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泊船瓜洲》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及审美效果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04468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泊船瓜洲》为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代表诗作之一,全诗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这首诗创作于宋熙宁八年(1075)二月,此时正值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入京之时。本诗通过词类活用、颜色词的使用、意象的使用等手法,将作者的思乡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学习这首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和鉴赏能力。
  一、 “绿”字的词类活用
  《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作为词类活用即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经典例证,被教师反复讲解。那么,为何一个“绿”字能够成为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呢?在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曾有这样一段公案:“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将“绿”字与“如是十许字”进行对比,最大的不同便是词类活用的使用。“到”“过”
  “入”等词都是作为一般动词使用的,且在诗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白居易《长恨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作为一般动词,这些词都是较为常见的。相比之下,“绿”这一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种用法就比较特别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绿,帛青黄色也。”即“绿”的本义为“被染成井水色即青中带黄的丝帛”,最初作为名词使用,后来引申出形容词的用法。在汉语字典中,“绿”的常见用法也是作为名词、形容词使用。而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以形容词用作使动,可译为“使……变绿”,不同于其他动词的一般用法,也不同于“绿”字的常见用法,这一点睛之笔,凸显了这首诗的与众不同。
  二、 颜色词“绿”的使用
  在汉语言的背景下,“绿”字作为颜色词,被赋予了独特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带有中华文化特有的情感色彩。然而“绿”字的使用,也充满了矛盾性。
  汉语中的“绿”常用于隐喻人的身份或职业。受古代五行学说的影响, 人们认为色彩有贵贱之分。绿色并没有在五行中使用,且地位低微的官员才身着绿色青衫,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便通过“青衫”暗示自己的身份卑微。与“绿”相关的“青”字也有相近的隐喻之意,如“青楼女子”,暗含贬义。但“绿”字仍可反映草木茂盛或是女子的年轻貌美,如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都写出了草木茂盛的美景。“绿云”“绿鬓”等词语,则描写了女子黑润而浓密的头发,含有褒义色彩。而且,在现代汉语中,“绿”字更有和平、环保的含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对于“绿”字的不同使用,以及古代汉语中“绿”字的不同情感色彩,都使“绿”字的使用具有矛盾性与复杂性。
  在《泊船瓜洲》中,“绿”对应“春风”,春风轻拂,吹绿万物,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春天的勃勃生机,而正是在春天的勃勃生机中,作者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在生机盎然的春天,春风唤醒了家乡的万事万物,诗人自己此时却不得不背井离乡,他通过“绿”“春风”,联想到春天的美景,并以美景衬哀情,更加凸显了自己的愁绪。
  三、 “春风”“明月”意象的使用
  1. 春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春风”是诗人笔下值得探讨的意象,至今仍存在争议。春风究竟是象征了“新法带来的生机”,还是对家乡美好景色的描绘?这是解决出世与入仕之争的一个关键。而对于出世与入仕之争的确定,又影响到对诗歌主题的把握。
  “春风”这一意象在王安石的诗歌中较为常见,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明确暗示出象征意义的,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春风”,就是指变法。另一类则是将“春风”纯粹作为自然景观来描写,与隐逸情怀挂钩。
  然而,在作者的诗歌中,以“春风”象征“新法”出现的频率较小,故笔者更偏向于“春风”是纯粹地对家乡美好景色的描绘,并与“绿”字前后呼应,描绘出春天到来时家乡万物复苏的美景。作者创作《泊船瓜洲》的时间为熙宁八年(1075)二月,在此之前,因遭到反对派势力的攻击,王安石被迫罢官,“新法”失败。如今第二次拜相进京,诗人自然会对未知的前途感到迷茫,并对人生的变化无常发出感叹,不大可能持有“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对“新法”的乐观态度。而且,后文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在感情色彩上是悲伤的,是舍不得离开家乡的。诗中并没有表现出作者第二次拜相入京的喜悦,反而是愁绪更重,并不符合对“新法”的歌颂。我们再联系诗人的经历,他在第二次罢相后退居江宁半山园,仕途不顺、政治上的心灰意冷使他不得不将注意力从建功立业转移到隐逸情怀、自然山水上来。所以,我认为“春风”这一意象更多的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而不是象征“新法”。
  2. 明月
  “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明月”与“月”在含义上的差别并不显著。因此,可以用研究“月”的方法来探讨“明月”这个词。
  自嫦娥奔月的故事后,“月”多有团圆之意。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渴望的是与弟弟团聚。白居易在对宫女的描写中也用到“月”这一意象,被打入冷宫的宫女已经忘记了自己在冷宫中待了多少年,却记得月亮圆了几次,可见她对团圆的渴望。“月”不仅象征团圆,还可以作为自然景观出现,作为这种意象时,有些诗句带有隐逸色彩,如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有些带有乐观色彩,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些则满带愁绪和凄凉,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四、 诗眼的确定
  诗眼在全诗中起到串联全诗的作用。不同的读者对于本诗诗眼有着不同的见解。如孙双金老师在《我的好课观》中认为此诗的诗眼为“还”,突出“明月何时照我还”;也有人认为诗眼为“又”。笔者认为“绿”字可谓本诗的点睛之笔,是诗眼所在。
  原因在于,这首诗的“绿”字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再搭配上虚词“又”,更凸显出独特韵味。而且“绿”与“春风”前后照应,由“春风”联想到草木皆被春风吹绿,自己却不得不离家在外的愁绪,引出后文“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前后呼应,串联起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 诗歌蕴含的感情
  这首诗所蕴含的感情,目前也存有争议。有人认为它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美好山水的留恋或向往,有人认为它表现了诗人重返朝廷推行“新法”的愿望。笔者在对此诗做了外部研究(作者的生平经历)与内部研究(诗歌的创作技法)之后,对其蕴含的情感进行了总结:
  首先是告别家乡的愁绪。当春风又绿江南时,作者却无法与亲朋好友共享美景,在第二次進京途中,诗人产生了对家乡的留恋之情。
  其次是重返官场的憧憬。作为士大夫的王安石,深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自然渴望改革朝政,有一番作为。
  第三是前途未知的迷茫。王安石虽然渴望有所作为,但有了第一次被迫罢相与变法失败的经历,即使有了再次出仕的机会,也让他对于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
  第四是人生无常的感叹。在变法失败后无奈罢相,在留恋中不得不告别家乡,人生无常,世事沧桑,诗人感到忧愁而又无奈。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我们日常交际、工作学习都离不開的语言工具。但很多学生对语文学科不重视,认为语文无非就是读读课文、认认字词,不需要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精力,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不高。  一、挖掘古诗词中的审美元素,让学生在鉴赏中感悟文化之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尤其是古诗词作品,更是情感艺术、语言艺术的结晶。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教学,挖掘其中的审美元素,让学生在鉴赏中感悟文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电子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结合也越来越深。电子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能够将一些抽象化的、概念化的内容实质化,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思维路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可视化。思维可视化能够辅助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模糊的概念详细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有效朗读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把朗读的权利、读书的空间还给
集中识字,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注意力持久性差,因此识记效果较差。但是,当字、词、句在语言中流淌,在文章中跳跃的时候,就变得鲜活有动感。因此,我们识字教学也注重在“语境”中识字,有效、有序地促进学生的识字兴趣,增强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为了加强情报工作,英国组成了以数学家杜林为首的语言学家、人文学家、科学家和资料分析专家的密码破译工作团队,也叫做“40号房间”,用来破译德军的密码。破译密码靠数学家、科学家能够理解,但为什么要吸收语言学家、人文学家甚至文学家、作家呢?原来,文学家、作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具有不一样的创新思维,能从常理之外找到突破口。由此可见,具有创新素养是多么重要。  所谓的创新素养培育
意象,即寓“意”之“象”,是负载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象是诗歌构成的要素,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往往借助意象含蓄地表达出来,诗歌的美感也由此产生。面对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意象,读者会看见一幅图画、一个生活场景,体味到一种美妙的情愫,甚至产生直抵内心的共鸣,这就是意象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以《诗经》为源头,中国诗人在一代代的创作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继承与创新,逐渐给一个个常见意象赋予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
[摘 要:现今时代,对每个人健康评判的标准不仅包含身体器官方面,还包含心理健康方面。而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關注的重点内容只有体育教学训练技巧,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几乎没有涉足。基于此,本文从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良好体育习惯培养入手,对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发展进行教学引导,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促进;心理健康]  初中学生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成为了当今体育科学教学
我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手工业的历史。现代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主流观点是,人类揖别猿类是从打制第一块石制工具所体现的劳动开始的,而被打制出来的这第一块石制工具,就是人类的第一件手工业产品。  直到工业革命前,手工业一直是科技乃至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承载者和传播者:农业生产的进步、商业活动半径的扩大、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军事实力的增强、文化内容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的降低、居住
金华四中特级教师张震雷老师的一堂特级教师示范课《阿长与〈山海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匠心独运的教材处理,那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流程,那朴实无华而又深沉厚重的教学风格,让我获益良多。会后本人细细思考:我们通常至少要用两课时才能完成教学的课文,张老师仅用一节课怎么就完成教学任务呢?我们用两节课解读文本也仅仅是蜻蜓点水,浅浅地滑行在文字的表面,而张老师用一节课解读文本却反而更透彻,更精准,到底有什么诀
什么是丛书?丛书就是把两种以上的书编在一起的书。这个名称来源于唐代陆龟蒙的文集《笠泽丛书》。他把自己的歌、诗、赋、颂、铭、记、传、序等各种体裁的作品编成一集,称之为“丛书”。后人则把不同的书编成一套书才称为丛书。宋代人王楙还把自己的杂著笔记称作《野客丛书》,实际上只是一种书。可见丛书这个名称的转义,是宋代以后的事。最早以丛书命名的,大概是明人程荣编的《汉魏丛书》,那是万历年间的事了。  然而,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