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等9个方面论述了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和谐而亲密的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良好和谐
师生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行为,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师生关系又是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将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在人际关系中,一种良好关系的建立总是以爱为开端的。在师生关系中,教育爱是最深沉和伟大的力量,是支起教师道德人格大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造新型教育文明的支点。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才能获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和亲近,创设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二、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尊重与信任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能力的体现。当一个教师真正地在爱一个学生的时候,也是他对学生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有最大相信的时候。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人格得到充分发展。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信任学生,不尊重学生,那么教师在学生面前,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权力。
三、相互认知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稳固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相互认知为基础。教师要注重外貌美,服装整齐,典雅大方。更要注重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塑造美的气质,表现出优雅的举止、风度。随着师生双方熟识程度增强,感情加深,双方的相互认知又进一步趋向深刻和稳定,师生交往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定,因此易建立稳固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完善个性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师生关系在建立发展的过程中与其它人际关系一样,会经常受到师生个性特点的影响。教师的个性特征和课堂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职责要求教师培养和教育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去指导和点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小节,教师不注重小节会因小失大,不仅会降低教师个人的威信,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
教师不仅要完善自身的个性,更要研究学生的个性。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现在教育界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正是学生个性化原则的体现。个性化原则强调教育的针对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个性化特别注重这种个性差异,它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五、民主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力所在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首创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凡要求学生做到,以身示范,学生才会打心理信服,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丰富的想象能力。
六、增强师生交往的时空及频度
师生关系与师生接触时间、空间、频度相关联。一般来说,空间距离越小,接触越频繁,则越容易相互吸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增加与学生交往的时间次数,通过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伦理道德的教育感染来影响学生,但同时也从学生的言谈及目光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对教师信任与钦佩,从而激发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业务上更加精益求精。同理,学生从教师那儿体验到关心、爱护、帮助、信任也就更加激发自己加倍努力、刻苦学习,也就更关心自己的品格、才能、意志力的发展,达到自我实现。
七、还学生主体地位
还学生主体地位,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健。知识最终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提倡多年,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仍是以教师唱主角、少数学生当配角和一问一答式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和个别学生的学习活动所占据着,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听客。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
八、建立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
所谓师生合作,也就是所說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它在师生关系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境界。合作是现代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师生合作给予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促使学生自我塑造,逐步形成各种社会交往中应有的品质。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和谐而亲密的关系。在师生关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作为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尊重、爱护、理解、信任学生,能正确客观、全面地认识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健全和完善自己的人格,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学会分析自己,掌握和学生沟通的艺术;作为学生也应有积极的态度,尊敬老师、理解老师,在学习中多向老师请教,多与老师交往,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义智编著,王宗敏审定.实用教学艺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西广明,蒋美勤.不平等与平等:老师行为及师生关系之趋势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1,6.
关键词:师生关系;良好和谐
师生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行为,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师生关系又是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将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在人际关系中,一种良好关系的建立总是以爱为开端的。在师生关系中,教育爱是最深沉和伟大的力量,是支起教师道德人格大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造新型教育文明的支点。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才能获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和亲近,创设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二、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尊重与信任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能力的体现。当一个教师真正地在爱一个学生的时候,也是他对学生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有最大相信的时候。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人格得到充分发展。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信任学生,不尊重学生,那么教师在学生面前,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权力。
三、相互认知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稳固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相互认知为基础。教师要注重外貌美,服装整齐,典雅大方。更要注重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塑造美的气质,表现出优雅的举止、风度。随着师生双方熟识程度增强,感情加深,双方的相互认知又进一步趋向深刻和稳定,师生交往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定,因此易建立稳固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完善个性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师生关系在建立发展的过程中与其它人际关系一样,会经常受到师生个性特点的影响。教师的个性特征和课堂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职责要求教师培养和教育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去指导和点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小节,教师不注重小节会因小失大,不仅会降低教师个人的威信,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
教师不仅要完善自身的个性,更要研究学生的个性。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现在教育界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正是学生个性化原则的体现。个性化原则强调教育的针对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个性化特别注重这种个性差异,它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五、民主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力所在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首创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凡要求学生做到,以身示范,学生才会打心理信服,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丰富的想象能力。
六、增强师生交往的时空及频度
师生关系与师生接触时间、空间、频度相关联。一般来说,空间距离越小,接触越频繁,则越容易相互吸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增加与学生交往的时间次数,通过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伦理道德的教育感染来影响学生,但同时也从学生的言谈及目光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对教师信任与钦佩,从而激发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业务上更加精益求精。同理,学生从教师那儿体验到关心、爱护、帮助、信任也就更加激发自己加倍努力、刻苦学习,也就更关心自己的品格、才能、意志力的发展,达到自我实现。
七、还学生主体地位
还学生主体地位,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健。知识最终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提倡多年,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仍是以教师唱主角、少数学生当配角和一问一答式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和个别学生的学习活动所占据着,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听客。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
八、建立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
所谓师生合作,也就是所說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它在师生关系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境界。合作是现代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师生合作给予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促使学生自我塑造,逐步形成各种社会交往中应有的品质。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和谐而亲密的关系。在师生关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作为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尊重、爱护、理解、信任学生,能正确客观、全面地认识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健全和完善自己的人格,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学会分析自己,掌握和学生沟通的艺术;作为学生也应有积极的态度,尊敬老师、理解老师,在学习中多向老师请教,多与老师交往,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义智编著,王宗敏审定.实用教学艺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西广明,蒋美勤.不平等与平等:老师行为及师生关系之趋势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