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从启蒙阶段就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求知欲,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借助趣味记忆、利用与开发图片、趣味实验探究、课外参观调查等方法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激发;学习兴趣;趣味实验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从实践中提炼了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趣味记忆法
有人将化学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化学有很多元素和公式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初中生接触化学是从元素开始的,要让学生记忆元素周期表是一门苦差,需要教师想方设法让艰苦的记忆变成愉快的、有吸引力的事情.趣味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分类记忆、特点记忆、谐音记忆、争论记忆、联想记忆、图表记忆等方法.此外,还可以借助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来缩短记忆周期.
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不断重复记忆,牢记元素的顺序表,才能在此基础上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枯燥的记忆耗时耗精力,而且效果甚微.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元素名称的谐音,总结出一套故事情节,让学生很快能够记住.具体如下:钾钙(一位“高帅富”的名字叫“钾钙”)钠(纳,“钠”的谐音)镁铝(美女,“镁铝”的谐音),锌铁(美女的父亲“锌铁”)锡(失,“锡”的谐音)铅氢(千金,“铅氢”的谐音),铜汞(媒婆“铜汞”)银(赢,“银”的谐音)铂金(百金,“铂金”的谐音).
这样归纳后,学生通过谐音和故事情节的联想,很快就记住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而且这种记忆能达到长时效果,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即使“后进生”在这样的课堂上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高涨.
二、利用与开发图片
为了让黑白的文字表达变得更加丰富与有趣,新版的教材编排了很多彩色的图片,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与开发这些图片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彩的东西一般能较快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图片又具有很直观的表现力,使教材显得更加活泼生动.在以往的课堂上,很多教师只是注重让学生看图片,记图片,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讲课习惯,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一些问题,并讨论解决,形成结论.面对多彩的图片,学生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发言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分析图片,得出结论.
例如,在铝质饮料罐的回收利用授课中,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图片,再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回收生活中可利用的物质,如废旧电池、废塑料、废金属制品的回收利用、实验后废液中可有用物的回收利用等,让学生体会到化学课堂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
三、趣味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课堂离不开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具有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直观性强等特点.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
例如,在讲解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先是把无色的稀硫酸喷到用氢氧化钠溶液浸过的白布上,学生看到没明显变化后可能会认为两种物质之间可能没有发生什么反应.这时,如果教师又把稀硫酸喷到了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浸过的红布上,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红布变成白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时候会被激发:两种物质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值得注意的是,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教师要规范操作,一丝不苟.如在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仪器的洗涤等方面都要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从而使这些知识在学生脑海里印象更加深刻.
四、课外参观调查
对新教材的使用要坚持“依据课程标准、灵活使用教材”的原则,对校本和校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初中化学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自来水厂、食品厂、造纸厂、化肥厂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防止工业污染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也可以调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事例,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课外参观调查应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知识着手,让学生感到“化学无处不在”,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春梅.新课程理念下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探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2] 蒋卫星.化学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新课程(中学版),2009(10).
[3] 李胜. 浅谈初中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
[4] 张景玉. 浅谈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A]. 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激发;学习兴趣;趣味实验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从实践中提炼了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趣味记忆法
有人将化学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化学有很多元素和公式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初中生接触化学是从元素开始的,要让学生记忆元素周期表是一门苦差,需要教师想方设法让艰苦的记忆变成愉快的、有吸引力的事情.趣味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分类记忆、特点记忆、谐音记忆、争论记忆、联想记忆、图表记忆等方法.此外,还可以借助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来缩短记忆周期.
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不断重复记忆,牢记元素的顺序表,才能在此基础上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枯燥的记忆耗时耗精力,而且效果甚微.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元素名称的谐音,总结出一套故事情节,让学生很快能够记住.具体如下:钾钙(一位“高帅富”的名字叫“钾钙”)钠(纳,“钠”的谐音)镁铝(美女,“镁铝”的谐音),锌铁(美女的父亲“锌铁”)锡(失,“锡”的谐音)铅氢(千金,“铅氢”的谐音),铜汞(媒婆“铜汞”)银(赢,“银”的谐音)铂金(百金,“铂金”的谐音).
这样归纳后,学生通过谐音和故事情节的联想,很快就记住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而且这种记忆能达到长时效果,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即使“后进生”在这样的课堂上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高涨.
二、利用与开发图片
为了让黑白的文字表达变得更加丰富与有趣,新版的教材编排了很多彩色的图片,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与开发这些图片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彩的东西一般能较快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图片又具有很直观的表现力,使教材显得更加活泼生动.在以往的课堂上,很多教师只是注重让学生看图片,记图片,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讲课习惯,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一些问题,并讨论解决,形成结论.面对多彩的图片,学生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发言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分析图片,得出结论.
例如,在铝质饮料罐的回收利用授课中,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图片,再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回收生活中可利用的物质,如废旧电池、废塑料、废金属制品的回收利用、实验后废液中可有用物的回收利用等,让学生体会到化学课堂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
三、趣味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课堂离不开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具有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直观性强等特点.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
例如,在讲解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先是把无色的稀硫酸喷到用氢氧化钠溶液浸过的白布上,学生看到没明显变化后可能会认为两种物质之间可能没有发生什么反应.这时,如果教师又把稀硫酸喷到了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浸过的红布上,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红布变成白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时候会被激发:两种物质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值得注意的是,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教师要规范操作,一丝不苟.如在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仪器的洗涤等方面都要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从而使这些知识在学生脑海里印象更加深刻.
四、课外参观调查
对新教材的使用要坚持“依据课程标准、灵活使用教材”的原则,对校本和校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初中化学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自来水厂、食品厂、造纸厂、化肥厂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防止工业污染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也可以调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事例,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课外参观调查应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知识着手,让学生感到“化学无处不在”,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春梅.新课程理念下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探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2] 蒋卫星.化学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新课程(中学版),2009(10).
[3] 李胜. 浅谈初中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
[4] 张景玉. 浅谈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A]. 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