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迎来大决战更专业 更自信主办单位由3家增加到5家,奖项设置由6项增加到8项,参评企业由12 家增加到1 6 家; 评审团分成了专家小组……18款“中国车”同台竞技,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
11月19日,北京城气温骤降,妙峰山近郊的老北方驾校却热气腾腾。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高级工程师林建率领助理等一行人在百公里加速制动区测试车辆0→100km/h加速时间、100km/h→0冷态最大制动效能、怠速及60km匀速行驶状态下的噪音;全国知名赛车手李文利忙碌在麋鹿测试区检验车辆操控性;汽车观察杂志社副社长李上雄引导众专家在评委试驾区轮流试乘试驾……玲珑轮胎杯?2011第六届“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以下简称车评)进入到了最为关键的实地测评阶段。
SUV/MPV:比井喷更幸福的后井喷“本届车评让人眼前一亮的竟是国产SUV,不管是哈弗H6、荣威W5,还是海马骑士,尽管都存在一些问题,但也都各具特点。”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工程师于津涛兴奋地告诉《汽车观察》记者。
如果说,评选体系的更新升级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经过五年多的积累,“爱我中国车”评选已经逐渐形成了愈发专业的测评体系;那么,奖项设置的增加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因为谁也没有料到SUV这一细分车型居然能够成为当前中国车市中增长最快的一员。
据乘联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前10月,中国SUV市场累计销量达1171504辆,同比增长22%,远高于国内广义乘用车市场4.4%的增幅。有业内人士指出,2011年全年SUV市场份额预计在13.4%左右。
近两年,SUV市场经历了一个比井喷更幸福的后井喷年代,继2010年 实现总量10倍的高速增长后,2011年仍保持了高速的上升态势,使其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中的份额已接近中型车水平,成为仅次于中级车排行第二的重要细分市场。
这种趋势在本届车评中可见一斑,在参与测评的18款车中,SUV与MPV的比例较往届有了大幅提高。经车评组委会讨论通过,特别增设年度最佳MPV奖和年度最佳SUV奖两项大奖,以此来鼓舞中国车在细分市场中的发展势头。
在上汽选送的荣威W5、长城选送的哈弗H6、海马选送的骑士、力帆选送的X60中,谁能成为2011年度最佳SUV车型奖?评委讨论得不亦乐乎。
李文利很看好荣威W5众多多辅助驾驶装置的使用:在75公里时就会完全介入;一旦出现极限状况时也会及时介入;一旦出现侧滑就会把速度降下来,很多高级配置发挥了作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肖建华第一次参加车评,但同大家一样,他认为在所有参选的SUV车型里,荣威W5明显从血统、制造工艺和定价上都接近合资品牌,优势突出。
但也有评委持相反观点,德尔福(北京)技术研发中心发动机管理系统测试主管邵钧认为,本届参评的SUV车型档次分布有些强弱不均,荣威W5明显跟其他车型不在同一个平台上,这么高端的车型跟哈弗H6、骑士等车型进行对比有些不太公平。
“如果在接近30万元的价格区间里,谁会考虑买荣威W5?这是一个问题。”的确,要想拿到年度最佳SUV奖除了具备产品品质优势外,还要兼顾市场性价比。而长城哈弗H6的优势不仅在于动力匹配顺畅,行驶稳定,外观内饰做工精细,无论是加速制动、复杂路面行驶和麋鹿测试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关键还在于10万元左右的亲民价格更接近市场。
另一方面,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MPV市场已经由当年的一枝独秀发展为如今的多品牌、多车型的格局。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低价MPV市场依旧领跑,以瑞风为代表车型;而低价市场的品牌也基本上被自主品牌所垄断,其中东风风行景逸和金杯阁瑞斯等都是主力车型。
“实际上五菱宏光是泛亚做的,而且卖得不错,这个价位的车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选材和造型上都提升了很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张雷很是偏爱五菱宏光。“但瑞风和畅经前几代瑞风的基础上研制而成,集成了前代的优点,在MPV里,瑞风和畅很有优势。”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主任褚夏源这般看法。
本届车评特别出现了三款MPV参评车型,他们分别是五菱宏光、江淮瑞风和畅、蒙派克2011款舒适版,但谁能获得年度最佳MPV车型奖仍是悬念。
三方自主齐飙车“毫无疑问,这是实力最强的一次争夺。”连任车评六年评委的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认为,三种自主模式的车型参与给2011年车评带来了一个新的起点,有利于促进中国车整体实力的提高。
中国车“成分”的内涵在本届车评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外延。终评会期间,专家们引申出三种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尝试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态势,本届车评中的代表车型既有上汽通用五菱宝骏这样的合资自主“混血儿”;又有广汽传祺这样背靠大集团的“豪门”子弟;更有平台来自英国罗孚,但已被上汽购买的引进自主MG3。
广汽传祺是今年车评中非常有竞争实力的车型。李文利强调,广汽传祺作为一款中级车能够有这样的操控性已经很不错了,“非常扎实,底盘非常紧凑,有一种紧绷的感觉,有的车就很松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向阳对《汽车观察》说:
“产品质量不光是体现在做工上,还包括动力性、操控性等方面,传祺无论是钣金和喷漆的质量,还是内饰的做工,或是其他性能都有着上乘表现。”
据了解,为了打造传祺这款车,广汽考察了600多家供应商,在全世界排名前十的供应商中有9家为传祺配套;另外,专门用于碰撞和性能实验的样车也达到了200多辆。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志洪是这样告诉《汽车观察》记者的,“我们把传祺拿出来,不是炫耀而是展示,通过车型评选活动,希望能够听取大家的意见,从而得到更大的进步与提升。”
1997年标致退出合资公司,广州标致成为中国乘用车合资史上第一家失败的公司;十年后,广汽通过再次合资(广本和广丰),重新进入大集团阵营,产销规模由最初的15万辆发展到如今的75万辆,销售收入也从原来的400多亿元发展到现在的1600多亿元。合资取得成功后,广汽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评委们一致认为,传祺首次亮相“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极有可能成为年度最佳质量奖强有力的争夺者。
终评会上,李上雄强调自主品牌汽车有两个大阵营:一是自己从头做起;二是平台引进。“从头自己做是很难的,但要是能从外面引进平台可能效果会好得多。”其实,六年车评中还有另外一个细节,如果没有经历这六年评选,确实不为人所注意。
去年这个时候,评委们历经一天试乘试后集聚一堂,开始终评年度车型大奖,唱票结果MG6以绝对优势获得大奖,整个评选过程大约用了15分钟,这与多年前需要经过激烈交锋后才表决的结果形成巨大反差。
画面拉回到2006年第一届车评,当时年度车型大奖最有利的竞争者一汽奔腾B70是引发矛盾的源头,而这场激辩从终评会开始到结束长达3个多小时。性能、操控、外观设计等各方面都优于其他自主品牌的B70在多数评委看来,是在马自达6的平台基础之上开发的,更多是“外借”,而非自主,经激烈争辩后,终与大奖无缘。2008年车评,还处于上南合作议论中心的南汽派出了MG3SW参加评选,和奔腾B70出现同样的疑问,MG3SW是否是真正的自主品牌成为争论焦点。这场辩论也相当激烈,不过与2006年相比,观点已经不是“一边倒”,有评委认为平台虽来自英国罗孚,但被上汽购买即是自己的品牌。(详见《汽车观察》2011.1月刊《广解中国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荣威与MG这两个品牌,不像是自主品牌而像是外资品牌。而上汽对于乘用车自主品牌体系的打造,一开始就有着自己的路径选择。无论是MG3、MG6还是MG7,大家看到的是,MG最基本的设计元素显然被贯彻了下来,有着很强的特征性。
“去年MG6能拿大奖,并不是一种对自主品牌的妥协,而恰恰体现出中国汽车对自主品牌认识的升华。”《汽车观察》杂志总编辑刘小勇说。而今年上汽选送的MG3车型同样具备拿年度车型大奖的优势,徐向阳是这样评价它的:造型灵巧动感却提供了宽敞的舒适的乘坐空间,时尚的苹果元素和创新的内饰设计,再加上强劲的动力,极佳的操控性能,精致的做工,都是青年人的最爱,MG3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和超越。
至于合资自主,由于带有合资企业首款自主品牌轿车的光环和股权转让之类的敏感问题,宝骏630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在本届车评中,宝骏630的高调参选,其显赫的背景和雄厚的实力,在给原有自主品牌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引发无数争议。在合资公司成立8年后终于拥有了自主品牌的轿车,上汽通用五菱有理由欢呼雀跃。上汽掌门人胡茂元表示宝骏将和荣威、MG一起,以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共同构成上汽自主品牌的“三驾马车”。
不管人们对合资自主是什么样的看法,于津涛始终认为相比于纯自主品牌的产品,合资自主在做工和质量上都要更胜一筹。更为重要的是,宝骏630的研发还获得了泛亚研发中心的支持。张雷告诉《汽车观察》记者,“宝骏630四个小比例的和1:1的模型我都看过,我有很多学生也都在那边工作,这个车的内饰是他们自己做的。”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表示,作为自主设计开发的车型,宝骏630外型设计富于创新,线条硬朗流畅,整体感强;内饰设计同外型风格统一,造型简洁,细节富于变化;色彩、材料、质感运用和谐,突出舒适感;中控台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要求,清晰明确,便于操作,亦有可能在造型奖上大获全胜。
但很多评委给予了宝骏630更多的建议:品牌相对消费者来说陌生一点,品牌认可度还要慢慢培养。但它有向着国际化方向走的思路,对于中国车的设计有一定影响。
八方擂台优劣势“如果大家把品牌和标识遮住,在里面坐一坐,希望中国车以后能从乘坐的感觉上分不出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这是本届车评评委最大的感受。
与以往不少企业羞于以自主品牌自居的情况正好相反,本届车评上汽、东风、广汽、北汽、长安、奇瑞、吉利、长城、华晨、力帆、江淮、华泰等中国车企悉数到场。
记得第一届车评,大部分车都没有ABS;到了第六届,几乎所有的车都有ABS了,这肯定对汽车的操控性产生很大影响;以往几届车评中,有的车翻了、有的车没能完成测试,这几年车评都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以前测试时发现有一些车振动噪音很明显,今年好几个车表现不错,这也是大家提高的一个表现。
上述感悟出自林建。林建从第一届就开始做测试,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了,他觉得自主品牌的进步还是很快的,至少能满足我们国内中低端市场的需求。另外,林建还给自主品牌车企一些其他建议:从外观和内饰上都很好,但就是味道不行,很多评委测试时间长了会头晕、不舒适。
于津涛感觉与往年相比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从制造工艺的角度上讲,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都有明显提高,内饰设计、钣金、喷漆的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他认为本届车评其他方面的亮点还有就是在悬挂上有电子减震功能,可以切换舒适模式,而电子手刹也不光是简单的手刹拉紧和松开,还包括起步停车,只要直接给油门,自动松开;另外在ESP、按摩、后座娱乐等方面,用了很多新的技术。“瑞__麟G6动力表现很强是由于采用了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这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表现,所以综合各种原因我认为瑞麟G6更适合于技术创新奖。”于津涛这样评价。
徐向阳感觉今年很多参评车型发动机的提速和动力表现非常好,去年的弱点就是振动和噪音,今年感觉噪音和振动比去年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李上雄则表示,江淮参评车型进步非常大,特别是操控性很好。其实,在整个实地测评阶段,评委们对江淮的感受跟李上雄一样,他们普遍认为,凡是踏踏实实做汽车的企业都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江淮的进步给那些盲目虚张声势的造车企业一些警醒。
从造型上,宋慰祖鼓励中国车要有中国自主的造型,而不是仿照、抄袭。“MG3从里到外的协调性和整体感已经逐渐成熟;荣威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产品,仅仅是把购买的平台做了些小小的改进;瑞麟G6的设计有点抄袭别人的东西,把别人豪华的东西搬了上来。”他还强调,“现在要是说车在技术上有什么直接创新的地方,这个目前可能性不大,但是怎样更好地去集成,我觉得今年技术创新要看的是大家技术集成的工作。”
在最佳动力奖的角逐中,荣威W5是3.2升的发动机,大排量具备得奖优势。但阿尔特(中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车辆评价及试验总监田京海认为,华泰B11这款车,增压技术虽然是老的现代汽车的技术,但也是很可取的,应该说从技术创新、环保的角度上都有进步,动力性表现也很好。
中华H530在汽车设计、试制、试验上走正规化流程,消化吸收了宝马汽车技术经验,使得中华H530在操控性上具备转向操控精准轻松、指向性明确清晰、反应迅速、车身控制稳定。
林建表示,中华H530如果能拿最佳操控奖的话当之无愧。
荣威W5搭载排量3.2升汽油发动机,功率162kw,扭矩310N?m,匹配以五速自动变速器。田京海认为该动力系统成熟可靠,在加速测试中表现突出,作为一款自重超过2吨的SUV,整车表现出优秀的动力性能,是最佳动力奖强有力的争夺者。
在麋鹿测试中,李文利采用的方式是一种国际上的测试方式。“以前是通过时间来测试,这一次是用速度,看这款车稳定通过障碍时的最高速度。”为了避免人为主观的感受影响,本届实地车评中多做了几次测试,接近最真实水平,对一辆车测试五次,前三次是逐渐接近车辆在障碍的极限状态,由慢到快。然后按照这个速度再测两次,争取找到接近极限的稳定通过的速度。
李上雄认为2011年车评最大的收获就是:既可以横向比较每家汽车制造公司的工艺水平,又可以纵向比较我国汽车工业这么多年的发展与进步。时至今日,中国汽车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接下来靠的就是实力。__升级版实测“希望能够通过多方合作,进一步扩大中国车的影响力,提升中国车的认知度。”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表示,2011中国品牌汽车博览会与车评的首次合作是一次组合拳,有利于促进中国车的良性发展。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在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时间里去试驾并评判如此多的车型(共18款),这些车型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中国车的真实水平,不容小视的是,自主创新仍是中国车的短板。”首次成为车评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长万鑫铭如是说。
“女性正成为家庭购车重要的参与者乃至决策者(网上车市调查);轿车用户女性比例最高占到43.1%(新华信调查);在驾校中学习的准车主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和女性化的趋势(驾驭中国调查)。得女性青睐者得车市,汽车生产厂家、销售商和服务商应以此作为其事业发展的座右铭。”第一次加盟车评主办方的女人车网运营总监徐溯阳这样认为。
以上正是2011车评继《汽车观察》杂志、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新增的三个主办方:他们之中既有侧重行业发展的官方组织机构(2011中国品牌汽车博览会);又有专门从事汽车产品开发、设计与研究,整车及总成、零部件试验研究与质量检测的上市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还有面向汽车市场消费趋势资讯的垂直网站(女人车网)。
前所未有的多方共同参与,对遭遇车市寒冬的中国车企来说,是最好的鼓舞。而这还不是惊喜的全部。
本届车评最大的突破还包括:主办单位根据5个单奖项(最佳造型奖、最佳动力奖、最佳操控奖、技术创新奖、最佳质量奖)将评委按其各自专业特长分为5个评选小组,每个小组由5名该领域专家组成,这些专家评委在各自单项奖的评选中拥有更高的打分权重。
比如,徐向阳就是2011年度最佳质量奖专家组组长;田京海则是年度最佳操控奖专家组组员;邵钧入主最佳动力奖专家组组员;于津涛当选为技术创新奖专家组副组长;张雷成为了年度最佳造型奖专家组副组长……更专业、更权威、更自信正是本届车评所要传达的理念。“评审团分成专家小组是车评更为专业的表现,评委们将会以更加专业的态度对待此次评选。”宋慰祖在实地测评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需要有一个这样的活动,来推动中国车整个品牌的提升。由业内人士来为年度车型进行评选,对国产汽车、自主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邢敏第一次参加车评,他强调了六年车评的意义所在。“从这些车型中,我看到了很多自主品牌长期努力的结果。”邵钧的有感而发正是中国车成长的一个缩影。
11月19日,北京城气温骤降,妙峰山近郊的老北方驾校却热气腾腾。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高级工程师林建率领助理等一行人在百公里加速制动区测试车辆0→100km/h加速时间、100km/h→0冷态最大制动效能、怠速及60km匀速行驶状态下的噪音;全国知名赛车手李文利忙碌在麋鹿测试区检验车辆操控性;汽车观察杂志社副社长李上雄引导众专家在评委试驾区轮流试乘试驾……玲珑轮胎杯?2011第六届“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以下简称车评)进入到了最为关键的实地测评阶段。
SUV/MPV:比井喷更幸福的后井喷“本届车评让人眼前一亮的竟是国产SUV,不管是哈弗H6、荣威W5,还是海马骑士,尽管都存在一些问题,但也都各具特点。”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工程师于津涛兴奋地告诉《汽车观察》记者。
如果说,评选体系的更新升级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经过五年多的积累,“爱我中国车”评选已经逐渐形成了愈发专业的测评体系;那么,奖项设置的增加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因为谁也没有料到SUV这一细分车型居然能够成为当前中国车市中增长最快的一员。
据乘联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前10月,中国SUV市场累计销量达1171504辆,同比增长22%,远高于国内广义乘用车市场4.4%的增幅。有业内人士指出,2011年全年SUV市场份额预计在13.4%左右。
近两年,SUV市场经历了一个比井喷更幸福的后井喷年代,继2010年 实现总量10倍的高速增长后,2011年仍保持了高速的上升态势,使其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中的份额已接近中型车水平,成为仅次于中级车排行第二的重要细分市场。
这种趋势在本届车评中可见一斑,在参与测评的18款车中,SUV与MPV的比例较往届有了大幅提高。经车评组委会讨论通过,特别增设年度最佳MPV奖和年度最佳SUV奖两项大奖,以此来鼓舞中国车在细分市场中的发展势头。
在上汽选送的荣威W5、长城选送的哈弗H6、海马选送的骑士、力帆选送的X60中,谁能成为2011年度最佳SUV车型奖?评委讨论得不亦乐乎。
李文利很看好荣威W5众多多辅助驾驶装置的使用:在75公里时就会完全介入;一旦出现极限状况时也会及时介入;一旦出现侧滑就会把速度降下来,很多高级配置发挥了作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肖建华第一次参加车评,但同大家一样,他认为在所有参选的SUV车型里,荣威W5明显从血统、制造工艺和定价上都接近合资品牌,优势突出。
但也有评委持相反观点,德尔福(北京)技术研发中心发动机管理系统测试主管邵钧认为,本届参评的SUV车型档次分布有些强弱不均,荣威W5明显跟其他车型不在同一个平台上,这么高端的车型跟哈弗H6、骑士等车型进行对比有些不太公平。
“如果在接近30万元的价格区间里,谁会考虑买荣威W5?这是一个问题。”的确,要想拿到年度最佳SUV奖除了具备产品品质优势外,还要兼顾市场性价比。而长城哈弗H6的优势不仅在于动力匹配顺畅,行驶稳定,外观内饰做工精细,无论是加速制动、复杂路面行驶和麋鹿测试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关键还在于10万元左右的亲民价格更接近市场。
另一方面,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MPV市场已经由当年的一枝独秀发展为如今的多品牌、多车型的格局。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低价MPV市场依旧领跑,以瑞风为代表车型;而低价市场的品牌也基本上被自主品牌所垄断,其中东风风行景逸和金杯阁瑞斯等都是主力车型。
“实际上五菱宏光是泛亚做的,而且卖得不错,这个价位的车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选材和造型上都提升了很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张雷很是偏爱五菱宏光。“但瑞风和畅经前几代瑞风的基础上研制而成,集成了前代的优点,在MPV里,瑞风和畅很有优势。”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主任褚夏源这般看法。
本届车评特别出现了三款MPV参评车型,他们分别是五菱宏光、江淮瑞风和畅、蒙派克2011款舒适版,但谁能获得年度最佳MPV车型奖仍是悬念。
三方自主齐飙车“毫无疑问,这是实力最强的一次争夺。”连任车评六年评委的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认为,三种自主模式的车型参与给2011年车评带来了一个新的起点,有利于促进中国车整体实力的提高。
中国车“成分”的内涵在本届车评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外延。终评会期间,专家们引申出三种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尝试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态势,本届车评中的代表车型既有上汽通用五菱宝骏这样的合资自主“混血儿”;又有广汽传祺这样背靠大集团的“豪门”子弟;更有平台来自英国罗孚,但已被上汽购买的引进自主MG3。
广汽传祺是今年车评中非常有竞争实力的车型。李文利强调,广汽传祺作为一款中级车能够有这样的操控性已经很不错了,“非常扎实,底盘非常紧凑,有一种紧绷的感觉,有的车就很松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向阳对《汽车观察》说:
“产品质量不光是体现在做工上,还包括动力性、操控性等方面,传祺无论是钣金和喷漆的质量,还是内饰的做工,或是其他性能都有着上乘表现。”
据了解,为了打造传祺这款车,广汽考察了600多家供应商,在全世界排名前十的供应商中有9家为传祺配套;另外,专门用于碰撞和性能实验的样车也达到了200多辆。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志洪是这样告诉《汽车观察》记者的,“我们把传祺拿出来,不是炫耀而是展示,通过车型评选活动,希望能够听取大家的意见,从而得到更大的进步与提升。”
1997年标致退出合资公司,广州标致成为中国乘用车合资史上第一家失败的公司;十年后,广汽通过再次合资(广本和广丰),重新进入大集团阵营,产销规模由最初的15万辆发展到如今的75万辆,销售收入也从原来的400多亿元发展到现在的1600多亿元。合资取得成功后,广汽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评委们一致认为,传祺首次亮相“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极有可能成为年度最佳质量奖强有力的争夺者。
终评会上,李上雄强调自主品牌汽车有两个大阵营:一是自己从头做起;二是平台引进。“从头自己做是很难的,但要是能从外面引进平台可能效果会好得多。”其实,六年车评中还有另外一个细节,如果没有经历这六年评选,确实不为人所注意。
去年这个时候,评委们历经一天试乘试后集聚一堂,开始终评年度车型大奖,唱票结果MG6以绝对优势获得大奖,整个评选过程大约用了15分钟,这与多年前需要经过激烈交锋后才表决的结果形成巨大反差。
画面拉回到2006年第一届车评,当时年度车型大奖最有利的竞争者一汽奔腾B70是引发矛盾的源头,而这场激辩从终评会开始到结束长达3个多小时。性能、操控、外观设计等各方面都优于其他自主品牌的B70在多数评委看来,是在马自达6的平台基础之上开发的,更多是“外借”,而非自主,经激烈争辩后,终与大奖无缘。2008年车评,还处于上南合作议论中心的南汽派出了MG3SW参加评选,和奔腾B70出现同样的疑问,MG3SW是否是真正的自主品牌成为争论焦点。这场辩论也相当激烈,不过与2006年相比,观点已经不是“一边倒”,有评委认为平台虽来自英国罗孚,但被上汽购买即是自己的品牌。(详见《汽车观察》2011.1月刊《广解中国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荣威与MG这两个品牌,不像是自主品牌而像是外资品牌。而上汽对于乘用车自主品牌体系的打造,一开始就有着自己的路径选择。无论是MG3、MG6还是MG7,大家看到的是,MG最基本的设计元素显然被贯彻了下来,有着很强的特征性。
“去年MG6能拿大奖,并不是一种对自主品牌的妥协,而恰恰体现出中国汽车对自主品牌认识的升华。”《汽车观察》杂志总编辑刘小勇说。而今年上汽选送的MG3车型同样具备拿年度车型大奖的优势,徐向阳是这样评价它的:造型灵巧动感却提供了宽敞的舒适的乘坐空间,时尚的苹果元素和创新的内饰设计,再加上强劲的动力,极佳的操控性能,精致的做工,都是青年人的最爱,MG3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和超越。
至于合资自主,由于带有合资企业首款自主品牌轿车的光环和股权转让之类的敏感问题,宝骏630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在本届车评中,宝骏630的高调参选,其显赫的背景和雄厚的实力,在给原有自主品牌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引发无数争议。在合资公司成立8年后终于拥有了自主品牌的轿车,上汽通用五菱有理由欢呼雀跃。上汽掌门人胡茂元表示宝骏将和荣威、MG一起,以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共同构成上汽自主品牌的“三驾马车”。
不管人们对合资自主是什么样的看法,于津涛始终认为相比于纯自主品牌的产品,合资自主在做工和质量上都要更胜一筹。更为重要的是,宝骏630的研发还获得了泛亚研发中心的支持。张雷告诉《汽车观察》记者,“宝骏630四个小比例的和1:1的模型我都看过,我有很多学生也都在那边工作,这个车的内饰是他们自己做的。”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表示,作为自主设计开发的车型,宝骏630外型设计富于创新,线条硬朗流畅,整体感强;内饰设计同外型风格统一,造型简洁,细节富于变化;色彩、材料、质感运用和谐,突出舒适感;中控台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要求,清晰明确,便于操作,亦有可能在造型奖上大获全胜。
但很多评委给予了宝骏630更多的建议:品牌相对消费者来说陌生一点,品牌认可度还要慢慢培养。但它有向着国际化方向走的思路,对于中国车的设计有一定影响。
八方擂台优劣势“如果大家把品牌和标识遮住,在里面坐一坐,希望中国车以后能从乘坐的感觉上分不出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这是本届车评评委最大的感受。
与以往不少企业羞于以自主品牌自居的情况正好相反,本届车评上汽、东风、广汽、北汽、长安、奇瑞、吉利、长城、华晨、力帆、江淮、华泰等中国车企悉数到场。
记得第一届车评,大部分车都没有ABS;到了第六届,几乎所有的车都有ABS了,这肯定对汽车的操控性产生很大影响;以往几届车评中,有的车翻了、有的车没能完成测试,这几年车评都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以前测试时发现有一些车振动噪音很明显,今年好几个车表现不错,这也是大家提高的一个表现。
上述感悟出自林建。林建从第一届就开始做测试,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了,他觉得自主品牌的进步还是很快的,至少能满足我们国内中低端市场的需求。另外,林建还给自主品牌车企一些其他建议:从外观和内饰上都很好,但就是味道不行,很多评委测试时间长了会头晕、不舒适。
于津涛感觉与往年相比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从制造工艺的角度上讲,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都有明显提高,内饰设计、钣金、喷漆的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他认为本届车评其他方面的亮点还有就是在悬挂上有电子减震功能,可以切换舒适模式,而电子手刹也不光是简单的手刹拉紧和松开,还包括起步停车,只要直接给油门,自动松开;另外在ESP、按摩、后座娱乐等方面,用了很多新的技术。“瑞__麟G6动力表现很强是由于采用了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这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表现,所以综合各种原因我认为瑞麟G6更适合于技术创新奖。”于津涛这样评价。
徐向阳感觉今年很多参评车型发动机的提速和动力表现非常好,去年的弱点就是振动和噪音,今年感觉噪音和振动比去年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李上雄则表示,江淮参评车型进步非常大,特别是操控性很好。其实,在整个实地测评阶段,评委们对江淮的感受跟李上雄一样,他们普遍认为,凡是踏踏实实做汽车的企业都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江淮的进步给那些盲目虚张声势的造车企业一些警醒。
从造型上,宋慰祖鼓励中国车要有中国自主的造型,而不是仿照、抄袭。“MG3从里到外的协调性和整体感已经逐渐成熟;荣威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产品,仅仅是把购买的平台做了些小小的改进;瑞麟G6的设计有点抄袭别人的东西,把别人豪华的东西搬了上来。”他还强调,“现在要是说车在技术上有什么直接创新的地方,这个目前可能性不大,但是怎样更好地去集成,我觉得今年技术创新要看的是大家技术集成的工作。”
在最佳动力奖的角逐中,荣威W5是3.2升的发动机,大排量具备得奖优势。但阿尔特(中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车辆评价及试验总监田京海认为,华泰B11这款车,增压技术虽然是老的现代汽车的技术,但也是很可取的,应该说从技术创新、环保的角度上都有进步,动力性表现也很好。
中华H530在汽车设计、试制、试验上走正规化流程,消化吸收了宝马汽车技术经验,使得中华H530在操控性上具备转向操控精准轻松、指向性明确清晰、反应迅速、车身控制稳定。
林建表示,中华H530如果能拿最佳操控奖的话当之无愧。
荣威W5搭载排量3.2升汽油发动机,功率162kw,扭矩310N?m,匹配以五速自动变速器。田京海认为该动力系统成熟可靠,在加速测试中表现突出,作为一款自重超过2吨的SUV,整车表现出优秀的动力性能,是最佳动力奖强有力的争夺者。
在麋鹿测试中,李文利采用的方式是一种国际上的测试方式。“以前是通过时间来测试,这一次是用速度,看这款车稳定通过障碍时的最高速度。”为了避免人为主观的感受影响,本届实地车评中多做了几次测试,接近最真实水平,对一辆车测试五次,前三次是逐渐接近车辆在障碍的极限状态,由慢到快。然后按照这个速度再测两次,争取找到接近极限的稳定通过的速度。
李上雄认为2011年车评最大的收获就是:既可以横向比较每家汽车制造公司的工艺水平,又可以纵向比较我国汽车工业这么多年的发展与进步。时至今日,中国汽车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接下来靠的就是实力。__升级版实测“希望能够通过多方合作,进一步扩大中国车的影响力,提升中国车的认知度。”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表示,2011中国品牌汽车博览会与车评的首次合作是一次组合拳,有利于促进中国车的良性发展。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在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时间里去试驾并评判如此多的车型(共18款),这些车型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中国车的真实水平,不容小视的是,自主创新仍是中国车的短板。”首次成为车评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长万鑫铭如是说。
“女性正成为家庭购车重要的参与者乃至决策者(网上车市调查);轿车用户女性比例最高占到43.1%(新华信调查);在驾校中学习的准车主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和女性化的趋势(驾驭中国调查)。得女性青睐者得车市,汽车生产厂家、销售商和服务商应以此作为其事业发展的座右铭。”第一次加盟车评主办方的女人车网运营总监徐溯阳这样认为。
以上正是2011车评继《汽车观察》杂志、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新增的三个主办方:他们之中既有侧重行业发展的官方组织机构(2011中国品牌汽车博览会);又有专门从事汽车产品开发、设计与研究,整车及总成、零部件试验研究与质量检测的上市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还有面向汽车市场消费趋势资讯的垂直网站(女人车网)。
前所未有的多方共同参与,对遭遇车市寒冬的中国车企来说,是最好的鼓舞。而这还不是惊喜的全部。
本届车评最大的突破还包括:主办单位根据5个单奖项(最佳造型奖、最佳动力奖、最佳操控奖、技术创新奖、最佳质量奖)将评委按其各自专业特长分为5个评选小组,每个小组由5名该领域专家组成,这些专家评委在各自单项奖的评选中拥有更高的打分权重。
比如,徐向阳就是2011年度最佳质量奖专家组组长;田京海则是年度最佳操控奖专家组组员;邵钧入主最佳动力奖专家组组员;于津涛当选为技术创新奖专家组副组长;张雷成为了年度最佳造型奖专家组副组长……更专业、更权威、更自信正是本届车评所要传达的理念。“评审团分成专家小组是车评更为专业的表现,评委们将会以更加专业的态度对待此次评选。”宋慰祖在实地测评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需要有一个这样的活动,来推动中国车整个品牌的提升。由业内人士来为年度车型进行评选,对国产汽车、自主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邢敏第一次参加车评,他强调了六年车评的意义所在。“从这些车型中,我看到了很多自主品牌长期努力的结果。”邵钧的有感而发正是中国车成长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