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竞技体育发展程度较为激烈,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身体训练水平,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两项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成绩。技术难关可以突破,心理难关却难以逾越。在竞技体育训练当中,心理训练属于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不仅能够帮助运动员保持竞技状态,还能够增强竞技水平。本文首先分析运动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作用,针对现阶段存在存在的问题提出时效性解决措施,帮助运动员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
关键词:运动训练;心理训练;训练方式
一、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一)提高运动水平
健康主要包含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这两方面,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为后期的训练与比赛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水平。但因自身或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运动员的心理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开展运动心理、技能心理的训练,对于保证运动员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心理运动既能够帮助运动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选择最佳的心理训练方式,也能够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二)促进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训练,顾名思义就是从心理层面采取与心理学相关的方式,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一定正面影响。但是在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心理训练只能够发挥间接的作用,运用一些心理训练的方式,对运动员训练效果的产生一定促进作用。例如,采取表象训练的方式,帮助运动员掌握相关的运动技术。选择放松治疗法,使运动员的心理与肌肉都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保证最终的训练质量与效果。
(三)保证竞技状态
在运动训练中加入心理训练,其最终目的是为帮助运动员树立自信心,在比赛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并取得理想的成绩。发挥失常,是运动员与教练员在比赛过程中最担心的事情。运动员为获取理想的成绩,不仅需要良好的运动素质与娴熟的战术,还应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能够有效控制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强度,采取专业的训练方式,帮助运动员在赛前或者比赛当中将自身心理活动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
二、运动训练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存在不良情绪
训练属于一个艰苦且重复的过程,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受到自身或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急躁、愤怒等情绪,当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甚至产生放弃心理,对自己与周围的队员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为激烈的项目,若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负面情绪没有及时向外宣泄,将这样的情绪带入到训练或者比赛当中,因无法及时调节自身负面情绪,队友、教练甚至是裁判,都会成为运动员发泄情绪的对象。
(二)难以集中注意
在心理活动当中,难以集中注意力主要是对特定对象难以转移,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无法对注意力进行精确分配。在系统训练当中,需要精神高度紧绷,并且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心理与身体都处于一个疲惫状态,在心理上产生厌烦,最终导致注意力分散。部分运动员因自身技能有限,再加上过渡紧张而缺乏自信心,难以发挥出自身真正的水平。运动员的心理状况,与其个人意志力、个人耐力都有着密切关联,增强运动员的自控能力,将因心理障碍所产生的影响降至最小。
(三)身心过于疲劳
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平日的训练力度较大,若选择的训练方式不恰当或者训练过渡,会影响心理与生理这两方面的疲劳。从生理角度来看,会出现感觉迟钝、肌肉疼痛、浑身乏力等现象,但是若心理出现问题,惧怕、厌倦、紧张的情绪油然而生。因运动员需要长期在高强度的状态下运动,进而产生神经性疲劳,是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除此之外,日复一日单一化的训练方式,再加上训练环境的影响,都会出现压抑心理,导致心情紧张,产生疲劳感。
三、心理训练在运用训练中的应用
(一)培养自信心
当运动员付出较多努力后,在参加比赛后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难免产生较大的挫败感。若运动员丧失自信心,极易在情绪方面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比赛成绩。因此,教练在这一过程中应给予运动员更多关心,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对运动员进行激励,采取心理暗示的方式对运动员给予肯定,不仅能够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也能够提高其心理控制能力。最后,教练帮助运动员了解自己的短板与长板,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实力进行评估,调整心理状况,为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奠定基础。
(二)自我调节情绪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心理状态等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当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出现不良情绪之后,需正视自己的问题,并且找到产生这一情绪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合的方式避免这些情绪或者是克服。通常情况下,运动员克服自身心理情绪的方式较为多元,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借助自己的理性克服自身情绪,当不良情绪较为强烈时,采取注意转移法缓解不良情绪。最后,选择自我调节法控制不良情绪,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身心得到放松,排解自身紧张与焦虑情绪。
(三)培养意志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在平日的训练与比赛当中,需要承受比一般人更多的艰辛与压力,在运动员身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是不可缺少的。在平日的训练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的提高训练量与训练难度,当运动量增加之后,则对运动员的意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针对性的完成相关训练任务。教练需给予运动员更多关心,有目的性、计划性的制定训练计划,从难到易帮助运动员树立自信心。为运动员营造困难的情境,激发运动员克服困难的自制力。最后,及时评价训练结果,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体育竞技比赛当中,其中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各项因素的影响,运动员为取得优异的成绩,不僅要具有较高的竞技能力,还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因此,根据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心理训练,使用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帮助运动员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1]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A].袁吉,袁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
[2]高原-平原交替训练模式与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模式对血乳酸浓度及其运动成绩的影响[A].李振华,赵晋,徐杨,甘春龙,吴翠翠.2014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
作者简介:
谢昭云(1998.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湖南省临湘市,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学生,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关键词:运动训练;心理训练;训练方式
一、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一)提高运动水平
健康主要包含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这两方面,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为后期的训练与比赛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水平。但因自身或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运动员的心理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开展运动心理、技能心理的训练,对于保证运动员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心理运动既能够帮助运动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选择最佳的心理训练方式,也能够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二)促进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训练,顾名思义就是从心理层面采取与心理学相关的方式,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一定正面影响。但是在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心理训练只能够发挥间接的作用,运用一些心理训练的方式,对运动员训练效果的产生一定促进作用。例如,采取表象训练的方式,帮助运动员掌握相关的运动技术。选择放松治疗法,使运动员的心理与肌肉都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保证最终的训练质量与效果。
(三)保证竞技状态
在运动训练中加入心理训练,其最终目的是为帮助运动员树立自信心,在比赛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并取得理想的成绩。发挥失常,是运动员与教练员在比赛过程中最担心的事情。运动员为获取理想的成绩,不仅需要良好的运动素质与娴熟的战术,还应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能够有效控制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强度,采取专业的训练方式,帮助运动员在赛前或者比赛当中将自身心理活动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
二、运动训练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存在不良情绪
训练属于一个艰苦且重复的过程,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受到自身或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急躁、愤怒等情绪,当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甚至产生放弃心理,对自己与周围的队员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为激烈的项目,若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负面情绪没有及时向外宣泄,将这样的情绪带入到训练或者比赛当中,因无法及时调节自身负面情绪,队友、教练甚至是裁判,都会成为运动员发泄情绪的对象。
(二)难以集中注意
在心理活动当中,难以集中注意力主要是对特定对象难以转移,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无法对注意力进行精确分配。在系统训练当中,需要精神高度紧绷,并且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心理与身体都处于一个疲惫状态,在心理上产生厌烦,最终导致注意力分散。部分运动员因自身技能有限,再加上过渡紧张而缺乏自信心,难以发挥出自身真正的水平。运动员的心理状况,与其个人意志力、个人耐力都有着密切关联,增强运动员的自控能力,将因心理障碍所产生的影响降至最小。
(三)身心过于疲劳
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平日的训练力度较大,若选择的训练方式不恰当或者训练过渡,会影响心理与生理这两方面的疲劳。从生理角度来看,会出现感觉迟钝、肌肉疼痛、浑身乏力等现象,但是若心理出现问题,惧怕、厌倦、紧张的情绪油然而生。因运动员需要长期在高强度的状态下运动,进而产生神经性疲劳,是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除此之外,日复一日单一化的训练方式,再加上训练环境的影响,都会出现压抑心理,导致心情紧张,产生疲劳感。
三、心理训练在运用训练中的应用
(一)培养自信心
当运动员付出较多努力后,在参加比赛后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难免产生较大的挫败感。若运动员丧失自信心,极易在情绪方面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比赛成绩。因此,教练在这一过程中应给予运动员更多关心,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对运动员进行激励,采取心理暗示的方式对运动员给予肯定,不仅能够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也能够提高其心理控制能力。最后,教练帮助运动员了解自己的短板与长板,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实力进行评估,调整心理状况,为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奠定基础。
(二)自我调节情绪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心理状态等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当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出现不良情绪之后,需正视自己的问题,并且找到产生这一情绪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合的方式避免这些情绪或者是克服。通常情况下,运动员克服自身心理情绪的方式较为多元,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借助自己的理性克服自身情绪,当不良情绪较为强烈时,采取注意转移法缓解不良情绪。最后,选择自我调节法控制不良情绪,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身心得到放松,排解自身紧张与焦虑情绪。
(三)培养意志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在平日的训练与比赛当中,需要承受比一般人更多的艰辛与压力,在运动员身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是不可缺少的。在平日的训练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的提高训练量与训练难度,当运动量增加之后,则对运动员的意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针对性的完成相关训练任务。教练需给予运动员更多关心,有目的性、计划性的制定训练计划,从难到易帮助运动员树立自信心。为运动员营造困难的情境,激发运动员克服困难的自制力。最后,及时评价训练结果,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体育竞技比赛当中,其中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各项因素的影响,运动员为取得优异的成绩,不僅要具有较高的竞技能力,还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因此,根据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心理训练,使用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帮助运动员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1]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A].袁吉,袁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
[2]高原-平原交替训练模式与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模式对血乳酸浓度及其运动成绩的影响[A].李振华,赵晋,徐杨,甘春龙,吴翠翠.2014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
作者简介:
谢昭云(1998.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湖南省临湘市,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学生,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