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设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ond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水资源使用效率的高低,关键在于能否设计一套适当的制度以规范和约束经济主体形成正确的行为。根据当前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大力推动城市水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就要着重在建立城市水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创新城市水资源供给配置的管理机制和完善城市循环水有效利用的调控机制等制度建设上下功夫。
  关键词:城市;水循环经济;制度;设计
  
  近年来,循环经济的研究在我国越来越得到重视。现阶段,制度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首要课题。在城市水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水资源使用效率的高低,关键在于能否设计一套适当的制度以规范和约束经济主体形成正确的行为。根据当前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大力推动城市水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在制度建设上要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建立城市水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1、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基于我国的法律规制现状,我国要制定一部循环经济基本法的思路已被普遍认同。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均已制定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如德国1996年制定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高度;日本在《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之下,于2000年修订颁布了《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美国1984年通过《资源保护和回收法》。我国于2002年通过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对企业微观层次的清洁生产行为作了规范。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及早制定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或《循环经济与资源回收促进法》,并明确其作为我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地位,在循环经济基本法中明确水循环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适用主体与法律关系客体,并据此带动水循环经济立法工作的全面开展。
  2、制定专门的水循环经济法。在深入开展水循环经济立法调研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时,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所属的相关部门,先出台促进水循环经济立法的相关管理条例,进而制定专门的水循环经济法,明确水循环经济的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一体化的思想,以优化水资源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污水排放为核心,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机制,建立一套发展水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体系,以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社会。专门的水循环经济法律法规要能有效地保障和约束政府决策、规划、新扩张的每项建设项目,各市场经济主体的每一项投入和所有经营行为都要符合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要求,都应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整合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定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挥作用,必须要有一系列支持性法律体系作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基础。因此,水循环经济的发展要与其他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结合起来,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等,确立水循环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水循环经济中的各自权利和义务,给予一些比较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推动措施。同时,我国现行涉及水循环经济的单行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由于缺乏水循环经济发展相关内容下的具体规定,呈现浓厚的原则性指导和污染防治色彩,应予以调整和修订。另外,要加紧制定推动水循环经济实施的相关经济政策,特别是水循环经济发展的引导性政策,使政策和法律、法规相配套。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1、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价机制。依据水资源的价值,合理的水价应该从自然水价值、可供利用的水的价值和已利用过的水的价值等方面来决定。其中,自然水价值决定水资源费,可供利用的水的价值决定供水成本,已利用过的水的价值决定污水处理费,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能够充分反映水资源稀缺性的水价。其中,水资源费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它是为防止水资源的滥用而使水资源使用者付出代价的货币表现:供水成本是通过具体的或抽象的物化劳动把资源水变成产品水,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水所花费的代价,包括建设工程费(勘测、设计和施工等)、管理运行费(包括运行、经营、管理、维护和修理等)和其他费用(利息、税金等)的代价;污水处理费是指经使用的水体排出用户范围后污染了他人或公共的水环境,为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所需要的代价,也是为达到某种水质标准而付出的水环境经济补偿。当前,应尽快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水价,实行阶梯式水价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同时,根据水资源稀缺的供求情况,尽快制定出反映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的价格政策,发挥价格机制对水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2、通过民主协商对水价形成进行必要的制度约束。合理的水价不仅应当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供需关系,而且应该体现公共利益(这是由水商品的公共特性决定的)。居民对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企业用水成本所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需合理,因此水价的制定必须考虑用水户的承受能力。同时,由于政府不仅要行使水资源的所有权,而且需要统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解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代际代内公平问题。因此,在制定水价的决策过程中,需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指导下,供水企业和用水户进行民主协商,并得到政府提供的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增加水价制定的透明度,充分考虑用水户的承受能力,防止供水企业利用水的自然垄断性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确保水价制定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
  3、完善城市循环水成本价格的形成机制。循环水的价格形成机制是促进城市水循环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由于技术手段或生产规模等原因,城市循环再制水的供水成本可能比从天然水源取水生产饮用水成本还高,但考虑到它避免了污水排放到河道。保护了水体。应该由政府通过征收的排污费转移支付,给循环再制水供给企业降低循环再制水的供给价格,使人们愿意消费循环再制水,循环再制水若没有价格优势,企业不会愿意供给循环再制水,居民也不愿意消费循环再制水,没有了循环再制水市场,水资源有效利用就不会实现。从国际发展情况看,一般循环水的价格低于或等于饮用水的价格。当然循环水价格主要取决于潜在客户的需求,但是其价格制定逐步向全成本核算“逼近”是未来循环水定价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循环水的成本和价格并不透明,没有充分考虑到循环水的外部性成本,如何根据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可行的饮用水和循环水的成本和价格形成机制与操作办法,是我国发展水循环经济必须尽早解决的问题。
  
  三、创新城市水资源供给配置的管理机制
  
  1、推行城市需水管理。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是“以需定供”,在这种模式下,用户需水量增加首先是向供水部 门要水,供水部门也愿意修建大型取水工程增加供水量来提高自己的效益,但在大量用水的同时也就产生大量的污水,一个区域的水环境容量存在一个最大值,大量的污水进入到区域水体后必然导致水环境的恶化。要保护和恢复城市良好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健康循环,就必须推行“以供定需”的管理模式,即根据一个区域的最大水环境容量和近期的污水处理能力,确定最大排放污水量,最大供水量不超过区域社会循环水量的最大值(即最大污水排放量),用户对水量需求增加时。通过用户端来解决,包括工艺改进、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实现用户内部和用户之间的水资源循环使用。同时,还要根据工厂、企业、宾馆、饭店等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限量供水的额定指标,居民按照家庭人口的多少定出生活用水额定指标,在此基础上,对自来水用户采取超量加价收费等措施,用经济手段来促进人们对淡水资源匮乏的认识和节约用水的行动,从而逐步使人们认识水资源的本来价值。
  2、推行城市清洁生产管理。清洁生产是指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清洁生产是要引起全社会对工业产品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使污染物产生量、流失量和治理量达到最小,资源充分利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清洁生产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广泛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目前,我国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70%以上,但与世界先进水平(90%~95%)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根据我国目前的工业用水效率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的年用水量将由现在的1 100亿m3增加到2 000亿m3,用水量增加约1倍。因此,必须重视工业用水过程的研究。多角度地选择清洁生产模式,改进工艺和流程,进一步提高多次重复循环用水,提高用水的效率。
  3、推行城市污水资源化管理。城市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传统的污水管理模式业已导致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遭到污染。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在以每年6.5%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城市污水产生量将达到600亿吨以上。因此,必须加速我国城市污水管理模式的转变。工业废水资源化理念是对传统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的革命,是工业废水治理的新方向: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则可考虑变集中处理为分散处理,分散处理的主要场所可设在居民住宅的屋顶。通过在城市建立中水系统,将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之后再次使用,从而节约大量的日常用水。经过处理的回用中水,主要可用于冲厕、体育场馆、高尔夫球场、浇灌花草树木、清洁道路、清洗车辆或基建施工、设备冷却、工业用水及其他可接受其水质标准的用水。污水资源化应是我国21世纪城市水循环经济发展的着眼点,目前需要大力研究污水处理技术和提高污水资源化的应用水平。
  4、推行城市雨水资源化管理。长期以来,被称为“无根水”的雨水多是任其排放,未加以充分利用。如果能将流失的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利用,必将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之一。如果合理、充分地利用雨水回灌,可涵养地下水源,防止地面沉降,还能防洪减灾,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决好雨水利用问题对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寻求新的雨水处置或利用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城市的雨水资源化,可采用雨水蓄积措施,对降雨进行时空调节,同时,在考虑防洪情况下,在城市进行雨污分流,从而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今后大力开展城市雨水的收集、处理与合理利用的研究,将是发展城市水循环经济的一个重点。
  
  四、完善城市循环水有效利用的调控机制
  
  1、积极扶植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注重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加大人力、物力在污水处理技术上的投人,控制水污染,这是发展水循环经济的基础。对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扶持,包括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要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由多方筹措资金,在中小城市尤其要从城市建设资金、污水处理费、超标罚款、财政收入等方面共同努力。政府要大力支持污水处理厂继续研发新的污水处理工艺,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同时,注意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工艺选择没有专门的机关进行审查把关,造成有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由于处理工艺选择不当,产生了进水水质浓度不高却选择了较复杂的处理工艺,政府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严格把关,正确选择,努力使不必要的浪费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从而节省一批基本建设投资。政府也要给污水处理行业一些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如较合理的低价格的电价,污水处理费要按照排出废水的水量和水质实行综合指标计费和收费等。
  2、充分发挥示范工程和政策措施的引导作用。循环再利用水处理新技术的出现,由于市场的认可度较低,往往投资风险较大,使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遇到障碍,而且其可操作性如何,人们是否接受循环再制水,都有一个认识过程,为了尽快实现水资源循环再利用,政府可以筹资建设示范工程,授权经营,在示范工程的运行过程中积累经验,检验新技术并用于宣传教育,提高对水资源的稀缺性、节水必要性、循环再利用水使用方向等的认识,为培育循环水市场创造条件。同时,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城市循环水开发和利用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循环水项目的财政投入和补贴政策等,鼓励城市高层建筑、办公场所、社区内部、娱乐场所、运动场地及绿地浇灌等进行循环水利用以及工厂内部的循环水利用。有关部门还应出台明确的强制性政策推动循环水的利用。
  3、努力拓宽城市再生水的利用渠道。发展循环用水符合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少社会经济系统流人和流出的物质量,实现水资源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数量上的最佳运用,从而推动生产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循环再利用的实施层面有三个,即区域水循环再利用、社区水循环再利用和建筑物(群)水循环再利用。节水意识、节水活动的开展层面也相应地有三个,即区域性的管理层面、社区性的服务层面和企业家庭的消费层面。水循环再利用可以在三个层面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层次进行。从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考虑,所有的污水不可能都循环使用,水的社会循环不能实现密闭循环。在现有条件下,要因地制宜根据需要确定城市再生水的利用途径,如选择工业用水、市政及园林用水、城市二级河道景观用水、生活杂用水、地下水回灌用水等多种利用途径,从而实现水的社会循环最大化。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提出社会发展管理思想史纲立论及其研究框架,试图透析系统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哲学等诸多相关理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管理漫长岁月中的协同思辩轨迹,寻求广义系统知识化与系统理论在社会发展管理层面上的必然联系。展示构架社会发展管理思想史纲的思辨取向;评述发达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发展诸方面的组织管理思想;论及发展中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系统管理思想及其协同取向;评述中国社会发展内容
钱穆先生曾说 :“今日史地教育更重要的责任,却不尽在于国史知识之推广与普及 , 而尤要的则更在于与国史知识之 提高与加深。”可见,历史学科是高中生的必修课 , 是起航人生,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其创造潜能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引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一、精心设疑,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整堂课都是教师的提问,教师往往忽略了如何问得巧,尽提些毫无价值的问题,学生无需深思即可作答。表面看课堂上热热闹闹,其实这既浪费了时间,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为学生构建学习活动有效性的平台,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探索有效的
摘要:资源观的提出,超越了Porter的产业结构理论,并以企业异质性为假设,突破了企业“黑箱”,从企业的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出发,探讨企业成功的奥秘。文章从企业异质性资源的内涵出发,将顾客忠诚当作企业的异质性资源,试图分析顾客忠诚作为企业资源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并给出企业如何经营顾客忠诚这一资源的几点建议。关键词:资源观;异质性;顾客忠诚一、 资源观的产生与研究现状1. 资源观的产生。资源观,也称资源
【正】 《资本论》这部科学著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的杰出著作。在历史上,对社会进步起过重要作用,为人们所珍视的科学著作是不少见的,但是,就其对人
【正】 几年来,围绕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这个中心环节,在企业改革的进程中,一种新型的企业模式——股份制企业已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地上破土而出。其发展趋势自下而上,由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是残酷、无情的。若要成为赢家,需探求成功之道。经验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和新产品开发。产品是企业的根,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企业必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正在注重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这种理念背景下,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把握和挖掘课堂中的有效资源,想方设法地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根本的改变,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
我国刑法分则中涉及财产犯罪的条文多在罪状中进行了关于数额的规定,但对于数额的性质和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笔者在认为刑法分则规定的应是犯罪成立要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