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在新课改的大力实施下,体育教学中建构学习共同体,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协同学习为基础,才可以保障孩子们在体育课堂上高质量地学习。
关键词: 体育课堂 学习共同体 作用 措施
一、体育课堂上建构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什么是“学习共同体”呢?“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 课堂教学学习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完成的,把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作为一个载体,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目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相互学习的原则,通过和学生的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目的。它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沟通和融合,在体育学习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作用。
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可以改变体育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紧扣学生学会自主健身等体育核心素养提高的关键所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团结、团队意识,在以后学习生涯乃至工作中,都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建构学习共同体,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鞭策进步,久而久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达到提高体育学习水平的效果。
二、体育课堂上建构学习共同体的措施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句话空喊了很多年,可是没有真正走进教师的心里。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分不清“主导”与“主体”的区别在哪里。没搞清楚“教”和“导”有什么不同。我们信不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小组合作能力,不敢把课堂交给学生。孩子们习惯了“满堂灌”和被动学习,习惯跟着教师按部就班地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体现不出来,小组合作学习变得细碎化。如何有效构建学习共同体,下面我依据多年的体育教学简单阐述。
1.小组合作,共同促进。
初中学生因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有限,对运动动作和理论的理解水平不同,使学生在运动训练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和错误。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小组合作,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矫枉过正。因此,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解决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训练水平,体育教学活动理念都是一样的。合作学习是孩子们的一种学习手段,体育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要袖手旁观,应该走到学生中间,积极巡视,做到有赏有罚,鼓励与错误的指导。师生共同参与,学生提高了兴趣,当评委,做老师,发挥了自主学习作用,满足了需求。
2.合理分配,构建学习共同体。
构建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需要教师合理分配。在上课前教师要仔细研究操场的规划,使之更合理地使用。备课时候要求老师一课多备、多备几课,避免场地器材冲突。小学合作体育游戏需要较大的场地空间,教师要注意合理分配,充分利用空间,这样学生锻炼的有效空间增加了,也增强了学生练習的强度,对强化练习效果具有一定的作用,对构建学习共同体起到重要作用。
3.善用激励,增强自信。
初中生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期,可塑性很强。小组合作中善用激励,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真正爱上体育课。记得我任教的班里有个孩子小昊,以前他很少正规上一次体育课,我主动找他谈话,说出他的很多优点,他在体育活动里动作好、速度快,我就积极表扬他,希望他体育课上有更好的表现。久而久之每次上课都像换了个人似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体育成绩和其他科目的成绩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进步。
4.教师之间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一直以来,教师合作文化就是教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师之间的某一些运动专业技能的切磋、体育课堂教育方法的取长补短的交流时候,要相互肯定,给予每一位教师充分的话语权,深度交流和讨论,充分表达出见解。这样在教师学习共同体内部,就可以展现出协作、竞争、创新的氛围。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把这种氛围用到课堂体育教学中。通过营造学校之间大的合作文化氛围,间接促进营造学生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完善。
5.开展学习共同体之间的竞赛。
在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时候,组织小组之间的竞赛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锻炼热情,还可以让学习共同体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以赛促练”是开展不同竞赛的前提也是最终目标,教师可以以每个学习共同体为单位,不间断地进行某个项目的比赛,评价比赛的结果不是看比赛的结果,而是看不同小组进步的程度。比赛后教师要指导每个学习共同体之间进行总结、思考、认知,这样才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三、结语
运动兴趣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和提高终身锻炼为前提的。课堂上构建学习共同体,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强调要以协同学习为基础,有效学习,体育教师的任务就是串联,让孩子之间串联起来,让课堂和生活串联起来,教师要成为课堂上的链接高手。让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相互交流与互动中共同学习、研究、进步、启发,教师要放低身段,以学习者的姿态投入到体育教育教学中,这就是所谓的“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顾鹏等.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师范学院学报,2011,23.
[2]章林.初中体育课堂建构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与措施[J].安徽体育科技,2012,(07).
关键词: 体育课堂 学习共同体 作用 措施
一、体育课堂上建构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什么是“学习共同体”呢?“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 课堂教学学习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完成的,把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作为一个载体,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目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相互学习的原则,通过和学生的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目的。它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沟通和融合,在体育学习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作用。
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可以改变体育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紧扣学生学会自主健身等体育核心素养提高的关键所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团结、团队意识,在以后学习生涯乃至工作中,都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建构学习共同体,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鞭策进步,久而久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达到提高体育学习水平的效果。
二、体育课堂上建构学习共同体的措施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句话空喊了很多年,可是没有真正走进教师的心里。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分不清“主导”与“主体”的区别在哪里。没搞清楚“教”和“导”有什么不同。我们信不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小组合作能力,不敢把课堂交给学生。孩子们习惯了“满堂灌”和被动学习,习惯跟着教师按部就班地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体现不出来,小组合作学习变得细碎化。如何有效构建学习共同体,下面我依据多年的体育教学简单阐述。
1.小组合作,共同促进。
初中学生因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有限,对运动动作和理论的理解水平不同,使学生在运动训练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和错误。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小组合作,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矫枉过正。因此,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解决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训练水平,体育教学活动理念都是一样的。合作学习是孩子们的一种学习手段,体育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要袖手旁观,应该走到学生中间,积极巡视,做到有赏有罚,鼓励与错误的指导。师生共同参与,学生提高了兴趣,当评委,做老师,发挥了自主学习作用,满足了需求。
2.合理分配,构建学习共同体。
构建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需要教师合理分配。在上课前教师要仔细研究操场的规划,使之更合理地使用。备课时候要求老师一课多备、多备几课,避免场地器材冲突。小学合作体育游戏需要较大的场地空间,教师要注意合理分配,充分利用空间,这样学生锻炼的有效空间增加了,也增强了学生练習的强度,对强化练习效果具有一定的作用,对构建学习共同体起到重要作用。
3.善用激励,增强自信。
初中生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期,可塑性很强。小组合作中善用激励,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真正爱上体育课。记得我任教的班里有个孩子小昊,以前他很少正规上一次体育课,我主动找他谈话,说出他的很多优点,他在体育活动里动作好、速度快,我就积极表扬他,希望他体育课上有更好的表现。久而久之每次上课都像换了个人似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体育成绩和其他科目的成绩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进步。
4.教师之间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一直以来,教师合作文化就是教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师之间的某一些运动专业技能的切磋、体育课堂教育方法的取长补短的交流时候,要相互肯定,给予每一位教师充分的话语权,深度交流和讨论,充分表达出见解。这样在教师学习共同体内部,就可以展现出协作、竞争、创新的氛围。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把这种氛围用到课堂体育教学中。通过营造学校之间大的合作文化氛围,间接促进营造学生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完善。
5.开展学习共同体之间的竞赛。
在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时候,组织小组之间的竞赛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锻炼热情,还可以让学习共同体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以赛促练”是开展不同竞赛的前提也是最终目标,教师可以以每个学习共同体为单位,不间断地进行某个项目的比赛,评价比赛的结果不是看比赛的结果,而是看不同小组进步的程度。比赛后教师要指导每个学习共同体之间进行总结、思考、认知,这样才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三、结语
运动兴趣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和提高终身锻炼为前提的。课堂上构建学习共同体,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强调要以协同学习为基础,有效学习,体育教师的任务就是串联,让孩子之间串联起来,让课堂和生活串联起来,教师要成为课堂上的链接高手。让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相互交流与互动中共同学习、研究、进步、启发,教师要放低身段,以学习者的姿态投入到体育教育教学中,这就是所谓的“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顾鹏等.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师范学院学报,2011,23.
[2]章林.初中体育课堂建构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与措施[J].安徽体育科技,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