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早就在《资本论》中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就像水在没有外力约束的情况下只会流向低处一样,资本在缺乏监管抑或是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宁愿冒风险也必然会涌向利润的高地。超过1/4的A股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热衷于斥巨资购买理财产品就是对资本逐利天性的最好注释。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沪深两市已有1142家上市公司购买了1.11万亿元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A股上市公司的“不务正业”并不新鲜,自2012年起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就逐年高涨。2012年,上市公司合计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仅为71亿元,而到2013年暴增至1667亿元,2014年达到3474亿元,2015年进一步超过5500亿元,到2016年已攀升至7807亿元。
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上圈钱,不是用于主营业务的投资,而是拿来购买理財产品,怎么看都会让人觉得是不务正业。尽管上市公司的理财行为有其合理性,社会上也不乏“在主营业务盈利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理财来弥补亏损也算生财有道”的声音,尽管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短期内上市公司选择理财产品只要不违背相关规定就无可厚非”,但面对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涌入和越来越大的资金规模,谁又能保证这些公司会一直甘心于“不违背相关规定”的轨道之上?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除金融类企业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项目不得为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不过,201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又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松开了一道口子。该文件表示,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适当放宽资金用途,上市公司可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投资产品,如固定收益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原本为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松开的口子,没承想却成了部分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的生财之道。可以说,近几年来上司公司理财规模的野蛮增长,已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
上市公司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来加强现金管理,看似生财有道,但实际上暴露的是主业“赚钱乏术”。如果上市公司都疏远主业干起了“代客理财”的营生,那么作为中小投资者的股民们又何必去购买股票?
倘若上市公司的理财热情得不到控制,长此以往野蛮增长,最终会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套用一个网络词,那真是“细思极恐”啊!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就像水在没有外力约束的情况下只会流向低处一样,资本在缺乏监管抑或是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宁愿冒风险也必然会涌向利润的高地。超过1/4的A股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热衷于斥巨资购买理财产品就是对资本逐利天性的最好注释。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沪深两市已有1142家上市公司购买了1.11万亿元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A股上市公司的“不务正业”并不新鲜,自2012年起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就逐年高涨。2012年,上市公司合计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仅为71亿元,而到2013年暴增至1667亿元,2014年达到3474亿元,2015年进一步超过5500亿元,到2016年已攀升至7807亿元。
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上圈钱,不是用于主营业务的投资,而是拿来购买理財产品,怎么看都会让人觉得是不务正业。尽管上市公司的理财行为有其合理性,社会上也不乏“在主营业务盈利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理财来弥补亏损也算生财有道”的声音,尽管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短期内上市公司选择理财产品只要不违背相关规定就无可厚非”,但面对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涌入和越来越大的资金规模,谁又能保证这些公司会一直甘心于“不违背相关规定”的轨道之上?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除金融类企业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项目不得为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不过,201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又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松开了一道口子。该文件表示,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适当放宽资金用途,上市公司可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投资产品,如固定收益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原本为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松开的口子,没承想却成了部分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的生财之道。可以说,近几年来上司公司理财规模的野蛮增长,已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
上市公司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来加强现金管理,看似生财有道,但实际上暴露的是主业“赚钱乏术”。如果上市公司都疏远主业干起了“代客理财”的营生,那么作为中小投资者的股民们又何必去购买股票?
倘若上市公司的理财热情得不到控制,长此以往野蛮增长,最终会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套用一个网络词,那真是“细思极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