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课堂教学并非是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渠道,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你的人生经历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想:这些应该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鲜事物出现的理由吧。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一门崭新的课程,超越了单一的知识观,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通过实践,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掌握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作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活性、参与性、探究性、实践性、交往性等本质特征。
看到这个名词,我就会不由得想起这学期课本上第一单元的内容:走进西部。多么熟悉的字眼,却又是多么遥远、多么陌生的地方!于是,在第一个星期,只学了一篇课文。在周末,我就布置作业,要求同学们收集有关部门西部的资料,再根据自己手头的资料,自己整理出一篇文章。唯一的要求:不可以把资料原封不动地粘贴下来,并告诉学生,第二周的班队活动课,要求大家就把自己整理出的文章读一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在报刊杂志上查找,有的上网搜索……各自的手头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周四的班队活动课上,发言非常踊跃,也几乎没有出现重复的内容。在这节班队活动课上,即使是一些差生也表现得异常活跃。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学起第一单元的课文来更有滋味了,小练笔的难题也迎刃而解了,皆大欢喜。
于是,我就在思索:如果长此以往都能不折不扣地进行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必然会有明显的提高。可是,如今的学生,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量在尽量减少,而家长的任务却日益加重,今天这个补习班,明天那个训练班。要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显然困难重重呀!
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呼唤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怎样做,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得以开展呢?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机,让他们到生活大课堂中去看,去听,去思索,去实践,去体验,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经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不应该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动”动出来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整个活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 准备阶段
首先,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主题,并起草活动方案。所确立的主题应该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要以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主,教师不能包办,但可以在学生选题的时候提供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它强调与现实生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重视实际的意义。一个学生,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渡过,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寻找主题,而从学习中发现的主题,学生爱学、乐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还对课内的知识进行了扩充。比如:五月初,联系我们自己家乡过端五节的习俗,许多学生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来历以及全国各地在这一天的风俗习惯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学生还想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就可以确定《端五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等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决不能以书本为中心。
生活更是一个大舞台,因此,我们也应指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提炼:好多学生在电视上看到了我国的传统艺术:剪纸,有些技艺高超的还能盲剪,学生惊讶、羡慕得不得了,有些还要求美术老师上几节剪纸课。那么,《剪纸》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主题吗?
对于学生来说,制定一个完整而可行的活动方案,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从而,在明确了活动主题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完成活动计划,为接下来的活动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实施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的整合,以学生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单独实践,也可以自由组建小组来进行。虽说综合实践活动提倡的是学生自己的实践,但并不表示教师就能不闻不问,完全放手,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毕竟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及时地悉心地加以指导,但又不能以教师自己的讲解为主,否则,学生的活动是不可能有效的。当然,教师也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留有要把大量的时间,保证他们在活动中能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踊跃实践、自主反思,不可越庖代俎,让他们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学生的实践中,教师还要对及时学生的活动作出评价,评价他们的参与度、投入程度及个人的体验、感悟等,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也能保证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但是,这种评价的要求不能过于严格,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三、总结与交流阶段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经验,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借鉴。同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资料的收集。收集到的信息可以用来解决问题,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资料的收集可以贯穿于活动过程的始终,它的获得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利用网络查找。因特网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互联网,资源丰富,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方便快捷,从而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进行调查访问,比如问卷、统计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人际交往等各种能力得以形成。
3、查阅文献资料。这种方法难度很大,查阅的人不仅要十分细致,还需要有极大的耐心,而且如何查阅文献资料也有一定的方法,必要时,教师要进行指导。
对于获得的资料,学生还必须进行修枝剪叶,要随时将有用的信息进行记录并分类、整理。众人拾柴火焰高,各个学生都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集体交流,就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能使学生的求知空间更为广阔。在实践中,学生的才能有了施展的舞台,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发展,学生在找到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成功带来的喜悦。在实践中,我们将会看到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同时也能看到我们身为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否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那么,就让这综合实践活动好好地“动”起来吧!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一门崭新的课程,超越了单一的知识观,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通过实践,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掌握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作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活性、参与性、探究性、实践性、交往性等本质特征。
看到这个名词,我就会不由得想起这学期课本上第一单元的内容:走进西部。多么熟悉的字眼,却又是多么遥远、多么陌生的地方!于是,在第一个星期,只学了一篇课文。在周末,我就布置作业,要求同学们收集有关部门西部的资料,再根据自己手头的资料,自己整理出一篇文章。唯一的要求:不可以把资料原封不动地粘贴下来,并告诉学生,第二周的班队活动课,要求大家就把自己整理出的文章读一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在报刊杂志上查找,有的上网搜索……各自的手头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周四的班队活动课上,发言非常踊跃,也几乎没有出现重复的内容。在这节班队活动课上,即使是一些差生也表现得异常活跃。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学起第一单元的课文来更有滋味了,小练笔的难题也迎刃而解了,皆大欢喜。
于是,我就在思索:如果长此以往都能不折不扣地进行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必然会有明显的提高。可是,如今的学生,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量在尽量减少,而家长的任务却日益加重,今天这个补习班,明天那个训练班。要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显然困难重重呀!
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呼唤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怎样做,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得以开展呢?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机,让他们到生活大课堂中去看,去听,去思索,去实践,去体验,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经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不应该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动”动出来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整个活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 准备阶段
首先,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主题,并起草活动方案。所确立的主题应该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要以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主,教师不能包办,但可以在学生选题的时候提供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它强调与现实生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重视实际的意义。一个学生,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渡过,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寻找主题,而从学习中发现的主题,学生爱学、乐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还对课内的知识进行了扩充。比如:五月初,联系我们自己家乡过端五节的习俗,许多学生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来历以及全国各地在这一天的风俗习惯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学生还想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就可以确定《端五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等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决不能以书本为中心。
生活更是一个大舞台,因此,我们也应指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提炼:好多学生在电视上看到了我国的传统艺术:剪纸,有些技艺高超的还能盲剪,学生惊讶、羡慕得不得了,有些还要求美术老师上几节剪纸课。那么,《剪纸》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主题吗?
对于学生来说,制定一个完整而可行的活动方案,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从而,在明确了活动主题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完成活动计划,为接下来的活动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实施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的整合,以学生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单独实践,也可以自由组建小组来进行。虽说综合实践活动提倡的是学生自己的实践,但并不表示教师就能不闻不问,完全放手,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毕竟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及时地悉心地加以指导,但又不能以教师自己的讲解为主,否则,学生的活动是不可能有效的。当然,教师也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留有要把大量的时间,保证他们在活动中能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踊跃实践、自主反思,不可越庖代俎,让他们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学生的实践中,教师还要对及时学生的活动作出评价,评价他们的参与度、投入程度及个人的体验、感悟等,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也能保证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但是,这种评价的要求不能过于严格,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三、总结与交流阶段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经验,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借鉴。同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资料的收集。收集到的信息可以用来解决问题,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资料的收集可以贯穿于活动过程的始终,它的获得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利用网络查找。因特网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互联网,资源丰富,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方便快捷,从而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进行调查访问,比如问卷、统计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人际交往等各种能力得以形成。
3、查阅文献资料。这种方法难度很大,查阅的人不仅要十分细致,还需要有极大的耐心,而且如何查阅文献资料也有一定的方法,必要时,教师要进行指导。
对于获得的资料,学生还必须进行修枝剪叶,要随时将有用的信息进行记录并分类、整理。众人拾柴火焰高,各个学生都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集体交流,就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能使学生的求知空间更为广阔。在实践中,学生的才能有了施展的舞台,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发展,学生在找到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成功带来的喜悦。在实践中,我们将会看到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同时也能看到我们身为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否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那么,就让这综合实践活动好好地“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