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领导说,在山城重庆,要找山头很容易,但要找思想上的“山头”,则很难;尤其要铲除人们的山头意识,更是难于上青天。首要的难题就是:山头意识在哪里?有谁会承认自己有山头意识?在很多人看来,山头意识不过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已。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一些地方,看到了一些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似乎能够触摸到隐藏在思想深处的那一座座“山头”。
2008年,重庆启动特色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第6个年头。
2003年,特色工业园区实现产值143.6亿元,启动后第二年就翻了一番。随着一批大项目的投产,到今年底,我市将建成10个销售产值过百亿和1个销售产值达300亿元的特色园区。可以说,如今的特色园区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舞台和区域经济腾飞的广阔跑道。然而,尽管园区的块头越来越大,但特色化进程却并没有先前预计的那样顺利。
在重庆市2008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除发布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数据的例行公事之外,还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对40个区县的新一轮产业定位重新调整,各特色园区的定位也将重新确定。
■ 兄弟暗战
重庆针对各特色园区的定位调整酝酿已久。“早在2004年,我们就发布过一份《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园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引导招商引资工作,但由于《意见》缺乏刚性,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市经委园区办一位负责人说。
4月中下旬的重庆党政代表团沿海考察之旅,是此次产业全面调整的一大触发点。“我们在统计重庆党政代表团沿海之行所签署的意向性协议时发现,同一个项目,竟然有几个区县的工业园区在申报。这可能导致各区县在招商引资中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该负责人说。
其实,各区县在招商领域的“暗战”,从来没有停止过。
2002年左右,重庆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计划到2010年,共建设60个左右、占地100平方公里的特色工业园区。后来,这一计划实际上被区县放大了。2004年2月,重庆市配合国务院联合检查组清理出各类开发区176个,撤销了无项目、无投资的“空心”园区126个。目前,重庆市共有30个经过审批的特色工业园区,但是这些活下来的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时依然陷入“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泥潭。
为了吸引企业落户园区,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特殊办法,相互攀比导致地价走低。2004年,重庆市政府公布“十五”期间退出主城的工业企业名单后,铜梁、璧山、江津、黔江等地均组成招商团,动用各种手段——有的相互打探对方底细,有的区县开出每亩5万元的低地价。
万州区曾引进一家药业公司,商谈好的地价是每亩10万元,另一个县闻讯后,以每亩4万元的地价,硬生生地把该企业抢走。万州区本已煮熟的鸭子——至少4000万元投资——就这样飞了。
提起这样的事例,不少区县特别是地价较高区县的领导,都有满腹怨言。
中国四联集团本来打算在北碚区新增投资,结果却被一个开发区“吸引”走了。对此,北碚区政府一位领导至今仍不服气地说:“不是我们发展环境不如别的区,仅仅因为我们的地价不可能像那个开发区那样低。”四联集团研发制造与生产基地的出走,使北碚区打造中国仪器仪表研发基地和仪表城的规划几乎落空。
如果有外地企业打算在重庆落户,只要放出消息,就会有不少园区登门,高文缔对这种状况早就习以为常。自2003年长寿晏家工业园区建园以来,作为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的他,每年都要接待五六个来自东部地区的投资考察团。几年下来,他遭遇了种种尴尬和困惑:“来考察的人不少,达成投资意向的企业也不少,但最后能真正下叉的往往并不多。”
并不是他们的工作不到家,往往是别的区县“后来居上”。比如,2007年,晏家工业园开始跟一家纸业巨头取得联系,但在洽谈过程中,高文缔发现竞争者很多,多个工业园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这个企业落户在渝西某区。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他对此十分无奈。
“如果把招商引资看作一个市场,那么地方政府就充当了竞争者的角色。政府间的竞争与商业社会中公司间的竞争没什么区别,有时候甚至更激烈。”一位有着多年招商经验的人告诉记者。
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很难彼此协调,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各个区县政府能够使出的绝招非常有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停杀价——主要是地价。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或许会让赢得竞争的区县受益,但对于重庆经济这块大蛋糕而言,没有任何益处。
■ “规而难划”
园区是个框,什么项目都可往里装。目前,对于大多数特色园区来说,特色并不突出,许多园区对于招商项目都是来者不拒。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产业链,这样的园区难以生成自身的造血功能。“产业需要形成链才有集聚效应,否则再有政策扶持也没用。”园区办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特色园区”无特色的要害。
其实,市政府当初规划的各个特色园区是比较注重特色的,但各个园区大多没有依照市里的规划发展产业。该负责人举例说:“有的工业园区甚至没有明确的产业规划,有的随意变更规划。比如,某县费尽心机引进了广东一家陶瓷厂,陶瓷厂落户后才发现,当地一无原材料供应,二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甚至连生产用的天然气输送管道都没有,结果不得不退出。”
据调查,30个特色工业园区中,真正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的不到一半。如在渝西经济走廊的各个特色园区落户的企业,多数为普通机械、非金属制品、小五金、鞋业和食品等传统产业;而在三峡库区的各个特色园区,除了万州、涪陵和长寿的园区借助盐气化工资源较有特色外,其他园区大多模样相同;在渝东南等地,个别特色园区连启动都很困难,落户的企业寥寥无几,连园区都还谈不上,更谈不上“特色”二字。如果一个园区定位清晰、注重特色,仅仅依靠一两家龙头企业,就能集聚一大批中小企业,从而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最终形成产业链。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了产业链,企业往往就会纷至沓来,产业的积聚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迅速扩张,这才是招商引资应达到的最高境界。然而我市目前各个特色园区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状况,让一些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恶性竞争的后果,就是各园区“饥不择食”,对土地转让采取极低价格,对高能耗、高污染视而不见。市发改委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透露,部分区县土地出让金本级财政留成部分的返还比例高得惊人,最高甚至达到80%;有的甚至连土地整治成本都无法收回,令地方财政背上沉重负担。部分企业利用区县政府急于引资的心理,以低廉的价格拿到土地后,直接或者变相倒卖,造成政府土地收益流失。有的园区为了在血拼中胜出,不惜出狠招,明知引进的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也大开绿灯,甚至专门开办造纸、化工、电镀等高污染的工业园,以投其所好。对此,许多人士呼吁,这些不健康的投资饥渴症应该得到有效遏制。否则,油尽灯枯,投资者也会望而却步,甚至抽身,发展将陷入新一轮尴尬。
■ 同质竞争导致同室操戈
如果说重庆是西部的增长极,工业是重庆的增长极,那么特色园区就是重庆工业的增长极,30个特色工业园区理应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但我们需要的产业聚集效应,并没有在目前的特色园区建设风潮中出现。”重庆社科院的陈悦,是一位长期研究产业园区发展的学者。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之初,她就对各自为政、大干快上的园区热表示担忧。
事实证明,陈悦当初的忧虑并不是杞人忧天。2007年,重庆市企调队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些特色园区并未真正“特”起来,在招商引资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区位、资源优势,对未来的产业配套没有明确的思路,处于若干企业的堆积状态,致使园区内产业重点不明确,园区间产业差异化低,互补性不强。
数据显示,特色园区的产业特色,都被各自为政的当地政府发散了。按照理想的状态,所谓特色园区,一般主导产业最多一到两种,但30个园区的主导产业,平均已达4种,其中,有13个园区有5种主导产业,而且园区之间主导产业同质或相近程度也较高。如30个园区中,有21个园区将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作为其主导产业,有15个园区将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作为其主导产业,再如将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电子信息、建材、纺织服装及鞋业制造、新材料作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也超过三分之一。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最近召开的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市长王鸿举表示,一定要痛下决心,解决特色园区没有特色的问题,各个区县都要勇于“割爱”,突出主攻方向,在主导产业上下游形成完整的链条上下功夫。据园区办负责人介绍,重庆即将进行的特色园区产业调整,就是要着力解决特色园区“没有特色”或“特色不特”的问题。目前市经委正在着手对各个区县的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工业园区进行调研。最终,将基于各区县现有的特色产业,以及其提出的重点产业调整新思路,综合考虑,形成具体的调整方案。
特色园区之乱
彰显山头意识之浓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不二法则。区县在发展中存在竞争,实属常态。但从特色园区的“割据”乱象中不难发现,特色园区之所以没有特色,区县在招商引资中之所以经常“窝里斗”,表面上看是产业的规划问题,是园区的定位问题,实际上是思想问题,是占山为王、各自为政的山头意识在作祟。正是因为这种山头意识,才导致大家同室操戈,在招商引资中相互掣肘,互挖墙脚,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
只有彻底铲除山头意识,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确保市委、市政府对区县产业布局特别是特色园区的定位调整落到实处。也只有铲除山头意识,站在全市发展的高度,看西部、看中国、看世界,才能走出恶性竞争的怪圈,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齐心协力,把重庆的蛋糕做大。
令人欣喜的是,有关部门和区县已经找准特色园区“特色不特”的症结,经过思想大解放,我们相信有关部门和区县领导一定能够跳出各自的“山头”,顾全大局,确保市委、市政府对产业布局的调整规划落到实处。届时,分别找准自己定位的特色工业园区,一定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重庆的园区经济,一定会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2008年,重庆启动特色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第6个年头。
2003年,特色工业园区实现产值143.6亿元,启动后第二年就翻了一番。随着一批大项目的投产,到今年底,我市将建成10个销售产值过百亿和1个销售产值达300亿元的特色园区。可以说,如今的特色园区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舞台和区域经济腾飞的广阔跑道。然而,尽管园区的块头越来越大,但特色化进程却并没有先前预计的那样顺利。
在重庆市2008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除发布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数据的例行公事之外,还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对40个区县的新一轮产业定位重新调整,各特色园区的定位也将重新确定。
■ 兄弟暗战
重庆针对各特色园区的定位调整酝酿已久。“早在2004年,我们就发布过一份《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园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引导招商引资工作,但由于《意见》缺乏刚性,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市经委园区办一位负责人说。
4月中下旬的重庆党政代表团沿海考察之旅,是此次产业全面调整的一大触发点。“我们在统计重庆党政代表团沿海之行所签署的意向性协议时发现,同一个项目,竟然有几个区县的工业园区在申报。这可能导致各区县在招商引资中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该负责人说。
其实,各区县在招商领域的“暗战”,从来没有停止过。
2002年左右,重庆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计划到2010年,共建设60个左右、占地100平方公里的特色工业园区。后来,这一计划实际上被区县放大了。2004年2月,重庆市配合国务院联合检查组清理出各类开发区176个,撤销了无项目、无投资的“空心”园区126个。目前,重庆市共有30个经过审批的特色工业园区,但是这些活下来的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时依然陷入“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泥潭。
为了吸引企业落户园区,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特殊办法,相互攀比导致地价走低。2004年,重庆市政府公布“十五”期间退出主城的工业企业名单后,铜梁、璧山、江津、黔江等地均组成招商团,动用各种手段——有的相互打探对方底细,有的区县开出每亩5万元的低地价。
万州区曾引进一家药业公司,商谈好的地价是每亩10万元,另一个县闻讯后,以每亩4万元的地价,硬生生地把该企业抢走。万州区本已煮熟的鸭子——至少4000万元投资——就这样飞了。
提起这样的事例,不少区县特别是地价较高区县的领导,都有满腹怨言。
中国四联集团本来打算在北碚区新增投资,结果却被一个开发区“吸引”走了。对此,北碚区政府一位领导至今仍不服气地说:“不是我们发展环境不如别的区,仅仅因为我们的地价不可能像那个开发区那样低。”四联集团研发制造与生产基地的出走,使北碚区打造中国仪器仪表研发基地和仪表城的规划几乎落空。
如果有外地企业打算在重庆落户,只要放出消息,就会有不少园区登门,高文缔对这种状况早就习以为常。自2003年长寿晏家工业园区建园以来,作为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的他,每年都要接待五六个来自东部地区的投资考察团。几年下来,他遭遇了种种尴尬和困惑:“来考察的人不少,达成投资意向的企业也不少,但最后能真正下叉的往往并不多。”
并不是他们的工作不到家,往往是别的区县“后来居上”。比如,2007年,晏家工业园开始跟一家纸业巨头取得联系,但在洽谈过程中,高文缔发现竞争者很多,多个工业园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这个企业落户在渝西某区。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他对此十分无奈。
“如果把招商引资看作一个市场,那么地方政府就充当了竞争者的角色。政府间的竞争与商业社会中公司间的竞争没什么区别,有时候甚至更激烈。”一位有着多年招商经验的人告诉记者。
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很难彼此协调,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各个区县政府能够使出的绝招非常有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停杀价——主要是地价。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或许会让赢得竞争的区县受益,但对于重庆经济这块大蛋糕而言,没有任何益处。
■ “规而难划”
园区是个框,什么项目都可往里装。目前,对于大多数特色园区来说,特色并不突出,许多园区对于招商项目都是来者不拒。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产业链,这样的园区难以生成自身的造血功能。“产业需要形成链才有集聚效应,否则再有政策扶持也没用。”园区办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特色园区”无特色的要害。
其实,市政府当初规划的各个特色园区是比较注重特色的,但各个园区大多没有依照市里的规划发展产业。该负责人举例说:“有的工业园区甚至没有明确的产业规划,有的随意变更规划。比如,某县费尽心机引进了广东一家陶瓷厂,陶瓷厂落户后才发现,当地一无原材料供应,二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甚至连生产用的天然气输送管道都没有,结果不得不退出。”
据调查,30个特色工业园区中,真正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的不到一半。如在渝西经济走廊的各个特色园区落户的企业,多数为普通机械、非金属制品、小五金、鞋业和食品等传统产业;而在三峡库区的各个特色园区,除了万州、涪陵和长寿的园区借助盐气化工资源较有特色外,其他园区大多模样相同;在渝东南等地,个别特色园区连启动都很困难,落户的企业寥寥无几,连园区都还谈不上,更谈不上“特色”二字。如果一个园区定位清晰、注重特色,仅仅依靠一两家龙头企业,就能集聚一大批中小企业,从而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最终形成产业链。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了产业链,企业往往就会纷至沓来,产业的积聚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迅速扩张,这才是招商引资应达到的最高境界。然而我市目前各个特色园区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状况,让一些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恶性竞争的后果,就是各园区“饥不择食”,对土地转让采取极低价格,对高能耗、高污染视而不见。市发改委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透露,部分区县土地出让金本级财政留成部分的返还比例高得惊人,最高甚至达到80%;有的甚至连土地整治成本都无法收回,令地方财政背上沉重负担。部分企业利用区县政府急于引资的心理,以低廉的价格拿到土地后,直接或者变相倒卖,造成政府土地收益流失。有的园区为了在血拼中胜出,不惜出狠招,明知引进的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也大开绿灯,甚至专门开办造纸、化工、电镀等高污染的工业园,以投其所好。对此,许多人士呼吁,这些不健康的投资饥渴症应该得到有效遏制。否则,油尽灯枯,投资者也会望而却步,甚至抽身,发展将陷入新一轮尴尬。
■ 同质竞争导致同室操戈
如果说重庆是西部的增长极,工业是重庆的增长极,那么特色园区就是重庆工业的增长极,30个特色工业园区理应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但我们需要的产业聚集效应,并没有在目前的特色园区建设风潮中出现。”重庆社科院的陈悦,是一位长期研究产业园区发展的学者。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之初,她就对各自为政、大干快上的园区热表示担忧。
事实证明,陈悦当初的忧虑并不是杞人忧天。2007年,重庆市企调队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些特色园区并未真正“特”起来,在招商引资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区位、资源优势,对未来的产业配套没有明确的思路,处于若干企业的堆积状态,致使园区内产业重点不明确,园区间产业差异化低,互补性不强。
数据显示,特色园区的产业特色,都被各自为政的当地政府发散了。按照理想的状态,所谓特色园区,一般主导产业最多一到两种,但30个园区的主导产业,平均已达4种,其中,有13个园区有5种主导产业,而且园区之间主导产业同质或相近程度也较高。如30个园区中,有21个园区将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作为其主导产业,有15个园区将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作为其主导产业,再如将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电子信息、建材、纺织服装及鞋业制造、新材料作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也超过三分之一。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最近召开的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市长王鸿举表示,一定要痛下决心,解决特色园区没有特色的问题,各个区县都要勇于“割爱”,突出主攻方向,在主导产业上下游形成完整的链条上下功夫。据园区办负责人介绍,重庆即将进行的特色园区产业调整,就是要着力解决特色园区“没有特色”或“特色不特”的问题。目前市经委正在着手对各个区县的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工业园区进行调研。最终,将基于各区县现有的特色产业,以及其提出的重点产业调整新思路,综合考虑,形成具体的调整方案。
特色园区之乱
彰显山头意识之浓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不二法则。区县在发展中存在竞争,实属常态。但从特色园区的“割据”乱象中不难发现,特色园区之所以没有特色,区县在招商引资中之所以经常“窝里斗”,表面上看是产业的规划问题,是园区的定位问题,实际上是思想问题,是占山为王、各自为政的山头意识在作祟。正是因为这种山头意识,才导致大家同室操戈,在招商引资中相互掣肘,互挖墙脚,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
只有彻底铲除山头意识,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确保市委、市政府对区县产业布局特别是特色园区的定位调整落到实处。也只有铲除山头意识,站在全市发展的高度,看西部、看中国、看世界,才能走出恶性竞争的怪圈,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齐心协力,把重庆的蛋糕做大。
令人欣喜的是,有关部门和区县已经找准特色园区“特色不特”的症结,经过思想大解放,我们相信有关部门和区县领导一定能够跳出各自的“山头”,顾全大局,确保市委、市政府对产业布局的调整规划落到实处。届时,分别找准自己定位的特色工业园区,一定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重庆的园区经济,一定会万紫千红、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