组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戏剧等影视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欣赏中领会文章的情感。当然除了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教学、情景教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切实选择符合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目标的方法。
4.强调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组织实践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增进彼此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主题竞赛等方式组织课堂活动,例如为调动学生背诵成语的积极性,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并通过成语接龙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每组学生都能够在竞争与合作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为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利用读书会的方式,让学生交流读书经验,并在阅读中体会文字的魅力、表达自我的乐趣以及思想碰撞的愉悦。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氛围的营造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践中,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合理评价多媒体的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慎用多媒体课件,避免盲目依赖多媒体而忽视学生情感教育的情况,而是应该根据教学的真实需要来适当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文关怀。
2.注重课堂纪律的控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些教师陷入了矫枉过正的误区,在教学中为了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忽视了对学生的管理,出现了课堂“放羊”的松散状态,而这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培養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是非常不利的。
3.教学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切实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教学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法。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氛围构建时,必须树立起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为学生打造轻松、语文气息浓郁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真正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王素静.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学周刊,2015,26:162.
[2]马静.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才智,2015,20:24.
[3]花艳.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