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巨大的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教学领域由于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正出现令人振奋的崭新局面,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这种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的功能,以及灵活快速地综合处理和控制信息的特点,更显示出现代高科技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强大优势。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崭新局面,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多媒體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为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多媒体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幻灯版代替板书,突破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手段单调呆板,仅靠“一支笔,一张嘴”,造成学生学习兴趣淡化甚至厌学。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优化语文教学手段,使之多样化和现代化。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用幻灯片制作的板书尽管只是一种辅助手续,但是通过精心设计,合理运用,便能形象直观而又简明有序地显示课文的逻辑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等。它诉诸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易于明确学习的重点,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严密性,从而节省板书的时间,加快教学进程,求得最佳的效果。
例如:我教《变色龙》这一课时,为让学生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个沙俄警察的形象,我制作了一张幻灯片:
在放映幻灯片的时候,首先闪现出一个“变”字。围绕这个“变”字点拨学生:小说中那条狗的主人在变,警官对狗的态度在变,警官的面孔也在不断在变。引导学生找出有关文字。对警官每一次面孔的变化,我用一张表情不同的脸谱来表示(如上图)。在此基础上,学生将相关文字和脸谱联系起来,警官奥楚蔑洛夫善于见风使舵、欺下媚上,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忠实走狗形象便清晰地、实在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又如教学《狼》时,我根据故事情节,预先绘制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投影片,让学生一边观察投影片,一边学习课文,学习复述故事,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气氛。
二、以图解文,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形成重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教材中某些文字内容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缺少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中间媒介。电化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挖掘教材本身的潜在因素,以恰当的画面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艺术感染力的影响下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同时通过分析、推理、提出多种解决问题设想,进行灵活的、新颖的扩散训练,并做到训练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及演示动画的功能,制作了一个动态画面,首先出现《虎门销烟》的背景图片,接着由扬声器送出紧张而又有窒息感的背景音乐,再由小到大出现燃烧着烈火的三维动画字:鸦片战争。这样,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战前紧张的历史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情趣。在教学中,特别是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入历史情境之中,使学生由感觉深入到思维和情感领域,引起认知和情意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项正义的行动?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让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形成反差,对课文知识掌握也更加深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片断的最后,我播放一段MTV《大中国》来创设情境,在银屏上演唱的同时,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唱。由于通过前面的对比分析,学生已认识到清朝统治下中国的落后,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因而学生特别能唱出自豪感,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教学活动也由此达到高潮。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内心图像,而且不需冗长的解说,学生就能很自然地燃起一股爱国之情。课文的难点也就自然而解了。
三、多媒体的运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便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被吸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的学习,比教师的主观灌输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四、课外延伸,拓展探究空间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延伸、升华,课外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把语文课堂上没有尽兴的“节目”延伸到课外完成。一些来不及实施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放到课外,实施综合性学习。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经过实践,适时、适当、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快速、图象卓越、色彩丰富等优势能有效的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红.自我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2005(5):171-172.
[2]《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报
[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网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崭新局面,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多媒體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为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多媒体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幻灯版代替板书,突破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手段单调呆板,仅靠“一支笔,一张嘴”,造成学生学习兴趣淡化甚至厌学。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优化语文教学手段,使之多样化和现代化。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用幻灯片制作的板书尽管只是一种辅助手续,但是通过精心设计,合理运用,便能形象直观而又简明有序地显示课文的逻辑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等。它诉诸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易于明确学习的重点,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严密性,从而节省板书的时间,加快教学进程,求得最佳的效果。
例如:我教《变色龙》这一课时,为让学生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个沙俄警察的形象,我制作了一张幻灯片:
在放映幻灯片的时候,首先闪现出一个“变”字。围绕这个“变”字点拨学生:小说中那条狗的主人在变,警官对狗的态度在变,警官的面孔也在不断在变。引导学生找出有关文字。对警官每一次面孔的变化,我用一张表情不同的脸谱来表示(如上图)。在此基础上,学生将相关文字和脸谱联系起来,警官奥楚蔑洛夫善于见风使舵、欺下媚上,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忠实走狗形象便清晰地、实在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又如教学《狼》时,我根据故事情节,预先绘制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投影片,让学生一边观察投影片,一边学习课文,学习复述故事,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气氛。
二、以图解文,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形成重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教材中某些文字内容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缺少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中间媒介。电化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挖掘教材本身的潜在因素,以恰当的画面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艺术感染力的影响下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同时通过分析、推理、提出多种解决问题设想,进行灵活的、新颖的扩散训练,并做到训练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及演示动画的功能,制作了一个动态画面,首先出现《虎门销烟》的背景图片,接着由扬声器送出紧张而又有窒息感的背景音乐,再由小到大出现燃烧着烈火的三维动画字:鸦片战争。这样,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战前紧张的历史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情趣。在教学中,特别是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入历史情境之中,使学生由感觉深入到思维和情感领域,引起认知和情意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项正义的行动?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让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形成反差,对课文知识掌握也更加深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片断的最后,我播放一段MTV《大中国》来创设情境,在银屏上演唱的同时,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唱。由于通过前面的对比分析,学生已认识到清朝统治下中国的落后,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因而学生特别能唱出自豪感,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教学活动也由此达到高潮。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内心图像,而且不需冗长的解说,学生就能很自然地燃起一股爱国之情。课文的难点也就自然而解了。
三、多媒体的运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便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被吸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的学习,比教师的主观灌输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四、课外延伸,拓展探究空间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延伸、升华,课外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把语文课堂上没有尽兴的“节目”延伸到课外完成。一些来不及实施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放到课外,实施综合性学习。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经过实践,适时、适当、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快速、图象卓越、色彩丰富等优势能有效的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红.自我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2005(5):171-172.
[2]《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报
[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