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不少家长却一味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忽略了家庭教育特别是德育的重要性。本文从家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家庭德育的误区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些家庭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家庭德育;重要性和必要性;误区;方法和途径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引导,特别是家庭教育,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终生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起奠基作用,其教育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劣,国家民族的兴衰。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我认为,处于核心地位的应该是家庭德育。
一、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加大投资,倾注精力,请家教、购书籍、参加各类补习班、特长班等,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可是,钱也花了,累也受了,效果却并不很理想.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自私、任性、不懂得关心尊重长辈,甚至还撒谎、逃学。老师也抱怨现在的孩子懒惰、厌学,思想复杂。为此,家长迷茫、苦恼,孩子也疲惫不堪。原因何在?我认为是长期以来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对家庭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造成的。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
二、家庭德育的规律及特点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拥有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育计划,是对群体学生实施教育,侧重点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开展群体性的学生德育。而家庭则是通过家长活动对子女进行多方面的影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应当是品德教育。由于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关系上具有密切性,心理上具有亲和性,行为上具有示范性,所以家庭德育的实施,是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与观念。所以,相对学校德育来讲,家庭德育更基础、更直接也更有效。
三、家庭德育的误区
但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德育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与失误,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效果,影响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家长不良的教育方式
此外,家长在学习方面期望过高,一旦孩子达不到目标,有的家长动辄打骂,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说谎、作弊、自卑、怯懦随之产生。学生害怕老师家访,害怕开家长会,部分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平时虚报表现,考试时,则投机取巧,有的涂改成绩册或干脆故意丢弃成绩册。在分数的指挥捧下,家长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子女整天为学习焦虑、恐慌,失败的滋味非但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反而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与意志,总感到学不如人,产生自卑感,进而怀疑自己各方面能力,遇事胆小、怯懦。有的孩子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2.家长的过分溺爱
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有些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对于孩子的要求,不管正当与否,一味满足,唯恐孩子受委屈,助长了孩子的自私任性性格。据调查统计,四分之一的孩子向家长要什么基本上给什么,不予以拒绝。有近一半的家长反映,孩子要求达不到,便耍脾气、与父母赌气有的干脆把小屋门一关,以示抗议,更有甚者与父母吵嘴、顶撞。
由于家长娇惯,一切为孩子着想,使孩子遇事只想自己、很少顾及他人,形成自私品性。家中有好吃的,只顾自己吃,家人吃不吃则不问,当父母照顾他们时,大多数子女心安理得,毫无反应。还有些家长,包办了孩子的家务劳动,养成子女挑吃、拣穿,不愿劳动、害怕吃苦等不良品德。
3.家长不良的言传身教
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的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益,将提高学校的德育效能。不良的言行,则会使孩子终生受损,削弱学校的德育效能,有的甚至会断送孩子的一生。当然,绝大部分家长平时能有意识的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家长的几句牢骚、几句不满、几句评论,都可能使学生产生模糊认识,产生与学校正面教育的对立,这是当前部分学生思想意识不纯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家长的语言粗俗、随意,都将对子女的文明习惯产生不良影响。有的父母对长辈不孝,三天一大吵,二天一小吵;有的父母与邻里关系不和,关系紧张,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父母背后说张家长、道李家短;有的父母平时仪表不端;有的父母在社会上混天度日,贪吃多占,手脚不干不净;还有的父母文化品味低下等等,所有这些,都会渗透孩子的方方面面,这无形的东西会使懵懂无知的孩子分不清楚是非,产生与父母类似的道德理念与行为,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学校的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家庭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1.转变观念,提高对家庭德育的认识
搞好家庭德育是抓好家庭教育的根本,作为家长,要扭转“重智轻德”的做法,要重点培养孩子的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思想,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理、自护、自强的能力。作为家长应加强家教学习,善于借鉴他人成功家教经验;作为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组织家长学习德育理论,提高家长对家教的认识。
2.创设优良的家庭德育环境
(1)要更新教育子女的观念,讲究科学的家教方法。作为父母、单纯爱孩子是不够的,要在关心、体贴的同时,客观分析孩子的思想、心理,与学校协作配合,讲究策略、方式,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2)家长应规范自己的言行。哪些话能传给孩子,哪些话不能传,哪些行为要约束,哪些行为要加强,都要有明确的认识。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的道德准则,做人的道理及父母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传给孩子;日常中,要鼓励孩子关心他人,有计划、有目的给孩子创造劳动锻炼、接受磨难的环境;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
(3)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教育环境,及时沟通、疏导子女的心理障碍,也是搞好家庭德育必不可缺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把培植健全人格当作家庭教育的中心,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的培养,戒除掉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的言行,从而使孩子在德育、智育方面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德育;重要性和必要性;误区;方法和途径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引导,特别是家庭教育,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终生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起奠基作用,其教育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劣,国家民族的兴衰。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我认为,处于核心地位的应该是家庭德育。
一、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加大投资,倾注精力,请家教、购书籍、参加各类补习班、特长班等,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可是,钱也花了,累也受了,效果却并不很理想.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自私、任性、不懂得关心尊重长辈,甚至还撒谎、逃学。老师也抱怨现在的孩子懒惰、厌学,思想复杂。为此,家长迷茫、苦恼,孩子也疲惫不堪。原因何在?我认为是长期以来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对家庭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造成的。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
二、家庭德育的规律及特点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拥有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育计划,是对群体学生实施教育,侧重点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开展群体性的学生德育。而家庭则是通过家长活动对子女进行多方面的影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应当是品德教育。由于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关系上具有密切性,心理上具有亲和性,行为上具有示范性,所以家庭德育的实施,是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与观念。所以,相对学校德育来讲,家庭德育更基础、更直接也更有效。
三、家庭德育的误区
但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德育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与失误,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效果,影响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家长不良的教育方式
此外,家长在学习方面期望过高,一旦孩子达不到目标,有的家长动辄打骂,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说谎、作弊、自卑、怯懦随之产生。学生害怕老师家访,害怕开家长会,部分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平时虚报表现,考试时,则投机取巧,有的涂改成绩册或干脆故意丢弃成绩册。在分数的指挥捧下,家长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子女整天为学习焦虑、恐慌,失败的滋味非但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反而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与意志,总感到学不如人,产生自卑感,进而怀疑自己各方面能力,遇事胆小、怯懦。有的孩子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2.家长的过分溺爱
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有些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对于孩子的要求,不管正当与否,一味满足,唯恐孩子受委屈,助长了孩子的自私任性性格。据调查统计,四分之一的孩子向家长要什么基本上给什么,不予以拒绝。有近一半的家长反映,孩子要求达不到,便耍脾气、与父母赌气有的干脆把小屋门一关,以示抗议,更有甚者与父母吵嘴、顶撞。
由于家长娇惯,一切为孩子着想,使孩子遇事只想自己、很少顾及他人,形成自私品性。家中有好吃的,只顾自己吃,家人吃不吃则不问,当父母照顾他们时,大多数子女心安理得,毫无反应。还有些家长,包办了孩子的家务劳动,养成子女挑吃、拣穿,不愿劳动、害怕吃苦等不良品德。
3.家长不良的言传身教
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的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益,将提高学校的德育效能。不良的言行,则会使孩子终生受损,削弱学校的德育效能,有的甚至会断送孩子的一生。当然,绝大部分家长平时能有意识的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家长的几句牢骚、几句不满、几句评论,都可能使学生产生模糊认识,产生与学校正面教育的对立,这是当前部分学生思想意识不纯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家长的语言粗俗、随意,都将对子女的文明习惯产生不良影响。有的父母对长辈不孝,三天一大吵,二天一小吵;有的父母与邻里关系不和,关系紧张,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父母背后说张家长、道李家短;有的父母平时仪表不端;有的父母在社会上混天度日,贪吃多占,手脚不干不净;还有的父母文化品味低下等等,所有这些,都会渗透孩子的方方面面,这无形的东西会使懵懂无知的孩子分不清楚是非,产生与父母类似的道德理念与行为,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学校的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家庭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1.转变观念,提高对家庭德育的认识
搞好家庭德育是抓好家庭教育的根本,作为家长,要扭转“重智轻德”的做法,要重点培养孩子的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思想,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理、自护、自强的能力。作为家长应加强家教学习,善于借鉴他人成功家教经验;作为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组织家长学习德育理论,提高家长对家教的认识。
2.创设优良的家庭德育环境
(1)要更新教育子女的观念,讲究科学的家教方法。作为父母、单纯爱孩子是不够的,要在关心、体贴的同时,客观分析孩子的思想、心理,与学校协作配合,讲究策略、方式,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2)家长应规范自己的言行。哪些话能传给孩子,哪些话不能传,哪些行为要约束,哪些行为要加强,都要有明确的认识。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的道德准则,做人的道理及父母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传给孩子;日常中,要鼓励孩子关心他人,有计划、有目的给孩子创造劳动锻炼、接受磨难的环境;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
(3)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教育环境,及时沟通、疏导子女的心理障碍,也是搞好家庭德育必不可缺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把培植健全人格当作家庭教育的中心,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的培养,戒除掉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的言行,从而使孩子在德育、智育方面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