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培训。各地以培养高素质农民为抓手,助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物阜民丰,业态多元,乡村产业有了“新玩法”。“参加了农广校的培训,我才知道一二三产业如何融合发展。”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崔天鋆激动地说。合作社的草莓是应季产品,且产业单一,只是在采摘期人气火爆,吸引的游客有限。北京市昌平区农广校跟踪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专家请进来、让学员走出去,为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搭建相互交流學习的平台。目前,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绿色果蔬基地,集休闲度假、农业科普、农事体验于一体,草莓大棚已经实现智能物联,水、肥、温度、光照都实现了智能调控。
农民上大学,创业有准,乡村人才有了“新舞台”。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农广校的60名高素质农民在家门口圆了“大学梦”,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生产经验,在各自领域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助推器”。近年来,各地着力构建短期农民培训与中长期农业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互融互促的新型农民教育格局。在“培”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满足农民的素质提升需求;在“育”上做功课,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障,让农民务农有尊严。
既能铸魂,还能增收,乡村文化有了“新气象”。 北京市昌平区农广校驻乡进村开办社会文化艺术中专班,让学员们自编、自导、自唱、自演的精彩节目参加了北京星火工程和科普之夏的汇演,在北京农业嘉年华得到展示。结合昌平区仙人洞村的历史文化,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培训,打造村内孝道文化墙、孝顺椅、图书阅览室、居民文化中心等,推动仙人洞村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如今,仙人洞村变身“网红村”。
头雁领航,众雁成林,乡村组织有了“新感觉”。近年来,河南省夏邑县探索实施了“把农民培养成高素质农民,把高素质农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的高素质农民“四步培养法”。夏邑县先后有837名优秀党员走上村干部岗位,80%以上的基层干部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领办各类企业283家、合作社875家,走出了一条产业强村的好路子。
白墙黛瓦,绿水开颜,乡村生态成了“新卖点”。江苏省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与流钧镇都梁村进行结对共建,举办乡村本土建设人才培训班,培育修路工、水利员、改厕专家、农村住房建设辅导员等专业人员。都梁村在建筑整修、景观绿化、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提升改造,加强入口景观、宅间小巷、水乡特色风貌塑造,村庄水乡田园特色凸显,成功入选省级水美乡村。
地方的好做法好经验,还有很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农民,需要集众智、汇群力,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发力,才能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
物阜民丰,业态多元,乡村产业有了“新玩法”。“参加了农广校的培训,我才知道一二三产业如何融合发展。”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崔天鋆激动地说。合作社的草莓是应季产品,且产业单一,只是在采摘期人气火爆,吸引的游客有限。北京市昌平区农广校跟踪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专家请进来、让学员走出去,为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搭建相互交流學习的平台。目前,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绿色果蔬基地,集休闲度假、农业科普、农事体验于一体,草莓大棚已经实现智能物联,水、肥、温度、光照都实现了智能调控。
农民上大学,创业有准,乡村人才有了“新舞台”。 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农广校的60名高素质农民在家门口圆了“大学梦”,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生产经验,在各自领域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助推器”。近年来,各地着力构建短期农民培训与中长期农业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互融互促的新型农民教育格局。在“培”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满足农民的素质提升需求;在“育”上做功课,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障,让农民务农有尊严。
既能铸魂,还能增收,乡村文化有了“新气象”。 北京市昌平区农广校驻乡进村开办社会文化艺术中专班,让学员们自编、自导、自唱、自演的精彩节目参加了北京星火工程和科普之夏的汇演,在北京农业嘉年华得到展示。结合昌平区仙人洞村的历史文化,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培训,打造村内孝道文化墙、孝顺椅、图书阅览室、居民文化中心等,推动仙人洞村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如今,仙人洞村变身“网红村”。
头雁领航,众雁成林,乡村组织有了“新感觉”。近年来,河南省夏邑县探索实施了“把农民培养成高素质农民,把高素质农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的高素质农民“四步培养法”。夏邑县先后有837名优秀党员走上村干部岗位,80%以上的基层干部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领办各类企业283家、合作社875家,走出了一条产业强村的好路子。
白墙黛瓦,绿水开颜,乡村生态成了“新卖点”。江苏省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与流钧镇都梁村进行结对共建,举办乡村本土建设人才培训班,培育修路工、水利员、改厕专家、农村住房建设辅导员等专业人员。都梁村在建筑整修、景观绿化、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提升改造,加强入口景观、宅间小巷、水乡特色风貌塑造,村庄水乡田园特色凸显,成功入选省级水美乡村。
地方的好做法好经验,还有很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农民,需要集众智、汇群力,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发力,才能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