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句很美丽的话,说女人是水做的。每想起来,总是漾漾的,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美丽的文字,常被形容成杏花春雨、行云流水,字里行间,能听到水一样潺湲的声音,入眼,入耳,更入心。
有一种很美丽的城市,总是与水有关。穿城而过的河流,曲线优美,母性张扬,河水像乳汁一样滋养着一城的百姓,潺湲的岁月,万世的风景。所以,这河,总是很神圣地牵连着那些无论富贵还是贫贱的心灵,总是很虔诚地被这城里城外的人尊称为母亲河。
天津就是一座这样的城市。海河就是一条这样的河流。
水是最神奇的艺术家和创造大师。水写山川大地,写云雾风景,写雷鸣电闪,写自然万物,也写芸芸众生,写乡村城市。
这是一座由水写成的充满灵性和美感的城市。抓一把天津的泥土,腥咸中都是流水的芬芳。脚下站立的土地,是海河已经流淌了千万年而形成的冲积平原。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脉络清晰地布满这片土地,勾画点染,肆意而多情地书写着水对泥土无休无止的情爱,证明着自然与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一座城市,斗转星移,六百年发展弹指一瞬,一言以蔽之,不过就是水与泥土灵肉相搏的历史,海与河交汇的历史,人与水爱恨共生、相知相容的历史。水是世间万物一切繁荣兴盛的根源。
水是自然的造物,神灵的手笔,天造地设,鬼斧神工。水的文章,可以柔美,可以优美,更可以壮美。水是一种真正的尤物,无论以何种形态出现在你的面前,都足以令你感慨万千,把美的真谛领会得更加深刻。水的文章,又是人的手笔。调理,增删,引领着水的行走,调理着水的性情,如遣词造句一般得心应手。所以,水的文章,实际上就是人的文章;水的风景,实际上就是人文的风景、科技的风景。大禹治水,都江堰,大运河,引滦入津,南水北调,污水处理,海水淡化,中水利用……水的笔墨,在人的智慧的操控下,越来越浓淡相宜。人欣赏着自然,适应着自然,利用着自然,也改造着自然。水就成了人的精神和力量的最好的载体。天津的城市改造,同样离不开水的点化、人的顿悟。它塑造和描画着全新的社会人伦,成为人间亲情、社会文明的最天衣无缝的媒介。它也塑造着我们全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为其打上时代鲜明的烙印。
水,疏朗着视野;水,美丽着心灵;水,写活了天津。一脉脉的活水,不停地流淌在城市的岁月里,流淌在天津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流动产生了美感;流动产生了活力;流动创造着机遇和财富。不过短短几年、十几年,大如海河、北运河、南运河、子牙河,小如津河、卫津河、月牙河,水就把精华之笔写满天津的土地,成为天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条脉络分明的主线。
水做的女人,风情万种。
水写的文章,万种风情。
而天津这座水写的城市,永远都是一篇最耐人解读的文章。
(选自《水写的城市:印象天津》)
【点 评】
水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深沉感喟;水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迈壮阔;水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执着坚定;水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自信乐观;水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怨伤痛……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不仅铸就了中国独特的农业文明,同时也让水升华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出生于山东淄博的刘功业在上世纪末期来到了天津,我想他一定惊讶于在这座典型的北方都市之中居然静卧着一条如此磅礴的河流。这条河流让诗人浮想联翩,思接千古,最终在内心深处酝酿发酵,变成文字,流动在诗人的文章之中,让“字里行间,能听到水一样潺湲的声音,入眼,入耳,更入心”,让这座带着浓郁的北方特色的都市具有了南方都市的魅力。
诗人在文章的开头说,“有一句很美丽的话,说女人是水做的。每想起来,总是漾漾的,会有一種怦然心动的感觉。”其实在这里,美丽的不仅是女人,还是美丽的文字,更是美丽的海河。这条河流,在作者眼里不仅是天津的母亲河,更是天津的创世者。
这位创世者用自己的力量塑造了天津卫古老的地貌——“脚下站立的土地,是海河已经流淌了千万年而形成的冲积平原”。这位创世者用自己的力量美化着北方的重镇——“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脉络清晰地布满这片土地,勾画点染,肆意而多情地书写着水对泥土无休无止的情爱,证明着自然与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最终让这座处于华北的都市变成了一座“充满灵性和美感的城市”,为北国平添一份南国的柔和之美。这位创世者还用自己的力量养育着并奉献着这座现代化的国家大都市——“一脉脉的活水,不停地流淌在城市的岁月里……流动创造着机遇和财富”,最终使自己成为“天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条脉络分明的主线。”
这条河流呀流呀!各样的传说、各样的历史、纷繁的现实,在这条流动不居的河里沉淀下来。这条河流聆听过黄帝时期“驱逐旱魃”的传说,看见过大禹“至碣石入于海”,看见过一代枭雄曹操“遏淇水东入白沟”,看见过她的归宿之处如何变成甘甜的淡水,看见过她自己怎样变脏,同时还看见过变脏的自己又慢慢地恢复往日的生机。
通过想象,通过排比,通过描写,通过叙事,这条河流静静地依偎在文字之中,缓慢而又坚定地传达着诗人对海河的爱、对天津的爱,最终改变了传统文化中水的模样,让水不仅仅体现出“智者乐水”的圆润通达、阴柔知性,在若夫的笔下,海河却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一种强韧而又无私的面貌,为中国的水文学带来了别样的韵味。
[作者通联:山东临邑一中]
美丽的文字,常被形容成杏花春雨、行云流水,字里行间,能听到水一样潺湲的声音,入眼,入耳,更入心。
有一种很美丽的城市,总是与水有关。穿城而过的河流,曲线优美,母性张扬,河水像乳汁一样滋养着一城的百姓,潺湲的岁月,万世的风景。所以,这河,总是很神圣地牵连着那些无论富贵还是贫贱的心灵,总是很虔诚地被这城里城外的人尊称为母亲河。
天津就是一座这样的城市。海河就是一条这样的河流。
水是最神奇的艺术家和创造大师。水写山川大地,写云雾风景,写雷鸣电闪,写自然万物,也写芸芸众生,写乡村城市。
这是一座由水写成的充满灵性和美感的城市。抓一把天津的泥土,腥咸中都是流水的芬芳。脚下站立的土地,是海河已经流淌了千万年而形成的冲积平原。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脉络清晰地布满这片土地,勾画点染,肆意而多情地书写着水对泥土无休无止的情爱,证明着自然与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一座城市,斗转星移,六百年发展弹指一瞬,一言以蔽之,不过就是水与泥土灵肉相搏的历史,海与河交汇的历史,人与水爱恨共生、相知相容的历史。水是世间万物一切繁荣兴盛的根源。
水是自然的造物,神灵的手笔,天造地设,鬼斧神工。水的文章,可以柔美,可以优美,更可以壮美。水是一种真正的尤物,无论以何种形态出现在你的面前,都足以令你感慨万千,把美的真谛领会得更加深刻。水的文章,又是人的手笔。调理,增删,引领着水的行走,调理着水的性情,如遣词造句一般得心应手。所以,水的文章,实际上就是人的文章;水的风景,实际上就是人文的风景、科技的风景。大禹治水,都江堰,大运河,引滦入津,南水北调,污水处理,海水淡化,中水利用……水的笔墨,在人的智慧的操控下,越来越浓淡相宜。人欣赏着自然,适应着自然,利用着自然,也改造着自然。水就成了人的精神和力量的最好的载体。天津的城市改造,同样离不开水的点化、人的顿悟。它塑造和描画着全新的社会人伦,成为人间亲情、社会文明的最天衣无缝的媒介。它也塑造着我们全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为其打上时代鲜明的烙印。
水,疏朗着视野;水,美丽着心灵;水,写活了天津。一脉脉的活水,不停地流淌在城市的岁月里,流淌在天津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流动产生了美感;流动产生了活力;流动创造着机遇和财富。不过短短几年、十几年,大如海河、北运河、南运河、子牙河,小如津河、卫津河、月牙河,水就把精华之笔写满天津的土地,成为天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条脉络分明的主线。
水做的女人,风情万种。
水写的文章,万种风情。
而天津这座水写的城市,永远都是一篇最耐人解读的文章。
(选自《水写的城市:印象天津》)
【点 评】
水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深沉感喟;水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迈壮阔;水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执着坚定;水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自信乐观;水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怨伤痛……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不仅铸就了中国独特的农业文明,同时也让水升华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出生于山东淄博的刘功业在上世纪末期来到了天津,我想他一定惊讶于在这座典型的北方都市之中居然静卧着一条如此磅礴的河流。这条河流让诗人浮想联翩,思接千古,最终在内心深处酝酿发酵,变成文字,流动在诗人的文章之中,让“字里行间,能听到水一样潺湲的声音,入眼,入耳,更入心”,让这座带着浓郁的北方特色的都市具有了南方都市的魅力。
诗人在文章的开头说,“有一句很美丽的话,说女人是水做的。每想起来,总是漾漾的,会有一種怦然心动的感觉。”其实在这里,美丽的不仅是女人,还是美丽的文字,更是美丽的海河。这条河流,在作者眼里不仅是天津的母亲河,更是天津的创世者。
这位创世者用自己的力量塑造了天津卫古老的地貌——“脚下站立的土地,是海河已经流淌了千万年而形成的冲积平原”。这位创世者用自己的力量美化着北方的重镇——“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脉络清晰地布满这片土地,勾画点染,肆意而多情地书写着水对泥土无休无止的情爱,证明着自然与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最终让这座处于华北的都市变成了一座“充满灵性和美感的城市”,为北国平添一份南国的柔和之美。这位创世者还用自己的力量养育着并奉献着这座现代化的国家大都市——“一脉脉的活水,不停地流淌在城市的岁月里……流动创造着机遇和财富”,最终使自己成为“天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条脉络分明的主线。”
这条河流呀流呀!各样的传说、各样的历史、纷繁的现实,在这条流动不居的河里沉淀下来。这条河流聆听过黄帝时期“驱逐旱魃”的传说,看见过大禹“至碣石入于海”,看见过一代枭雄曹操“遏淇水东入白沟”,看见过她的归宿之处如何变成甘甜的淡水,看见过她自己怎样变脏,同时还看见过变脏的自己又慢慢地恢复往日的生机。
通过想象,通过排比,通过描写,通过叙事,这条河流静静地依偎在文字之中,缓慢而又坚定地传达着诗人对海河的爱、对天津的爱,最终改变了传统文化中水的模样,让水不仅仅体现出“智者乐水”的圆润通达、阴柔知性,在若夫的笔下,海河却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一种强韧而又无私的面貌,为中国的水文学带来了别样的韵味。
[作者通联:山东临邑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