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结婚的女友诉说不满:“我后悔极了,真不该找这么个‘大孝子’,什么事都先想着老家,出差带点礼物,还没回家呢,就先给他们家送去一半!我们俩要是闹点小别扭,大姑小姑都跟着掺和,芝麻粒小事给掺和成大西瓜……”
和丈夫相处,只要感情好,磕磕碰碰总能过去,可是和婆家人相处却不那么容易了。你对这些事有怨言吗?是抱怨婆家人不能“一碗水端平”,还是抱怨丈夫对他们家比对自己还上心,抑或是丈夫在婆家受累头一份,吃亏头一份?
的确,要处理好与婆家各个成员的关系并非易事,许多夫妻矛盾往往都和大家庭的矛盾有关。要想处理好家庭内的人际关系,做妻子的不能忘记丈夫身后还有一个家。
1 给丈夫留出“会亲时间”
宏伟喜欢在周日带着妻子莎莎到父母家吃饭,然后和父母还有妹妹在一起聊天。可是坐在一旁的莎莎却对此毫无兴趣,总是使眼色催促他和自己一块回去。这一天,宏伟正聊在兴头上,便佯装没有看见,他也不想因自己的退场使家人扫兴。莎莎赌气说了声“我累了”,便匆匆起身离去。宏伟一时有些尴尬,妹妹更是略带不满地说:“快回去吧,别在这儿受罪了!”这一下,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全家的谈笑乐趣也没了。当宏伟回到家的时候,莎莎迟迟不开门:“在那儿呆着多解闷,还回这儿来干嘛?赶明儿我也回我妈那儿住着去……”这样的不愉快隔三差五地发生了几次,渐渐地,宏伟在父母家呆的时间越来越少。老人虽没说什么,但对小俩口很少谈笑了,原本对莎莎的热情也在消退,有时还流露出不满。为此,宏伟既受气,又内疚苦恼……
在这个家庭矛盾形成中,莎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她不适当地剥夺了丈夫的“会亲时间”。犯有类似问题的妻子,认为自己是理直气壮的:既然丈夫和我结婚了,自然就属于我的,他的感情和时间都应投入我俩之间,否则我们这个小家还有什么意义!
但是丈夫结婚后,他原有的家庭角色并没有因结婚而不存在,由血缘关系造成的对家庭的亲情也不会消失。丈夫对原家庭的“脱离”是一个逐渐进行的自然过程,如果妻子想通过压力加速这种“脱离”。不仅会引起丈夫反感。产生对婚姻的厌恶情绪,而且会引起婆家成员的不满。因此,儿媳想与婆家成员的关系更加融洽。就应避免这种“独占”,有意识地给丈夫留出“会亲时间”,以满足丈夫与家人相聚的需求。要是能主动参加到他们的相聚之中,那就更好。妻子的这种“时间”上的慷慨和体贴,自然会得到丈夫的“感情报偿”。
2 注意在婆家给丈夫“留面子”
这些习惯你有吗?
★★在家习惯了丈夫的体贴,当着公婆、小姑子、小叔子的面,也习惯性地支使他干这做那,呼来喝去;
★★为一点小事就忍不住指责他,吹毛求疵;
★★一发生矛盾,就跑到婆家又哭又闹,对丈夫又骂又贬。
有时候,丈夫为了避免妻子与家人的矛盾,或怕夫妻争吵起来让父母生气、担忧,便暂且对妻子忍让。而有的家庭怕小夫妻吵闹起来让邻里笑话,往往也会暂且让儿子作出让步,以平息风波。但是这些尝到了甜头的妻子,却不知道这种不给丈夫留面子的作法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首先,妻子在婆家使丈夫难堪,对丈夫不尊重,无形中会降低丈夫在家中的威信,有损其形象,这也会连带小俩口在大家庭中的地位“贬值”,一起被家人看不起。其次,丈夫会对妻子的作法大为恼火。尽管他当时可能做出忍让,但过后可能变本加厉地对妻子报复。即使没有机会发作,也会久久地耿耿于怀。有时,丈夫还会因当时下不了台而恼羞成怒,豁出去和妻子撕破脸,使矛盾升级。当然,儿媳与婆家的关系自然是要恶化的。因为当着婆家人的面,妻子表现蛮不讲理或得理不饶人,就不再是小夫妻之间的事了,婆家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示威,于是他们会站在丈夫一边共同对付“外来人”,使矛盾激化。
有些聪明的妻子很会“来事儿”,很注意在婆家人面前给丈夫留面子、树威信,比如遇事有意地多征求丈夫的主意。善于给丈夫补漏解围。有时本来小俩口正在呕气,一见婆家人来,马上没事儿人一样热情款待,免去了丈夫许多尴尬,丈夫在内心怎么会不感激她呢!
3 不必期望绝对“一碗水端平”
新媳妇往往都会很敏感地观察婆家怎样对待自己,尤其是在丈夫有兄弟姐妹的时候,很在意婆家能否“一碗水端平”。一般总会发现种种“不平”的现象。比如姑嫂发生矛盾了,丈夫可能会先说妻子的不是,婆婆也可能会暗里偏护自己的闺女;小夫妻吵架了,婆婆会护丈夫,小姑子也可能为哥哥帮腔……别人不向着妻子说话,妻子也许不怎么计较,丈夫偏向家人,则会使妻子大为恼火,伤心委屈之余,向丈夫施加压力,想拉丈夫站在自己一边,结果使丈夫左右为难。
其实,在家庭的矛盾中,只要大体上能“一碗水端平”,也就可以了。家庭这“一碗水”原本就是难以绝对端平的。不要说出于血缘关系会造成某种有意识的偏向。即使是公婆很小心地来平等处理家庭成员的矛盾,矛盾的当事者也未必会认为这就是“端平”,因为每个当事者对“平”的理解和期望是不同的。妻子希望丈夫向着自己,这本身就不是要求他平等处理矛盾双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的压力。也会使丈夫不愿在家人面前留下“护老婆”的形象——尽管丈夫可以在背后对妻子百般疼爱,但在家人面前却不好意思。当然,也有儿子不向着妈而袒护媳妇的,但这样往往会受到家人的谴责,逐渐与家庭疏远。
因此,明智的妻子从一开始就不抱有过高的期望,理解丈夫在家庭矛盾中的“两难”境地。遇事只要大体公正,心里能过的去,小小不言的一谦让也就没事了。如果确实心里有气,可以背后向丈夫提出意见,乃至发点牢骚,使他心明眼亮,了解家庭的不公和你谦让的苦心,而不是公开地吵闹,这样更容易使丈夫同情你,感激你,并站在你这边,必要时也可让丈夫向家人婉转地提出意见,不必自己出面,以避免与婆家人直接发生冲突,留有回旋余地。
每个女性在走入婚姻城堡以后,都会产生想和丈夫更多地单独相处的强烈感情。作为妻子,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丈夫身后还有一个家,懂得自己对丈夫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婆家对自己的态度,学一些在婆家人面前与丈夫相处的艺术,那么她的婚姻生活一定会少些烦恼,多些愉快!
和丈夫相处,只要感情好,磕磕碰碰总能过去,可是和婆家人相处却不那么容易了。你对这些事有怨言吗?是抱怨婆家人不能“一碗水端平”,还是抱怨丈夫对他们家比对自己还上心,抑或是丈夫在婆家受累头一份,吃亏头一份?
的确,要处理好与婆家各个成员的关系并非易事,许多夫妻矛盾往往都和大家庭的矛盾有关。要想处理好家庭内的人际关系,做妻子的不能忘记丈夫身后还有一个家。
1 给丈夫留出“会亲时间”
宏伟喜欢在周日带着妻子莎莎到父母家吃饭,然后和父母还有妹妹在一起聊天。可是坐在一旁的莎莎却对此毫无兴趣,总是使眼色催促他和自己一块回去。这一天,宏伟正聊在兴头上,便佯装没有看见,他也不想因自己的退场使家人扫兴。莎莎赌气说了声“我累了”,便匆匆起身离去。宏伟一时有些尴尬,妹妹更是略带不满地说:“快回去吧,别在这儿受罪了!”这一下,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全家的谈笑乐趣也没了。当宏伟回到家的时候,莎莎迟迟不开门:“在那儿呆着多解闷,还回这儿来干嘛?赶明儿我也回我妈那儿住着去……”这样的不愉快隔三差五地发生了几次,渐渐地,宏伟在父母家呆的时间越来越少。老人虽没说什么,但对小俩口很少谈笑了,原本对莎莎的热情也在消退,有时还流露出不满。为此,宏伟既受气,又内疚苦恼……
在这个家庭矛盾形成中,莎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她不适当地剥夺了丈夫的“会亲时间”。犯有类似问题的妻子,认为自己是理直气壮的:既然丈夫和我结婚了,自然就属于我的,他的感情和时间都应投入我俩之间,否则我们这个小家还有什么意义!
但是丈夫结婚后,他原有的家庭角色并没有因结婚而不存在,由血缘关系造成的对家庭的亲情也不会消失。丈夫对原家庭的“脱离”是一个逐渐进行的自然过程,如果妻子想通过压力加速这种“脱离”。不仅会引起丈夫反感。产生对婚姻的厌恶情绪,而且会引起婆家成员的不满。因此,儿媳想与婆家成员的关系更加融洽。就应避免这种“独占”,有意识地给丈夫留出“会亲时间”,以满足丈夫与家人相聚的需求。要是能主动参加到他们的相聚之中,那就更好。妻子的这种“时间”上的慷慨和体贴,自然会得到丈夫的“感情报偿”。
2 注意在婆家给丈夫“留面子”
这些习惯你有吗?
★★在家习惯了丈夫的体贴,当着公婆、小姑子、小叔子的面,也习惯性地支使他干这做那,呼来喝去;
★★为一点小事就忍不住指责他,吹毛求疵;
★★一发生矛盾,就跑到婆家又哭又闹,对丈夫又骂又贬。
有时候,丈夫为了避免妻子与家人的矛盾,或怕夫妻争吵起来让父母生气、担忧,便暂且对妻子忍让。而有的家庭怕小夫妻吵闹起来让邻里笑话,往往也会暂且让儿子作出让步,以平息风波。但是这些尝到了甜头的妻子,却不知道这种不给丈夫留面子的作法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首先,妻子在婆家使丈夫难堪,对丈夫不尊重,无形中会降低丈夫在家中的威信,有损其形象,这也会连带小俩口在大家庭中的地位“贬值”,一起被家人看不起。其次,丈夫会对妻子的作法大为恼火。尽管他当时可能做出忍让,但过后可能变本加厉地对妻子报复。即使没有机会发作,也会久久地耿耿于怀。有时,丈夫还会因当时下不了台而恼羞成怒,豁出去和妻子撕破脸,使矛盾升级。当然,儿媳与婆家的关系自然是要恶化的。因为当着婆家人的面,妻子表现蛮不讲理或得理不饶人,就不再是小夫妻之间的事了,婆家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示威,于是他们会站在丈夫一边共同对付“外来人”,使矛盾激化。
有些聪明的妻子很会“来事儿”,很注意在婆家人面前给丈夫留面子、树威信,比如遇事有意地多征求丈夫的主意。善于给丈夫补漏解围。有时本来小俩口正在呕气,一见婆家人来,马上没事儿人一样热情款待,免去了丈夫许多尴尬,丈夫在内心怎么会不感激她呢!
3 不必期望绝对“一碗水端平”
新媳妇往往都会很敏感地观察婆家怎样对待自己,尤其是在丈夫有兄弟姐妹的时候,很在意婆家能否“一碗水端平”。一般总会发现种种“不平”的现象。比如姑嫂发生矛盾了,丈夫可能会先说妻子的不是,婆婆也可能会暗里偏护自己的闺女;小夫妻吵架了,婆婆会护丈夫,小姑子也可能为哥哥帮腔……别人不向着妻子说话,妻子也许不怎么计较,丈夫偏向家人,则会使妻子大为恼火,伤心委屈之余,向丈夫施加压力,想拉丈夫站在自己一边,结果使丈夫左右为难。
其实,在家庭的矛盾中,只要大体上能“一碗水端平”,也就可以了。家庭这“一碗水”原本就是难以绝对端平的。不要说出于血缘关系会造成某种有意识的偏向。即使是公婆很小心地来平等处理家庭成员的矛盾,矛盾的当事者也未必会认为这就是“端平”,因为每个当事者对“平”的理解和期望是不同的。妻子希望丈夫向着自己,这本身就不是要求他平等处理矛盾双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的压力。也会使丈夫不愿在家人面前留下“护老婆”的形象——尽管丈夫可以在背后对妻子百般疼爱,但在家人面前却不好意思。当然,也有儿子不向着妈而袒护媳妇的,但这样往往会受到家人的谴责,逐渐与家庭疏远。
因此,明智的妻子从一开始就不抱有过高的期望,理解丈夫在家庭矛盾中的“两难”境地。遇事只要大体公正,心里能过的去,小小不言的一谦让也就没事了。如果确实心里有气,可以背后向丈夫提出意见,乃至发点牢骚,使他心明眼亮,了解家庭的不公和你谦让的苦心,而不是公开地吵闹,这样更容易使丈夫同情你,感激你,并站在你这边,必要时也可让丈夫向家人婉转地提出意见,不必自己出面,以避免与婆家人直接发生冲突,留有回旋余地。
每个女性在走入婚姻城堡以后,都会产生想和丈夫更多地单独相处的强烈感情。作为妻子,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丈夫身后还有一个家,懂得自己对丈夫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婆家对自己的态度,学一些在婆家人面前与丈夫相处的艺术,那么她的婚姻生活一定会少些烦恼,多些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