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泊船瓜洲》为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代表诗作之一,全诗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这首诗创作于宋熙宁八年(1075)二月,此时正值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入京之时。本诗通过词类活用、颜色词的使用、意象的使用等手法,将作者的思乡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学习这首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和鉴赏能力。
一、 “绿”字的词类活用
《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作为词类活用即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经典例证,被教师反复讲解。那么,为何一个“绿”字能够成为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呢?在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曾有这样一段公案:“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将“绿”字与“如是十许字”进行对比,最大的不同便是词类活用的使用。“到”“过”
“入”等词都是作为一般动词使用的,且在诗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白居易《长恨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作为一般动词,这些词都是较为常见的。相比之下,“绿”这一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种用法就比较特别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绿,帛青黄色也。”即“绿”的本义为“被染成井水色即青中带黄的丝帛”,最初作为名词使用,后来引申出形容词的用法。在汉语字典中,“绿”的常见用法也是作为名词、形容词使用。而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以形容词用作使动,可译为“使……变绿”,不同于其他动词的一般用法,也不同于“绿”字的常见用法,这一点睛之笔,凸显了这首诗的与众不同。
二、 颜色词“绿”的使用
在汉语言的背景下,“绿”字作为颜色词,被赋予了独特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带有中华文化特有的情感色彩。然而“绿”字的使用,也充满了矛盾性。
汉语中的“绿”常用于隐喻人的身份或职业。受古代五行学说的影响, 人们认为色彩有贵贱之分。绿色并没有在五行中使用,且地位低微的官员才身着绿色青衫,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便通过“青衫”暗示自己的身份卑微。与“绿”相关的“青”字也有相近的隐喻之意,如“青楼女子”,暗含贬义。但“绿”字仍可反映草木茂盛或是女子的年轻貌美,如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都写出了草木茂盛的美景。“绿云”“绿鬓”等词语,则描写了女子黑润而浓密的头发,含有褒义色彩。而且,在现代汉语中,“绿”字更有和平、环保的含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对于“绿”字的不同使用,以及古代汉语中“绿”字的不同情感色彩,都使“绿”字的使用具有矛盾性与复杂性。
在《泊船瓜洲》中,“绿”对应“春风”,春风轻拂,吹绿万物,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春天的勃勃生机,而正是在春天的勃勃生机中,作者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在生机盎然的春天,春风唤醒了家乡的万事万物,诗人自己此时却不得不背井离乡,他通过“绿”“春风”,联想到春天的美景,并以美景衬哀情,更加凸显了自己的愁绪。
三、 “春风”“明月”意象的使用
1. 春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春风”是诗人笔下值得探讨的意象,至今仍存在争议。春风究竟是象征了“新法带来的生机”,还是对家乡美好景色的描绘?这是解决出世与入仕之争的一个关键。而对于出世与入仕之争的确定,又影响到对诗歌主题的把握。
“春风”这一意象在王安石的诗歌中较为常见,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明确暗示出象征意义的,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春风”,就是指变法。另一类则是将“春风”纯粹作为自然景观来描写,与隐逸情怀挂钩。
然而,在作者的诗歌中,以“春风”象征“新法”出现的频率较小,故笔者更偏向于“春风”是纯粹地对家乡美好景色的描绘,并与“绿”字前后呼应,描绘出春天到来时家乡万物复苏的美景。作者创作《泊船瓜洲》的时间为熙宁八年(1075)二月,在此之前,因遭到反对派势力的攻击,王安石被迫罢官,“新法”失败。如今第二次拜相进京,诗人自然会对未知的前途感到迷茫,并对人生的变化无常发出感叹,不大可能持有“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对“新法”的乐观态度。而且,后文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在感情色彩上是悲伤的,是舍不得离开家乡的。诗中并没有表现出作者第二次拜相入京的喜悦,反而是愁绪更重,并不符合对“新法”的歌颂。我们再联系诗人的经历,他在第二次罢相后退居江宁半山园,仕途不顺、政治上的心灰意冷使他不得不将注意力从建功立业转移到隐逸情怀、自然山水上来。所以,我认为“春风”这一意象更多的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而不是象征“新法”。
2. 明月
“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明月”与“月”在含义上的差别并不显著。因此,可以用研究“月”的方法来探讨“明月”这个词。
自嫦娥奔月的故事后,“月”多有团圆之意。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渴望的是与弟弟团聚。白居易在对宫女的描写中也用到“月”这一意象,被打入冷宫的宫女已经忘记了自己在冷宫中待了多少年,却记得月亮圆了几次,可见她对团圆的渴望。“月”不仅象征团圆,还可以作为自然景观出现,作为这种意象时,有些诗句带有隐逸色彩,如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有些带有乐观色彩,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些则满带愁绪和凄凉,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四、 诗眼的确定
诗眼在全诗中起到串联全诗的作用。不同的读者对于本诗诗眼有着不同的见解。如孙双金老师在《我的好课观》中认为此诗的诗眼为“还”,突出“明月何时照我还”;也有人认为诗眼为“又”。笔者认为“绿”字可谓本诗的点睛之笔,是诗眼所在。
原因在于,这首诗的“绿”字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再搭配上虚词“又”,更凸显出独特韵味。而且“绿”与“春风”前后照应,由“春风”联想到草木皆被春风吹绿,自己却不得不离家在外的愁绪,引出后文“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前后呼应,串联起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 诗歌蕴含的感情
这首诗所蕴含的感情,目前也存有争议。有人认为它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美好山水的留恋或向往,有人认为它表现了诗人重返朝廷推行“新法”的愿望。笔者在对此诗做了外部研究(作者的生平经历)与内部研究(诗歌的创作技法)之后,对其蕴含的情感进行了总结:
首先是告别家乡的愁绪。当春风又绿江南时,作者却无法与亲朋好友共享美景,在第二次進京途中,诗人产生了对家乡的留恋之情。
其次是重返官场的憧憬。作为士大夫的王安石,深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自然渴望改革朝政,有一番作为。
第三是前途未知的迷茫。王安石虽然渴望有所作为,但有了第一次被迫罢相与变法失败的经历,即使有了再次出仕的机会,也让他对于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
第四是人生无常的感叹。在变法失败后无奈罢相,在留恋中不得不告别家乡,人生无常,世事沧桑,诗人感到忧愁而又无奈。
一、 “绿”字的词类活用
《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作为词类活用即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经典例证,被教师反复讲解。那么,为何一个“绿”字能够成为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呢?在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曾有这样一段公案:“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将“绿”字与“如是十许字”进行对比,最大的不同便是词类活用的使用。“到”“过”
“入”等词都是作为一般动词使用的,且在诗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白居易《长恨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作为一般动词,这些词都是较为常见的。相比之下,“绿”这一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种用法就比较特别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绿,帛青黄色也。”即“绿”的本义为“被染成井水色即青中带黄的丝帛”,最初作为名词使用,后来引申出形容词的用法。在汉语字典中,“绿”的常见用法也是作为名词、形容词使用。而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以形容词用作使动,可译为“使……变绿”,不同于其他动词的一般用法,也不同于“绿”字的常见用法,这一点睛之笔,凸显了这首诗的与众不同。
二、 颜色词“绿”的使用
在汉语言的背景下,“绿”字作为颜色词,被赋予了独特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带有中华文化特有的情感色彩。然而“绿”字的使用,也充满了矛盾性。
汉语中的“绿”常用于隐喻人的身份或职业。受古代五行学说的影响, 人们认为色彩有贵贱之分。绿色并没有在五行中使用,且地位低微的官员才身着绿色青衫,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便通过“青衫”暗示自己的身份卑微。与“绿”相关的“青”字也有相近的隐喻之意,如“青楼女子”,暗含贬义。但“绿”字仍可反映草木茂盛或是女子的年轻貌美,如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都写出了草木茂盛的美景。“绿云”“绿鬓”等词语,则描写了女子黑润而浓密的头发,含有褒义色彩。而且,在现代汉语中,“绿”字更有和平、环保的含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对于“绿”字的不同使用,以及古代汉语中“绿”字的不同情感色彩,都使“绿”字的使用具有矛盾性与复杂性。
在《泊船瓜洲》中,“绿”对应“春风”,春风轻拂,吹绿万物,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春天的勃勃生机,而正是在春天的勃勃生机中,作者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在生机盎然的春天,春风唤醒了家乡的万事万物,诗人自己此时却不得不背井离乡,他通过“绿”“春风”,联想到春天的美景,并以美景衬哀情,更加凸显了自己的愁绪。
三、 “春风”“明月”意象的使用
1. 春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春风”是诗人笔下值得探讨的意象,至今仍存在争议。春风究竟是象征了“新法带来的生机”,还是对家乡美好景色的描绘?这是解决出世与入仕之争的一个关键。而对于出世与入仕之争的确定,又影响到对诗歌主题的把握。
“春风”这一意象在王安石的诗歌中较为常见,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明确暗示出象征意义的,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春风”,就是指变法。另一类则是将“春风”纯粹作为自然景观来描写,与隐逸情怀挂钩。
然而,在作者的诗歌中,以“春风”象征“新法”出现的频率较小,故笔者更偏向于“春风”是纯粹地对家乡美好景色的描绘,并与“绿”字前后呼应,描绘出春天到来时家乡万物复苏的美景。作者创作《泊船瓜洲》的时间为熙宁八年(1075)二月,在此之前,因遭到反对派势力的攻击,王安石被迫罢官,“新法”失败。如今第二次拜相进京,诗人自然会对未知的前途感到迷茫,并对人生的变化无常发出感叹,不大可能持有“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对“新法”的乐观态度。而且,后文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在感情色彩上是悲伤的,是舍不得离开家乡的。诗中并没有表现出作者第二次拜相入京的喜悦,反而是愁绪更重,并不符合对“新法”的歌颂。我们再联系诗人的经历,他在第二次罢相后退居江宁半山园,仕途不顺、政治上的心灰意冷使他不得不将注意力从建功立业转移到隐逸情怀、自然山水上来。所以,我认为“春风”这一意象更多的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而不是象征“新法”。
2. 明月
“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明月”与“月”在含义上的差别并不显著。因此,可以用研究“月”的方法来探讨“明月”这个词。
自嫦娥奔月的故事后,“月”多有团圆之意。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渴望的是与弟弟团聚。白居易在对宫女的描写中也用到“月”这一意象,被打入冷宫的宫女已经忘记了自己在冷宫中待了多少年,却记得月亮圆了几次,可见她对团圆的渴望。“月”不仅象征团圆,还可以作为自然景观出现,作为这种意象时,有些诗句带有隐逸色彩,如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有些带有乐观色彩,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些则满带愁绪和凄凉,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四、 诗眼的确定
诗眼在全诗中起到串联全诗的作用。不同的读者对于本诗诗眼有着不同的见解。如孙双金老师在《我的好课观》中认为此诗的诗眼为“还”,突出“明月何时照我还”;也有人认为诗眼为“又”。笔者认为“绿”字可谓本诗的点睛之笔,是诗眼所在。
原因在于,这首诗的“绿”字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再搭配上虚词“又”,更凸显出独特韵味。而且“绿”与“春风”前后照应,由“春风”联想到草木皆被春风吹绿,自己却不得不离家在外的愁绪,引出后文“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前后呼应,串联起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 诗歌蕴含的感情
这首诗所蕴含的感情,目前也存有争议。有人认为它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美好山水的留恋或向往,有人认为它表现了诗人重返朝廷推行“新法”的愿望。笔者在对此诗做了外部研究(作者的生平经历)与内部研究(诗歌的创作技法)之后,对其蕴含的情感进行了总结:
首先是告别家乡的愁绪。当春风又绿江南时,作者却无法与亲朋好友共享美景,在第二次進京途中,诗人产生了对家乡的留恋之情。
其次是重返官场的憧憬。作为士大夫的王安石,深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自然渴望改革朝政,有一番作为。
第三是前途未知的迷茫。王安石虽然渴望有所作为,但有了第一次被迫罢相与变法失败的经历,即使有了再次出仕的机会,也让他对于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
第四是人生无常的感叹。在变法失败后无奈罢相,在留恋中不得不告别家乡,人生无常,世事沧桑,诗人感到忧愁而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