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到1984年,围绕如何对待金钱,《中国青年报》刊登系列文章,提出“反对‘一切向钱看’”。30年来,“一切向钱看”屡次遭到有识之士的严厉批评。但令人痛心的是,口诛笔伐挡不住“向钱看”的强烈欲望,逐利对社会的侵蚀深入骨髓。当下的社会问题,无一不是“一切向钱看”惹的祸。
——街头小贩用假羊肉,路边小馆用地沟油,大型超市卖染色馒头,国际连锁店用苏丹红。一串羊肉、一根油条、一个馒头、一个汉堡,挣不了大钱,但就有人为蝇头小利丧尽天良,更有人钻营出一条造假链,牟取暴利,祸害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污水排向河流,有毒气体排向空中,砍掉树木造纸造筷子,占用农田盖楼盖广场,打着“发展经济、造福百姓”的旗号,实则以GDP换升迁。这是更高明的“一切向钱看”。更有甚者,升迁同时从土地财政、拆迁经济中捞好处。至于环境保护,谁在乎?
——跑项目得找关系,谈合作得送礼,卖产品得给回扣……别说国企民企,就连外企也熟知这套“一切向钱看”的商业潜规则,他们在国外遵纪守法,到了中国就投身于商业贿赂的行列。今年7月,全球最大的药剂集团、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被披露“与中国多家医院存在不正当交易行为”。
——唯利是图侵蚀到社会的精神领地。大学本是“象牙塔”,但如今,教师追名逐利,教育急功近利,这些备受人们诟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海鹏最近就严厉批评道:“这都是‘一切向钱看’在作怪……义利之辩不讲了,诚信缺失出现了,各种造假出现了。急于发表文章,急于拿到学位,急于出版著作,急于评上职称,急于拿到奖项,甚至假实验报告、假学位论文、假毕业证书也纷纷出笼。”
——金钱纠葛还酿成诸多恶性社会案件。9月初,山西警方确认,6岁儿童被挖眼案的嫌疑人是其伯母,作案起因可能是赡养老人产生的经济矛盾。而此前,广西贺州某地税局长一家四口被妻妹杀害,起因也是家庭经济纠纷。
“一切向钱看”带来的社会问题还有很多。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适度的“向钱看”客观上对冲破思想束缚、全力进行经济建设起到一些积极作用,那么现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毫无节制的“向钱看”对今日之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国家,“向钱看”不再能带来经济红利,相反,疯狂牟利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9月7日,习近平在回答哈萨克斯坦大学生提问时就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对社会,“向钱看”不再能鼓舞干劲,反而让道德沦丧;对个人,“向钱看”不再能创造致富神话,而是利令智昏、身败名裂。
一个只认识钱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人。同样,一个只认识钱的民族,也是得不到尊重的民族。逐利必须有边界,现在我们要再次反对“一切向钱看”,找回中华民族正确的金钱观、成功观,为中国道路寻找持续的“精神激励”。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义利之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开篇就记载,梁惠王问孟子:你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给我们带来了实利?孟子答:何必开口就谈利呢?治国有仁义就够了,如果上上下下想的都是利,国家就危险了。这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智慧,仁义礼智信与现代商业文明强调的守规则、重制度、重诚信恰恰是契合的,它们能够规范社会生活,纠正拜金之风。
媒体也要担当责任。近十年来,疯狂的选秀和奢侈的舞台在不断重复“一夜成名”、“财源滚滚”的故事,极大地误导了年轻人。此风必须刹住。媒体要讲述更多真善美,传播更多正能量,引导人们看到真正值得追求和守护的事物。
我们也要对自己身处的时代和未来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许多社会问题不再是GDP和金钱就能解决的。无论国家还是个人,“一切向钱看”的成功模式到了强弩之末,想要走得更远更好,必须跟“一切向钱看”说再见,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街头小贩用假羊肉,路边小馆用地沟油,大型超市卖染色馒头,国际连锁店用苏丹红。一串羊肉、一根油条、一个馒头、一个汉堡,挣不了大钱,但就有人为蝇头小利丧尽天良,更有人钻营出一条造假链,牟取暴利,祸害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污水排向河流,有毒气体排向空中,砍掉树木造纸造筷子,占用农田盖楼盖广场,打着“发展经济、造福百姓”的旗号,实则以GDP换升迁。这是更高明的“一切向钱看”。更有甚者,升迁同时从土地财政、拆迁经济中捞好处。至于环境保护,谁在乎?
——跑项目得找关系,谈合作得送礼,卖产品得给回扣……别说国企民企,就连外企也熟知这套“一切向钱看”的商业潜规则,他们在国外遵纪守法,到了中国就投身于商业贿赂的行列。今年7月,全球最大的药剂集团、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被披露“与中国多家医院存在不正当交易行为”。
——唯利是图侵蚀到社会的精神领地。大学本是“象牙塔”,但如今,教师追名逐利,教育急功近利,这些备受人们诟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海鹏最近就严厉批评道:“这都是‘一切向钱看’在作怪……义利之辩不讲了,诚信缺失出现了,各种造假出现了。急于发表文章,急于拿到学位,急于出版著作,急于评上职称,急于拿到奖项,甚至假实验报告、假学位论文、假毕业证书也纷纷出笼。”
——金钱纠葛还酿成诸多恶性社会案件。9月初,山西警方确认,6岁儿童被挖眼案的嫌疑人是其伯母,作案起因可能是赡养老人产生的经济矛盾。而此前,广西贺州某地税局长一家四口被妻妹杀害,起因也是家庭经济纠纷。
“一切向钱看”带来的社会问题还有很多。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适度的“向钱看”客观上对冲破思想束缚、全力进行经济建设起到一些积极作用,那么现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毫无节制的“向钱看”对今日之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国家,“向钱看”不再能带来经济红利,相反,疯狂牟利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9月7日,习近平在回答哈萨克斯坦大学生提问时就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对社会,“向钱看”不再能鼓舞干劲,反而让道德沦丧;对个人,“向钱看”不再能创造致富神话,而是利令智昏、身败名裂。
一个只认识钱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人。同样,一个只认识钱的民族,也是得不到尊重的民族。逐利必须有边界,现在我们要再次反对“一切向钱看”,找回中华民族正确的金钱观、成功观,为中国道路寻找持续的“精神激励”。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义利之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开篇就记载,梁惠王问孟子:你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给我们带来了实利?孟子答:何必开口就谈利呢?治国有仁义就够了,如果上上下下想的都是利,国家就危险了。这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智慧,仁义礼智信与现代商业文明强调的守规则、重制度、重诚信恰恰是契合的,它们能够规范社会生活,纠正拜金之风。
媒体也要担当责任。近十年来,疯狂的选秀和奢侈的舞台在不断重复“一夜成名”、“财源滚滚”的故事,极大地误导了年轻人。此风必须刹住。媒体要讲述更多真善美,传播更多正能量,引导人们看到真正值得追求和守护的事物。
我们也要对自己身处的时代和未来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许多社会问题不再是GDP和金钱就能解决的。无论国家还是个人,“一切向钱看”的成功模式到了强弩之末,想要走得更远更好,必须跟“一切向钱看”说再见,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